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
古建筑文化的缺失与建筑文化断层分析 摘要:传统的古代建筑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无法满足人们对住房舒适度和美 观的要求,一些古老的建筑因为其结构复杂,且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很难达 到现代建筑效果。因此古建筑文化遭到现代人的抛弃,而人们更愿意追求西方建 筑风格。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文化在中国正慢慢消逝,但现代人也无法创造出属于 中国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导致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 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 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 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 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 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 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 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硎侵泄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硎 枪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 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 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 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 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 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 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 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 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 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 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 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 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 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 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 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 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 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 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 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 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 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
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 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 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 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 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 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 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 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 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 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 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 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 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 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 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 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 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 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 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 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 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 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 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 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 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 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 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 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 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 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 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 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 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 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 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 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 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 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 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 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