相关热词搜索:
青年教师伤寒论教学能力思考
青年教师伤寒论教学能力思考 1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以智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 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结合。一般能力指 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2]。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特点等方面的解析 掌握能力,教学设计和准备教学的能力,知识传授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课堂组 织管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3],根据教学计划和内容的更新 及时调控教学策略的能力,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和进 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等。在具备上述教学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当 具有强烈的学生意识,尊重学生心理、情感、认知的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学 习特点,努力做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认知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 动、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伤寒论》成书至今已有1800余年,文字简洁,义理深奥,历代不乏伤寒 学研究大家,据不完全统计,《伤寒论》研究的专著已达千余部,可谓汗牛充栋。
有人穷其一生亦不能入仲景之门,登仲景之奥堂。作为青年教师,虽然具备较高 的学历,但伤寒的学问并不能以学历论高低,学术功底尚不深厚,必须谦虚好学, 始终不忘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欲予一升,必有一斗”,深厚的学术功底,渊博的 理论知识是教好《伤寒论》的必备条件。背诵是中医学的基本功,尤其是《伤寒 论》不能不背诵,398条原文,其中100条是要求学生熟背记诵的,课堂上我们要 考察学生的背诵情况,那反过来,作为从事《伤寒论》教学的教师,我们自己是 否背诵熟记了呢这里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笔者始终警醒自己“要求学生做 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到授课时,对相关条文要脱口而出,“不翻课本, 不看教案”,将背诵《伤寒论》作为自己的首要教学能力加以提高。“以教材为本, 但不囿于教材”,《伤寒论》教材对条文的解释基本取自为大多数医家和学者所 公认的观点,持论公允,故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讲透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因 此,笔者始终把研读教材作为提高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但众所周知,历代医家 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诠释往往“各有千秋”。作为大学教师,不能只是课本知识的 传授者,从某种角度来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给学生传授更多的“课外知 识”更加重要。大学学习亦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因此,在讲好教材的同时,有必要引导学生研读历代《伤寒论》注本,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熟悉历代医家 研究《伤寒论》的异同之处。正是秉持此观点,笔者广泛研读,认真提炼各家注 解伤寒之要点、疑点、异点,在课堂教学中提示引导学生去自学研究,课堂教学 与课外自学相结合,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形成“研究式”自学模式,有效的激 发了学生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兴趣。
3勤于实践,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作为《伤寒论》课程的教师,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这无疑有利于更好 的开展《伤寒论》教学。《伤寒论》之所以被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就在于 其理法方药的完备,及经方卓越的临床疗效。历代《伤寒论》研究大家亦是在大 量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释伤寒、解伤寒”的,如庞安时、徐大春、尤在泾、刘渡舟、 杜雨茂等伤寒大家都在临床上有重要成就。以笔者自身的学习体会而言,《伤寒 论》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临床能力,中医理论必须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 它的优越性,单纯的讲“理”而没有实践的验证,理论就显得苍白无力。病案讨论 式教学法是《伤寒论》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仅仅引用别人的案例是不 够的,必须有自己的治验,只有如此,才能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深刻体会, 在讨论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点,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读 好经典,才能做好临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伤寒论》授课教师的临床能力强 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高,反之则不然。就此而言,临床能力也是《伤寒论》教师教 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始终坚持“学伤寒就是为了用伤寒”,作为青年教师, 始终不忘在临床中锻炼自己。勤临床,多临床,积累经验,就是为了在课堂上更 好地讲透伤寒之理奠定实践基础。
4多法并用,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伤寒论》成书于1800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在现今 的学科体系中很难找到将如此古老的原著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伤寒论》 教学的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都与以往大相 径庭,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提高《伤寒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 成为广大中医院校教师为之思考和探索的问题[4]。由于《伤寒论》文古义奥, 融经典性、文献性、实践性于一体,使得其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难度。在确立课 程的内涵与外延基础上,正确抓住课程的灵魂、牢牢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成 为引导学生学好该课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亦成为当前《伤寒论》课程 教学实践与改革中亟须面对的问题。笔者在掌握基本教学方法的同时,注重多种 教学方的使用。积极发挥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导入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讨论时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的优势,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作为青 年教师要勇于探索,勇于尝试,不能墨守成规,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 法。
5虚心请教,继承前辈教学经验 学科中的资深教师,他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掌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功底,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学 术思想是难得的宝贵财富,作为青年教师,要多向他们学习。发挥老教师“传、 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授课往往以书本理论阐释为主,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 对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强化等技能的运用水平较低。这些教学能力 必须在老教师的引领指导下才能逐渐提高[5]。参加工作伊始,学校和系部就 为我配备了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参加教学研究、业务水平 和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各教学环节的高年资教授做为指导老师。在 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教学设计、备课、PPT制作、授课方式均给予指导,同时 每周都跟随指导老师深入课堂,现场学习观摩,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讲授部分 章节,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示范性讲课的学习,笔者很快走上讲台,独立完成 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