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毛概结业论文4000字
大学毛概结业论文4000字 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篇一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性》 [摘要]本文结合我们党对自身经验的总结,阐释了先进性与党的先进 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关系,着重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蕴涵的先进性及理解和把握先进性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无产阶级政党。善于总结经验并善于在 实践中坚持和丰富自己的经验,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统。从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可以看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 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生命力就在于它所蕴涵的先进性。
一、对我们党总结自身历史经验的回顾 从历史上看,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的历 史;从实践上看,我们党一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重视经验在认识过 程中的作用,把经验看作是实现认识飞跃的一个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特别是对 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总结,对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恢复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党和国家 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时代;1981年党的十 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的 历史作出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 上拨乱反正的任务胜利完成(十条);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新道路的历史经验进行初步概括 (十二条);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标志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的产生(承前启后的新转折点);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九个方面);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确立了邓小 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8年江泽民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大 会上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取得的历史经验(十一个方面);2001年江泽民 在“七一”讲话中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明确地指出,“我们党要继 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 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002年的“531”讲话进一 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如何贯彻提出“关键”、“本质”、“核 心”的六字根本要求;同年党的十六大实现了最高领导层的又一次新老交替,再一 次重申,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做到“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把13年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十个坚持”;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 胡锦涛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重要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55年来的主 要经验(六条);2005年初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从理 想、信念、宗旨和作风等方面,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又作出了“六 个坚持”的新概括。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坚持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实践,并且勇于承认自身不足,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断升华、提高对党自身和对 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才使我们党能够经受各种磨难和风险的考验,沧海横流中 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
二、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先,即前面前列;进,即向前运动。先进性指处在前面并向前运动, 意为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党的先进性即指我们党要始终位于前列, 做好表率。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结业典礼上 的讲话(“531”讲话)中提出的。当时提“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提出的要求之一。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将“保持 党的先进性”一并归为“三个坚持”之中,更加明确表明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 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个论断明确 地告诉我们,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 质,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进程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先进 性。这一点是不能含糊的,这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是统一的。学习和贯彻“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永远 立于不败之地的迫切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一个理念, 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因为:第一,保持党 的先进性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能否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执 政使命的根本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 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 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第二,保持党的先进性体 现了鲜明的党性。共产党的党性,集中表现为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属性和 固有本质,体现为党在大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向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体现为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正是我们党的党性也即先进性的集中表现。第三,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 结了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对党的先进性作了新的解读和规范,深 化了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性 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作了新的提炼和 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与办 好我国事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理论、 路线、方针、奋斗目标与根本任务等多方面内容的高度统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涵的先进性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 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 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 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不 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据此我们可以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蕴涵的先进性概括为如下几点:第一,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 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第二,坚持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第三,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 上保持先进性;第四,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 性。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每一名共产党员要联系具体环境、条件和任务, 成为普通群众的榜样和带头人,在各方面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走在时代和 社会发展的前列。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党的先进性,还要注意以下 几点:一是“先进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在领导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进性”、“前进性”和满足广 大人民利益的“根本性”的有机统一。二是“先进性”又是一个相对性概念。“党的 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都是相对性概念,一 方面,它们是相对于过去历史上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而言的;另一方面,它 们又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多层次生产力和多样化文化的相互比较中体 现出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程度。三是“先进性”还是一个动态性概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在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的进程中,不会只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是始终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着。“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站在和平与发展新时代的前列,追随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潮流,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实践没有止境, 创新也没有止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学习和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先进性, 归根到底要落实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伟大实践之中。
大学毛概4000字论文篇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社会基础》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和市场化改革20年了,在改革取得 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改革遭遇到了瓶颈,改革的全民红利已经 削弱,直接导致改革的基础遭受质疑,市场与民生结构性矛盾增加,改革目的已 和大众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冲突,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 有两方面:一是理论本身未尽完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与大众化目标 的偏离。认识和分析这一矛盾,对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大众主体;目标预期与矛盾 一、我国改革目标探索与走向 在描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人们曾经十分熟悉的说法叫“摸着 石头过河”。这个说法,涉及的是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最初几年,虽然在 全社会范围形成了变革的共识,但是,改革目标还比较模糊。摸着石头过河,实 际上是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体制目标。实践上是在可操作层面上对既有计划制度的变通性安排,就是在保持计划经济基本框架不受触动的同时,引进了市场经济的 因素作为补充。市场因素的出现,为一些有才能的人士积极从事生产性活动提供 了可能性,促使国民经济很快恢复。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是在1984至1992年期间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理论的主要思想体现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其中最经典的是:“计 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 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这一思想经过党的十四大确立,形成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理论,其理论内涵在于: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 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 段;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 的优势和长处;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 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经过20年的市场化改革,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根源、科学内涵以及市 场经济的性质、目标、任务、手段等各个方面问题的基本认识等理论已经趋于成 熟。
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虽然逐渐形成,但是改革的实际推进,最初却是 以“增量改革”的方式进行。这就是说,对于计划经济原有的部分(存量部分)不作 大的改变,改革和发展着重在增量部分进行。增量改革战略对20世纪80年代改革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没有触动国有经济和改变“双轨制”的基本态势, 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为了克服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弊端,需要全面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用配套改革消除“双重体制胶着对峙”状态。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 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推 进、重点突破”的新的改革战略,设计了一系列重要改革的目标和实施步骤,要 求在20世纪末把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从此经济改革进入了大步推进的新 阶段。到世纪之交,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成为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 制的改革目标。但是时至今日,实际改革仍然徘徊,总体推进难以展开。
党的十七大以后,改革开放的目的在理论厘清后概括为三句话:“就 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 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 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2]“这个重要结论,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和改进 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回答了改革开放的目的[3]”,等等。对改革开放的目的在外 延认识上逐渐丰富,对目标认识呈现总体性、系统化特征。
二、社会实践主体对市场经济目标的认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上的完善与改革的成功,不仅仅需要在国家大 政方针上有鲜明的指向,而且需要大众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对改革的目的,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就对“要不要改革”,“要什么样的改革”等问题激烈交锋, 时至今日,共同富裕论等说法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共识,但实际上社会公众对此认 识却五花八门。可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对社会影响深远。
与做任何事情一样,改革的目的有不同层次:直接目的即改革所期待 的直接结果;根本目的即通过直接结果期待达到维护哪些主体的利益;最终目的即 期待最终结果使社会改善到怎样的程度;具体目的即改革在某个环节或方面期待 的结果等。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贯穿于一个社会始终的基本 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推动社会前进。这一原理揭示了 发展生产力不是超社会、超阶级利益的,任何社会发展生产力都是手段或中间目 的而非根本和最终目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发展的生产力毫无疑问属于社会主义 中国,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也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为大众持续增进福利。
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形式,期待的直接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通过建立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进步——期待的根本结果是使社会制度逐步 完善,最终保障生产为大众谋利。
但是实践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目标认识却往往与此偏离。
首先,政府各级组织和官员的认识上有偏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政府官员往往把东亚 国家所谓“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当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常态,因此常常会自 觉或不自觉地强化这种体制中政府强力干预的重商主义倾向。于是,在市场经济 体制初步建立以后,我国社会始终存在一个“政府向哪里去”的选择问题,或者是 确立宪政,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制度,或者是沿着重商主义的道 路,走向权贵资本主义。[4]在这种情势下,坚持建立市场经济的人们要求坚定 不移地推进改革,建设法治的市场经济;而某些能够从寻租活动中获得利益的既 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法治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他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 止进一步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以免自己的寻租权力遭到削弱,甚至假借“改革”的名义扩大权力的干预,以便扩大寻租活动的空间。
其次,广大民众和民间对市场经济改革目的认识模糊。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对我国各类经济主体,无论个人、家庭、经济组织、行业、地区,也无论是 决策者、执行者,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场资源配置方式变革引起的 巨大社会变革中,民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物质基础、舆论宽松度整体上极 大提高,人们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受到巨大的洗刷、震动,从 而发生质的变革。而民众对改革的目的在理论认识上存在巨大误区,并且缺乏理 论启蒙和实践指导。不论是“全民经商”“全民炒股”,还是“一切向钱看”,都说明 民众对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认识存在盲区。这种盲区导 致两种后果:一是随波逐流,农民工大量离开土地,在没有任何福利的前提下沦 为低级劳动者;大量城市工人下岗待业,期待“国家好了,我们就好了”,成为社 会城市福利的拥有者或向往者,丧失自我生存能力“被边缘化”。二是在商品经济 面前社会风气、道德的全面沦陷,由此引发的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信用缺失已然 成为社会公害。由此回溯三鹿“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 学历“造假门”等,各个领域诚信危机现象愈演愈烈,已演化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 解决的社会问题,诚信、道德危机已然蔓延至全社会。可以说,市场经济改革已 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群众基础,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
三、民众对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预期与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尚未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20年左右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负面的问题反映市场经济体制缺陷的一面,带给社会的有些 是在认识上存在问题,有些是我们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来解决的问题,例如 趋利规则泛化影响国民的道德素质、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等;有些是经济规制乏力 产生市场的社会性危害,如食品行业的质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有企业的过 度垄断危害社会竞争与公平,垄断肥了高管损了公有制形象,等等。
这些问题归结到一起,反映了我们还没学会甚至不敢用社会主义制度 有效钳制市场经济体制的负面性。而这些负面性恰恰都渗透到大众物质和精神生 活细节中,不只悬挂于高高在上抽象的制度层面,大众面对使自己失去权益的实 践,心底里很难推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科学和基于民众的。
2.大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渐失利益基础。目前吸引全球关注,国 内民众渐失利益基础最为核心的是收入向资本过度集中的倾向。“中国社会科学 院2008年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2003年以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下降到49.6%,2005年降至41.40%,2006年仅为 40.6%,与此相反,资本回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节节上升,从以前的20%提高到 2006年的30%,这意味着,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趋于下降,而资本所得却不断 上升,这种分配格局所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企业主或经营管理者与一线职工贫富差 距拉大,我国企业的一般情况是,除了那些有特别专长者外(即使是这些劳动者 的劳动所得也没有拿到他们应该拿的数),其他的一般员工每月只能得到几百元 的工资,并且还没有安全保障和社保福利。”[5] 2006年,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 不是统计显示的9倍。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 距约55倍,而不是按统计数据推算的21倍。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要远大于统计显示 的水平。由于数据不充分,难以重新计算基尼系数,但肯定会明显高于世界银行 计算的0.45的水平。[6] 九三学社中央援引一组数字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 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 居民收入占比GDP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7] 如果说所有制问题影响大众的主人地位,个人收入差距将更加实际地 影响大众的生活及其相互之间的经济地位,对大众的冲击更为直接和具体。经济 地位不保的主人究竟是怎样的主人,大众理所当然产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和实践目标的质问和怀疑。
四、遏制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取向上的相悖性 1.市场经济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1984年中 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回答: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 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8]这是对我国 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最初也应该是最具权威的 基本框定。这是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直接目的——适应生产力发展;具体目的——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所作出的全面系统的一揽子交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并将“以人为本”确立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胡锦涛在阐述“以人为本”时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 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 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 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他还进一步指出:以人为本的 根本含义,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发展是为 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充分说明了坚持市场化改革 的目标与目的的明确性要以人民群众的判断为标准,以人民群众的满足为标准, 克服市场经济发展所偏离的方向。邓小平多次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 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10]“只 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就是走向共同富 裕”[11],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多次重申四个坚持,表明了执政党的鲜明 态度。
2.认清制度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决定体制,体制靠机制实现功 效,其间具有统一性。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有时面临窘境有:机制因适用环境、 技术性能、反应速度等差异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 价值取向的相悖不一定维护制度,受众会抵制对消减利益的政策等。机制,体制、 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 抵制——机制部分失灵——体制功效耗损——制度动摇——结构甚至否定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制度、体制、机制的一致性设想得较为理想, 而对实践中所遇到的解构缺乏足够的回应和进一步的理论创新。虽然理论不可能 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理论有义务揭示问题的机理,为实践的发展和完善体制机制 提供新的理论。政府与民众对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相悖就会出现 制度损伤,这会大大增加制度维护成本。机制、体制、制度之间的摩擦产生对立 性会产生层层解构效应:运行条件较薄弱受众的有效抵制——机制部分失灵—— 体制功效耗损。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显然属于两个不同范畴,两个不同范畴事物的联 系,必然是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二者的结合点究竟在 哪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是通过物与物的关系来表现人与人的关系的, 它使人的社会关系从对人的依赖转变为对物的依赖,使个人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 由自觉选择的权利。市场经济以追求效率和个人利益极大化为基本原则,它使个人需要、个人能力、个人关系必须通过劳动产品的交换来实现和确认。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成功意味着分享较多社会财富,失败是对自己行为的买单。市场体 制大大促进了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以此按照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自 由联合体的观点,实现这点的前提是把人变成独立的主体,只有个人成为独立主 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和个性自由。而市场经济正是为此创造条件。
3.提高社会主义制度驾驭市场经济、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在建立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是自然的,处理这些矛盾一要遵循矛 盾中蕴含的自然规律;二要遵循社会规律。各种矛盾最后都会反映为人与人之间 的矛盾。
如何“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的确是一个新课题、大 课题、重课题。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发展了20余年,但是,无论 是理论还是实践,问题暴露的远远比解决的多。对政府而言这一问题显然更为迫 切。有关部门针对县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发现66.9%的受访者坦称 自己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出 现那么多的问题,恐怕就是与这个“不敢驾驭”、“不会驾驭”、“错误驾驭”等“能力 不足”联在一起的。[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著名论断:我们党的最大政治 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 何,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和生死存亡。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我们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记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 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 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由此,在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目标实施中,政府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学会依法行政。一个大众非常 反感的问题——钱能通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权贵的问题可以超越法律,大 众的很多具体问题上升到群体性事件才有望解决,比如征地、拆迁等。民众有些 合理的要求被忽视,引发极端事例,背后还牵出官商勾结。这既激化矛盾、恶化 执政党、政府与大众尤其是与底层民众的关系,与腐败、两极分化等形成合力动 摇执政基础,就会真的走向“权贵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目标严重背离, 人民群众也必然会抛弃这样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