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胆碱 衰竭 临床研究 患者 呼吸 胆碱酯酶临床意义 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COPD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COPD疾病进展的不可逆性,倘若已发展到呼吸衰竭期才予以治疗,则治疗效果不佳,早期诊断和干预可能是阻止疾病进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对COPD临界呼吸衰竭这一阶段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当 COPD患者进展至临界呼吸衰竭,血气分析、肺功能、呼吸驱动水平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从而提示界定此阶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胆碱酯酶在此时期的变化也很明显,通过检测胆碱酯酶的情况可提前对临界呼吸衰竭做出诊断。1 材料和方法
1.1 患者来源
所有患者76 例均来自2011 年河北省高碑店市医院ICU病房。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1.2.1 所有患者符合2007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中关于COPD定义,入院时符合COPD急性发作期的诊断标准。患者60 mmHg≤PaO2<75 mmHg。
1.2.2 病例排除标准
心血管系统不稳定, 收缩压<90 mmHg,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D IC和严重腹胀;气道有大量分泌物需气管插管吸引;面部损伤、畸形或上气道梗阻;近期面部、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手术;气胸或纵隔气肿;脑卒中、低血糖或药物引起的意识障碍;极度烦躁需要使用镇静剂。
1.3 方法
1.3.1 选择患者60 mmHg≤PaO2<75 mmHg为临界组,对照患者出、入院的胆碱酯酶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对照采用成组 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情况可以发现患者在临界呼衰时已有胆碱酯酶的变化。
表1 临界呼衰患者出、入院胆碱酯酶的变化
分组病例数胆碱酯酶
入院时763409±567
出院时766182±907
P值---<0.05
P值 --- <0.05
3 讨论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通气和(或)灌注改变,不能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以满足正常的细胞代谢,而导致呼吸衰竭。其中气道感染是引起呼吸衰竭的一个主要因素。80%的呼吸衰竭是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在呼衰的治疗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对疾病及时准确的判断,才能选择正确的抢救方案,提高抢救呼衰的成功率。尤其对临界呼衰的诊断可以大大提高疾病的救治率。
胆碱酯酶是一类催化酰基胆碱水解的酶类,故又称为酰基胆碱水解酶,体内胆碱酯酶分为两种:一种为乙酰胆碱酯酶,又称真性胆碱酯酶,主要存在于胆碱能神经末梢突触间隙,也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内和红细胞中;另一种为丁酰胆碱酯酶,也称假性胆碱酯酶,广泛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血浆、肝、肾、肠中。血清 CHE 作为一项敏感而又易准确测得的指标,在多系统当中,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对多系统复杂疾病的病情判断。在临界呼衰中的诊断意义较大,检测方便,适于在基层医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