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实战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思路
实战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思路 一、建立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区别的 新型教学模式,是依据法律文书课程特点进行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法律文书课程内容的实践性需要教学方法的变革 法律文书课程的内容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中使用的法律 文书的制作要求、方法和技巧。课程内容来源于公安工作的法律规定和公安工作 实践,并直接指导公安工作实践。这构成了本门课程内容实践性的根本特点,也 是与传统理论性课程的根本区别。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基于知识的理论性、逻 辑性、系统性建立,强调知识的讲解、分析、思辨和学术前沿的探讨。基于传统 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法律文书课程内容的需要,应该依照课 程的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设计与改革。
(二)法律文书应用的操作性要求教学方法的实战化 法律文书是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程序的客观载体,需要在行政案件调查、取 证、处罚及刑事案件现场勘查、采取强制措施等多种具体工作环节直接运用。办 案程序与法律文书直接结合,没有合法、规范、准确的法律文书支撑,公安机关 各个办案程序将会受到质疑;反之,没有真实的办案程序作为具体依托,法律文 书自身也无存在价值。因此,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着重于提高学员实际制 作和应用法律文书的操作能力。提高学员操作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进行针对性 的实战化训练,使学员对各种法律文书的使用方式、方法、程序、注意事项能够 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与选择。因此,法律文书课程应当加强实战化改革,使实 战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学员应用法律文书的能力,最终提高公安执 法规范化水平。
(三)法律文书课程学习质量判断标准的独特性要求评价标准多维化 传统理论性课程将学员对知识的了解、记忆、理解、掌握、熟练运用等不 同认知程度作为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在具体判断时,主要做出“是”与“否”、“对” 与“错”等绝对的区别性判断。法律文书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有其他特质:首先,“因 案而异”,不同案件中使用的法律文书种类及具体法律文书在内容上均有不同。其次,“因时而异”,办理案件的不同阶段对某一文书的制作要求不同。例如,刑 事案件办案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首次讯问时制作的《讯问笔录》与之后进行再 次讯问时制作的笔录之间在内容要求方面有很大差异。第三,“因人而异”,针对 不同的应用对象,同一文书的制作要求也有不同。例如,同样是《询问笔录》, 针对证人和被害人的制作要求具有很大差异。第四,“合法至上,规范引导”,法 律文书的根本要求是“合法”,既要求其所反映的民警执法行为合法,也要求法律 文书本身的制作合法。但是,如果在办案过程中,民警的行为符合法律的程序和 实体要求,而仅在法律文书的部分格式上出现差误,通常可以通过更正来进行处 理,文书本身的法律地位不受影响,而“规范性”则大打折扣。可见,通常的评价 模式所作出的判断结论用于对法律文书进行评价是不尽合理的,探索基于法律文 书特质的多维评价标准是法律文书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二、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从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中心转向以实战为中心,是教学思想、整体构思和 具体运行的全方位改变。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整体包括如下要素: (一)教师 无论传统教学模式或是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永远都是整个 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并且教师的引导作用均无可或缺地存在。在以实战为中 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部分变化,知识讲授将失去主导地位。反之, 对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引导将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是课程教学过程的 “导演”。
(二)学员 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员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贯穿教学活动 各个环节的行动者,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演”。
(三)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信息支撑。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 资源主要由“法律”、“法规”、“规定”、“制度”、“规则”等成文的格式化内容构成。
在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上述资源仅仅是基础,资源的主体部分为“样本”、 “案例”、“习惯”、“约定”、“风俗”等非格式化资源。这些资源含有实战化教学的 多重复杂信息,用于对教学结果的制约与评价,与传统教学资源共同称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连接了教师与学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剧情”。
(四)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软件要素,包括对教学模式的设计、 运用与评估等具体方面的认识与思考方法,是经过抽象的教学模式的“灵魂”。
(五)教学物资 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需要较强的物质支撑,主要包括场地、警械、 纸张等。
三、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运行方式 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视觉实战 视觉实战是指将文书以真实的印刷品或电子图片进行展现,使学员对文书 的外部特征有最基本的认识。法律文书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体系,目前使用的由 公安部统一制定的2012版刑事法律文书为97种,行政法律文书为46种,各省级公 安机关也可根据本地的具体工作情况制定补充性文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 过视觉实战模式,将文书的外形、印刷特征予以展示和对照,使学生形成基本的 视觉印象,头脑中建立对各种文书的直观区别,使其能够在执法程序中迅速、直 接、准确地做出选择,避免因为多种文书的类似而产生混淆,进而影响办案程序。
(二)听觉实战 通常来说,法律文书是平面的、静态的书面文件,与声音没有直接关系, 但这并不能阻碍听觉实战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1.对声音特征描述的概括练 习某些案件中,声音可以构成特定的案件信息。例如,刹车声、呼救声、警笛声 等。在《询问笔录》、《讯问笔录》、《受案登记表》等文书中经常要涉及犯罪 嫌疑人、证人等到对声音的描述。由于未经培训、心理紧张等因素,这类人员通 常无法将声音特征描述准确、形象,办案民警必须将其叙述的含混语言进行辨析, 抽取其中与案件相关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不同种类的声音,来训 练学员对声音大小、种类、方向、来源等特征的认知,并要求其将声音特征记入 相应文书,提高学员对声音特征描述的概括与记录能力。2.对声音内容的记录练习对声音的记录发生在对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等人的问话过程中,构成 了《讯问笔录》、《询问笔录》等文书,这几种文书也是案件中最为重要的文书 种类。对声音的记录练习主要是对语速的适应、方言的辨别、错(别)字的快速分 辨、语言核心内容的快速分析等方面。对声音内容的记录练习通过在课堂上播放 不同特征的语言录音、讯(询)问录音、开展模拟讯(询)问等方式,建立声音样本, 由学员进行实际记录,提高学员对声音内容的记录能力。3.对声音附着信息的 判断练习民族语言、方言、俚语、口头禅等是生活中常见的语言要素,通过这些 语言要素能够判断人的民族、籍贯、社交、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优秀的办案人员 经常能够通过语言分析捕捉到有利的案件信息。教学过程中,通过在课堂上播放 多种包含不同语言要素的声音样本,由学员在记录的过程中判断说话者的个人特 征或者其他附着信息,提高学员办案的思维扩展和分析能力。
(三)制作实战 制作实战是整个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制作 实战强调了文书实际制作的整体过程,注重学员对文书使用背景、制作方法和易 出错点的综合练习。1.缩写缩写,是指对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复杂的文书进行 内容缩略,形成简短的文书的一种训练方法。缩写是基于不同视角对同一问题的 不同认知,是一种基于视角变换形成成果的活动。缩写训练形成的成果与原文书 不是同种文书。缩写训练中的原本,一般为《提请批准逮捕书》、《行政处罚决 定书》等内容全面、格式标准的文书类型。分析原本的过程,一方面可以增强学 员对于原本文书内容、主旨、法律基础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增强学员对 法律程序的理解和认识。缩写训练中的缩略本,一般为《受案登记表》、《×× 通知书》等填充型文书的部分栏目或者内容较为简单的其他类型文书。形成缩略 本的过程,实际上是基于充分信息制作文书的过程,学员在训练中应当将原本中 的核心信息分析出来,构成精准信息或者高度概括语句,以满足缩略本文书的需 求。2.模拟(仿制)模拟,也可称为仿制,是指基于特定信息基础,比照优秀法 律文书样本制作新的法律文书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针对操作性较强、 格式性较弱的文书进行训练。模拟训练形成的结果与样本为同种文书。例如,《现 场勘验笔录》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工作中形成的记录性文书,记录内容包括现场 基本情况、现场勘查工作情况和现场勘查过程中收取的痕迹、物证等(行政案件 的现场勘查文书依照刑事案件相应文书制作)。在教学中,可以为学员提供三部 分基础信息:(1)规范现场勘查工作的有关规定;(2)优秀的《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 录》样本;(3)某地发生的真实案件现场照片和现场录像。依靠上述基础信息,学 员即可通过对样本的模拟,针对该案件素材进行《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的制作。3.抄录抄录,是指通过对样本的完全誊写,以掌握该文书的格式、层次、 重点等内容的训练方法。抄录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叙述性文书。抄录形成的成果, 应当与样本在内容上保持一致。例如,在进行《呈请报告书》训练时,就可以为 学员提供《呈请立案报告书》、《呈请拘留报告书》等样本,由学员对该样本进 行誊抄。经过抄录训练,学员可以明确该文书的叙述层次和不同层次中需要注意 的重点问题。4.纠错纠错,是指通过对文书样本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错 误并予以改正的训练方式。该方法可以运用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书训练中。需要 指出的是,由于法律文书自身的特点决定,在执法文书训练中,“错误”的含义与 其他学科稍有不同。主要错误形式为:(1)格式化差错,是法律文书书写位置、标 点等方面的差错,是形式层面的错误。(2)恰当性差误,是使用了不当的方法、 语言等,如在《讯问笔录》中直接记录犯罪嫌疑人作为口头禅的脏话。(3)标准 性差误,是采用了不常用或者错误的衡量标准来进行文书中的某些问题的界定。
如执法文书中应当使用公历进行日期记录,但记录者直接使用了农历、藏历等历 法。(4)根本性错误,如漏填、倒填、要件不全、姓名错误等。(5)程序性错误, 文书自身的形成违反了法律程序。以上(1)、(2)、(3)项通常不影响执法文书的语 义表达或者法律效力,通过一般性的改正即可完成,而(4)、(5)类错误则影响了 文书的法律效力,需要对照相关法律条文,分析错误的表象和内在影响因素。在 纠错训练中,可以由教师设计综合案例,将多方面错误集中于某一文书,由学员 分析之后进行修改,最终形成语言顺畅、格式规范、程序合法的文书。5.比较 比较,是指在执法文书的教学过程中,将法律文书与其他文件的写作进行比较, 或者不同的法律文书进行比较,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法律文书特点和制作方法的教 学方法。通过比较,学员可以认识不同文书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区别。在教学过 程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比较方法:(1)将法律文书与行政公文进行比较。(2)不同 种法律文书之间进行比较。(3)行政法律文书与刑事法律文书进行比较。例如, 可以通过将刑事案件法律文书中的《讯问笔录》和《询问笔录》进行比较。通过 比较,学员可以认识到两种不同文书的使用对象、程序、制作规范等多方面的差 异。
(四)应用实战 应用实战是对法律文书课堂教学的深入扩展,这类实战模式将不同的文书 进行横向的关联,并与办案程序进行结合,使学员对法律文书的应用有直观、真 实的认知。1.直接案件应用直接案件应用的作用在于通过参与实际的办案程序 来获得法律文书的写作认识。直接案件应用将法律文书具体运用的情形予以展现, 使学员能从工作与教学结合的角度来加深对于执法文书的认识和运用能力。该部分实战训练由学员的见习、实习进行实际支持,在办理行政案件或刑事案件的具 体工作中进行直观的认识和训练。该方法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可以为作为 授课的前期认识基础及后期的总结、反馈。2.模拟案件应用直接案件应用的方 式在运用过程中受授课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较多,很难和课堂教学直接结合。
相较之下,模拟案件应用的方法更为可行。模拟案件应用的方法建立在学员对主 要文书已经学习完毕,对文书之间的关联和差异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是检验性、 综合性的实战模式。例如,在刑事案件法律文书讲解完毕后,教师设计一盗窃案 的案例,程序涵盖报案、现场勘查、立案、讯问、询问、搜查、扣押等侦查工作 内容,由学生根据办案的程序制作相应文书。
(五)实战化考核 传统考核模式适用对象为理论性课程,能够起到检验和巩固学员基础知识 的作用,题型以填充、选择、判断、简答、论述、案例等类型为主,答题方式为 开卷、闭卷、论文三种。传统考核模式不适用于法律文书课程。首先,法律文书 课程基础知识较少,依据具体案情而存在,并非知识的直接体现,填充、选择、 判断、简答等题型难以适用;其次,多数法律文书的制作结论不具有惟一性,可 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且均可认为正确;再次,不同的法律文书之间没有重点与非 重点的区别,各种法律文书在工作中的地位是相同的,任何一种法律文书都具有 相应的程序和法律约束,有其适用的法律基础,具有相应的法律作用。可见,考 核模式也应与教学模式同步进行以实战为中心的改革,形成以案例为基础的考核 模式,减少或者放弃概念题、选择题、判断题等类型,放弃纯理论内容。考核模 式的同步改革,可以下面几种方法进行:1.分段式考核。改期末单次考试确定成 绩为多次练习成绩进行积累,以期末综合实战成绩为主体。2.场景式考核。例 如,进行《搜查笔录》考核时,由学员对设定的模拟现场进行搜查,并将搜查的 情况予以记录。3.对抗式考核。例如,进行《讯问笔录》考核时,采用两人扮 演侦查员,一人扮演犯罪嫌疑人的方式,三人进行模拟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讯 问过程中故意设置多种障碍,记录员则应针对这些障碍进行应对。
四、对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进一步思考 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自构思伊始至今已经过四年的实 践与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一)实战是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水平提高的最有力措施如上所述,法律文书课程的基本特点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法律文 书课堂教学。在转变为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学员的课堂参与情况、文书的 制作能力等方面获得了预期的提升。经对毕业学员的回访,学员认为实战化的教 学模式更适合法律文书课程。有了前期的实战教学作为基础,毕业学员在较短时 期内均能够适应岗位需求,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法律文书。可见,实战在法律文书 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种实战模式的运用能够有力提高法律文书课程的 教学水平。
(二)信息资源是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败的决定性要素 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看是以信息资源等为支撑的,要取得 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需要充足的信息资源。经过探索和总结,法律文书课程的 信息资源库建设最低应达到以下程度,否则难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1.案例 从数量角度来看,每种法律文书均应有体现不同知识点的案例支撑;从涵盖范围 来看,应当有程序比较完整、能够充分体现法律文书对办案程序的关联和证明作 用的案例支撑;从表现形式看,应当有文字类、声像类、物品类等多种形式的案 例资源;从体现内容来看,应当有公安执法一线的规范、正确的优秀案例以及缺 陷、错误的反面案例资源。2.法律法规应当全面收录全国范围适用的公安机关 执法依据并尽多收录各地方具有特殊要求的执法依据。3.文书样本每种法律文 书均应有公安机关办案程序形成的真实样本,既包括格式标准、语言规范的优秀 文书实例,也包括有文字、格式等方面错误的缺陷样本。4.其他信息资源除上 述常规信息外,应有充足的与法律文书训练相关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长期总结、梳理、收集形成的。在调研、 交流、上网、学术研究等工作进行的同时,应注意相关信息资源的积累。
(三)教学物资支撑在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施中具有重要地位 法律文书是实务性课程,以实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终表现为学员的写 作训练。如上所述,执法文书种类繁多,并且每一种文书又包括多联(页),学员 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纸张及其他方面的物资支撑。例如,以一起普通的单人作 案、缴获赃物的行政案件作为训练案例。案件程序基本需求为受案登记表文书、 问话记录文书、传唤文书、扣押及登记文书、处罚决定文书、家属通知文书等, 且部分调查措施还必须制作填写呈报领导批准的呈批表,这些文书总数不少于16 种。如果是多人或者连续作案,需要制作填写的有关呈批表、法律文书则可能还 要多出许多。[1]以每个班40人为标准计算,平均每种文书2联(页),则该次训 练纸张应最少40×16×2=1280张。另外,在此次训练中还需要场地、警械等方面的共同支撑。如果无法满足上述基本的物资条件,实战化教学难以开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教学物资的充足供应,即“开源”,另一方面要在 保证训练效果的前提下,保持最大限度的节约。经验表明,以下几种方式降低物 资消耗十分有效:(1)“手绘”,即对部分叙述性较强、格式性较弱的文书,要求学 员在自有纸张书写文字内容。(2)“机制”,即对部分格式化文书,要求学员利用电 脑直接填充,形成电子文档即可。(3)“缩印”,即将多联文书按比例缩印于同一张 纸上。
(四)课程间的横向联系是以实战为中心的法律文书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 方向 在内在性质上,本门课程与《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侦查讯 问学》等课程同为专业类型课程,并且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直接关联的工作内容。
因此,应当对这类课程的横向联合进行深入探索,共享案例、共享资源、共享实 训条件,提高课时的利用效率,理清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有限的课时和教学 资源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学员的执法能力。
作者:梁秀波 工作单位:武警学院边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