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普教系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能切实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我校1994年成立数学课堂改革试验小组,经过三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具有 我校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我校数 学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前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教师往往倾向少数尖子生,提问提优 生,板演找优生,谈心找优生.相反对“学困生”歧视冷淡,体罚、挖苦“学困生” 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差生面不断扩大,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为改变上述情况,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 研组决定“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大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改变对差生 的态度,增加对差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心、爱心和诚心.心灵 的沟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差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 乐学,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 以前好多老师只注重教师的教,一进课堂就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满堂灌. 使学生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做练习、做作业时间太少,新知学得糊里糊涂, 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师却要求学生课后去看书.这种“先教后学”的模式,使学生 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效率低下,效果极差. 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 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课堂上要留给学 生一些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不断地开发潜能,促进主体性 进一步发展.通过教育改革,我校教师树立了全方位的学生意识,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充分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的练习, 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点后,教师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不会的知识点. 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依据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过去,我们的学生一做就是几道题,这种题海战,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 效果可想而知.许多同学的课后作业互相抄袭,以应付检查.作业不能真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信息反馈,一改以往的题 海战术,采用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压缩题量,课课检测,节节验收,章章测试的 方法,充分发挥了练的效益,得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的回报.例如,1994 年以前我校在中考、县统考中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10名以后,自1994年 以来,中考连续三年平均分和“四高一低”评估得分均名列全县第二,初一、初二 的统考成绩稳定在前五名之内. 为了更好地获得真实的信息反馈,我们把过去那种作业留在课外,老师批 阅一勾到底的做法进行彻底改革,变课外作业为当堂作业.这样,能够真实暴露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准确及时地矫正,避免无效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师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真正做到课课清、节节 清、章章清.使师生双方能够始终保持信息畅通,达到教与学同步. 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 高的根源.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 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从理论上讲,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 下学会数学,同样地在教师指导下也能学会会学数学.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 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 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 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我们坚决地批判那种“只管教,不管 会”,“埋怨学生笨,埋怨学生差”的错误观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明确 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怎样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习 习惯),明确“学什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学目标通常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 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指引学生学习等三方面的定向功能.因此,优化教学目标 功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始终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不仅 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找准重点、 难点、关键的知识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准确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效把 握教学内容,不超纲.第二,注意教学目标陈述的准确性.不能以“教学要求”” 代替“教学目标”而混淆了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变化的区别,真正做到优化教学目 标的定向功能.是“了解”的不能定成“理解”,“理解”的就不能定成“熟练运用”. 第三,要保证教学目标定向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设计都要瞄准目标,凡目标要求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当堂完成,并实施当堂检测,保证大面积达标. 否则,课堂教学将陷入随意性、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