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探讨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之于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实践表明, 有效的问题情景能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本文作者从 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以“生活实际”、“实践操作”及“游戏活动”这三个方面入手, 浅就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手段发表了初步的认识与看法。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问题情景;
生活实际;
实践操作;
游戏活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的这一言论充分说明了疑问之于学习活动的 积极意义。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诱发学生 的学习动机、深化学生的学习认知。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 就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发表一些个人认识与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 玉之效,切实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广泛的 生活实际基础之上,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价值。”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出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所教学生的生活 实际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景。这既是迎合新课标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客观需要, 更是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客观需要。对此,笔者就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 极的实践,并切实获取了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教学“等量代换?”这一 知识点时,笔者就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小红和小明一样高,小明和小亮一 样高,那么,小红和小亮是否一般高呢?”“聪聪和亮亮的体重相等,明明的体重 比亮亮的体重重,那么,明明的体重和聪聪的体重相比,谁更重呢?”身高、体 重是小学生平时生活中经常探讨、对比的话题之一,因此,他们对上述两个生活 化的问题有着更浓厚的探究兴趣与了解热情。这般一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所创 设的问题情景便使得学生积极且踊跃地投入到了“等量代换”这一崭新内容的数 学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很好地将问题情景的作用进行了充分发挥。
2借助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依赖于直观、形象的思维活动,这就使 得他们在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点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 教师有必要借助实践操作为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这将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抽象到直观、由复杂到简易的积极转变。笔者自身的数学教学活动便可以充分证明这 一点。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如下的实践 操作问题情景:结合实际操作,你能用三角形拼组出哪些四边形?这一问题情景 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动作操作实践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大量的拼组之后,他们很快 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当两个三角形没有一条相等的边时不能拼成四边形,当两 个三角形有一条边相等时,可以拼成四边形;
任意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 平行四边形;
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长方形;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 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此,创设的问题情景既满足了小学阶段学生 动手操作的主观需要,同时,在亲自动手进行实践实践的基础上,学生们又切实 得出了诸多深刻认识,而这很显然轻松达成了借助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景的预期 理想教育效果。
3辅助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爱玩爱闹是其最为明显的性格特征。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分外热衷于各种类型游戏的重要原因。由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出 发,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恰当而合理的引用一些课堂游戏。
其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的良好教学效果。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有意 识地利用课堂游戏精心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学生反响异常良好。如,在 教学“可能性”这一数学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课堂游戏:往 一个箱子中投进10个红球,要求学生从该箱子中摸出一个红球;
在原有10个 红球的基础上,又往其中投进5个蓝球,要求学生从该箱子中摸出一个红球,摸 出一个蓝球,一个黄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全都主动地投入到了该课堂游戏之 中。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仅有红球时,摸到的是什 么球?在红球和蓝球混合时摸到的是什么球,不可能是什么球?学生结合得出的 游戏经验,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分析,并最终得出了结论:在仅有10个红球时, 摸到的始终都是红球;
在红球和蓝球混合时摸出的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蓝 球,但不会是黄球。如此一来,借助该课堂游戏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效的问题 情景,使得他们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思考活动,而这就为他们在接下来的数学教学 活动中更深刻的理解“一定”、“可能”及“不可能”等名词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
问题情景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并非仅仅局限于笔者上述所提到的三个方面。这 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同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采取 不尽相同的问题情景创设手段。这样,才能在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同时,真 正做到问题情景设置的较强针对性,进而谋求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作者:杨小清 单位:四川省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