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中国哲学论文
  • 西方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国学论文
  • 逻辑学论文
  • 哲学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 正文 2019-09-20 09:50:27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1500

    相关热词搜索: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范文篇一 《公民道德建设探析》 摘要: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受到了中国 的关注,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 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 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涵及现状探讨的基础上,从法律制度、德育建设、形式主 义、城市道德建设形象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措施,使我国的公 民道德建设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发展;措施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涵及现状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内涵 公民道德建设是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 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工程,是一种终生教育、全民教育和 自我教育,主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对象,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1]。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 最大限度地弘扬和培养人的自律精神,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内化为公 民道德标准,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 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 发展的主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都赋予了新的内涵。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法律制度不健全、德育 建设不完善、形式主义风靡、城市道德建设形象不明显等问题特别突出,制约着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步伐,以致社会上道德缺失的事件层出不穷。例如,食品道 德问题:苏丹红鸡蛋、三路氰胺奶粉、瘦肉精、潜伏在餐桌上的地沟油。交通道 德问题:司机不守交通规则、不开转向灯随意变道、随意停放车辆、酒后驾驶、客货车超载、行人不看红绿灯、校车事故频发、老年人翻越护栏。建筑道德问题:
    新房墙体裂缝、开发商占用绿化地。教育道德问题:官二代富二代嚣张跋扈、郭 美美炫富事件、仇富心理剧增、校园血案频发[2]。总之,社会上一些领域和一 些地方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 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诚信缺失行为成为社会公害。

    二、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措施 (一)教育与法制双管齐下 完备的法律体系、严厉的监督和执行机制是规范人们行为、加强道德 建设的强有力后盾。法律应该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加强法律的惩罚力度, 使更多的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对于随意吐痰 的人,不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更应让其参加扫大街的强制劳动。对于见死不救 的人不仅应给予道德上的谴责,也应给予法律上的制裁。对于污蔑做好人好事者 应该加大法律的监管力度和打击力度,力图维护每一位爱心人士的利益,只有让 每一位“勇于扶老太太”的人都不再受到污蔑,才能真正抚慰人民心中的冷漠。当 然这一步的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 盾。

    (二)赢在起跑线 道德是一个深入内心的底线,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儿童的德育建设,从 起跑线抓起。首先,要改变重智轻德的传统教育理念,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 同于业余课的整体氛围,打破对学校的评价以升学率为重点的规则,打破认为德 育是在浪费孩子时间的错误观念,打破家长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忽视道德品质培养 的思维方式,从而彻底改变学校和家长的培养理念。其次,不仅要把各个生动形 象的事例写入他们的课本中,而且要转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加大采用情景模 拟的力度,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道德就在身边,让道德的呼声真正走进心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它成为每个人潜移默化的东西,才能使它内化为自身必不可少 的一部分。例如,面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可以组织学生担任起环卫工人的 职责,让他们亲自换位体验其不易,从而更加有力地向学生传达公民道德建设理 念。面对小悦悦事件,学校应为其设立现场场景模拟,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们的冷 漠给小悦悦造成的无法挽救的伤害,从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能够生根发芽的爱的 种子。(三)改变形式主义 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的是践行,而不仅是口号。首先,在先进事迹报道 的背后,媒体应该更加关注他们的后续生活,让广大的人民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 会让他们的路更加好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善良而使自己陷入窘境,从而改变以 往的不被人民信服的形式主义。其次,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政策上 不断更新,以满足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但是许多机构、单位以致学校把道德建 设看成是一种为了响应政策的形式主义,声势浩大,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动员广大 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道德建设的整体氛围中。例 如,在大力开展学雷锋的活动中,应该从思想理念到践行彻底改变现有的冷漠迹 象,而不是为了宣扬本单位的善举而开展活动。最后,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出 发,彻底告别形式主义。不仅在活动中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且在生活中也 应该坚守道德,杜绝活动中和生活中的两张皮现象。

    (四)树立城市新名片 首先,我们应该加大生命的教育:对生命的尊重。每个人都有生存的 权利,我们应该学会敬畏生命,不仅是自己的,也包括别人的。生命教育在当今 中国是很缺乏的一门课程。例如,十八个人对小悦悦的生命熟视无睹,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冷漠,给人民敲响了生命教育的警钟。其次,我们总是在荧屏上为人 民树立“高、大、全”的楷模,可是那对于普通的群众来说总是遥不可及,所以我 们应努力树立一些人民实际生活中的、与人民息息相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

    其实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无处不在。再次,政府应主 动表彰,加大表彰体系的建设,而不是等报恩群众上门才去表彰,体系的不断完 善能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最后,应加大报警电话的设立,不仅为 人民提供方便,也为人民心中树立了一个有形的标志。通过以上途径可以为城市 树立属于自己的明信片,从而在更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总之,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也必须依靠政府、 企业、居民等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任何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都不能单独影 响并最终有效运行。

    思修论文范文篇二 《当今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作者简介:吴燕,女,(1984.02-),籍贯:南阳,学校(或单位):西南 石油大学政治学院10级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 育管理工作方向)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新的深刻的革命,涉及社会生 活各个领域,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多方面的巨大变化,从而在人生价值取向上, 也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的选择。劳动和贡献伴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自己的生活不 断前行。

    关键词:劳动;贡献;人生价值 一、当今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现象及原因 (一)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现象 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看法各不 相同。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享乐;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职位高低;有 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金钱和权力;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创造。其实归根结底,劳动和贡献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我们的 价值观。

    当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价值观扭曲的现象。我们能过电视,互联网等 媒体可以看到这些现象。比如:现在的相亲栏目其实就是拜金主义倾向,另外选 秀节目让多少少男少女想一夜成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诸如“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高中生跳楼,大学 生杀人或自杀等等。从个人到企业,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们的人生观人生价值出 了问题。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经济腾飞的三十年,经济发展了,但是有些人的 价值观在逐渐迷茫。在中国历史上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的 独尊儒家,到南北朝的玄学,到唐宋的佛学到明清的朱明理学等等。其实每个时 代都有他的所谓的主流思想,我们今天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需要适应这个时代,需要适应这个社会。

    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个人一时的挫折,就做出悖逆于我们主导价值观的事情。(二)当今中国出现价值观扭曲的原因 1.外来文化的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各种目的,以影视, 电台,书籍等各种媒介不断向中国输出他们所谓的“绝对自由”、“尊重人性”的价 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个体文化日渐盛行,群体文化难成气候;不择手 段追求个人成功。

    2.社会的转型。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在一个关键的十字 路口,市场经济要求对以往一切价值给予重新定位,时代的变革冲击这人们的思 想,新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另外,法律正治制度的不完善也给了放纵私欲的社会 土壤,不过相信这一切会慢慢改变,因为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

    3.生存压力的加大。在中国成功的机会不少,而梦想成功的人更多, 这也直接导致了从小孩入托、升学、就业到加薪、跳槽乃至创业,竞争和压力无 处不在而且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最大限度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排他和利己已 成了人们的本能反应,财富和享受似乎已成为了人们活着的终极目标。

    4.改革的阵痛:下岗。亲身经历失去对自己至为珍贵甚至赖以生存的 东西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会给很多人的心灵带来巨大而持久的创痛,当这种心理 状态和生存条件长久地不能因为重新获取而得以改善时,人们数年间建立起来的 价值框架会在顷刻间坍塌,从最初的压抑、自卑、失望和痛苦会逐渐演变成愤懑、 怨恨、放弃和富有攻击性。这种态势下的无业人员已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更遑论让其保持良好的人生信念。但是,这并不是说改革开放不好,改革使一些 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们只所以对社会愤怒是因为这一部分人没有适应时代, 没有适应改革开放。改革的势在必行和理由我们已经从邓小平理论中可以深刻的 认识到。

    二、人生价值评价的特征 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是判定人生价值有无和大小的尺度。其主要特征在 于:(一)客观性。它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反映了一定社会集体的共同利 益。它不依个人的主观臆断为转移。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评价,实际上是对社会和 他人评价的认同。(二)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都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中生活, 由于各阶级之间的利益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因此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 人生价值标准。概括地说,剥削阶级是以拥有钱财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或家 庭出身的贵贱为标准的。这是剥削阶级本性的反映。恩格斯在批判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时,深刻地指出:在他们看来,“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 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而且在他那个 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领头的”。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与剥削阶级是完全 相反的。无产阶级是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为评价标准的。这个标 准同时又具有科学性。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因为无产阶级 的阶级利益和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三)相对性。由于评价 主体的实践经验、评价环境以及评价时怀有的情感、理想、意志和目的的不同, 因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样的价值对象被评估,在具有各方面差异 和特殊的个人评价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这既有个体的价值立场问题, 又有个体的心理生理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念问题。评价及标准的反差现象正好体现 出人生价值评价的相对性特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今中国的主导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 要求出发,朴实而具体地概括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正是代表了社会的发展 方向,反映了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和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可 以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行为准则。事实上,这个“荣辱观”阐明了在构建和 谐社会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即人与国家、人与人、人自身、人与社会的关 系。以此引导人们按照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醇化社会 风尚,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 耻;”更是明确的指出了劳动和贡献应该作为我们心中的价值观。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 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 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 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 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 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 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价值、价值关系的一般看法和根本 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比较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是人 们关于各种价值标准和以基本评价标准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信念、理想的观念系统。

    在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中,多种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在一 定历史时期,统治者所倡导的对社会文化体系和个体行为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价 值观,对生活在社会中所有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 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文化、文明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 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核心价值观对其他价值观起支配和调节作用,规定 和影响其他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其他价值观总是体现着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内 容。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而是一定的领袖、政党或某一集团的代表人物根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发展趋势, 根据传统和现实的社会状况等提出来的。任何一个民族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 神和稳定社会、抵御干扰、推动发展的力量主要靠社会核心价值观来激发。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民 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把人民 群众确立为最高的价值主体。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是一脉相承 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

    四、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劳动和社会贡献 (一)人生价值评价的历史(劳动) 考察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历史,我们发现它经历了一个从原始社会 到前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历程。原始社会人们 以劳动为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在原始人的心目中,最能劳动、最会打仗的人就 是最有价值的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出现了阶级分化、私有制和剥削,使得社会上一少部分人能够不通过劳动而获得大量的社会财富,成为社会和国家 的主人。因而劳动被看作是下贱的事情,劳动者则不被看作人代替劳动作为评价 人生价值的主流标准是等级和血统。这时谁的地位愈高,谁的价值就愈大。资本 主义社会是一个高度商品化的社会,它不承认任何等级关系,只承认等价交换原 价。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 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因此,金钱代替 了等级和血统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主流标准在这种社会里,一 个人有了钱,也就有了价值,钱越多,价值也就愈大。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社会贡献) 马克思主义把人看成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认为 离开社会和集体,离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无所谓“价值”的。并 强调“价值”是客观事物对其他人需要的满足,即对其他人的有用性。因此,一个 人的一生是否有价值,不是指他对自身来说有什么意义,而是指他的存在和活动 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对他人 和社会做出贡献。

    一般来说,人生的价值表现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是社会对 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个人的自我价值。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也就是说, 不管任何时候,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必须从他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与社 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哪一方面都是不行的。但是, 这两个方面又有着不同的作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和源泉,是第一位的东西。如果离开了它来侈谈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像 离开源泉去谈论流水一样不现实。(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一思修论文] 大一思修论文范文1500》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