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教育有关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有关研究论文 高等教育有关研究论文篇一 《高等教育入学公平机制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是个人成才的关键平台,研究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机 制与招生机制问题,是解决个人成才得以公平的关键。该文对高等院校的入学考 试机制和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探寻建立个人成才公平机会和教 育过程平等的途径。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机制;招生录取机制 要从高等教育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待人的成才机会公平与教育过程 平等,就必须研究高等教育的功能高度是否适应教育体系上层的要求,因此,高 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主要在于如何保障入学考试机制和招生录取机制的 公平与平等。
一、入学考试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一)我国大学入学考试机制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1.高中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问题。在我国,高中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 质的选拔性教育,高中入学机会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其主要的问题 是:第一,城乡学生所获得的高中教育资源不均等;第二,城市各类高中发展不 均等,职业技术性中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受限;第三,由社会阶层的相对不平等而 导致的学生因不同家庭背景所获得的公平教育机会不等。
2.省际之前入学机会的差距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在省际之间分布 不均,造成了不同省份的生源学生在入学时机会的不均。特别是因为地方经济的 巨大差异和省际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存在 很大差异,表现在各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也具有较大差距。
3.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问题。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 成了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这也导致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公平。另外,当下我 国城市化进程还未得到全面推进,已有的教育制度还没有获得根本性改革,这使 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入学差距如何在政策引导下得以缓解就成为了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社会治理架构下入学考试机制的改革思考 1.注重在政策设计上,创造公平选拔的机会,包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 展;保障学生的权利,实现学生高校的双向选择;实现多种考试选拔并用。
2.注重管理机制从“管”到“治”的转变,充分调动社会公共服务事务中 各种资源的参与。第一,高校入学考试主体的变革。转变政府职能:教育行政部 门由过去的直接组织与操作的身份转变为服务与监督部门。招生考试的主管机构 仍由教育行政部门担当,但组织和操作考试的工作应分配给第三方,即构建一个 非盈利的介于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机构来组织与操作考试,并通过法律来保障 它的运作权利,约束它的运作责任。第二,推动高校的自主招生工作,建立自主 招生考试的长效运行机制,使其透明,真正成为“按需所求”的阳光招生。
3.注重建立入学考试的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规范的教育评 估、咨询等中介市场。规范公平的入学考试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高校办学的方 向,另一个是高校评估的社会化。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市场”导向, 即合理的竟争机制是驱动公平的有效手段。市场机制的引入恰恰能建立这种公平 的竞争环境。市场机制的完善不在于教育行政部的分配,而需要发达的公共资源 的界入。
二、招生录取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一)我国现有的招生录取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1.市场竞争机制被抑制。现有的招生录取一般是根据高校的层次来划 定的,如重点与非重点,985高校与211高校等。这种划分导致高校盲目追求办学 层次的提高,而忽略了人才培养,使得学校之间的竞争出现了偏差。从理论上说, 提高办学层次不会与人才培养发生冲突。而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估指标存在着诸多 非科学的因素,这种不合理的评估机制事实上造成了“不公平”的起源。
2.集中录取制度的弊端。集中录取的方式,使得在分配入学机会时, 高分考生能够比低分的考生优先被录取,虽如此,这种优先性也需要依靠考生自 己申报志愿。招生的时候,第一志愿是招生机构的首选,而对同为第一志愿的考 生,同一学校是根据报考学生的分数,从高到低录取的。只有招生计划有剩余时, 学校才会考虑第二志愿的考生,同样也按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此一来,有些考生分数虽然高,但会因为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有错失二、三志愿的录取时机,这 样可能造成“一校未中”就要落榜的现象。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 负担,成为了机会无法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社会治理架构下招生录取机制的改革 1.注重市场竞争机制的可行性设计。市场竞争要打通第一、第二批院 校的招生界线,让高等学校以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招生录取工作,落实“学校负责、 招生行政部门监督”。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宣传学校的办学质量,以此吸引 报考的学生,让学校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另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 通过市场机制自主地分流,让这些学生获得脱颖而出的机会,并且作为榜样起到 示范作用,形成学校、学生共同受益、共享发展的良性循环。
2.注重招生多元录取机制实现的设计。第一,完善现行的招生录取模 式,构建政府引导,高校、中学主导,第三方机构操作的服务体系。第二,建立 健全高校多元招生的监督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各个学校自已的情况, 制定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招生流程,并由一个社会公认度高的第三方 评价机构来对招生工作进行监督。第三,建立高校综合考核基础上的多元自主选 录体系。取消分批录取分数线,实行分类平行投档,推行高校二次综合考核,重 新排队选录考生。
3.注重教育咨询服务的社会化设计。要建立相关机制和法制体系,保 障教育咨询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这里可以参考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完善资 格考试制度,培养专业化的教育评估人员,并对这些人员进入教育评估机构设定 相应的门槛。同时,还要定期对他们进行评审考核,形成优胜劣汰的奖罚机制, 确保教育咨询服务的质量。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在实践中,只要控制好实现 公平发展的临界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就一定会在全局上建立个人成才公 平机会和教育过程平等的局面。
高等教育有关研究论文篇二 《高等教育研究》【摘 要】本文对早期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异化理论在马 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异化概念的历史去向进 行了探讨,提出和论证了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 克思理论体系中唯物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等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 理论基础的观点。
【关键词】异化 异化劳动 经济异化理论 一 绪论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字“alientio”和“alienare”。从词义学 和语源学的范畴来看,异化仅指某物或某人由于某种活动结果变得同某物或某人 相疏远;从哲学概念而言,异化同物化一样,是把人的特殊性、关系和活动转化 为独立于人并统治人的生活的物的特征和活动的结果,也可以说由于主体产生的 客体总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在社会生 活中,这一概念是指对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人们通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创造的产品,如商品、国家、宗教和意识形态等与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 之对立的异己力量。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青年马克思十分重视异化概念,把异化作为分析资 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出发点,不只是在早期著作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在其成熟著 作中,也多次使用异化概念或异化思想来说明社会现实问题。
二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形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主义。黑格尔 的哲学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解马克思, 就必须认识和了解黑格尔。“如果谁不研究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他就不可能理 解《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费希特的外化概念以及中世纪神学著作对黑格尔 的异化理论都有影响,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有三种意义。第一,异化是指精神(理 念)通过自身行动,变为与其本质相异相违之物(变为物质实在)。第二,是指人与 人自身正当存在的异化,复归到与上帝离异的罪人概念。第三,异化是指将某物 放弃给别人或转让给别人。这一意义源于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学派,更趋向于 外化这一解释。外化更趋向于由于放弃或转让权利而使某物外在于自己,而在一 定意义上,异化是指精神(绝对精神)通过自身行动而构造物质世界时与自己相离相违。另一种意义是,人与他自己的本性或存在的离异,即自我异化,强调异化 的客观性质。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起重要作用的异化理论,显然出现了唯心主义和 唯物主义两种趋向,这两种趋向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均有影响。另一个对马 克思异化思想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理论,他的哲学倾向 于唯物主义,尤其是倾向于哲学人本学,其弱点是拒绝辩证法,未考虑人本主义 哲学的社会历史,这些弱点也反映在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上,只集中注意宗教, 忽视社会政治问题而陷于抽象空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异化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从《手稿》的异化劳 动到《资本论》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有一个逻辑和历史的 发展过程。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时,往往会同时联系到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在与后者的对比中,三种异化理论有联系也有区别。马克思的经济异化体系是建 立在唯心主义思辨的异化体系和人本主义的异化体系之上的,既是前两种异化体 系的批判与继承,又在本质上区别于二者,而把异化理论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 这是异化理论在历史上的一次根本的、物质的变革,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手 稿》中,异化劳动的人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劳动还是没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过程 各种规定的劳动,因此,无论就人还是劳动本身来说,还具有抽象的性质,而在 《资本论》中,劳动及其产品都是具有各种规定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劳动的异 化、货币的异化以及资本的异化都是充分发展了的、更为具体的异化。
在《莱茵报》任主编到《手稿》时期,是马克思经济异化理论提出时 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 在为摩塞尔贫苦农民的物质利益辩护时,已发现黑格尔的国家和法的观念同现实 是相矛盾的。他发现,国家和法体现的是封建贵族和地主阶级的利益,马克思认 识到,国家和法的基础不是“绝对观念”或理性,而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私人利益。
也即,在为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进行辩护的实践中认识到无产阶级与私有财产的 关系,关于异化劳动的分析是《手稿》最有特色的思想之一。劳动异化主要表现 在:一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其 产品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 己力量却同劳动者相对立。二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 化不仅表现在劳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动中。对于劳动者来说,由于劳动 产品的异化,生产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活动。这种异化表现在:劳动从人的内在 需要变成了外在的,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 是否定自己,劳动不是人的,而是一种手段;劳动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三是劳 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认为人是“类 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并指出人的实践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人的自我活动,自由活动的类本质 就贬低为手段。四是劳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和过程的 异化,必然给资本拥有者带来欢乐,这种不同于劳动者阶级的异己力量就是资本 家阶级。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劳动异化不同于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所分析 的劳动,而是指雇佣劳动。他指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 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一方面是人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形成人的人类的力 量;另一方面是使人和人类变形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的本质就在于:“劳动所生 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 同劳动对立的。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 化,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以之为前提的那种状态 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 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