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基层实务侵财行为研究论文
基层实务侵财行为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案由及实务中的分歧;对案件的理解及学理的延伸 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从非法拘禁罪实质看,非法拘禁罪是继续犯,犯罪行为的继 续状态存在于既遂后、倘若行为人在非法挟持被害人前就已有侵占他人财物的故 意、强调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被害人受到侵犯是现实直 接的而牵连犯是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其方法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等,具体资 料请见:
内容摘要:在基层司法机关涉及的案件多为侵犯公民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 案件,虽然罪名不多,但因涉及社会基层矛盾聚焦的问题,所以处理上也会棘手 一些,尤其中国地域广阔,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农村习惯法的宗族传统在一些偏 远农村仍根深蒂固,人们对一些违反伦理情常的危害行为的处理带有很大的私法 性,对法律认识错误,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比如因索债而扣押他人,因为 悔婚而强行索回聘礼。比如民间纠纷中为索回债务而强行扣押他人,因事前摩擦 而后起意报复,虽然司法解释对某类犯罪专门做了解释或某些典型案例做了明确 的回复。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一个条文却对情节相像的多种行为作出解释, 在司法实务中理解上难免有偏颇的地方。本文就司法实务中的一个案例谈一点自 己的的认识。
关键词: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抢劫未遂 一案由及实务中的分歧 甲、乙因为偷窃被公安机关查获并罚款,甲一直怀疑是丁所为。某日,甲 与乙合计找丁,给他个教训并要他赔偿,并告诉了甲1和甲2。于是甲、乙、甲1 三人(甲2后来赶到)携带钢管窜至丁家,将丁带上车到某处,拘禁其8个小时, 并逼其签下一张13000元的欠条,抢走玉器一件,价值1000余元。
关于此案,实务中存在多种意见。
种观点认为构成抢劫罪。因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 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1]。抢劫 罪以“当场”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如果被害人不“当场”交出财物,行为人将“当 场”把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强调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 被害人受到侵犯是现实直接的。此案中甲等人携带器械将丁哄骗上车,意图很明显即若其不肯合作将对其采取暴力,后因丁没带现金,甲等将丁随身所挂金器“拿 走”,其并非自愿交出,而是甲等人有可能当场“教训”的情况下交出,因此应定 抢劫罪。至于迫其签欠条,可以作为一个量刑情节。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定敲诈勒索罪。理由:一是犯罪嫌疑人强行非法占有他 人财物,起根本作用的不是甲所实施的暴力,而是甲进行的语言威胁。犯罪嫌疑 人甲初始虽然对受害人实施了暴力,但实施暴力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气,目的并不 是为了当场从受害人身上取得非法财物,而是给受害人一点厉害,使受害人相信 犯罪嫌疑人扬言的语言威胁将来是会实施而且有能力实施的。二是敲诈勒索罪是 迫使受害人交出财物的时间、地点可以是当场,也可以是以后指定的时间、地点 交出。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甲等是通过对受害人实施了威胁和精神强制,意图迫 使丁当场交出部分财物,不够部分限期、限地点交清。因此,甲以非法占有财物 为目的,采取威胁的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甲虽然说是因为丁 举报其偷窃,心生恨意,要整整他,但从其后的表现来看,其真实意思是索要财 物,并对其进行暴力威胁,逼其签下1万元欠条。使其心理产生恐惧,因此构成 敲诈勒索罪。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应以敲诈勒索罪处罚。
第三种观点认为:此构成非法拘禁罪和抢劫罪。理由是非法拘禁罪是指故 意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2]。甲因为怀疑丁举 报其偷窃,遂伙同几人找丁出气,将其扣押并对其殴打,持续时间达8个小时。
后又抢走丁的财物,构成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前后两个行为单独成罪,不存在牵 连关系,所以应定非法拘禁罪和抢劫罪,至于逼其签一张一万元的欠条,因为双 方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也不存在非法债务,因此其情节只能作为一个危害 情节加以考虑。
当然还有人认为构成而勒索钱财型绑架。此概念是以绑架他人、限制他人 人身自由并以杀伤、杀死被劫持者等方法,威胁被劫持人的亲友交出财物。纵观 绑架罪定义可知,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 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在绑架的行为过程中,必然使被害人处于被非法拘禁 的状态之中,然而,将非法拘禁被害人作为一种手段行为,并且目的是勒索财物。
最重要的区别是绑架罪勒索财物指向的对象不是被绑架人,而是其近亲属或与其 有特定关系的其他人,并以杀害、伤害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 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财物,即“以钱赎人”。[3]从案件可知丁当时交不出现 金时,甲并未将丁作为人质来直接威胁其亲友,筹款过程中丁也未告诉是被人绑 架要赎金。可能只是向被害人本人勒索财物,因此不具备向第三人发出“撕票”等威胁或要挟的特征,所以不构成绑架罪。
二、对案件的理解及学理的延伸 笔者认为对于此案可以作多种延伸,不必局限于以案说案。纵观以上几种 观点,都有合理之处,并且对某一罪名的分析都比较透彻,但只能以案看案,但 都缺乏对案件的整体把握。纵观全案来看,可以将甲的犯意产生做两种假设。
(1)一、如果甲确实是基于报复丁,伙同数人扣押丁长达8个小时,并对 其进行殴打,其行为确实已构成非法拘禁罪。二、而后甲又临时起意,觉得被公 安罚款有点冤,要丁给予所谓的“赔偿”要让丁吸取点教训,遂逼其签下一张一万 元的欠条,又抢走金器。犯罪嫌疑人甲对丁当场以暴力相威胁并当场迫使被害人 交出金器,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行为特征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以暴力或威胁抑制被 害人反抗,从而当场直接取得财物。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侵害相威胁,如果 被害人不“当场”交出财物,行为人将“当场”把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强调方法手 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该行为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4]在犯罪 嫌疑人一系列实行行为中,其主观故意也在行为进行中不断发生变化。此时是已 非法占有为目的,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进行殴打等暴力状态为前提,夺取被害 人财物,此时实行行为已经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此时是单独的两个罪,而没 有牵连或者吸收关系,因为吸收犯要求一个行为是另一个行为的必经阶段或具有 包容关系,彼此存在亲密的联系,重行为吸收轻行为。[5]而在此两行为却是单 独成罪。三、同时根据敲诈勒索罪定义:敲诈勒索罪的本质特点在于行为人不能 将暴力威胁当场付诸实施,即暴力威胁和取财行为不具有时空的同一性。行为人 胁迫被害人“当场”交付财物,否则“日后”将侵害被害人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甲等人暴力威胁迫使丁写下1万元的欠条,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索取这1万元作 依据。事后甲尚未索要便事发,该行为并不是抢劫行为的延续,而是当场实施抢 劫行为终了的事后的另一行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不具有紧迫性,行为人往往扬 言如不满足要求将把威胁内容变成现实,通常设定某种不利后果转为现实的时间 间隔,时空跨度一般较大,其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被害人如果不答应将来交出 财物,将来就会受到行为人的侵害”这一行为特征,敲诈勒索罪的本质特点在于 行为人不能将暴力威胁当场付诸实施,即暴力威胁和取财行为不具有时空的同一 性。行为人对被害人“当场”实施暴力或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其目的不在于 对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而在于使被害人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利用其担心受到更 为严重侵害的心理,使其确定地在将来某个时间交付财物的,这样的暴力应是敲 诈勒索罪中要挟手段的强化,而非抢劫罪的暴力。[6]后甲尚未索要便事发,该行为并不是抢劫行为的延续,而是当场实施抢劫行为终了的事后的另一行为,应 以敲诈勒索罪未遂定罪处罚。因此,甲等人构成非法拘禁罪、抢劫罪和敲诈勒索 罪的未遂,数罪并罚。
另外,从非法拘禁罪实质看,非法拘禁罪是继续犯,犯罪行为的继续状态 存在于既遂后,非法剥夺人身自由时间的长短对非法拘禁罪构成没有影响。但鉴 于非法拘禁行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并非任何情况下一经实施即构罪。但倘若拘 禁时间不长,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不以犯罪论处。比如,从案例可知,如果行 为人仅将丁扣押于车上,并未捆绑、殴打,且拘禁时间并不为长,从宽严相济的 司法精神理解,似不宜入罪,只可作为审判时量刑情节加以考虑。所以甲此时应 够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未遂)。
(2)倘若行为人在非法挟持被害人前就已有侵占他人财物的故意,一如 此案中甲等人打算将丁弄出来要点赔偿,并携带器械,其主观上明显有直接故意, 既希望侵财结果的发生。其在劫持他人拘禁并殴打的行为实质上是手段行为,其 结果行为即是以暴力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抢劫罪以“当场”实施暴力侵害相威 胁,如果被害人不“当场”交出财物,行为人将“当场”把威胁的内容付诸实施,强 调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结果行为的时空同一性,被害人受到侵犯是现实直接的而 牵连犯是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其方法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数个有机联系 的行为触犯数个罪名,构成非法拘禁罪和抢劫罪,单独成罪,根据牵连犯的处罚 原则,若法律没有做出特别规定,择一重罪处罚,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当然如 前所述,如果拘禁情节轻微,则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直接以抢劫罪定罪。二是甲 利用威胁的手段迫使丁写下1万元的欠条,目的是为了日后更好地索取这1万元作 依据。敲诈勒索罪的威胁不具有紧迫性,行为人往往扬言如不满足要求将把威胁 内容变成现实,通常设定某种不利后果转为现实的时间间隔,时空跨度一般较大, 其行为符合敲诈勒索罪“被害人如果不答应将来交出财物,将来就会受到行为人 的侵害”这一行为特征,如一前项所述,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未遂。甲应定抢劫罪、 敲诈勒索罪未遂数罪并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笔者一点浅析,笔者初入法门,理论基础尚待夯实,浅尝拙作, 以期抛砖引玉。对论点的分析多有不周之处,还请同门批评指正。因此具体情况 仍需具有分析,不可用形而上的观点来看待具体情况,在把握犯罪本质和构成特 征的情况下,具体分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