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幼师心理成长问题探求论文
幼师心理成长问题探求论文 摘要: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 发展。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职业心理发展,更关系到幼儿园 教育效能的高低及下一代的身心健康。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心理成长;构建心理成 长平台;
加强自身心理维护等措施来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心理成长 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 群。笔者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许多幼儿教师也存在着不同 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但极大地危害无数教师的身心健 康,而且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甚至危及下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 教师的心理成长问题必须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内涵 1.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指心理健康的发展。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 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 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至最佳状 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从心理健康本身来 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能因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变化,也可能因为个体 所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从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即存在由健康向不健康转变的可能,也存在由不健康向健康转化的可能。从幼师 毕业进入全新的人生,角色的巨变,工作生活的压力,加之现代社会激烈的职业 竞争和幼儿园特殊的工作环境,幼儿教师必然遭遇到和普通人一样的心理压力和 困惑。这就需要重视幼儿教师健康心理的不断成长。
2.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也指幼儿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发展。教育应该是 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 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幼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手段不是 简单地应用教具组织一些活动,而是运用教师的语言、智慧、人格甚至整个心灵 去工作。如何用一个心灵去影响另一个幼稚的心灵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 些特殊的心理素质。幼儿教师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组织者、模范的公民、 家长的代理人等诸种角色,必须具备仁慈、体谅、耐心、爱心、热情、兴趣广泛、 知识渊博、语言明了、公正、民主、合作、开朗、守纪等一系列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专职的幼儿教师就需要专业心理素质的不断成长。
二、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重要意义 1.幼儿园教育效能受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素养的影响。
第一,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的建立将显著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幼儿期儿童心理具有明显的无意性、情绪性、易受感染性等感性特征。儿童对学 习、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没有理性的价值判断。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来源于活 动本身的生动趣味性,一是来源于对教师的情感依赖。幼儿往往因为喜欢老师而 喜欢学习,愿意接受她们的教育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若具有热情和蔼、活泼好 动、民主体谅、可亲可敬等性格特征,将会提高幼儿活动的教育效果。
第二,幼儿教师良好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的工 作对象是幼儿,幼教工作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创造性和艰巨性。如何有效地了 解幼儿,发现幼儿的个性差异、发展的可能性,并有效地组织适合幼儿特点,为 幼儿喜闻乐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每一个幼儿生动活 泼地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维创造力、生动清晰的语 言表达能力、灵活的组织沟通能力。研究证明,上述教师具备的心理能力直接影 响着幼儿活动的成效。
第三,幼儿教师的价值观倾向影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当幼儿教师认为教 育工作有极大的价值,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获得成就感等时,才会对幼教工作尽 已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树立起什么样的价值观,关 系到幼教工作的成败。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影 响着幼儿活动的质量。
2.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 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 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 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幼儿期儿童具有是非判断力差、好模仿、易受 暗示等特点,这更加强了教师人格的影响作用。要幼儿好学,教师就应该有孜孜 以求的精神;
要幼儿赋有爱心,教师就必须关爱幼儿;
要幼儿公正,教师就必须 民主平等……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部无言的教科书。
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人数也较多。如果教师性情古怪, 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固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和 无所适从,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人的事 情,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是保证下一代健康成长的义务。因此幼儿教师 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态,重视心理健康成长。
3.心理成长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 时作为普通人,幼儿教师也必然不例外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可能 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成长。
三、促进幼儿教师心理成长的策略 1.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成长。专业成长是指幼儿园 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通常的专业成长途径一是通过幼儿师范教育 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养。后者常采用的方法有观摩 和分析优秀幼儿教师组织的幼儿教育活动、反思教学经验、行动研究等。而在这 样的专业培训中,幼儿教师所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观察力、思维力、组 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公正民主、热情和蔼、进取上进等健全的人格特征 也将会获得有效成长。因此,可通过专业成长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成长。
2.幼儿园构建教师心理健康的平台。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成长。造成幼儿 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幼儿教师工作实际,以及众多理论工作者 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到形成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幼教工作的特点决定。幼儿年龄小独立性差,生活各方面都需要悉 心照料,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另外幼儿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因而工 作环境嘈杂。这些都极易造成幼儿教师身心疲惫。幼儿好动好奇带来的安全隐患, 更易造成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由竞争压力所造成。课程改革的深入,幼教体制的转型,职称的晋升, 家长不断提出的高要求都使幼教领域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稍稍放松自我成长就会 带来下岗、失业等严重的生存压力和自尊压力。
三是由幼儿园管理体制所决定。对教师管理评价时缺乏科学可行的管理机 制:或是好教师差教师无法区别,只要带好幼儿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把教师当作“高级保姆”,教师缺乏成就感,没有上进心,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或是通过上课 评比管理教师,幼儿教师常常处在比赛竞争的压力中,造成身心疲惫不堪。
因此,减轻幼儿教师心理压力,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具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幼儿园如何为幼儿教师构建一个心理健康的平台呢笔者 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情感管理。为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心理宽松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工作 量,提高教师待遇,给教师以人文关怀等都是有效措施。
二是赏识管理。支持、提升教师,促进幼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增强竞 争能力,降低心理压力。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发展机会,增强其业务 能力,培养她们的自信心;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园园内教育和娱乐活动(不 仅是上课比赛),激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使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增 强其成就感和自豪感。
3.加强幼儿教师的自身心理维护。人们在对挫折、焦虑、抑郁等常见的 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应对既与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有关, 更与自身的人格特征及主动调整、改善的能力有关。心理学家指出,乐观主义人 格之所以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命中的危机和挑战,主要是由于乐观主义者应 对问题的策略是采用了主动解决问题和恰当的情绪应对等积极的应对策略。因此, 在教师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问题,形成健全人格,加强自我心理维护显得 格外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幼儿教师的自我心理维护呢 一是组织幼儿教师参加心理辅导,教给幼儿教师应对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方 法。如自我暗示法、理性情绪疗法等。二是改善和发展幼儿教师的自我意识,让 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通过如下措施帮助幼儿教师形成和发展积极的自 我观念:通过引导幼儿教师同他人比较,分析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分析自 己的活动成果等方式尽量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帮助其形成自信心、自尊感 等良好的心理特征;
通过比较使幼儿教师形成理性认识,明白人无完人,从而能 愉快地接纳自己,特别是自己的缺点,避免形成自卑感;
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幼 儿教师挖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