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建筑施工技术 [浅议高层建筑... 正文 2019-12-28 07:27:08

    建筑施工技术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相关热词搜索: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开始加速,底部大空间结构的 发展使得转换层结构朝着形式多样化、方法多样化、结构受力更有力的方向发展。

    转换层结构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结构转换层设计实现了建 筑从小开间的住宅到中等开间的写字间,再到大空间的商城的变化成为可能。梁 式转换层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的常用结构形式。因建筑物功能的需 要,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需要较多的墙体;
    下部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空 间,柱网要大,墙体要尽量少。因而,上部部分竖向杆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杆件连接,这样构成的高层建筑称为带转换层的 高层建筑结构。

    一、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应用 1、钢骨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钢骨混凝土梁不仅承载力高,刚度好,可大大减小截面尺寸,且塑性、 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梁。此外, 钢骨混凝土梁在施工阶段其自身 刚度好,定位准确,可减少支模,加快施工速度。目前, 国内采用钢骨混凝土 转换构件的实际工程还不多,但国外采用较多。

    2、预应力混凝土转换层的应用 采用预应力技术可带来许多结构和施工上的优点,如减小截面尺寸、 控制裂缝和挠度, 控制施工阶段的裂缝及减轻支撑负担等等。因此,预应力混 凝土结构非常适合于建造承重荷载的大跨度转换层,且有自重轻,节省钢材和混 凝土等优点。

    由多个单层析架空腹桁架、混合空腹析架等叠合组成的结构形成“叠 层析架结构”,由多根截面尺寸较大的弦杆梁共同承担上部竖向荷载的工作机制, 设置斜腹杆改变了竖向荷载的传力方向和位置,起卸载作用,类似于拱传力。

    二、高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高大深梁叠合法施工 采用叠合法施工的优势在于降低排架及楼板的负荷,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施工安全和降低施工成本。

    (1)施工工序 第1次浇筑:搭设支撑排架→铺设楼层平台板→钉梁底模板→绑扎梁 钢筋→封高为1.2m的梁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第2次浇筑:结合面凿毛处理→钢筋绑扎→封剩余高为1.2m的梁侧模 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

    (2)结合面处理措施 采用叠合法施工高大深梁,关键在于水平施工缝的处理,以保证新旧 混凝土能有效结合,及上下层梁体协同受力。具体操作方法为:在第1层混凝土 浇筑至预定标高后,进行拉毛处理,并覆盖薄膜蓄湿养护;
    养护2d后撤除薄膜进 行钢筋作业,但每日定时派专人清理混凝土面上积落的碎屑,并进行洒水作业使 其保持湿润;
    在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浇筑之前再次用水枪进行冲刷,以保证结 合面的洁净。

    2、 深梁高排架支撑体系设计 (1)排架设计 排架荷载主要考虑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堆载,设计控制指标主要 有立杆轴力、单杆及整体稳定、扣件抗滑移、底部楼板局部抗冲切等内容。

    在结合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并根据轴线尺寸要求,将支撑体系的设 计如下:①1.7m×2.4m梁底每排设4根承重立杆,立杆横向间距425mm,纵向间 距700mm,脚手架步距h=1.8mm。②0.9m×2.3m梁底每排设2根承重立杆,立杆横 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700mm,梁底支撑小横杆间距0.7m,脚手架步距h=1.8mm。

    (2)稳定构造 在支撑排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支架立杆设置1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 顶连续设置)。且每道剪刀撑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约为 50°。同时,还在支撑排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了水平加强剪刀撑,与立杆连 接,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1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搭接长度 不小于1m,采用双扣件连接)。由于1.8m×1.8m框支柱已先行施工,故排架体系可与框支柱对拉螺杆焊接,以增强水平抗侧移刚度。另外,在立杆底部设通长10# 的槽钢,并设置了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250mm)。

    3、梁柱核心区钢筋的优化 (1)框支柱箍筋的优化 在框支柱KZZ1内钢柱与钢梁连接处,原设计的柱箍筋在核心区内根 本无法套入就位。经优化后,在柱端增设加劲肋板,原核心区内φ16mm@200mm 柱箍改为U形箍与新增加劲板焊接,焊接长度10d;
    同时,增加了四角小箍,以 提高核心区钢筋整体性。

    (2)框支梁箍筋的优化 由于GKL1大梁从外至内3组环箍, 三、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测、记录,及时发 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按照记录设计规程建立相应的安 全管理制度,并在现场建立安全警示设施,从软件到硬件都要做到细致、全面。

    施工中,搭建各种基础设施要遵循“按设计”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要求及 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保证各项安全防护及支撑系统的按设计正确搭建并正常工 作,特别是井字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此外,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 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设计好的模式进行搭建,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中辅助设施的安 全。

    2、选用机械振捣的方式振捣转换梁混凝土,并加以人工辅助。选用 快插慢拨的方式将振动器插入施工位置,如产生泛浆情况则可以停止振捣。如钢 筋在梁柱节点位置过于密集,无法插入振动棒,可以选用钢扦插,并运用橡皮锤 在梁柱侧模位置进行敲打作业,并辅助人工振捣作业。选用平板振动器在其他位 置按照垂直浇筑的方式进行振捣作业,应成排施工,确保相邻两排之间进行搭接, 避免漏振情况出现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以此达到施工密度要求。除在柱墙筋外 注有标高标志外,还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用于控制板厚, 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四、结束语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层数在不断增多,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高度同样是在增加,这些变化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提出了极其重要的要求。同时, 在转换层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应先对施工设计进行充分的论证与分析,然后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加强各相关单位间的联系与合作,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 综合能力,不仅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转换层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 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建筑施工技术 [浅议高层建筑转换结构施工技术] 》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