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育 重要地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 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 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 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教育界认为,“历史知识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 史,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的共同记忆,人们曾经在哪儿、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 么,或历史上哪些决定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智地 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它所支 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就无法成长为见多识广、独特的公民。这恰恰又是有效参 与民主制管理进程,以及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制理念所必需的。”(引自《美国 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版) 澳大利亚教育界认为,“历史学习对于培养见多识广且积极主动的公民是 必需的。通过由历史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其权 力、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做何种贡献。历史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学生利用 它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且能够形成对于当今国际事件有见地的看法。”(引自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1998年版) 我国史学教育专家赵亚夫也认为,“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的‘传承 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它面对人类的文化实施人类的有文化的教育…… 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向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 新动力,从而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影响与真谛,培 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 探索的品质,这便是新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引自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 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 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 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 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 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 与能力和自信力。
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 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 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 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 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 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 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 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 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 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 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 明智的决策。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切实达到新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和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中学历 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强调历史学习的体验性。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 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 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 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2)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 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 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 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 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 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强调历史学习的反思性。现代社会要发展,要更和谐地全面发展,这 就要求现代人具有纵贯古今的洞察力、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特征与本质的准确判断 力。现实社会是过往社会的延伸体,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 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反之,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越深刻,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反 思力就越精密。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 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 人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 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4)强调历史与其他边缘学科的联系。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如哲学、政治、 经济、法律、地理等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 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型人 才具有重要价值。
(四)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应以创新能力发 展为基本点,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具体要求,"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 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 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 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 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 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 目等。(3)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 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五)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1)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 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 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 全面的历史观。
(3)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 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 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4)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 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 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 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 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 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 时代发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