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唐代文化繁盛,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对鼎盛的状态,而瓷窑亦不例外。本文结合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简略介绍了唐代瓷窑的空间分布和影响,以及致使某一瓷窑产生发展或衰落的历史地理条件。
关键词:唐代瓷窑 空间分布
一、前言:研究方法及研究目的
目前为止研究唐代瓷窑多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研究,而学术界目前就历史地理视野下的瓷窑研究较少,笔者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简略分析唐代瓷窑的空间分布关系。并准备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人类演化及其创造各种器物性质、特征及与之相关文化环境、遗迹遗址演化规律科学,为一门自然、人文和技术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考古既要准确鉴定器物、遗迹遗址性质,则必须弄清它们所在地理环境。只有把考古对象放在当时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判断其发生背景,认定其性质和特征,并作出科学合理解释。而复原这个地理环境,恰是历史地理学的任务。基于此,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形成密不可分相邻学科关系。
“地理环境,以极其强烈的强度影响着社会关系的性质”。[ 《普列汉诺夫全集》第七卷,186页。]众所周知,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然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从而许多种文化的差异,究其来源最早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的。这样说来,地理特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地方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因此,民间的创造物就具备了不同特性。
本文选定唐朝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窑址进行分析,探讨地理空间与制瓷业的关系。
唐代制瓷业概况及瓷窑的分布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达,制瓷手工业也相应地呈现出大发展的局面。陶瓷器在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中,日愈受到普遍喜爱和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商业贸易、中外友好交往中,瓷器已成为大宗商品或馈赠礼品。唐代的制瓷业,是我国陶瓷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阶段。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当时全国各地烧造瓷器的瓷窑作坊蓬勃兴起,历经调查发掘,呈现的瓷窑遗址在河北、河南、陕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十余个省份都有分布,烧造地域和生产规模均不断扩大,制瓷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器物造型和装饰艺术也独具匠心。因次,唐代时期的制瓷工业快速发展繁荣且形成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基本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的封建经济。
唐代瓷器品种多样,质量提高,充分显示出了瓷器烧制工艺技术的提高和完善。从瓷窑遗址调查发掘标本与陵墓出土的瓷器看,唐代瓷器品种达十余种之多。主要有青瓷、白瓷两种,其次有黑釉、酱褐釉、茶叶末釉、釉下彩、加彩、彩绘、金彩、花釉以及搅胎瓷器等。
从瓷窑的分布区域与数量上看,隋代以前瓷窑作坊仅分布于浙江、河南等地,已知者总计约有二十余处,而唐代瓷窑已知者达五十余处,比隋代以前瓷窑总数增加一倍多。[ 卢建国:论唐代制瓷业的大发展]隋代以前制瓷业的空白地区,诸如陕西、山西、江西、安徽、两广、以及东北地域,也纷纷兴起制瓷窑场,瓷器手工业生产遍及全国各地。烧制青瓷的窑场,主要分布龄长江下游南岸,尤以浙江绍兴、上虞、余姚、鄞县一带颇为密集,形成星罗棋布的窑群,从而形成了越窑体系。白瓷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如河北临城、曲阳,河南巩县、登封、密县,山西浑源、平定,陕西铜川黄堡镇、玉华宫等;并以临城邢窑为典型代表,形成白瓷体系。黑釉、酱褐釉、茶叶末釉瓷器,各地瓷窑均有烧制,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但数量以北方居多,淮河流域的寿州窑比较流行。而黑釉瓷器的烧制,更以河南巩县、陕西黄堡镇为上佳。釉下彩、加彩、彩绘、金彩、搅胎等瓷器品种,是伴随制瓷业的大发展而创烧的新品种,是陶瓷工匠们在工艺技术、装饰艺术方面的重大创举和突破,从此开拓了瓷器生产的新途径。烧制这些新品种的窑场,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就是湖南的长沙窑和四川的邛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