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文/ 郝晶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温室和大棚设施农业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秸秆过程中释放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生态农业新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作物光和作用,提高抗寒、抗病能力。利用该技术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增产30%以上,增效40%以上。
对于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虽已经有相关技术规程,但仍不被多数技术人员所掌握·本文结合笔者的生产学习经验,总结了适合阜新地区的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栽培技术操作方法,以方便交流。
1 操作方法
1.1 挖沟
采用畦作栽培形式,每畦栽培蔬菜2行,之间行距小于步道间的行距,形成宽窄行的栽培方式。槽沟深度25~30cm,前底角适当深些,便于灌水,畦下内置式槽沟宽度等于定植行宽。挖沟方法采用两沟协同作业,即下一个沟挖出的土,直接覆盖在上一个沟的秸秆上,以减轻劳动强度,加快作业速度。
1.2 菌种处理
固体菌种:667m2用量8~10kg。在使用前5~24小时,将菌种和麦麸按1∶10~15的比例,拌匀之后加水,加水量以手握滴水为宜,然后避光堆积发酵备用。如菌种当天用不完,应堆放于室内避光处或阴凉处,降温防热,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液体菌种: 如
1.3 铺秸秆
主要应用玉米、水稻等作物秸秆。玉米秸秆用量为每667m2 3000~4000kg,以铺满槽沟、踩实为宜。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
1.4 撒菌种
将处理完毕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铁锹轻拍秸秆,使菌种与沟槽各部位秸秆均匀接触。
1.5 覆土
覆土厚度20~25cm,经过沉实以后,畦面高度18~20cm。
1.6 浇水
要浇大水、一次湿透秸秆。采取畦面种作物行间垄沟浇水形式,水量以达到畦侧出现洇水为宜;采取从槽沟一端灌水形式,水量以达到前底角露出的秸秆潮湿为宜。浇水后若畦面不平要调平。
1.7 打孔
浇水后及时打孔,用直径14号的钢筋按
1.8 定植
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因地制宜,可以浇水前定植,也可以浇水后7~15天定植。但应尽量提早,定植密度也可以适度降低。
1.9 覆膜
定植前覆膜或定植后均可。
2 注意事项
(1)使用本技术后,植株长势健壮,叶面积比常规条件下增加1/3左右。因此,植株行距适当加大,适宜稀植。
(2)秸秆铺放后,覆土不宜过厚,最多不超过
(3)打孔不宜过晚,否则秸秆转化速度减慢,不能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
( 4)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螟。每
(5)栽培畦上不宜采用对缝覆盖,防止底叶遭受气害。冬季覆盖透明地膜,不宜使用黑色地膜覆盖,不宜覆盖漂浮地膜,防止水滴流的畦间产生积水或高湿度。
3 主要功能及效果
( 1 ) 可提高地温2 ~
( 2)增强作物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30%~40%,减少化肥使用量20~30%。
(3)提前上市7~10天,增加效益40%以上。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辽宁阜新 1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