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论文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证券投资论文 「本文摘要」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 主要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发展个人 理财业务的有关政策建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 等融合在一起,向公司、个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类金融产品。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顾问和 个人外汇理财服务。近年来,随着金融开放加快、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国民经济 增长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由于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 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 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的有关政策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外汇理财产品。早期的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是个人外汇结构性存款,近年 来受人民币汇率改革、美联储不断加息、本外币存款存在较大利差等因素影响, 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市场日趋活跃、品种正逐步丰富。今年年初,凭借股市和金市 的高温,各商业银行推出了一批与股指、黄金价格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外汇理 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大幅提高。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办的外汇理财产品有工商银行“汇财通”、建设银行 “汇得盈”、中国银行“汇聚宝”、中信银行“理财宝”。
2.人民币理财产品。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上 流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和企业短期融资债券为收 益保证,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理财类产品。该理财产品一般以银行信用保证本金 安全,且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存款税后收益;
产品流动性强、风险低。
由于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节节攀升后开始逐渐 回落,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对公众的吸引力,一些行甚至停办了人民币理财业务。2006年以来,一度跌入低谷的人民币理财再次升温,其主要特点是:一是 预期年收益率一般在2%―4%之间,较2005年收益率明显提高。二是产品的流动 性明显增强。如工商银行1月份发售的一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首次在同类型产品中 提出允许提前赎回,允诺其半年期产品发行后,客户每个月都有一次赎回机会。
三是结构型产品主导市场。各行推出了多种结构型理财产品,资金收益与国际金 融市场投资产品相连接,本外币通过衍生产品相联系,以外币的高收益弥补本币 的低收益。如民生银行经银监会、外管局批准,首家推出民生财富人民币非凡理 财结构性理财产品,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衍生交易,为客户提供人民币和美元结 构化理财;
光大银行“阳光理财A 计划”浮动收益产品,收益率与国际金融市场原 生及衍生产品挂钩,收益率比同期储蓄高30%以上。四是资金投向有突破混业经 营限制趋势。如中行财富投资管理服务汇集了中银股份旗下中银国际、中银证券、 中银基金等产品和服务,将借助中银集团在海内外证券行业和基金行业的配置, 为理财贵宾客户提供海内外证券投资管理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将理财作为竞争手段。2005年前,商业银行推行理财业务目的并不完全 是为了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在于争夺存款、提高市场份额。一些银行采取盲目 承诺高保本收益率,甚至采取搭售储蓄存款的方式销售理财产品,将个人理财产 品演变为变相高息揽储的工具。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在亏损让利的条件下推 出理财产品,以理财产品为竞争手段吸引中高端客户、争夺零售客户资源。而国 有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理财产品的主要目的是应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竞争,巩 固中高端客户,减少客户流失。
2.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定价和风险对 冲方面,缺乏科学的定价机制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措施,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是市场风险。推动人民币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获取债券市场 收益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套利利差,一旦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降,这种套利的 风险就会自然产生,有可能会导致银行无力支付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由于债券 数量有限,加上商业银行人民币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大量理财资金涌入货币市 场,银行获利空间变得极为有限。2004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出现 了持续、大幅上涨,上交所国债指数从2004年4月初91.1点上涨到2005年10月中 旬的109.73点,上涨20.45%.债券指数已在高位运行,债券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 债券资产利率风险越来越突出。外汇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外币结构性存款、货币掉期、高等级债券、欧洲商业票据、拆放境外同业等产品,也存 在较大的市场风险。目前外资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有的与香港红筹股挂钩,有 的与新兴市场债券挂钩,有的与商品指数以及国际市场黄金、石油挂钩。目前, 美国联邦储备基金利率已达4.5%,且市场普遍有进一步上升的预期,随着美元与 人民币利差的进一步拉大,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汇率、利率工具,投资境外衍 生产品以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意愿比较强烈,一旦市场出现大的逆 转,外币理财市场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缺少自己的产品 模型和对冲技术,大部分产品都是依靠外资银行设计、报价、风险对冲,缺乏自 主创新能力,也存在一定风险。
二是操作风险。目前银行大量推出创新理财产品,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往 往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因操作失误或欺诈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有 的银行对空白理财产品认购书不作重要凭证管理,经办人员对相关操作规程不熟 悉,或者分支行超计划销售,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
三是流动性风险。对可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如果因为市场利率变化出现 大规模赎回,可能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特别对资金头寸比较紧张的股份制银行影 响较大。
3.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管理不规范,没有 按理财产品协议使用资金,发生理财资金挪用的现象。而且,商业银行通常对出 售理财产品获得的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科目进行管理,只是在储蓄存款科目反映, 仅是作了冻结而已,资金实际用途难以监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4.缺乏较权威的培训认证机构。为了保证金融理财师的服务质量、维护市 场秩序,许多国家的实践经验是对“金融理财师”成立自律性、非营利、非政府的 专业资格认证机构,通过对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准的金融理财人员进行认 证管理,提高行业公信力。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 广泛认可的金融理财师认证机构。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类似权威机构,只是 于2004年9月,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义发起成立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 并于2005年8月加入了国际CFP组织,首次在国内引进国际CFP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二、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仍然以产品销售为中心,还没有过渡到以客户为 中心,业务仅停留在产品上,尽管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品牌,也纷纷建立理财中心,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仅是储蓄功能的扩 展和最初级的咨询服务,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缺乏个性化服务。
绝大多数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出发点,是将其作为优质营销服务的一个手段。影 响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环境因素 1.居民现代金融意识不强。由于普及性金融教育严重滞后,加上商业银行 理财营销过分侧重于收益的宣传,没有严格履行风险提示义务,使大多数居民对 风险与收益没有正确的认识。公众更多认同银行传统的存款类业务,对真正意义 上的“代客理财”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更偏好具有保底承诺的理财产品, 对风险程度相对高、没有硬性承诺的产品则“敬而远之”,更鲜有通过资产组合规 避风险的需要,导致现阶段市场需求只能是一些低风险的简单理财产品。
2.理财资金运用渠道狭窄。
3.分业经营制约业务发展。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法律、 制度禁止商业银行开展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筹集的资金只 能在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上运用,对保险、基金、证券等产品,只能 采取推荐或部分代理的形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有较 大差距,是一种片面的、单调的、不成熟的理财业务。欧美等国许多国际大银行 由于实行混业经营,加上背靠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银行可以从事证券、保险 和信托业务,个人理财业务资金用途非常广泛。即使在金融管制较严格的年代, 法律也不禁止商业银行代理买卖金融投资工具和管理投资基金,甚至允许商业银 行直接从事信托业务,商业银行理财资金可以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几个市场之 间流动,可利用基金、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金融手段为客户提供多种增值服 务,获取收益机会更多。
4.其他机构分流理财业务。一是证券公司。证监会2004年12月发布了《证 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支持规范创新类证券公司开展集合理财业 务。券商还在管理费率、风险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这些都吸引了原有和潜在 的、最具投资意识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高端投资者。2005年招商、国信、国泰君安 等11家创新试点券商发行了13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资金145亿元。2006年 初,证监会又下发《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将进一步 支持券商开展集合理财业务。二是信托投资公司。目前信托是唯一可以跨越货币 市场、证券市场和实业市场的金融机构,投资标的广泛,可以利用其经营范围广,投资组合选择大的特点,谋求投资者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三是基金公司。基金在 理财业务上起步较早,专业性强,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业务规模,拥有股票基金、 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等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产品群,能够投资于除 期货、外汇外的大部分国内金融产品。四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最早进入个人 理财市场的金融主体,90年代初便开发了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国内保险公 司主要以分红险的形式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分红险 既有理财功能,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保险功能,这也是保险公司理财最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