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范文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趋势 【 英文 标题】WU Hong-qi,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Th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study o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 内容 提要】回顾二千多年来 中国 历史 地 理学 的学术 发展 史, 发现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 “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 研究 历史时期地理 环境的变化” 的 现代 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历史 自然 地 理研究、历史 经济 地理研究、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历史 文化 地理研究、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 文献 研究、历史地理 学 理论 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成就。近二十年,尤其 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可持续发展 问题 受到普遍关注,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 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化。【英文摘要】By looking back the history of study on Chinese historicalgeography over 2000 yea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subject has experienced obviously three stages: thetraditional, the traditional, the ancient time nearest to thepresent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first, the evolution ofChinese geography was main stream. Second, "geographize"prevailed step by step. Today,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inhistory is b Eing researche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havebeen made in nature, economy, administration, population,culture, areas, mapping, the documents, the theory and thegeneral studies, etc. Many new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haveemerged during the study in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within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particularly in 90s". Such as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b EIng paidmore attention to, synthetic and regional research have beenbeing increasingly thought highly of and branches of thissubject have appeared continuously. All these traits willbring about great changes to the theory system of historicalgeography. 【关 键 词】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阶段/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stages of development/presentsituation of research/trend of devel2opment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以及人地关系发展演 进 规律 的 科学 。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处诞生、 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 统,在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并 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
一、以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 其前身沿革地理学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两汉时期;说它年轻,主要是因为现代意 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本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 学术发展史,不难看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 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 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 论。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同时也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 书·地理志》,因而 目前 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班固而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确实 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是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 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受到 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以及《史记·河渠书》的 影响 (注:
史念海:《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第3辑。)。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 就必须从《尚 书·禹贡》等著述谈起。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关于《禹贡》的著作 时代 ,晚近大致 有四种说法:(1 )辛树帜的西周说(注:辛树帜:《禹贡制作时代的推测》〔J〕, 《西北农学院学报》1957年第3期。
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亦曾认为《禹贡》 为周初人所作。);(2 )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注:王成组:《从比较研究重新估定 禹贡形成的年代》〔J〕, 《西北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3)顾颉刚的战国 中期说(注:见侯仁之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禹贡(全文注释)》〔M〕, 科学出版社,1959年。);(4 )日人内滕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注:〔日〕内滕 虎次郎:《禹贡制作年代考》〔M〕, 载江侠庵译:《先秦经籍考》,商务印 书馆,1931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战国说,只是在作者方面尚 有一些不同看法,顾颉刚先生认为“《禹贡》的作者是西北人”,并推测说“可能是秦国人”,而史念海先生在所著《论〈禹贡〉的著作时代》(注:载《河山集· 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 认定作者为魏国人(注:关于《禹贡》著作年代和作者的综合性论述,详参靳生 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第29~30页,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刘起@ ①:《〈禹贡〉作者》,载谭其骧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一卷,山 东 教育 出版社,1990年。)。
《禹贡》全文仅有1189字,篇幅虽小,但却是先秦时期最富科学性的 地理著作。其“九州”一章分述了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各州的疆 域、山川、原隰、土壤、赋税、贡物、贡道等,“导山”和“导水”章记述了全国山 川分布大势,“五服”一章提出了一个以甸、侯、绥、要、荒五服为构架的理想的 大一统 政治 蓝图。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禹贡》的内容已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的诸多方面,可称是我国第一部结集性的地理著作。正因如此,明人艾南英 在《禹贡图注·序》中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清代学者李振 裕在为胡渭《禹贡锥指》作序时亦称:“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 虑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可见《禹贡》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影响 之大。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禹贡》虽为托古之作,但其内容基本上是以夏代史 实为基础的。以战国人而写夏代事,这显示《禹贡》应是一部历史地理著作。惟 处于地理学萌芽时期的地理著作,大都是当代地理与前代地理不分,《禹贡》亦 不例外。
与《禹贡》大约同时期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也是比较重要 的历史地理著作。《山海经》由《山经》(又称《五藏山经》)、《海经》、《大 荒经》三个部分组成,全书30825字, 其中《山经》21265字,占全书近百分之 七十的篇幅。《山经》中包括有大量的山名、 里程、植物、动物、水系、矿产 等项资料,对研究历史地理有重要的价值(注:于希贤:《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略》 〔M〕第47~51页,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穆天子传》开我国游 记体地理撰述之先河,今本《穆天子传》共六卷,前五卷记周穆王西游的经历, 第六卷记盛姬死事。是书“记载各地山川地理,显得真实而且形象”(注:史为乐:
《〈穆天子传〉的作者》〔J〕, 载谭其骧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 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亦有较高的地理学价值。不过比较而言, 与开“征实的一派”的《禹贡》不同,《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皆属“幻想的一 派”,丰富的地理素材附丽于神话传说之中,多少减弱了其科学性,因而其学术 价值自不能与《禹贡》相提并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一直到两汉时期才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述为司 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
《史记·河渠书》专记川流变迁和历代水利,兼历史水文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于 一身,而《货殖列传》不仅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注:史念 海:《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 年第3辑。), 更是研究历史风俗地理和历史商业地理的重要素材(注:吴宏岐:
《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 2 辑。)。《汉书·地理志》首次将“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对推动地理学的发 展功绩显赫。这篇地理著作固然以记述西汉政区地理为主,但亦论述了夏、商, 周三代的地理,而且兼述春秋、战国、嬴秦和王莽。“在当时来说,这是上起夏 代,下迄王莽,相当完备的沿革地理,不过中间只是强调了西汉一代而已”(注:
史念海:《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89年第3辑。)。《史记·河渠书》、《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三篇 著作,皆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全无虚构成份,并首次将当代地理与前代地理区分 开来,叙述历史地理的变化沿革,条理分明,一目了然,因而不仅是成熟的地理 著述,更可视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之作。
以往的学者每以沿革地理学与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相提并论,于是认 定班固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开山鼻祖。实则如果以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眼光来 衡量,班固的《汉书·地理志》由于采用了行政地理志的体裁,所述内容相当局 限,地名沿革情况虽然一览无余,但却未考察诸多历史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 联 系。司马迁的有关历史地理著述则有所不同,皆采用 专题研究形式,更能充分 体现地理事物的综合性、区域性和时空发展特征,学术价值之高,应在班固的《汉 书·地理志》之上。
两汉以后,历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为正宗,抛弃了司马迁的专题研究 方法 ,只讲地名沿革,鲜及其他内容,这样一来,沿革地理学遂俨然成为传统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继《汉书·地理志》之后,先后有十六种 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为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分别 是《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 《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 《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 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地理志》。
这十六种地理志,除了写进各自时代独有的疆域政区特点外,基本内容和 写作 体例与《汉书·地理志》大同小异,而且学术质量也远非后者可比。除正史地理志外,受《汉书·地理志》的影响,大多数官修或私修方志,如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资的《九州要记》、阚yīn@②的《十三州志》和黄恭的《十四州记》,唐代 李泰的《括地志》、贾耽的《郡国县道记》和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宋人 乐史的《太平寰宇记》、王存的《元丰九域志》,以及后来的《大元大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和顾祖禹的《读史方域纪要》等,内容虽更为 浩繁,但撰述体例却无大的革新。古代地理学家中,只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明人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清初顾炎武的《天下郡 国利病书》等少数著作,能够承继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对专题地理问题做过一 些探索,但论其影响,皆不足与正史地理志和官修一统志相抗衡。
应该承认,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和《史记·货殖列传》与班固的 《汉书·地理志》一样,都是作为正史的组成部分而存在的,但司马迁有关历史 地理的专题研究更接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要求,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将研 究视角集中在地名沿革方面,只能起到辅助历史学的作用。由于后世地理著作多 以《汉书·地理志》的撰述体例为准绳,虽代有新作,但皆不出沿革地理范畴。
这也正是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长期作为历史学附庸而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中国地学会、禹贡学会与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 本世纪上半叶是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时期,其间以1934年禹贡 学会的成立为分界线,又可以划分出前后两个阶段。
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可以认为是近代中国地理学和历史地理 学的开端。由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发起创办的“中国地学会”在其成立伊始,便决 定出版会刊《地学杂志》。《地学杂志》从1910年2 月问世,至1937年抗战前夕 停办,28年间共出版181期, 发表 论文1600 余篇,其中属于历史地理学方面文 章不少,如《滹沱、漳、滏之变迁》、《渤海之过去与未来》、《近五十年来中 国之水利》、《世界气候之变迁》、《历史地理志评议》等(注:张天麟:《张 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J〕,《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地理”一词在中国地学会成立不久即被正式提 出。1913年1月, 史礼绶《历史地理之教授》一文在《中华教育界》第2 卷第1 期发表。1923年1月,张其昀《历史地理学》又提出这一学科命名,此文载于《史 地学报》第2卷第2期。随后(法)白菱汉与万洛原著、张宗文译的《历史地理学》 发表在1933年1 月出版《地学季刊》(注: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M〕, 第91~95页,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年。)。总体上看来, 这一时期虽然发表 了不少有关历史地理方面的论文,并产生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词,但这些论文多由地理学家完成,尚未有专攻历史地理的学者群出现。当时涉及历史地理方 面的论文仍以沿革地理为主,许多专著仍冠以“沿革地理”之名,如张相文的《中 国地理沿革史》、刘麟生的《中国沿革地理浅说》(商务印书馆,1931年)、葛绥 成的《中国边境沿革考》(中华书局,1926年),等,这说明此一时期的历史地理 研究仍处在以沿革地理为主的阶段。
1934年2月,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和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共同创办了 一个专门研究沿革地理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这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 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禹贡学会成立的次月(3月1日)即开始编辑出版《禹贡》半月刊,由顾、 谭二先生担任主编。当时之所以以“禹贡”作为学会和会刊的名称,根据学会负责 人的解释是:“《禹贡》是中国地理沿革史的第一篇,用来表现我们 工作的意义, 最简单而清楚,所以就借了这个题目来称呼我们的学会和这个刊物。”(注:《禹 贡》半月刊一卷一期《发刊词》。)学会最初提出的工作 计划是:(1)整理出一部 中国地理沿革史。(2)绘成若干种详备精确而又合用的地理沿革图。(3 )编成一部 又精确而又详备的历史地名辞典。(4 )把每一代的地理志都加以一番详密的整理。
(5)把各种与地理有关的史料,如经济史、 移民史等的资料辑录出来,作各种专 题研究。此外,还提出若干关系自然地理而为自己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征求科学家 们解答(注:《禹贡》半月刊一卷一期《发刊词》。)。禹贡学会虽以研究地理沿 革为主要内容,但该会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在《禹贡》半月刊《发 刊词》中,编者就宣称:“有许多人说这个刊物是专门研究古地理的,这固然是 事实,因为既讲地理沿革,当然偏于古代,但我们须切实声明的,我们没有忘记 现代,我们将来有财力有人力有材料时,还要注重到现代中国的经济地理方面 去。”后来又说:“本会 组织之宗旨在于提倡沿革地理与人文地理之研究。”(注:
《禹贡》半月刊二卷四期《学会启事(三)》。)甚至提出:“本会以研究地理为标 的。”(注:《禹贡》半月刊四卷十期《禹贡学会募集基金启》。)这种观念上的转 变,从《禹贡》半月刊最初采用“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Geography”(中国地理 沿革)的外文译名, 而自第三卷起改用“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 历史地理)的外文译名中也可以得到证明。《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3月创刊,到 1937年“七七事变”,共出版了七卷八十二期, 发表文章七百多篇,其中大多数 为历史地理和现代地理方面的学术论文。“尽管就半月刊的整个内容而言,还包 括有大量史学作品与现代地理材料,和刊物的新译名——《中国历史地理》不尽 相符,但它毕竟是历史和地理两门学科的融合场地,促使这两门学科由混合转到 化合并逐步加强‘地理化’而形成新的学科是起到触媒作用的。”(注:姚兆奎:《“禹贡学会”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历史地理》创刊号。)更为重要的是,禹贡学 会虽仅存在三年时间,但却培养了大批人才,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大奠基 人——谭其骧、侯仁之和史念海三位教授,都出身于禹贡学会。正因为如此,所 以说顾颉刚先生以及他所创办的“禹贡学会”“在旧中国时期对于推动历史地理这 门学科的成长与发展是有所贡献的。”(注:姚兆奎:《“禹贡学会”的历史地理研 究工作》,《历史地理》创刊号。) 三、 现代 中国 历史 地 理学 的 研究 现状与 发展 趋势 虽然早在1913年中国地学界就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1934 年创办的《禹贡》半月刊也采用了“中国历史地理”这一外文译名,但受传统学术 思想的 影响 ,本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地理研究仍以沿革地理为主,以至1950年 教 育 部所规定的大学历史系选修课目中,还列为“中国沿革地理”。
曾留学英国 的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在《新建设》1950年第11期上 发表了《〈中国沿革 地理〉课程商榷》一文,率先在国内对历史地理学的基本 理论 进行了深入的讨 论。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以及后来发表的《关于历史地理学的若干 问题 》(注:
载1961年12月14日《文汇报》。)和《历史地理学刍议》(注:载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 科学 版)1962年第1期。)诸文中, 侯仁之教授最早阐 明了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 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 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 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 工作,不仅要‘复原’ 过去的地理环境,而且还须寻找其发展演变的 规律 、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 和特点。”“‘沿革地理’仅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初步,而不是最终的目的。还有若干 历史地理的 专题研究,并不借助沿革地理的知识而依然顺利进行。”(注:《历 史地理学刍议》。)侯仁之教授的系列 论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 属性、研究对象、任务、 方法 和现实意义,尽管在当时学术界仍有一些不同看 法,但他的观点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这种认识上的飞跃,将中国历史地理学 带进了现代发展阶段。
在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逐渐成熟的同时,历史地理的科研机构 组织也相继诞生。1956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设置了历史地理组(后来易名为历 史地理研究室),继之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 社会 科 学院历史研究所、杭州大学、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也 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院所、研究中心或研究室。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 业委员会宣告成立,1986年西安历史地理学会也告成立。在学科建设方面,许多院校和科研单位都开始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其中上海复旦大学、北 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还是培养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的 重要基地。1981年以后《历史地理》(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历史地 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主办)和《环境变迁研究》(北京大学主办)等历史地理专 业学术期刊的相继诞生,更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化与普及产生了积极的推动 作用。正因如此,当代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早已摆脱了作为历史学附庸而长期 存在的尴尬局面,而且学者如林,成果迭出,已蔚然成为当世的一门显学。现代 中国历史地理学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大学术 成就:
(1)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侧重于历史时期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动植物)和 自然灾害的研究。代表性的论著有中国科学院《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所编的《中 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分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史念海、曹尔琴、朱士 光著的《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曾昭璇的《历 史地貌学浅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文焕然、文榕生等著的《中国历史时期 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科学出版社,1996年)等。
(2)历史 经济 地理研究 侧重于历史时期 农业、(手) 工业 、商业、 交通 地理的研究。代 表性的论著有郭声波的《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韩茂 莉的《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年)、吴宏岐的《元代农业地理》 (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年)、龚胜生的《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年)等和辛德勇的《古代交通与地理 文献 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 等。
(3)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这两个方面的论著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周振鹤的《西汉政区地 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和葛剑雄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
(4)历史 文化地理研究 历史文化地理是近十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代 表作有卢云的《汉晋文化地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张步天的《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张伟然的《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 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蓝勇的《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7年)等。
(5)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最大特点是选择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历史地理 的综合研究,这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 目前 尚薄弱,代表性的论著 为邹逸麟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年)。
(6)历史地图编制 这方面比较重大的成果有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地 图出版社,1982—1987年)、侯仁之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北京出版社,1985 年)、史念海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7)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这方面比较重要的成果有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5年)、靳生禾的《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保清 谷的《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1995年)、李健超的《增订唐两京城坊考》 (三秦出版社,1996年)等。
(8)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研究 历史地理学理论方面最主要的成果为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 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一书。另外,张步天的《历史地理学概论》(河 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侯甬坚的《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陕西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5年)二书也颇有创建。近几年通论性质的中国历史地理专著已 出版了十余部,学术质量参差不齐,较具学术深度的有史念海的《中国历史地理 纲要》上、下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和王育民的《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 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等。
近二十年,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地理学的蓬勃发展,以 及国际间学术合作与 联系的逐步加强,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不仅引起了历史地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且也预示着中国历史地 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就已提出 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国际环境发 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向各国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994年中国举行了《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响应联合国的号召, 也规划了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宏伟方案。在此 政治 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问 题受到中国各界的普遍重视,历史地理学者也开始从本学科角度探讨这一焦点问 题。1996年7月, 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上,就将可持 续发展问题作为专题研讨的 内容 列为议题之一给予高度重视。美国夏威夷大学 教授章生道在《北京走向国际性文化都城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发言中指 出:“从生态学观点或地理学包括历史地理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的持续性,参加 到世界学术的主流中去,与世界学术接轨,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一个问题。”黄以 柱《〈21世纪议程〉与历史地理学》的 报告认为,“历史地理学在探讨环境与发 展的问题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出贡献”(注:韩光 辉:《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 年第4辑。)。另外,有的学者提出“历史地理工作者,要为政府当好参谋,通过 历史上的地理变迁对人类造成的正面、负面影响,以理服人,为政府制定可持续 发展战略提供第一手资料。”(注:徐卫民:《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地理学透视》 〔J〕,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辑。)可见,历史的发展为历史地理 学这门年轻的学科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历史地理学者如何把握这一有利时机, 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是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将长期存在的问题。
(2)综合研究和区域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理论体系中,向有自然和人文之分,又有更具体的 部门之别。这样的学科划分,曾推动了历史地理研究的深入和繁荣。不过自然地 理与人文地理之间有区别但亦有联系,现代地理学已出现统一地理的学术思潮,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更不存在“纯自然”或“纯人文”的情况。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 或多或少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为活动的干预,而且这种干预随时间的发展,有愈 来愈严重的趋势。因此,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尤其是环境变迁问题,就不能不考 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作用。当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事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所以,开展综合研究 已是必然的趋势。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开始的较晚,但随着新 时期国土整治和规划及地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近些年也取得了一些重要学术成果。“适应现实需要的区域历史地理甚为重要,应该继续加强,力争有更多的 区域历史地理综合成果面世。”(注:韩光辉:《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 述》〔J〕, 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辑。)这一点,在1996 年北京 召开的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究会上,与会学者也已达成共识。1998年8 月沈 阳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年会上,以区域历史地理为核心议题,就充分反映了这种 发展趋势。
(3 )分支学科的不断出现将导致历史地理学科理论体系的重大变化 关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工 作者普遍接受了这门学科属于广义的现代地理学一个分支的观点。但实际上,作 为在地理学和历史学这两大综合性学科交叉处诞生的一门新兴现代学科,虽然从 它主要研究地理问题这一点来说应该归入地理学的范畴,但这门学科明显具有边 缘学科的特色。历史地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正如侯仁之先生《历史地理学刍议》 所定义的那样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然而“人类历史时期”一词本身 已揭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已是一种历史现象,亦应该是素以“究天人之际”为己 任的历史学家应该研究的内容。“空间”和“时间”分别是地理学和历史学的最基本 的概念,而“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正是“空间”问题与“时间”问题的结 合,所以对人类历史时期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发展过程的研究实是历史地理学 的本质所在。1940年美国著名地理学家邵尔(Carl O. Sauer)在其《历史地理学引 论》 ( Foreword toHistorical Geography)一文中所提出的地理学研究必须着 重地理现象的来源,历史地理学是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的主张(注:〔美〕Carl O. Sauer著、姜道章译:《历史地理学引论》〔J〕, 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 年第4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其道理的。
正因如此,历史地理学研究 的科学方法不是简单地采用“时间断面堆积法”对历史上的空间问题进行研究,而 应采用“逐时变化”的“时空连续型”方法论(注:参〔日〕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译:
《历史地理学的叙述理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辑。)。由 此可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不仅是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关心的,而且其 研究方法更是对地理学和历史学最基本研究方法的综合。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已成为一 种普遍存在的学术发展趋势。历史地理学长期赖以依存的两个母体学科地理学和 历史学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过程中均诞生了许多新兴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如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历史生态学、区域历史学等,这为历史地理学的发 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壤。从多个学科之间产生的新兴的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如历史教育地理学、历史 医学地理学、历史灾害地理学等所具有的跨学科特色,说 明“并不存在唯一的历史地理学的信条”(注:〔加〕寇·哈瑞斯著、唐晓峰译:《对 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几点看法》〔J〕,《历史地理》第4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并预示传统的关于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理论体系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有关中国历史地理论文范文二: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 2000年的 中国 历史 地理 研究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 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 论文 (2001年10月已出版论文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 理学 》),会上专家们就 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 问题 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IS技术展开了 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 水粹编》(河北 教育 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 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 理论 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 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 (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 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 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 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 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 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 文化地理》(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 方法 ——汉水流域 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 国地理学九十年 发展 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 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 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 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 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 自然 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 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 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 科技 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 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 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 作 英文 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
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 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 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 社会 历史与地理 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 科学 规范”, 而 目前 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内容 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 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 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 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 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 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 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 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 经济 地理学的一门 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 规律 , 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 时代 发展与结构综合的特性,“时间”、“空间”、“部门” 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曹树基的书评《以人为本的历史农业地理学》 (《清史研究》第3期)认为: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 业技术地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现代 地理学发展方向之一是展开区域研究,历史地理也莫能外。在 区域研究理论上,鲁西奇继1996年发表《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 汉大学学报》该年第6期)后,本年度发表了续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 题》(《武汉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地区多样性包括景观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 道路、模式的多样性,政区、移民、地理环境、经济类型、城市发展以及地方特 权、方言、风俗是 影响 多样性区域之生成、演变的重要因素,地区多样性与中 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架构和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建立连续的区域历史地理剖面 是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此外,关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论文还有葛剑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 史地理学》(《文汇报》11月4日)、毛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 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刘锡畴《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 理论问题》(《喀什师院学报》第1期)等。
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谭其骧先生早在1990年历史地理会议的主题 报告《积极开展历史人 文地理研究》中就已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 繁荣的一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文汇报》1991年1月6日第3版)。经过十年的稳步 发展,历史人文地理已经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果多、质量高,代 表着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人文地理领域广阔,宜分别概述其本年度 的学术成就。
1、历史政区研究 历史政区研究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有的学者将其赋予 “历史 政治 地理学”的内涵,或主张以“历史政治地理”取而代之。在这个领域内, 本年度成果不少,但多集中于先秦、秦汉时期。张怀通《先秦时期的基层 组织 ——丘》(《天津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作为先秦时期重要基层组织的“丘”,源 于龙山文化末期在原野中用土堆积而成、人类藉以居住的台地;商代的丘是农渔 田猎的基本单位,是军赋的承担者;西周、春秋时代的丘与国野制度相结合,是 “野”中的政权组织,丘民耕种公田,缴纳禾、刍、米,春秋末则缴纳牛、马、车, 充当甲士、步卒;战国时代因井田制和国野制度的瓦解,国、野两套行政系统混 一,丘被乡取代,“丘”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 理》第十六辑)钩稽了春秋晋国较为明确可考的原、温、邬、祁、瓜衍之县、先 茅之县等三十二个县,指出这些晋县大多分布在河水及汾水两侧,且多分布于晋 国的边地,认为春秋后期其性质已出现了由县邑之县向郡县之县转化的现象。这 是对周振鹤关于县制起源三阶段说的绝好补充。宋杰《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 分布态势和列强兴起的地理原因》(《首都师大学报》第4期)将当时中国的政治 地理格局划分为中原地带、弧形中间地带、周边地带的华夏与东夷中山诸侯、争 霸列强、戎狄蛮夷三股政治势力,认为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对各国的 经济、政治及民风的影响,使弧形中间地带的齐、晋、秦、楚列国得以崛起称霸, 超过了鲁、卫、郑、宋等中原地带的旧日望国。汉武帝设立的刺史部,传统观点认为按州或州部派遣刺史,以致出现 一些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汪清《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史学月刊》 第3期)认为,“州”、“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帝将全国除京畿以外所有郡国划 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部”,武帝应是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包括朔方刺史部, 但不存在所谓“朔方州”。他的另一篇文章《王莽时期州制的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 觞》(《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王莽时“州”的行政化倾向被固化,而监察职能 被削弱甚至被剥离,“保”区制的设立使州受到更多军事因素的渗入,州呈现了军 政合一的性质。
李晓杰《东汉荆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考》(《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 利用现存的 文献 史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 刺史部所辖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 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的分辨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 研究提供了基础。彭建英《东汉比郡属国非郡县化略论》(《民族研究》第5期) 从东汉比郡属国的设置背景、管辖对象、内部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论述 了东汉比郡属国问题,认为它是东汉王朝 管理归降少数民族的一种羁縻制度, 就其性质而言并未实现郡县化。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齐 鲁学刊》第5期)、黄金铸《论六朝岭南争取激增无滥置之嫌》 (《学术研究》第 6期)、郑宝恒《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述论》(《湖北大学学报》第2期)等。
2、历史产业地理研究 唐晓峰《鬼方:殷周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中国历史地理论 丛》第2辑)一文认为,早期传世文献上的“鬼方”是殷商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 不是如后世匈奴那样的骑马游牧民族,在山、陕北部发现的鬼族遗存证明了这一 点;自新石器时代始,今山、陕北部长期以来是原始农业的分布地区,后因气候 变化而逐渐演变为半农半牧地区。
李伯重《革命乎虚像乎》(《九州》第二辑) 从方法论上 分析 了导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论所使用的“主导法”与“集粹法”的 致命弊端,指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只不过是空间意识缺乏所导致的一个“虚像”, 并力图求得宋代江南农业时空变化的“实像”。高王凌《中国棉作分布的历史演变》 (《九州》第二辑)重点研究了棉花传入中国后、尤其是清代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 将棉花生产分作“自产有余且能大量外销”、“接近自给”、“不能自给”、“极少棉作” 四类地区,发现全国约有70%以上人口的棉花需求都是依赖市场获得的,其中又有40%需靠省际交流,因此作者认为“把传统经济说成是‘男耕女织’、‘一家一户 自给自足’,显然是不大合适的”。辛德勇《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 程及其 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使用翔实的史料,探讨了三峡地区 原始农业、宋元及其以前和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状况,最后 总结 出服务现实的 三点经验和教训,认为“今后峡区的农业发展,必须借鉴历史经验,走农林牧副 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路子,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山地资源”。李令福《历史时期 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探讨 了历史时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关中为例简要分析了两者 的相互作用。戴鞍钢等《中国近代 工业 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 地理论丛》第1辑)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指出其地域分布始 终没有突破偏于沿海沿江地带的基本格局,认为这种状况限制了它的社会影响。
此外,同类论文还有王双怀《明代华南的粮食生产及其地域特征》(《中国历史 地理论丛》第1辑)、尹玲玲《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渔业经济》(《中国历史地理 论丛》第2辑)等。
3、历史城市地理与古城址研究 应该说,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本年度的 成果以古都研究居多。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 (《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城市是文化的载体,都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的体现,汉长安城法天象地、灿若星辰,唐长安城周易礼制、 政通人和,其规划思想反映了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变。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 析》(《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金代京、都制度最初是在照搬其他民族制 度的基础上,融入女真民族传统的政治特征而形成的;在金朝不同的社会制度发 展阶段上,京、都制度不断调整、变革,在女真统治集团对国内各地各民族的种 族统治运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代京、都制度上承辽宋、下启元明清,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韩光辉《论中国元代建制城市》(《历史地理》 第十六辑)探讨了金元都市警巡院、城市录滤镜墓僦朴胫澳埽 晗秆芯苛嗽 ㄖ瞥鞘械墓婺<捌浠Э谔卣鳌⑹笨仗卣鳎 衔 ㄖ瞥鞘械幕曰“就在于对一 百余个城市实行了专门且有效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可惜明清城市 管理又倒退到由附郭县或县负责的陈轨旧俗上去了。李孝聪等《清代北京城王府 建筑的选址与分布》(《九州》第二辑)一文,由北京城王府的出现与发展历史过 程入手,从王府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着眼,着重分析了清代北京城内王府在不同 阶段的选址和分布特点,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探讨。尹钧科《十八世纪北京的城 市建设》(《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当时大规模重修或新建宫殿、王府、寺观,使北京城市建筑更为完备,而大力整治街道沟渠和彻底改造城外大道,以及西郊 “三山五园”为主体皇家园林的修建,使人们更能领略到十八世纪北京城市建设的 辉煌。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辽宁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兴京赫图阿 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已是史书和学术界公认的都城,但努尔哈赤居住十六载 的费阿拉城以及界藩、萨尔浒却不能算作都城。同类论文还有:于希贤《中国古 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刘庆柱《中国古代都 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第7期)、汪 文学《古代都城地理格局之发 展极其相关问题研究》(《江海学刊》第1期)等。
尧都平阳的传说,虽还没有得到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明,但历史文献的 有关记载和已有的考古成果间接地表明它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说明包括临汾地 区在内的晋西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直接起源地,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源头。这是王 社教、朱士光在《尧都平阳的传说和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第2辑)一文中表述的观点。郑州小双桥遗址从1990年被发现和经过1990年、1995 年两次考古发掘以后,有的学者多次撰文,一再论证这就是殷商仲丁所迁的隞都, 邹衡先生《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隞(嚣)都说辑补》(《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 对此观点加以肯定;然方酉生《小双桥遗址为仲丁隞都说商讨》(《武汉大学学报》 第1期)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资料认为,下此结论为 时尚 早,仲丁所迁隞都 应当是郑州商城。徐昭峰《试论偃师商城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 论丛》第1辑)提出郑州商城为商汤所都之亳、偃师商城性质为军事重镇的观点。
石泉《古夏口城地望考辨》(《武汉大学学报》第4期)从汉魏六朝文献记载出发, 结合一系列相关地名的定位,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分析,初步认定汉末三国至梁、 陈之际的夏口城实当位于今钟祥市或稍南处;在梁、陈之际的大动乱中,古夏口 城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夏口”之名遂移至今武汉市。学术界对在西安附近新发 现的沙河古桥的性质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看法,王维坤《沙河古桥的新发现与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通过对沙河古桥进行的综合分析,认为是“沣河古桥” 的可能性较大。据李并成《汉玉门关新考》(《九州》第二辑)考证,著名的玉门 关存在了1140年,关址最早设在今嘉峪关市西北约十公里处的石关峡,西汉太初 三四年之际西迁敦煌西北,隋唐时又东徙今安西县双塔堡,五代宋初进一步东徙 而迁回石关峡。
此外,石培基等《历史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简论》(《人文地理》第3期) 运用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周代至清末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过程, 简要探讨了西北城市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这类文章还有段渝《秦汉 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曹小曙等《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结构演变研究》(《热带地理》第3期)等。
4、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吴永焕《从方言所记地名看山东方言的分 区》(《文史哲》第6期)从扬雄《方言》记录方言词语时所用地名单独列举与并 举情况考察,看出秦汉时期山东方言大致可分为齐鲁、东齐海岱两区四片,如此 格局的形成与齐鲁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其格局在今山东 方言中仍然保持着。湖北省境的演变自秦至明曾有一波三折的历史进程,张伟然 《湖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这种波折不可能只 是纯粹的政治行为,而是文化在起作用——湖北省境是一个可以依凭的独特的感 觉文化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湖北省境即使经过长期割裂后也始终保持着 成为一个完整区域的要求,该文对湖北感觉文化区的演变、作为文化地域的空间 构成、地域归属与整合、作为感觉文化区的判读指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颇具新 意。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 阐释了陕西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历程,从而揭示出民间信 仰与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干旱是影响关中农业生产、甚至人民生存 的主要自然灾害,张晓虹、张伟然合撰的《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 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一文试图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阐 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很有见地。据李仁《回族杰出 人物的历史地理之分析》(《回族研究》第1期)研究,回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但杰出人物东高西低,认为东南沿海优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穆斯林优秀人才的 出现、成长不无关联,因而呼吁:提高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5、 历史 地名 研究 历史地理研究离不开地名,地名研究的专门之作为数也不少。华林甫 《 中国 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历史研究》第4期)一文中关于西 晋太康元年、隋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的论述是作者一大发现,他对中国历史 上六次大规模更改重复地名运动所作之发覆,钩沉抉隐、爬梳排比, 总结 了历 次更改地名的特点和 规律 ,进而以这些规律来衡量当今地名存在的 问题 ,从 而指出并建议现存50多组字同、形似、音近的地名在适当时候均应予以改名。刘 宗迪《华夏名义考》(《民族研究》第5期)依据作者提出的人类族群建构于原始 舞蹈的 理论 ,通过对“华”、“夏”两字的文字学和 文献 学考证,说明“华”、“夏” 两字最初都是舞蹈之名,表示饰羽之舞,中华民族最初名称“华夏”正是由此演变而来的。程二行《春秋都邑何多以“父”名》(《中国典籍与 文化》第4期)论述了 见于《春秋》、《左传》中鲁、郑、卫、晋、楚诸国十来处含“父”字地名的来历, 认为古时“父”、“阜”通假,“阜”义为土山,高大而上平,古人建都立邑多选择地 势高敞之地。李锋敏《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甘肃 社会 科学 》 第2期)指出河西走廊地区许多发源于匈奴语和汉语而至今仍沿用的古地名是各 族历史融合的 语言“化石”。这方面的 论文还有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 名背景及其历史 影响 》(《地理研究》第2期)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阿祥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代国号研究的论文, 如《王莽新国号述论》(《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汉唐国号考原》(《历史地 理》第十六辑》)、《赵宋国号考说》(《扬州大学学报》第5期)、《蒙元国号概 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等,并出版了《“中国”古今称谓研究》一书。
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地 理学 、语言学、文字学、 心理学、名称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和 方法 ,将繁多的国家称谓分为三类,详细阐释了中国历代统 一王朝国号,同时也论及分裂朝代的国号,考论中国古今名号和域外有关中国的 诸多称谓;作者认为,中国的各种称谓往往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探其源、 细释其义,有助于理解过去,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书中广征博引、以 考带论,其言富有文采,饱含热情。该书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结构浑然一体, 探索鞭辟入里,新见迭出,精义纷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卞孝萱先生之“序”谓此书为“奠基”、“开拓”,均非过誉。
6、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汗牛充栋,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成果亦复不少。据郭声波 《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研究,北宋以 前地理总志的代表作属于以州下类目县目夹杂为常用体裁、以 政治 经济 地理 为主要 内容 、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的地记型,南宋的代表作转变为以州下纯 用类目为体裁、以文化名胜地理为主要内容、以趋时应景为主要目的的胜览型, 这种演变不仅根源于宋代文化的 发展 、也根源于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是 整个社会发展的合力所致。郭红《两幅大同镇图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 丛》第1辑)对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三云筹俎》中的大同镇图作了专门 研究,据此可纠正《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山西图中“杀虎口” 、“阻虎堡” 、“宁 鲁堡”、 “ 威鲁堡”等地名中的“虎”、“鲁”二字原为“胡”、 “虏”之误。王卫东《明 代山西沿边的几个地名》(《历史地理》第十六期)据《明世宗实录》等史料也指 出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这几处失误。中国现存的古代游记众多,但除了十数种著名的之外,绝大部分不大为地理学界所注意,周宏伟《中国古代非知名游记 的地理学价值管窥》(《湖南师大学报》第2期)从一些具体例证 分析 ,发掘出 这些游记不但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 自然 地理学资料、而且也包含着不少重要的 人文地理学内容,因此他认为所有的中国古代游记都是研究历史地理和地理学思 想史的最为可靠的和极为重要的材料,应当受到地理学界的重视。汤开建《祝淮 新修香山县志·澳门图研究》、《雍正广东通志·澳门图研究》(《暨南学报》第3 期和第6期)专门研究早期澳门地图,前者通过图上首次出现的地名揭示清代澳门 城市历史发展的内涵,后者对图中涉及的澳门华人庙宇起源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 观点。颜广文等《论阮元与广东通志的编撰》(《华南师大学报》第3期)从阮修 通志的 时代 背景、阮元本人所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及其居中的领导作用、修志 班底的构成及其主要成员的学术素养等方面分析,认为阮志体例架构既全面又完 善,选材广泛,编撰独特,史料价值高,全志具有鲜明的由专注考据转向经世致 用的时代特征。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戴念祖《邹伯奇的摄影地图和玻璃板摄影技 术》(《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期)、李勃《舆地纪胜琼州部分纠谬》(《学术研究》 第7期)、高福顺《简论高丽记佚文在地名学上的贡献》(《东疆学刊》第1期)等。
三、 历史 自然 地理 研究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生母,治理黄河必然要 参考 黄河史研究的结论。
谭其骧先生1962年提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著名论点,如今已成了治理黄河 的指导性原则,但当时任伯平持有疑义;1997和1998两年,任伯平与赵淑贞合作 发表二文,重申旧说,仍然否定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局面的存在。王守春《论 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 问题 》(《历史地理》 第十六辑)一文发现,任、赵二人的 论文“许多史实和观点存在诸多错误和问题”, 指出他们对历史 文献 的“随意曲解”是“极不严肃的”,“不是严肃的学者应采取 的态度”,他们所谓“黄河下游并不安流”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黄河相对 安流时期的出现,主要还是中游地区生态 环境改善的结果,王景治河当然功不 可没,但治河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维持长达七百年的相对安流。关于黄河壶口瀑 布历史上溯源侵蚀的速度,七十年代史念海先生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和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的描述,推算出自公元527年至813年间平均每年后退5.1米、从 公元527年至 现代 平均每年后退3.3米的结论;但是现代测量出壶口瀑布平均每 年仅仅后退5厘米,两者竟然相差上百倍,故宋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 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一文重新检讨了 影响 瀑布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