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 正文 2019-09-20 09:50:50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关于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篇一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以和谐为第一要义、“以人为本”为指导思 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取向的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如何培养大学 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观;和谐 [作者简介]曾杰丽,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讲 师,硕士,广西 桂林 541004 和谐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 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和谐。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作为社会 整体和谐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大学 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 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 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 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 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 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 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 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 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 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 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 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 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 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 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 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 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 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 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 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 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 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

    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 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 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 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 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 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 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 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 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 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 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 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 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 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 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 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 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 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 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 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 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 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 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 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 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 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 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 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 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 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 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 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 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 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 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 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 学新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 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 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 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 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 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 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 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 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 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 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 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 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 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 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 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 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 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 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 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 德观的和谐。

    (三)寓德于美,提升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美是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体现,对美的规律的学习与探究可以开 启人类智慧的大门,可以净化人类的灵魂。寓德于美,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 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传统和谐美学思想追求对象的外在形式上的和谐, 追求形式和内容统一间的和谐,也追求超感性的内容要素上的和谐。和谐的价值 在于“和”,“和为贵”,追求通过确立和执行和谐的道德观的各种行为规范,保持 大学生的行为与秩序的合理稳定,引导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 第一要义体现了和谐美学的内涵,强调“和谐即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 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 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 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西方美育创始人席勒曾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 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 培养我们感情和精神力量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席勒的认识表明,寓德于美 的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思想素质、文化 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篇二 《大一学生道德观透视》 [摘要]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评价符合社会主义道 德建设的要求和方向,且呈现出主流突出,多元并存的状态,体现了低层次性、 道德意识不清晰的特点。高校道德教育必须注重解决强化道德意识、增强道德自 觉性、提升道德境界的问题。

    [关键词]大一学生;道德观;分析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社会舆论、个人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调节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它既有作为人这个“类”的共同的要求,又有作为人的“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 特殊的内容选择。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及其选择,既是整个人“类”的道德意识及其 选择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这个特定的“个体群”的年龄、知识、阅历的特殊性。

    其中,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由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时期的“准大学生”, 其道德选择和评价既保留着中学生的道德选择及评价的“传统”,又开始显现出作 为一种新的社会角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及其评价的新的变化。

    一、大一学生道德观的表达 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掌握大学一年级学生 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的认识水平,以及他们的道德意识及其选择的状况,以 便更有针对性,更有可信度和更有说服力地讲授好这门课程,提高《思想道德修 养》课的教学质量,分别于2004年9月和2005年3月对500名大一学生作了一次思 想道德问题问卷调查,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本文仅就大一学生对“什么是最缺德的行为”和“什么是道德高尚的行 为”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分析和透视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等相 关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依据“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 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认为什么是最缺德的行为请列出5种以 上;2.你认为什么是道德高尚的行为请列出5种以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和 评价进行选择。在收集学生的答卷之后,笔者作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关于“什么是最缺德的行为”,学生在回答中列出了他们认为最缺德的 行为累计有54种之多。如不孝敬父母、偷盗、随地吐痰、自私自利、不爱护公物、 不讲卫生、虚伪、损害国家利益等。

    按学生所“点击”的“最缺德的行为”的次数排序,列前20位的是:不孝 敬父母144;偷盗抢劫128;随地吐痰112;乱扔垃圾104;骂人打人100;坑蒙拐骗80;自 私自利76;损人利己76;在背后乱议论别人72;破坏公共财物68;说脏话64;损害国家 利益64;个人主义64;虚伪52;“暗箭伤人”50;言而无信48;破坏自然环境40;以强凌弱 36;随地大小便32;伤害别人的感情28。

    被列为“最缺德的行为”的还有:落井下石、强人所难、妒忌、诬陷别人、笑里藏刀、见利忘义、背叛朋友、挑拨离间、恩将仇报、循私枉法、窃取他 人成果、家庭暴力、插队、使他人在众人面前难堪,偷窥他人隐私等。

    关于“什么是道德高尚的行为”学生在回答中列出了他们认为“道德高 尚的行为”有27种之多,如: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尊老爱幼、爱国家爱集体、 无私奉献、讲信用等。

    按学生所“点击”的“道德高尚的行为”的次数排序,列前10位的是:助 人为乐220;诚实正直212;尊老爱幼184;爱国家爱集体116;无私奉献84;讲信用80;
    拾金不昧76;爱护公物保护环境48;舍己为人48;努力学习40;见义勇为40;主动让座 40。

    被列为“道德高尚的行为”的还有为他人着想、敢于批评和接受批评、 慈善行为、知恩图报、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包容、讲义气、守规则、无偿献血 等。

    二、对大一学生道德观的透视 从上述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基本的结论: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主流是符合社会主 义道德建设方向和要求的。

    不论是对道德高尚行为的肯定、赞赏、称颂,还是对缺德行为的针砭、 批评、唾弃,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中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也体现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这充分说明了“爱国 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的我国公民基本道 德规范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教育、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在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群中,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基础。

    在道德的评判面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经纬分明,对错可甄,曲直能辨。

    尽管大一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评价中相当部分的内容是从书本、媒体,以及教 师的“传授”中获得的,还需要在自己今后的人生实践中去直接体会、领悟,以及 作出自己的选择。但是,在已有的正确的道德意识指导下将产生良好的道德实践 效果,这是勿容置疑的。这也是巩固中学阶段的德育成果,拓宽大学生德育途径, 深化大学生德育层次,提高大学生道德境界的十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3.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呈现出主流突出,多 元并存的结构。

    在回答“什么是最缺德的行为”时,列在前5位的“不孝敬父母、偷盗抢 劫、随地吐痰、打人骂人”的被“点击率”均在20%以上。而在回答“什么是道德高 尚的行为”时,列在前5位的“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尊老爱幼、爱国爱集体、无 私奉献”的被“点击率”则更高。其中“助人为乐、诚实正直”这两项的被“点击率” 高达42%以上。这说明大一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指向是相对 集中的,主流是突出的。同时,由于大一学生各自所处的特定的道德环境,道德 实践范围和道德认识水平的不同,又使得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 显示出多样性,以致于“最缺德的行为”被列出了54种之多,而“道德高尚的行为” 也被列出了27种之多。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评价及其道 德实践,是高校首要的、突出的、持之以恒的任务。胡锦涛在2005年1月全国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 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 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①。大学生,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 学生,正处在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尤其是在心理方面)的转变时期,从主要作为 学习者的身份向主要成为劳动者的身份转变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得如 何,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效果如何,以及目标能否实现。

    根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选择和 道德评价的现状,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道德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其本质上是一 种“关系”,即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道德价值内容应当是:
    集体、真实、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这八个方面②。“判断一个 人是否道德,依据的就是个体在处理上述境遇关系时所表现出来自我认知、社会 行为、人际语言、情感态度等。”③从前述大一学生对“最缺德的行为”和“道德高 尚的行为”的选择和评价的结果来看,他们对“道德”内涵及外延还有不少模糊的理解。因而把妒嫉、说违心的话、无人格等这些属于心理问题,以及强奸、抢劫、 杀人放火、谋财害命、拐卖妇女儿童、高科技犯罪等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列入了道 德的范围。因此,道德教育首先必须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对 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有确定、明了、清晰的认识。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失去其 特定的价值和作用。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如果说中学 生的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带有“灌输”的成份,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 那么,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更加注重个体的道德自觉性的引导和锻炼。一方面, 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思想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把加强思想道 德修养置于学习成才的首位。另一方面,要引导和激发大学生将道德规范从“外 化的内容”转化为“内化的准则”,又从“内化的准则”转化为“外化的言行”,真正实 现道德教育由“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化。

    第三,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大学生作为接受高 等教育的群体,不仅将在智力方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英力量,而且在道 德素养方面更应成为社会的楷模。从前述调查统计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一 年级学生的道德选择和评价,虽然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 向是一致的,但显然还处在较低的层面上。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在大一学生已有 的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在提高大学生道德境界的层次上下功夫。在巩固、发展尊 老爱幼、诚实待人、助人为乐这些基础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同时,着力引导、 激励大学生牢固树立和不断强化爱国、责任、律己、奉献、平等、报答等道德意 识,并努力地、不遗余力地付诸实践。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5年1月19日。

    ②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③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教 育研究》2005年第3期。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一有关道德观的思修论文 关于道德观的思修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