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英语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英语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 英语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一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并掌握学生心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 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则能优化课堂效率,对减轻学 生负担,提高教学成绩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课下在和学生的交往中,老师也 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准谈话的切入点,和学生做有效的沟通,尽量做一个 学生喜欢的老师,这对本学科的教学将会不无裨益。本人在自己的英语教学生涯 中,在不断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把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和思考如下:一、 直观教学和建立错题档案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 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 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 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 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 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 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 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 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 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 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 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 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 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 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 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 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 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 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 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 this He’s/She’s… What’s his/her name 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 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 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 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 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 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 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 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 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 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 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 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 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 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 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 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
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 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 “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 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 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 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 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 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 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 中 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 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 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 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 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 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 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 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 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 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 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 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 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 tie,遇着ve变f ,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 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 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 (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 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 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 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 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 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 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五、 建立大的语法观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所 以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框架,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 握和了解,这一点对初三毕业班的复习工作尤其有指导意义。初三下期,当所有 的教材内容都讲完时,一般情况下,老师都要着手进行复习。怎样才能让学生对 英语知识有一个清晰全面系统的概念很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全面系统总结各个语 法项目,如词类、时态、从句、句子结构、语态、不定式等,让学生对语法有一 个大致的框架,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有一个大的语法观,学会从语法的角 度来分析句子结构。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增加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教 育心理学的学习,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开阔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学到的教育 理论尝试着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会少走很 多弯路。我相信只要不断用理论充实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得 失,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英语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范文二 探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高职院校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 论文摘 要: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概要地阐述了 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及其对改进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并介绍了 作者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收获。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在我国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任。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 差,积极性不高,使得英语教育处于被动状态。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可以 大大改善这一教学状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 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 现象。英语教学是双边活动,由师生共同完成。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对教 育心理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发 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主体的学习效率。本文拟就教育心理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在 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1.心理特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英语语教学法史上出现过很多教学法体系,如:语法翻译法、直接 法、结构法及现在的交际法等,这些都与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盛行有关。究竟哪 种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不少人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自己对某理论的偏 好进行选择,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判断一种教学方法的适当与否,除了要考虑既定的教学目的域外还要 适合特定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由于儿童大脑中语言习得机置处于活跃期,他们 学习母语完全靠直接的模仿。这个过程通常被称作“语言习得”。而成年人的语言 习得机置已大大衰退了。对于他们来说,单纯靠模仿、靠情境,或者通过实际使 用,都不能奏效。但是他们的智力发达,思维能力成熟,意志坚强。他们借助于 这些条件学习语言(外语),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他 们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接受技能训练,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了解上面 所说的不同群体人的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就可以自觉地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对象多为成年人,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打 基础的初期,可以主要使用重视语言规则学习、重视语言分析对比的语法翻译法, 而在稍后的听、说技能训练中再更多地采用强调模仿的直接法和强调使用的情景 法和交际法。明确了这一点后,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灵活而有效地使用教学法教好 每一堂课,使教学产生预期的效果。
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在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时,常常听到人们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材等 方面找原因。例如,教学效果好,人们通常说教学方法如何地适当,教学手段如 何地先进,教材是怎样地适用。反之亦然。这里,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 问题,即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诚然,教 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但是,必须看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外部条件最终要通过其内因起作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对学生严格要求,倡导刻苦学习精神,可以促进学习效果,但是真正具有持久活 力的学习动力来自学生的自身的兴趣和由此产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回答学习外 语目的时,有的学生说是受制于父母的压力,还有学生说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考 试。这种狭隘的学习目的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必 要的毅力。对这部分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对其小之以理,动之以情, 即从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远大目标来教育他们,从提高个人技能、增 强个人就业能力的竞争力等现实需要的角度来启发他们。他们一旦明白了外语学 习的意义和肩负的责任,学习动机就会明显增强。课上专心听讲;课后自觉完成 作业,遇到困难也表现出较大的自制力和顽强精神。
在过去几年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在做好学生思 想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 求知欲和学习毅力始终处于较佳状态。老师缺乏和学生的沟通,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足,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很难想象,这样的 老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换言之,凡是教学效果好的 班级与这些班的老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良好的学风有着很大的关系。
3.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毋庸置疑,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交际功能,即能用该语言完 成社会所需的各项活动。然而,交际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语言知识基础,还依 赖于语言技能的熟练程度。具备了语言基本功还不等于具备了交际能力。也可以 说,语言知识是基础,还必须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 技能的训练。可见,如何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成了外语教学中又一至关重要 的环节。我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各项语言技能特别是《大纲》强调的读、听、写的 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如下分析。
(1)英语阅读能力的训练。人们进行阅读一般以两种方式。一种是通 过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另一种是借助于社会和 文化等背景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以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信息进行预测、分析、 判断、排除歧义而达到更加准确和深刻的理解。上述两种理解方式常常是同时或 交错进行的。可见,阅读不仅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还需要通过阅读实践掌握丰 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这是我们进行阅读能力训练的原 则。
(2)英语听的能力的训练。听是通过刺激听觉神经将信息输入大脑。
听力的对象是以声音为载体的语流。对此,即使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人也只能束手 无策。因为听音的载体不再像书面语言那样是静态的文字符号,而是动态的语言 信号;语流连续不断,稍纵即逝,使得在阅读中可借助的手段此时也无济于事。
训练英语听力,首先要练好辨音和捕捉信息词两个基本功。另外,听时要求用英 语思维,让信号直接在大脑中产生意义。
(3)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如果说要学生阅读文章有一定难度,那么 写文章就更难了。“写”是借助于文字符号正确的排列来表达思想,达到交际目的。
它不仅要求用词准确贴切,造句符合英语语言的习惯,还要求内容具有统一性和 连贯性。显然,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要达到大纲规定的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难以 实现的。
借助于心理学理论,可以把貌似复杂的各项语言技能的内在特点、它 们之间的联系及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出来,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方法 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由于强调基本功,并且按照各项技能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有 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大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了技能,训练效果得到大幅 度的提高。4.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智力因素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内容,非智 力因素包括意志、态度、刻苦性、钻研精神、信心和心态等含义。众所周知,智 力因素如智商等是先天的,它们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语学习也 不例外。比如说,天资聪慧、听觉辨音能力强、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的学生一般 在学习中都会取得好成绩。反之,他们学习则比较吃力,进步不明显,久而久之 便会丧失学好外语的信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应该承认先天因素是取得成功 的重要条件,然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诸如个人的努力、成长环境、教育方法等后 天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成绩顶尖的学生中高智商的占有很 大的比例,但是教学效果好的班次或者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 非智力因素发挥的作用有关。先天条件一般的学生可以在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帮 助下得到弥补,最终可以赶上甚至超过所谓智商占优的学生。在重视非智力因素 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发挥意志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意志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起到 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提倡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钻研精神,保持必胜的信心,以 坚强的意志和科学态度面对各项学习任务。
(2)重视学生群体的互助效应。一个学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生与 学生相处之间度过的。因此,如果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的 氛围,不仅可以视为对教学活动的补充,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其完 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沟通师生情感。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 生共同完成的活动。但是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果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缺 乏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很难想象的。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旦调整到最佳状态,即会迸发出巨大的学习积极 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然而,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教师的言传 身教可以促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向有利于学习的方向发展,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
健康的心理状态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厌学”变成“要学”。在课堂上, 他们始终以精神饱满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讲和练习活动中,从而大大提高了 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们认真备课,精心施教,一丝 不苟的教学作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形成细致、严谨的学风。5.结语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的重任。而高职院校生源在认知 能力、基础知识和就业机会等方面都不占优势,扩大招生和就业竞争的激烈,加 大了高职院校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超越“一支粉笔、一本 书”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地提高教学的水平。
教师的大量实践和丰富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但是如果把教育理论特 别是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可以更清晰地发现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内在 规律和练习,妥善地处理各种看似繁杂的问题。倘若教师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 引入心理学理论并以其为指导,可以驾轻就熟地把握教学的全过程,便能实现预 期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