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中国 政治 政治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辉煌中国政治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政治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中国政治学界对于“政治”概念形成于80年代。中国现代政治深受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发展到现在中国政治具有一党执政,高度集权,民众政治意识淡薄,政治改革缓慢,法制观念淡薄,强调人治等特点,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如何进行有效的政治体制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事实多次证明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政治改革任道重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关键词:现代政治;古代政治;政治改革
一.什么是政治
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1]。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2],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3]。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4]。
二.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
1.一党执政,高度集权
中国现代政治深受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特征之一,是君主专制主义。君主专制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有二:⑴帝位终身制与皇统世袭制。秦王赢政创立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间,为历代帝王所师承。帝位终身制,就是帝王一旦登基,便终身为皇帝,没有任何的限制。它贯穿着宗法家长制的原则,体现了皇权的不可让渡性。皇统世袭制,就是把帝位视作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父子相传。其特点是直截了当地以法延传继承,他姓弗替,表明皇权的不可外移性。⑵皇权没有约束,皇权不受监督。秦始皇确立了“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专制主义原则,集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5]。
传统政治制度的特征之二,是中央集权制。所谓中央集权制,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主要表现在:⑴“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郡国、郡县无立法权。⑵郡县制地方官员的除授、迁转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向中央政府负责。⑶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地方政府在司法、财政、军事诸方面,均无自主权,必须受制于中央政府。⑷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三,是官僚政治。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派生物。中国官僚政治的特定点在于:⑴官为君设,从而赋予官僚政治以浓厚的人治色彩。⑵中国的官僚政治虽然有一套完善的考选官僚的制度,但是,无论是从考选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方式与程序上看,都体现了它的封闭性特征。⑶“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赋予官僚政治以腐败性。
形成中国独特的古代政治文化,反对个人自由,反对贪图私利、越礼享乐,强调天予的尊严、国家的统一、尊卑等级的神圣、品德修养的重要,反对个性自由的发展,压抑种种人性,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全国各地,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主,就是所谓的“一把手”,决定着这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和意识形态。几千年历史的体制延续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2.民众政治意识淡薄
《政治参与蓝皮书: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3)》指出,一项基于10省份6159份有效样本的调查显示,以10分为满分计算,中国公民在政治参与行为方面得分为6.18分,民众的政治参与状况不够理想[6]。
子曰:守死善道,危帮不入,乱帮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夫子的话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个义务本位的文化,而非权利本位的文化,这种文化强调个人对家庭、家族、国家等集体应尽的义务,而非享受的权利,对政治参与向来有“肉食者谋之”的惯性定位。能主动意识到自身权利并参与到政治环节中的人,必然少之又少。而1949年以后的历次所谓革命运动,看似全民高度自愿且热情地参与,但这种参与仅仅是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其目的在于表达对国家政策的拥护与执行,至于民众有多了解国家政策,不得而知。
3.政治改革缓慢,政治话题敏感
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落后,究其原因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十年文革动荡,国家需要发展经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的发生使中国对政治改革问题更加谨慎。(2)我们国家这三十多年创造了奇迹,让人误以为只要经济改革就行了。经济建设成为了最大的政治。(3)没有一个超脱于社会之上的领导人物对政治改革进行强有力的推动,去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4.法制观念淡薄,强调人治
. 中国历史中存在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人治思想也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封建主义政治文化对我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封建文化更多地已经融入到一般民众的风俗、礼仪习惯之中,有的甚至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因为政治文化本身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在近代中国,封建人治思想并没有被资本主义思想所彻底改造,并且人治思想与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及外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相结合,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有了很大发展,1954年宪法的颁布是中国政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转变,但人首先是生活在具体的现实和历史中的人,从有着浓厚人治传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走出来的人民,不可避免地还保留着传统政治文化的因子。这使得我们在新的政治发展中还可清楚地看到人治的影子。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曾展开过一次有关人治与法治的大讨论。这些弊端大多是由于缺乏经验而对一些问题采取了不科学的解决方法而造成的,但它们也“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家,要在短时间内根除传统思想的影响,并非易事[7]。
三.中国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其中既得利益群体与社会大众的矛盾呈现激化的趋势、权力集中、行政权力过大、贪污腐败等现象日益加剧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将会得而复失,停滞不前只有死路一条”。经分析,中国进行政治改革是:(1)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2)改变党的执政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3)推进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政协参与,司法独立[8]。
四.有效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共产党通过旧式的推翻旧的政权的战争获得国家政权,传统的帝王思维依然存在,旧式的小农思维也依然存在,从这些思想来看,政权理所当然属于共产党,共产党应当管理国家的一切,这种旧式思维对于实现党政分离,党法分离是极其困难的。如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必然会损害一些集团和个人的既得利益,他们中的很多人占据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会对政治改革形成巨大的阻碍。进行有效的政治改革,需要以下几个必备条件:(1)改革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由中国共产党担当这个领导核心,无可争议,“打铁还需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中共领导人已经多次表态,我们将拭目以待。(2)重视法律和制度作用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设计严密,执行得力的法律和制度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和在过程中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3)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遵循的策略手段,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任何试图用暴风骤雨式手段实现跨越式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都是不能实现的。
五.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政治领导人傲慢地认为,他们可以从根本上重构他们社会的文化,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他们能够引入西方文化的要素,他们却不能永远压制或消除本国文化的核心要素。--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有一些人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疑问,美国的民主制度多好,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议会民主等等。我们不能说这些人都是别有用心,但至少政治上是幼稚的、思想上是糊涂的。下面是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政治模式的几点理由:
(1)政治制度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选择都不是那一个人说了算的,也不是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主观决定的。一种政治制度的确定都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决定的、都是由其本国国情决定的,都是人民对历史的选择。
(2)西方民主制度的乱象丛生。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已经暴露出它的虚伪性、反动性。美国每隔几年的大选,不过是不同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博弈,根本不可能真正反映劳苦大众的心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建立起西方民主制度的日本,政局始终不稳,二战以后已经更换了30多位首相,最近5年更换了6位首相。上层领导机构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怎么可能有精力去发展经济?亚洲一些更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搞的所谓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就是各种政治势力的你争我夺,甚至在议会大厅里上演大打出手的丑剧。那里有精力去搞经济建设,更不可能认真去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警惕搞乱中国的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敌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正常发展,我们不能肯定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定优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但是至少目前这个阶段可以保证我们的国家集中全力去办大事;可以保证我们的国家政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可以保证我们的国家不存在“党争”。
中国政治改革任道重远,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国政治的明天需要我们共同的参与。让我们一起奋斗,保持耐心,不要轻易的抱怨与漠视,一起去改变中!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奥克森格.中国的政治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237.
[2]朱光华.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97.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1.
[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95.
[5]康晓光.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主法治与合法性基础[J].战略与管理,1999.(4):79.
[6]何增科.未来政治体制的五种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6-10-12.
[7]黄仁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J].战略与管理,2002,(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