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炎陵县 标语 红军 发展 红军博物馆观后感300字 红军标语博物馆心得
文/周姝祺
摘要:红军标语作为主要有红军部队书写的一种宣传手段,其发展与传播者即红军宣传队的建设密不可分1927 年,
红军宣传工作仍处于萌芽时期。宣传部队尚未正式形成,宣传工作十分混乱。缺少明确的宣传纪律约束,整体政治素
养不高;宣传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传播功效薄弱。1929年古田会议后,红军宣传工作进入发展期。此时红军宣传队
伍正式成立,宣传工作走上正轨。党开始对宣传员展开政治培训工作;宣传内容走向多方面,涉及不同的受众群体;宣
传形式也逐步丰富;此时,红军标语传播功效体现出来。党通过颁布多份文件,对宣传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宣传工作
走向理论化。
关键词:红军标语红军部队炎陵县传播者
湖南省炎陵县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我国
现存红军标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地区。通过对标语的实
地调研,共搜集有273 条标语, 其中大部分均由红军部队书
写,留下来近百支部队的番号。红军标语在炎陵县从被误读、
不被人民群众相信到发挥良好的革命宣传作用,产生鲜明的
传播功效,和红军宣传部队的建立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一、宣传工作萌芽期宣传工作混乱
炎陵县红军标语时间跨度主要是以1927 年三湾改编到
1937 年长征结束这十年的时间,早期对标语宣传虽有重视,但
是缺少切实可效的方法辅助。
1928 年10 月, 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中,
毛泽东专门提出要对宣传工作进行重视,提出“过去边界各县
的党,太没有注意宣传工作,妄以为只要几支枪就可以打出一
个天下,不知道共产党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
可以打倒敌人的。”但是由于革命条件的艰苦,经济环境恶劣,
红军部队力量不足,虽有对宣传工作出台了多份指导意见,但
是缺乏贯彻落实,宣传技术落后。
(一)宣传队伍不健全
1928 年4 月井冈山会师后,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成
立之初就把宣传队正式编入了部队的建制。但是这些宣传队
伍十分少,每个大队多的有三支宣传队伍,少的只有一支甚至
一支也没有。为了凑齐宣传队伍,对宣传员的成分没有进行考
量。俘虏兵、伙夫马夫、吃鸦片的等各类人都有,“宣传队简直
成了收容所,完全不能执行他的任务了。”这样的宣传队伍没
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便开始书写标语,不仅不被人民群众信任,
而且还受人排斥。“闲杂人”“卖假膏药的”就是一般人送给宣
传员的称号。
宣传部队之所以初期发展不健全, 根本在于红军人数的
严重不足。红军经过多次战役到达井冈山之初,整个红军部队
的人数已经大大削减,除去主要的战斗人员,负责宣传工作的
士兵难以凑齐,只能从别的地方抽调补充,而这也导致宣传员
的成分太差。人数的不足、素质的不够直接导致此阶段红军标
语书写较少,传播效果不佳,不仅没能动员广泛的人民群众加
入红军,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
(二)宣传形式、内容单一
通过对炎陵县现存标语研究发现, 当时的红军标语宣传
形式上主要停留在墙体标语上,对于传单、壁画、歌谣、化装、
口头直接宣传等其他形式比较少;在内容方面,主要集中于对
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土豪的批判,鼓动农民起来“打土豪,分
田地。”经济类、政治类、军事类都占据较大比重,但是宣传移
风易俗等关心百姓日常生活类标语十分少。
根据对红军标语博物馆保存的有具体时间可考的标语进
行分类统计, 可以看出在1927 年-1929 年红军宣传工作萌芽
期,红军标语主要是以经济类、政治类和军事类标语为主,都
基本占据宣传内容的30%左右,而日常生活类仅为4.4%。
根据数据可以推测,当时党所处环境十分艰难,宣传工作
的核心是需要最大范围的鼓动百姓拥护红军, 拥护中国共产
党,对于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教化并未引起重视。经济上通过
“打土豪、分田地”的经济政策,给予受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几千
年的老百姓最直接的受益,刺激他们加入红军队伍当中,并和
鼓动群众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军的政治性和军事性标语
相配合。但是这些标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