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篇一 《对中国国际定位演变的考察》 [摘要]对国家身份的准确定位,有利于一国明晰表达自身在国际社会 中的利益和责任,制定准确合理的外交政策。研读党执政后历次党代会的报告,梳 理新中国外交关系和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能够清晰地发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 身份追求。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时间里,中国大致经历了三种身份转变:从一个秉 承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坚定革命者,转变为一个在谋求经济发展中独善其身 的谨慎参与者,直至今天成为一个具有全球性利益的“负责任大国”。[关键词]身份;责任;党代会;中国外交 [中图分类号]D8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672-2426(2014)07-0041-05 一国的国际身份直接反映了该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 涉及该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责任和国家利益的写照。国家身份准确定位对于外 交政策制定和国际战略的谋划非常关键。诚如邓小平所言:“对中国在世界政治 中的地位发生错误判断的人,起码不会有一个正确的国际战略。”[1]中国在国际 上的身份定位,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国际地位和影 响力,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责任。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次 代表大会对中国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确立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方针 和路线的党代会报告,可谓是中国最权威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所涉及的外交部分, 包含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对中国外交战略的谋划,对外交政策的部 署。本文拟以党代会报告为研究客体,归纳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家身份定 位的表述,以考察国家身份的演变轨迹,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一、八大至十一大:坚定革命者 1956年至1977年是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二十二年。这一时期,中国先 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建成国家工业 化,国民经济有所好转,但从国内来看,生产力水平仍然滞后,远不能满足人民 的物质文化需求。而在国际方面,先有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重重封锁和严厉打压,后有因中苏关系破裂引发的中苏边境紧张局势,此时的中国 可谓内外交困,生存和发展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召 开了从八大到十一大四次党代会,从中可以将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轨迹概括为从 “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而这些变化始终围绕 着一条主线,即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份。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首要的外交任务就是结束近百年以来不平等的屈 辱外交,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与影响,真正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新中国 成立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结成共同战线,拒不承认新中国政权,而苏 联是当时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受当时国内外形势所迫,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新中国倒向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1956年的中共八大报告深 入剖析了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阴谋,明确指出:“社会主义 同侵略是根本不能相容的。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既然消灭了依靠侵略发财、依靠 殖民地和国外市场发财的阶级,也就消灭了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而在帝国主义 国家里,依靠侵略发财的集团是永远不会自愿地停止侵略的。”[2]中国必须提高 警惕,坚定立场,因此党的八大强调:“帝国主义者还会继续制造紧张局势,还 要压迫一切他们可能压迫的人民,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2]中国共产党坚定表 示:“我国人民对于保卫祖国的独立和安全是不怕付出代价的。”[2]而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坚定不移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事业而努力。”[2]101客观而 言,“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中国获得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外交 等各方面的支援。但这一原则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因其沿用了国际政治中传统的 结盟方式,以苏联为一方盟主,必然制约了中国的独立自主性和外交灵活性。不 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更是中国无产阶 级革命者身份的写照。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在中印关系、国际裁军等重要问题上的分歧 越来越多,裂痕越来越明显。伴随着战略合作衰落,双方意识形态论战也愈演愈 烈,60年代初期的中苏关系在恶性循环中走向最终破裂。与此同时,美国依然奉 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中美关系仍然处于强烈的相互敌视状态。因此,这一时期的 外交政策被形象地称为“两个拳头打人”或“反帝反修”的“两条线”战略,甚至提出 “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口号。在这个背景下,1969年召开的九大对国际形势进 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时世界存在四大矛盾,即“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 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同帝国主义的 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垄断资本集团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3]这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引起革命。由此九大报告指出:“苏修、 美帝狼狈为奸,做了这么多的坏事、丑事,全世界革命人民是不会饶过他们的。
世界各国人民正在起来。一个反对美帝、苏修的历史新时期已经开始。”“不论是 战争引起革命,还是革命制止战争,美帝、苏修的日子不会太长了!全世界无产 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埋葬美帝、苏 修和他们的走狗!”[4]中国将会“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原则下,发展同社会主义 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合作关系;支援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斗争;在 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4]这次报告言辞激烈,显示出这一时期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更加激 进,革命者的身份更加明晰。但这种同时与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外交战略给中国 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是新中国外交最困难的时期,也是在国际上最孤立的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 1969年苏联入侵珍宝岛,在中国边境地区不断部署重兵,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主 权安全,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美国在这一时期深陷越南战争,加之 经济危机的冲击等原因,使得美苏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迫使美 国不断向中国示好。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有所调整,主要特点就 是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结成一个统一战线,俗称“一条线”,就是指按照大致 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 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但中国 并没有放弃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身份,1973年召开的十大指出:“我们要遵循党在 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团 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作 出较大的贡献。”[5]在外交原则方面,十大表明:“我们党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 义,坚持党的一贯政策,加强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团 结,加强同一切受帝国主义侵略、颠覆、干涉、控制和欺负的国家的团结,结成 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特别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的霸权主义。我们要同全世界一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和组织团结在一 起,把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5] 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和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世界战略格局的 影响非常深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成为一支 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重要国际力量,苏美中大三角关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 开始构建。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当时世界各种基本矛盾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改组进行了分析,认为苏 美两霸是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和压迫者,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广大的第 三世界国家受压迫最深,反抗最烈,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十一大认为, 三个世界的理论“指明了当前国际斗争的大方向,明确了谁是主要的革命力量, 谁是主要敌人,谁是可以争取、联合的中间力量,这就使国际无产阶级在世界范 围的阶级斗争中,能够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反 对主要的敌人。”[6]在此基础上,十一大开始将中国定位成“第三世界国家”,指 出:“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我们坚定地同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决支持他们争取和维护民族独 立、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6]这一身份定位的变化,是基 于中国对苏联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判断,中国希望通过强 化“第三世界国家”的身份,与苏联修正主义划清界限,同时争取更多亚非拉国家 的支持。
分析这一时期内的四次党代会报告可以看出,中国始终怀揣共产主义 信仰和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梦想,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秉承无产阶级 的阶级观和国际观,以一个革命者的身份,与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展开斗争,坚 决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因此,八大到十一大报告外交部分的主要特征就 是,旗帜鲜明的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团结社会主义国家,支持 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运动。无论是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对自身的定位,都体现 了较强的革命意识。这一段时期,中国的革命者身份,决定了中国在处理对外关 系时,充满了激进的革命豪情,力求通过强硬策略,一雪百年屈辱,实现共产主 义的崇高理想。而对国际形势紧张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革命和战争的必 要性,影响了中国的合理利益诉求。值得注意的是,对“第三世界国家”身份的认 同,对于争取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支持和援助、保障新生国家的安全意义重大。
二、十二大至十五大:谨慎参与者 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来,对自身外交身份 的定位也发生了重大转变。自十二大到十五大这一时期内,中国开始逐渐淡化阶 级斗争思想,搁置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分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在“和平” 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以谨慎参与者的身份,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 化的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并开始致力于 倡导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一时期,中国对形势的判断更加务实,对自己身份的把握更加成熟稳定, 成为国际秩序的谨慎参与者。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正式提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概念,明确指 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7]即不同任何一个大国或 国家集团结盟,既不以美划线,也不以苏划线,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别人打 中国牌。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问题 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决不迁就于一时一地的事变, 也决不受任何外部压力的影响。十二大虽然仍强调“我们还要同全世界人民一道, 继续为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8]但工作重心的转移 也使中国共产党逐步淡化阶级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同主要大国搞好关系的必要性, 认识到“要促进国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大力扩展对外贸易。要尽可能地多地利 用一些可以利用的外国资金进行建设,”[8]为“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的到来“打 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8]可见,此时中国逐渐搁置意识形态的对立, 以一个平和的参与者身份融入国际社会。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 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7]邓小平精辟地 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两大重要问题,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转变和 和国际新战略的谋划奠定了基础。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对国际形势作了客观的分 析:一方面,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制止军备竞赛和侵略扩张, 主张实现真正裁军和早日解决地区冲突的呼声日益高涨”,[9]这样的国际形势有 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热点’一个也没有消除,个别地区的 冲突还存在着升级的危险。国际形势真正实现缓和,还将经历一个漫长、艰难甚 至曲折的过程,各国人民仍须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9]因此,在外交策略方面, 中国“将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努力推动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世 界人民、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方向继续发展。”[9]十三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必须坚 持对外开放。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 得发展。在落后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努 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闭关自守只能越来越落 后。”[9]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1989年,在苏东剧变的影响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巨大改变。一方面, 西方国家对中国联合施压,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国际形势严峻,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对国际形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 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
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7]由此,80 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外交制定出统揽全局的外交“二十八字方针”――“冷静观察、 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对于国际 形势,十四大报告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 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0]在对外战略方面, 十四大指明:“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 导致落后。”[10]“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10]同时,中国对待 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的态度也更加理性、谨慎。这一时期,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 时坚持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严格遵守联合国宪 章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立场。
十五大也继续奉行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指出中国要 “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我们都要从中 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 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11]在身份定位上,十五大指出“中国是维护 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11]并明确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 家构成威胁。今后中国发达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人民曾经长期遭受列强 侵略、压迫和欺凌,永远不会把这种痛苦加之于人。”[11]这充分体现出中国所持 有的谨慎态度。
从这四次党代会报告不难看出,自改革开放至世纪之交,中国逐渐摆 脱激进的革命者身份,以一个谨慎参与者的身份,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 体化的国家关系,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拥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融入国际社会。
这一身份的改变,基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基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 势的正确判断和准确把握,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福祉,也符合世界发展的 大趋势。
三、十六大至:负责任大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把中国送上了加速发展的 快车道。从十六大到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十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这一阶段中国对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身份定位在继承中创新。一方面,中国牢牢把握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又以自 身的快速发展和强大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 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国际事务,勇于承担国际责任,逐步构建起“负责任大国” 形象。
十六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节奏,提出了“共同发展”这一新概念。
十六大指出:“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 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 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12]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 域合作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的论述继续延续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 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13]中国坚持同 世界各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13]并指出“中国人民的利益 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13]在对外战略方面,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 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 益。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 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13]可以说,这一阶段,中国在对外事 务中的心态更加开放也更加自信,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积极、主动、全 方位地参与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以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加快步伐融入世界。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环境风云突变,金融危 机的蔓延,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西方国家不断炮制的“中国威胁论”以及与周边 国家的领土争端,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仍然坚持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应对国际金融危 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明确指出:“人 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14]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 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 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 益。”[14]向世界发出了更加铿锵有力的声音,明确表示:“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 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14] 从以上三次党代会报告可以看出,进入新世纪后的中国逐步摆脱受害 者的心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投身国际事务。此时的中国已经彻底抛弃了“革命 外交”特色,在保持高速稳定发展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更加积极有为,从一个 独善其身的“谨慎参与者”逐步向兼济天下的“负责任大国”身份迈进。这一身份的 转变,一方面是基于强大国力基础上国内继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基 于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国际体系以及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期望而 带来的压力和动力。而这一身份的建立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 了坚实基础。
结语 对国家身份的准确定位和把握,有利于一国明晰自身在国际格局中的 角色和责任,从而制定合理的外交政策以实现本国利益。就中国的情况而言,从 党的八大到这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文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对自身的定位和国 际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转向为谨慎的参与者,时至今日则 向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发展。这一系列身份的变化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结果, 也是中国对国际局势判断演变的结果。准确把握这一变化趋势,有利于我们从纵 横两个方向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认知中国 未来的外交走向。
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3000字篇二 《信息化战争中无人机的作战用途及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信号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发 展以及各种新设备的成功研制,在当今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无人机已发展成为能进 行侦察监视、电子干扰、火力打击等多种用途的平台,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对 无人机作战用途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并对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作了简要预测。
关键词:无人机;作战用途;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E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2-3198(2010)02-0242-021 无人机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战用途 1.1 侦察监视 侦察监视是无人机的主要用途之一,它能够携带可见光照相机、电影 摄影机、标准或者微光电视摄影机、红外扫描器和雷达设备等,深入敌方阵地前 沿和敌人后方一两百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对敌方主要部署和重要目标进行实地 实时的侦察,完成各种侦察和监视任务,及时、准确的为指挥员提供战场情报。与 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因具有目标小,突防能力强、无生命代价等优点,故一直是获取 战场情报的重要力量。如美国海军新近试飞的最新间谍飞机――从空中投放的类 海鸥“土狼”无人机,只完成90分钟的滑翔使命后便因电池电量耗尽后坠入大海,它 能在海拔3万英尺的高度自动打开机翼飞至海面,而装在飞机头部的摄像头会将 侦察到的图像传回母舰,包括搜索海上威胁目标以及收集接近中的船只情报等。
目前,国外正在大力发展高空久航式无人侦察机,以克服目前无人机飞行速度低、 侦察监视面积小、不能连续获取信息,甚至会造成某些“灰色情报区”等弱点。可 以预料,无人机将成为未来空中侦察监视的主力。
1.2 干扰欺骗 无人机可使用机载器材对地面电子设备实施抵近干扰,也可通过信号 放大来模拟有人驾驶飞机,掩护作战飞机行动,提高其突防率。无人机对敌方电子 设施的软压制,由于它目标小、机动能力强,与固定干扰发射机相比较,在作用距离 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便于对敌方纵深内的目标进行近距离干扰,并可相应的降低干 扰的功率。在距目标几公里的距离上,小功率干扰机可起到大功率干扰机起不到 的作用,同时由于作用范围在敌方一侧,较好的避免了对己方电子设施的影响。如 美国的“天眼”R4E―40、50、754、262等型无人机,都可在敌方纵深内迷盲敌警戒 和制导雷达。无人机也可作为诱饵来欺骗敌人,提高作战飞机的突防率。在作战 飞机突防前或突防中, 使用能对自身信号进行放大的无人机来模拟作战飞机,能 给敌地面防空系统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和过量负荷,使其把主要打击力量用在廉 价的无人机上,并可为己方作战飞机形成可以利用的火力空隙而降低损失。海湾 战争中,美军作战飞机大量携带ACM―141A“战术空中诱饵”无人机一起行动,由 母机发射后,无人机或靠预编程序继续飞行,引诱伊军地面防空系统开机、开火暴 露位置,为后续攻击创造条件;或利用敌方雷达电波和自身发射的射频波加大机身 反射面积,形成比作战飞机更强的反射信号,欺骗敌红外制导导弹;或开启红外发 生器,诱导敌红外制导导弹。以上措施的采用,大大吸引、分散、消耗了伊军防空 探测能力和火力,使美军作战飞机的突防率明显提高,战损率也大大降低,无人机成了有人驾驶飞机的盾牌和保护伞。
1.3 火力打击 无人机安装目标搜索和火力打击系统后,可用于执行攻击任务。使用 无人机进行火力打击有两种:一是携带导弹、炸弹或鱼雷的可重复使用的无人机, 美国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曾在火蜂无人机上携带过激光制导炸弹和小牛导 弹,其目的在于用无人机替代进攻性飞机执行危险性大的对地攻击任务。二是在 无人机上直接安装寻的系统和战斗部,在探测目标参数后实施高精度“自杀式”攻 击,如德国生产的“蝗虫”反坦克无人机,装有被动制导炸弹,出动一次可摧毁一个 坦克连。无人机用于压制敌雷达,也明显优于反辐射导弹,具有射程远、可控性强 的特点。如遇敌方雷达关机或规避时,反辐射导弹仅能凭“记忆”信号进行概略攻 击,往往不能将目标摧毁。而反辐射无人机可在敌雷达关机后重新拉起并再次进 入搜索状态,继续盘旋伺机攻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敌雷达保持压力,可以弥补 反辐射导弹的不足。2001年10月18日,美国对阿富汗的空袭中,首次使用“捕食者” 无人机发射“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攻击阿富汗地面目标,开创了用加载武器的无人 攻击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先河。
1.4 火力引导 在进行超视距火力打击或目标被地物或云层遮蔽的情况下,无人机可 以较好的完成火力引导与校射任务,并能将运动目标的情况及时通报给火力单位, 大幅度的提高火力效果。海湾战争中,美军使用“先锋”号无人机进行对岸火力引 导,在第一次齐射后即可把弹着点数据发回,并可不受云层及油田燃烧所产生烟雾 的影响,保证了对伊军滩头阵地和纵深的有效压制。美海军的一位军官评价说:“为 达到一定的毁伤率,过去需要发射50发炮弹,使用无人机校射后,只需要20至30发 炮弹即可摧毁目标。”海军陆战队使用装备有前视红外接收仪和昼夜电视摄像机 的“瞄准手”无人机,仅在60次共计197飞行小时中,就引导炮兵摧毁了伊军6个火箭 炮连、120余门身管火炮、7个弹药屯积点和1个机步连。
2 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2.1 突破“燃油限制”这一瓶颈,向超长巡航时间发展 燃油问题一直是无人机的“短板”,无人机所携带的燃油量限制,严重制 约了它的航行距离和起飞重量(起飞重量越大,引擎功率要求就越高,耗费的燃油也就越多)。美国最现代的无人侦察机“影子-200”,装备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图像电 视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侦察设备,但由于滞空时间较短,一般为5―6个小时,因而 很难满足战役战略级作战需求。可飞行在2万米高空的“全球鹰”无人机,最长飞行 实现也只有36小时。近年来发展的飞机空中加油技术及太阳能动力装置,突破了 “燃油限制”这一瓶颈,为超长航时无人机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技术条件。美国推 出了一种能在24千米高空翱翔的试验型太阳能无人机“太阳神”(Helios)能在同一 位置停留数月,甚至更长。Vironment航空公司的飞翼型无人机也采用太阳能,它的 飞行高度为18000―25000米,可以在空中停留2至6个月。如果这些无人机能够投 入实战,将会使侦察、监视的范围和能力大大提高。
2.2 向微型化、隐形化发展 为了面对不断增强的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无人机 正在向微型、隐身化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高精密计算机技术和纳米技术 的发展,微型无人机在军事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利用纳米技术可 以把传感器、电动机等数字智能装置集中在一块芯片上,制造出几厘米甚至更小 的微型装置。如美国的黑寡妇超微型空中运载器质量仅7g,机上有GPS、微型摄像 机和传感器等各种精良装备。德国工程师成功研制一架只有黄蜂大小、能够升空 的直升机。美国1997年推出了为期4年的微型无人机计划,其中项目已研制出一种 可由单兵手持发射的微型无人机,长度小于0.15m,质量不足18g,即使在对方雷达 上空20m-100m处盘旋,也难以被探测到。此外,还有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发动机, 它们将成为未来微型无人机的先导。微型无人机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因此可执行 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等任务。
未来的无人机也将采用先进的隐身技术。一是采用复合材料、雷达吸 波材料和低噪声发动机;二是采用限制红外反射技术,在无人机表面涂上能吸收红 外光的特制漆和在发动机燃料中注入防红外辐射的化学制剂,雷达和目视侦察均 难以发现采用这种技术的无人机;三是减少表面缝隙,采用新工艺将无人机的副翼、 襟翼等各传动面都制成综合面,进一步减少缝隙,缩小雷达反射面;四是采用充电 表面涂层;五是采用最新的等离子隐形技术。采用隐身技术后,可迅速隐蔽接敌, 长时间与敌接触。暗星无人机是美国正在研制的具有当今先进水平的高空长航时 无人机,也是世界较早隐身无人侦察机之一。
2.3 向高度智能化、提高攻击能力发展 无人机智能化就是“无人机自己作出决定的能力”。目前,无人机大多采用操作人员遥控的方式遂行作战行动,这样不仅对操作手的控制技能要求较高, 还存在操作手无法准确掌握战场态势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无人机 更具智能性和灵活性,大量采用人工智能和群体智能理论技术,无人机可自动寻找、 识别目标,确定攻击目标的优先顺序,选择恰当的武器,做出战术决策执行必要的 攻击机动动作。欧洲正在进行的神经元无人机作战单元阵列计划就是应用群体智 能的典型。
为了更好的适应战争需要,各国正在加快无人机武装化的进程。随着 战斗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将从过去一直执行空中侦察、战场和战斗毁伤评估等 任务的作战支援装备,升级为能执行压制敌防空系统、对地攻击、拦截战术弹道 导弹和巡航导弹,可执行对空作战任务的主要作战装备,从而有可能改变未来空中 作战的样式和作战原则及作战思想等。
3 结语 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战争中,无人 机的使用非常广泛,既能执行各种非杀伤性任务,又能执行各种软、硬杀伤任务, 包括战场侦察、监视、巡逻、电子侦察、探雷、防核生化探测、通信、电子干扰、 战斗评估、雷达诱骗、炮火校射、激光制导、目标指示、反装甲、反辐射和反舰 艇等。此外,还可进行精确打击、定点轰炸,甚至还可以拦截战术导弹和巡航导弹, 代替人员在核生化或其它特殊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在未来战争中,无人机在抢 夺制空权、制信息权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新型无人机已成为世界各国军 队的研究和发展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