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 大学生政治论文范文篇一 浅谈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有显著的改进, 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参与不平衡、非制度化参与、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本文从从观念、体制、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并提出推 进和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措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塑造参与型政 治文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高党的民主执政意识,高度重视公民参与;加强公民 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 现状 措施 政治参与其概念来自西方政治学,就其广义而言是指公民为实现和维 护自身利益而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治体系施加影响的活动,是政治关系中公 民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 现着政治关系的本质。切实加强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的研究,对于提高公民 的民主意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我国政治参与的现状 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政治参与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从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民主化,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强化自己的功用与效 能。追求普遍而平等的政治参与,不仅是民主政治的精神显示,也是一个社会的政 治发展所趋向的核心内容。根据国情的发展,适度的政治参与是必要的,这是保障 社会发展有序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公民参与的总体水平显然滞后,尚有极大的拓展空间。从实践中看,公民政治参 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政治参与的动机表现为政治取向和利益取向并存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利益原则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从而演变为某些人参与政 治的一个主要驱动力,也就是说政治参与成为人们利益实现的重要途径。现代公 民政治文化下,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是一种自觉意识,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动机还 缺乏由利益取向到政治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二)不同地域、不同阶层,政治参与程度和质量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达地 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以及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不同阶层的人们,由于职 业、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也导致他们的政治参与状况表现各异。" 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 人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 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 (三)我国公民对政治参与认知度相对较低,不利于人们的政治参与 我党一直重视国人的主人翁教育,但是对如何进行政治参与的规则、 方式、效用等方面的宣传比较缺乏。加之激励机制不完备,很多人处于政治冷漠 之中,故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
(四)健全的政治参与程序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我国虽然在公民政治参与上建立了诸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 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舆论信访制度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执行这些制度的具体措施及执行过程 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在个别地方,选举走过场,不是真正反映民意或代表 民意等,从而阻碍了公民有效地进入国家政治生活过程,最终影响政治现代化的 进程。
二、制约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 公民参与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观念滞后是阻碍公民参与拓展的最大桎梏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漫长的封建社会既创造了璀灿的文化, 同时也在人们的心里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政策思想的烙印。在这种思想驱使下,部 分官员不尊重公民应有的政治权力,仅把公民当作政策被动的接受者,认为公民理 应绝对地接受和服从;或者害怕公民参与过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不敢为积极广泛 地推进公民参与的进一步开展。
(二)市场经济环境的客观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明显呈现出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公民参与就更为积极主动,而广大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公 民的参与力度就明显弱化。市场经济对公民参与具有二重性,一方面,经济发展增 强了人们的参与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分化,扩大利益差距,一 部分人被边缘化,经济条件恶化,失去了参与的机会与条件,例如下岗失业工人、农 民及城市农民工等。
(三)现行体制的困扰 公民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我国目前 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阶级本质决定了我国的政治机制对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 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但问题在于传统体制下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 在目前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后仍然运行于我们的工作机制之中。这是制约当前 全国很多地区公民参与机制创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本身规范合理且符合中国国 情的制度和长期在实际运行中不合理不规范的潜规则之间的矛盾。
(四)参与形式与渠道问题 目前,我国政治参与的渠道还相对单一,有待开发。例如中国工、青、 妇的组织网络是比较健全的,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通道。
通过工、青、妇等群众性组织来带动"准组织化参与",应该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 公民政治参与的特色之一。但是目前工、青、妇组织这方面的功能相当孱弱。在 整体上看,他们的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严重,亲和力不够,社会公众对其依赖感 不强,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通道,其发挥作用 的空间还相当大。
三、推进和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措施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路径,实际上是在探索建构一个民主行政治理模 式,促使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转变,更好地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认知水平。经济发展了,可以 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政治活动,还将促进交通、通讯和技术的发展,从而为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公众获取政治资源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为公民的政治参 与提供物质前提。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促成了人们对政治地位的寻求,共同富裕是 实现公民政治参与平等性的经济条件。其次,市场经济推动思想解放。市场经济 的实践唤醒了人们在经济上的平等观念、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使 其成为发扬政治民主、唤起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愿望的前提。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观念更新提供了外力助推。
(二)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参与意识 规范化的公民参与,必须要有高度的公民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因而要 有相应的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政治文化 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指导主体的政治行为,规定人们的政治倾向,影响和支配人们对 政治行为方式的选择。因此,拓展公民参与,必须塑造全新的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 公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公民进一步了解、信赖和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公民参与的理 性程度,约束非理性的情绪型参与。
(三)提高我党的民主执政意识,高度重视公民参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必 须增强民主执政意识。应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策的透 明度和公民参与度。重视民主执政中的公民参与,培育和创新公民参与机制,在政 策制定和行政管理监督中充分发挥公民参与的作用。
(四)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 公民参与制度化即公民参与的合理化、法制化,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把 公民参与的合理要求以合法的、公民能够认同的法律规范确定下来;二是把公民 参与行动纳入规范的、合法的轨道。制度化的公民参与对于提高政策体系的综合 治理能力、补充政策体系能量、扩大政策体系的权力基础、增强政策体系的整合 能力和稳定性,推动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尊重宪 法和相关法律对公民政治权利规定的前提下,建立公民参与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 系,用法律规范的形式把公民参与的内容、范围、方式予以确定,使公民参与经常 化和秩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