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侵权法归责原则研究论文】... 正文 2019-12-10 07:25:22

    【侵权法归责原则研究论文】论侵权行为法的一般归责原则

    相关热词搜索:

    侵权法归责原则研究论文

    侵权法归责原则研究论文 一、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立法现状 《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 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此项规定历来被视为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即过 错归责原则和无过错归责原则。我国将制定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采用什 么样的侵权法归责原则,法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论主张,主要有这样几类意见:1、 单一的过错归责原则说(简称“一元论”),该说否认在过错责任之外设定任何其他 的归责原则,主张扩大过错责任来解决侵权责任法新领域的问题。2、二元归责原 则说(简称“二元论”),该说认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共同作为侵权法的归责原 则,一般侵权采用过错责任,特殊侵权采用无过错责任。3、多元归责原则说(简称 “多元论”),主张归责原则多元化,除设立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外,还应 当设立诸如公平原则、危险责任等归责原则。[1]在我国的《民法典・侵权责任 法编(草案)》中,第1条规定:“由于过错侵权侵害他人人身、财产的,应当承担侵权 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侵权人有过错的,受害人不必证明侵权人过错;侵权人能 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不承担侵权责任”。第2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 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人们对于已有的《民法通则》和《民法 典(草案)》中的归责原则的上述表述是颇有微词的。一些观点认为,这样的表述在 用语和理论解释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类似“没有过错”这 样的用词显然在逻辑上是存在漏洞和问题的。此外,对我国将要建立的侵权责任 法究竟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归责原则意见分歧也是很大。

    二、对现有侵权归责原则理论的思考 (一)“一元论”、“二元论”的观点区别解析 “一元论”的观点认为,只有过错才是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未来的中国式民 事责任体系应当只有一个归责原则,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只是这个过错原则是在 原来传统过错原则基础上发展的过错原则。[2]“一元论”观点还认为,让责任人承 担责任是因为:归责的实质“乃是对行为的社会谴责,而这种谴责的依据乃是未尽 到自己应尽和能尽的注意义务”。

    “二元论”观点认为,应当将侵权法中的一般侵权采用过错归责原则,特殊类 型侵权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二元论”者虽然没有否定“过错归责原则”的宗旨,但将该归责原则仅适用于一般侵权,对于特殊侵权认为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的归 责原则。“二元论”观点强调特殊类型侵权采取无过错归责原则的归责事由在于: 让责任人承担责任是因为责任人“潜在的对他人产生侵害的危险性以及加害人的 优势地位”。“二元论”观点主张者还认为,对“没有过错”的解释应当是“不考虑加害 人的过错”。

    从“一元论”与“二元论”各自观点表述看,它们的差别主要在于:一是在设定 侵权类型适用的归责原则类型上存在差别,尽管“一元论”者实际上并不否定特殊 侵权类型的存在,但是,“一元论”观点认为应当采取的是过错推定责任,而不是无 过错责任。这就是说两者的争议在于对是否要建立无过错归责原则的问题存在分 歧。二是对于确立责任的归责事由存在分歧。

    (二)归责原则的讨论应当建立的认识前提 分析“一元论”和“二元论”理论观点的合理性问题,有两个问题是不能忽略 的:一是确立侵权的归责原则应当是立法层面上的问题,还是司法层面上的问题, 或既有立法也有司法层面上的问题二是确立侵权归责原则是否必须建立在对归 责事由的否定性评价 首先,我们建立侵权法归责原则,应当站在立法层面,而不是司法层面进行 考量。司法须以制定法而行,司法解决个案争议。立法解决普遍的法律适用原则 问题,司法不解决普遍法律适用问题,所以,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属于立法层面的问 题。这也说明,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在法律制定时,已经作出或完成了有关承担责任 公平正义价值考量,形成侵权法的归责原则。归责原则并不属于在司法实践中重 新予以确认的原则。

    其次,确立归责原则必须考虑可归责事由,并应当确认可归责事由的否定性 评价。所有的制定法都应当有其明确的立法理由、制定法的法律责任条款的设立 也必须如此。对侵权法中的责任考量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则。我们从传统侵权法 的归责原则设立看,普遍可以读到对责任者的否定性评价。侵权法发展至今进入 21世纪了,这种存在于传统侵权法中对责任人的否定性评价在现代侵权法并未消 亡,仍然存在。之所以这样说的理由在于:虽然确认侵权责任的理念在现代发生了 一些变化,但对责任人的否定性评价并未过时,不论是采取“矫正主义”价值观的, 还是采取“分配正义”的价值观的,他们的价值观都不能脱离以对责任人的否定性 评价为前提,解决责任的分担机制,并作为归责原则的基础。法律在追究某人的民 事责任时,应当符合公平正义,归责原则必须有所体现。法律上的公平正义要求人们对权利和义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没有理性的 人会否定如下的正义观,即:人们在权利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应当承担责任。只有对 违反义务的行为,法律才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所以,侵权责任的承担实际上是 对违反法定义务行为的否定,而不是对行使权利行为的否定。正因为这样,侵权责 任的归责原则需要建立在对责任人的否定评价基础之上。

    (三)对“一元论”、“二元论”理论观点的评析 “一元论”的观点的确是建立在对责任人的否定评价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 立法层面上确立归责原则。但是,“一元论”的缺陷在于,仅以过错原则或推定过错 原则解决社会中多种复杂的侵权关系纠纷,有些实际困难,形成困难的原因主要在 于:1、社会侵权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一些新型侵权类型的过错标准相对复 杂;2、司法实践中,执法者之间在应对特殊侵权类型中产生的“过错”情形,容易产 生司法裁判所认定标准不一。3、我国现有司法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上问题,可能使 “一元归责”的落实困难。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法律对一些特殊类型侵权, 通过法律确定责任认定标准。所以,归责原则在确立过错归责原则的同时,对于那 些可能造成司法裁判人员认定不一或在举证问题上可能产生争议的特殊侵权专 门划出来确定侵权的归责原则。

    “二元论”虽然将侵权作了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权的划分并且为它们确立了 不同的归责原则,但是,其缺陷在于:该学说认为,所谓“不考虑过错”是在受害人追 责和司法机关确定责任时的“不考虑过错”。这就说明“二元论”不能作为归责原则 来认识,而只能作为司法部门在认定侵权具体个案中的认定具体责任人是否应当 承担责任的认定方法。因为在这之前,立法在确定责任时已经确立了归责原则。

    该说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回避了对一些特殊侵权类型的归责,法律上已经作出的否 定性评价的客观事实,使人看不到法律确立归责原则时存在的对责任人的否定性 评价。

    (四)对“多元论”简单评价 “多元论”于其它规则学说不同的主要点在于将公平责任作为侵权归责原 则。“公平责任”作为归责原则曾在一段时期内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但是,目前接 受这一侵权归责原则观点的的人并不多。笔者也认为,公平责任作为民法的基本 原则可以调整所有民事法律关系,但是要独立作为侵权法的归责原则似没有必要。

    公平原则不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道德基础确定责任,而是在责任难以归属救济难以实现的情况下,法律所采用的调整原则,根据民法原则来分配责任,所以,如果将 它作为归责原则,不仅不能凸现归责原则的基本特征,也不能很好说明归责原则确 立的归责事由。

    (五)围绕归责原则其它一些问题的看法 1、对无过错责任中“没有过错”用语的否定 现有立法中的“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 责任”用语既矛盾又不合理。说其矛盾,是因为从逻辑上而言,承担法律责任是因为 有法律上可归责的事由,而对于侵权责任无疑是指“过错”。没有过错法律让其承 担侵权责任就失去了基础。为侵权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侵权 责任,还有一种是基于合同或法律的规定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保险责任或有关非侵 权纠纷案件当事人的责任)。侵权归责原则显然是针对前者,而不是后者。作为第 二种法律责任的主要是指保险责任、其他社会组织对侵权受害人的损害救济,他 们承担责任的性质大多属于绝对责任(不能提出减免责任抗辩),所以,不应当归属 于侵权责任,也不按照或适用侵权归责原则。

    从目前学界的普遍认识看,“没有过错”的含义是特指“不问过错”,既然不问 过错了,为什么还要用“过错”的用语来表述归责原则。有人说这是相对于过错原 则而言的,可是,过错归责原则的对立面应当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过错也要承担 责任”的原则,实际上这种归责原则在侵权法上并不存在,目前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所要表述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意思。这也就使得“无过错责任”用语引起更多质疑 变为并不奇怪的事情。

    2、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的关系。

    一些理论将特殊侵权的举证责任倒置作为特殊侵权的一个特点,也有理论 将归责原则作为划分侵权类型的主要标准。这就提出了“归责原则与举证责任是 什么关系”的问题,是举证责任决定了归责原则还是归责原则决定举证责任。从法 理学角度看,应当是归责原则决定承担责任,因为举证责任仅仅是解决侵权事实上 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从另一面看到,大陆侵权法理论中的“无过错归责原则”中 的“不问过错”的判断,仅为举证责任倒置设定了“举证规则”,而不是归责原则。在 此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一是不能将法律上认定的归责原则与通过司法途径确定 责任时的举证问题混为一谈,法律认定责任的前提与司法手段中确定责任是两个 不同的问题;二是归责原则涉及的是立法问题,而不是司法问题,不能将司法救济中“不问过错”的举证问题简单的与归责原则混同,即使将立法的规定视为是在“不 问过错”情况下依法归责,也不能否定法律确定归责原则时,已经对责任人作出了 否定性评价。

    3、讨论过错问题需要认清“过错”的实际内涵。

    从现有法律规定和理论角度看,人们在讨论过错归责原则问题时,需要注意 对过错归责原则或无过错归责原则的过错标准的认识。我以为,在过错责任归责 原则的认识上,我们应当强调对过错的主客观的统一性认同,即将过错视为有行为 人主观上的可归责和客观上的可归责的统一;而对于特殊侵权归责中的“过错”认 识则注重客观上的归责,这种客观性主要体现的是法律认定的标准。至于对特殊 侵权造成可归责事由的是“潜在的对他人产生侵害的危险性以及加害人的优势地 位”的“二元论”认识,笔者认为,也不能因此否定“过错的”实际存在。从侵权经济分 析角度思考,即使按照汉德公式(美国法官汉德LearnedHand其在美利坚合众国诉 卡罗尔拖轮公司一案中提出的一个数学公式),也能看到过错存在的影子(根据汉 德公式,只要潜在的施害人没有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成本,就是有过失)。虽然对此 的经济分析与责任担负人们还是有争论,但是,法律对特殊侵权责任人的否定性评 价显而易见的。

    三、对建立我国侵权法的归责原则的建议 (一)建立侵权归责原则的基础 不论是特殊侵权还是一般侵权,法律规定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都应当有法 律上的归责事由,归责事由的基础应当建立在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基础。侵权法归责原则确立的道德基础实际上就是侵权法归责的 公平正义观。对于一般侵权行为,19世纪、20世纪的侵权法都以过错归责确立,过 错归责原则的建立基础是“人人平等”原则下的崇尚尊重人的“个人主义”理念,但 生产工业化、社会化、高科技化后直至21世纪的今天,虽然侵权法归责原则在一 些特殊侵权领域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对侵权归责原则基础确立在对责任人 的否定性评价这一侵权归责理念很难发生变化,因为,这样的归责原则至今仍被人 们作为公平和正义而普遍被接受。如罗尔斯所言“在某些制度中,当对基本权利和 义务的分配没有在个人之间作出任何任意的区分时,当规范使各种对社会生活利 益的冲突要求之间有一恰当的平衡时,这些制度就是正义的。”[3]而对于特殊类型 的侵权自世界各国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大陆法系国家)或“严格责任”(英美法系国家)之后,不是简单地以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归责,而是由法律规定的必过错归责 原则在法律上更为严格的方法确定责任。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种做法也是公平 正义的,因为,受害人受到侵害而获得救济赔偿是正当的权利,应予保护,而对造成 这种损害的人,应当为此付出代价,合理的分配这样的“代价”,也是一种公平和正 义。在分配责任的过程中现代侵权法跟注重责任承担时的和谐平衡。所以,将一 般侵权与特殊侵权归责原则分开来确立是有意义的。

    2、责任承担者在法律上存在可归责的过错评价标准。这种过错对于一般 侵权行为强调主客观的统一性,而对于特殊类型侵权则主要注重过错的客观对侵 权法归责原则的思考性,因为特殊类型侵权,法律强调责任人的注意义务的缺失, 法律在设计确定特殊侵权类型的归责原则以及抗辩事由时,已经为责任归属确定 了对责任人的否定性评价。因此,法律在举证责任分配和抗辩减免责任的条件上 作相应的确定,从这些条件的设定看,也反映了法律对责任人否定评价的特点,比 如对相关侵权构成要件成立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这表明法律对受害人权益 的倾斜;又比如,对抗辩减免条件的特别设定,说明法律对责任人减免责任的严格 把握。

    我们认识侵权责任,首先应当对责任人与受害人之间存在一种关系有所认 识,因为只有在存在一定关系的前提下,才可以说存在义务,侵权法的责任追究以 违反基本义务为责任基础之一。要使法律认同这种关系的存在,就应当将受害人 的绝对权利与不特定人义务人之间的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作有机的联系,而违反 义务的行为证明存在法律上的过错 (二)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设立的建议 建议将我国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确立为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的统一,即一 般侵权采取过错归责原则,特殊侵权采取严格责任归责原则。

    具体内容包括: 1、对于一般侵权确立过错归责原则,推定过错原则作为过错原则的特殊表 现存在于过错原则中。过错归责原则是以追究行为人自身实施侵权行为直接造成 他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种归责原则在目前的侵权法理论上不能割舍。因而, 该项归责原则应当继续保留。推定过错原则在目前理论上纳入特殊侵权类型,似 有不妥。因为推定过错原则是过错原则的一个例外,其突出特点在于举证责任的 倒置,实质仍然是过错归责原则。2、法律对特殊类型侵权采取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用严格责任替代无过错责 任的用语。严格责任的用语比无过错责任更为合理,严格责任既不同于无过错责 任也不同于绝对责任(如保险责任),作为侵权法的严格责任的主要特点在于:责任 由法律规定、责任者享有抗辩减免责任的权利,但抗辩的事由有法律严格规定。

    严格责任适用于特殊侵权。严格责任不能由过错归责原则所替代(因为过错原则 强调主客观的统一),严格责任的责任内容应当由法律专门规定,在这里再次需要 说明的是,严格责任强调的是立法上的“严格”确定,而不是在司法纠纷中对行为主 观过错的确认,因为严格责任不需要在司法行为中再作归责认定,以解决受害人举 证困难、弱势群体保护、责任分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综上,侵权法的归责原则确立是侵权法上的核心,应当立足我国的社会环境 加以确立,使之能更好地影响侵权法相关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侵权法/归责原则 内容提要:侵权法的归责问题是侵权法的核心问题,理论界对此争论较多。

    文章对我国现有侵权归责原则理论进行分析,认为有关理论存在法理和认识上的 缺陷,作者提出了自己一些观点,并建议将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确立为过错责任和 严格责任的统一。注释: [1]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26. [2]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185.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侵权法归责原则研究论文】论侵权行为法的一般归责原则》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