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论文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篇1:《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高校课堂教学 改革的启示》 与传统课堂相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现代高校课堂增添 了不少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说教师授课更为便利,学生学习也更直观。然而,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仍然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出勤率不高。据全国10所高校1 000 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0%专业课学生的出勤率不到80%;30%专业选修课出 勤率不足75%;近50%的通识课程出勤率不足70%,很多学生根本不愿意去上课。扭转高校课堂教学的尴尬局面,也成为不少人关注的话题。尽管不少学者试图从 古今中外的教学资源中获得灵感,也取得一些成就,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深 入挖掘中国传统教育课堂的资源,尤其是孔子的教学思想,或许能为当前课堂教 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参照。本文试从教师、学生、师生和知行等四方面进行简要论 述,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学而不厌”思想对当代高校教师观的启示 教师仍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及课 程意识等自然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然而,由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更新过慢、照本宣 科现象严重及课程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以课程设计 意识为例,有学者说:“教师的课程设计意识还存在着许多欠缺,包括缺乏对教 学目标的深度解读和具体化步骤,盲目罗列知识点;在内容选择上对广度和深度 的把握失衡;教学方式采用一成不变的讲授式教学,照本宣科;对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检测缺乏创新,失之简单,流于形式;实际课堂与教师的预设存在很大不同, 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等。”[1]如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应从增强教师的学习 意识开始。孔子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思想对此或许有某种启 示作用。
虽然孔子时代中国的教育没有像现代高校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业务 进修和学位研修等,更没有像现代高校教师要求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但他却能 自觉地沉浸于古典文化的学习中,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历练成为“万世 师表”。孔子曾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 语公冶长》)他的好学甚至还到了“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对此, 有学者解释说:“他一生勤学好问,不放弃一切学习的机会,郯国的国君到鲁国 来朝见鲁公,谈论少昊氏何以以鸟名官,孔子听说后,便前往求教;孔子曾适周 问礼于老聃;进入鲁国太庙时,遇有不明白的事情便一一询问请教;他还向师襄学 琴,问乐于苌弘。”[2]123应该说,孔子虚心学习的积极心态,为传统社会乃至今 天的教师都树立了典范。
当然,随着西方学科体系的传入与植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被打破。
细致的学科分类和专业划分,不仅使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 之言”(《汉书司马迁列传》)式的“通人达才”不复存在,而且像近代的王国维、梁 启超、章太炎、陈寅恪等“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也很难再现。同时,现代高校 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模式,决定着教师只要经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掌握的知识传授 出去就算完成任务,似乎也不需要“大师”。然而,高校课堂的确不需要通过“暗 箱操作”,甚至靠“传播”功劳而获得美誉的“大师”[3],而真正需要的是像孔子那 样具有对知识“学而不厌”、对问题“锲而不舍”的“名师”。这些“名师”可以对所教 授课程、专业、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前沿成果和存在问题等都能进行不 断学习与探究,力争做到知识融会贯通,使课堂教学具有深度、厚度和吸引力。二、“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高校学生观的影响 与中小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同,高校更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由 于课堂教学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自然倍受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 开始,教育主管部门曾先后出台三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从教师的教 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制定出3~5个一级指标,10 ~15个二级指标。然而,如有学者说:“目前尚无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课堂教学质 量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往往是凭借经验来决定,这造成评价指标体系的随意 性。”[4]然而,由于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对稳定,尽管有利于评估教师的教学 水平,却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课堂主体相对“缺位”。其实,衡量课堂质 量,既要考量教师教了什么怎样教更要考量学生基本素质提高的效果。而孔子的 “因材施教”思想,似乎可以给当前高校课堂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与官学面向“国之贵游子弟”(《周礼地官司徒》)招生不同,孔子招收 弟子的身份千差万别,只要行过“束■礼”(《论语述而》),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 成年男子都可以跟着学习,其弟子差不多有三千人。当然,由于孔门弟子求学的 时间先后、年龄大小、知识背景、家庭出身及性格特点等都有所不相同,如何对 他们进行教育和指导,成为孔子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从《论语》所记内容来 看,虽然孔子未必对所谓的“三千弟子”都能了如指掌,但至少对登堂入室的“先 进”弟子能如数家珍。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由 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等,并形成相对集中的德行、言语、 政事和文学“四科”。当然,孔子的“因材施教”是以“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教育等素质教育为前提的。注重基本素质的教育,应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 供有益的借鉴. 尽管“因材施教”概念是由朱熹提出的,但从孔子一生的教学实践来看, 他的确做到了根据学生的特点适时地进行面对面的教育。《论语》中类似的事例很多,如《为政》记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四人“问孝”,孔子分别从“无 违”、“疾之忧”、“敬”和“色”等四方面给予回答;如《颜渊》记樊迟、司马牛、仲 弓和颜回等四人“问仁”,孔子分别从“爱人”、“其言也仞”、为政以及“克己复礼” 等角度做出解释。当然,如有学者所说:“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 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 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5]实际上,孔子的令人惊奇之处,是能充分 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因材施教”思想也对当前高校教师课堂授课提出深入学 生群体、了解学生需求的要求。
三、“有朋自远方来”思想对当代师生观的影响 与基础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相比,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 师台上滔滔讲授,学生台下默默聆听,学科本位、唯知取向、教师为中心。这种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把教师或教材的知识直接强加于学生,自然缺乏师生间的 平等交流,更谈不上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在探讨课堂教学方式问题时,不少学者 对孔子的对话型授课模式产生浓厚兴趣,如有学者说:“这种关系结成的主体间 性体现着民主、平等、自由、理解、和谐,这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人的生存方式, 才是教育中个体生命的一种诗意栖居。”[6]其实,在课堂教学中,唯有师生关系 真正做到人格平等,老师才能体悟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 的快乐,才有机会领悟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的心境,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由于孔子学说不为时代接受,他才有更多时间从事整理典籍与教学。
孔子教授了多少弟子,虽然具体数目不得而详,但孔门师徒间却建立起“亦师亦 友”的关系。孔子是良师,当弟子身处险境时,他都会给予及时提醒和帮助;孔子 是益友,当学生有问题时,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会设法向其咨询;而当孔子本人 犯错误时,弟子也会及时地劝诫,如孔子违礼地去见南子,子路就很不高兴地去找他,孔子不得不发誓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当然, 这反映了孔子能坦率、真诚地面对学生,如有学者说:“‘当仁,不让于师。’这句 至理名言,反映孔子虚怀若谷、襟怀坦荡的形象。人格上的平等,真诚的爱护, 使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充满春天般的温暖。”[7]孔子师徒的关系无疑对当前高 校课堂师生关系的改变具有启迪意义。
孔子不仅善于从其他处学习,而且也是“教学相长”的典范。以与学生 谈论《诗》为例,当子夏体悟到“礼后乎”时,孔子感慨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 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当与子贡言《诗》,孔子高兴地说:“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 孔子真正体会到“有朋自远方来”的乐趣。当然,孔子有时还会忘情地说出令人匪 夷所思的话来,如在陈蔡绝粮,当颜回领悟到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的境 界时,孔子便发出“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史记孔子世家》) 的感叹。应该说,孔子教学过程中朋友间心灵对话式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课 堂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构筑亦师亦友的对话型教学课堂,成为当前高校课堂教 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探寻的重要课题。
四、“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思想对知行观的影响 现代高校课堂学生的学习尽管还不能算上是“研究性学习”,但培养学 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塑造知行合一的能力,却越 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甚至超过传授基本知识的权重。面对90后的大学生,如何 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也是促进高校课堂改革的重要因素。如有学者说:
“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 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大学生在这样的途径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开发了思维, 而且乐在其中。”[7]应该说,近些年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社会重视,但 其现状却也令人担忧,这也应是当前新升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根本原因,高 校课堂改革可谓势在必行。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则成为摆在高校 课堂改革道路上的一条拦路虎。而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思 想,或许能为当前高校课堂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
孔子课堂教学首先注重的是德行修养,希望把弟子培养成为温文尔雅 的君子,这是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更注重培养弟子“知行合一”,却很少受到学者的关注。其实,传世文献中类似的事例不少,足以证 明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思想。如孔子曾教导弟子说:“诵诗三百,授之 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当然,孔子本 人也力行“知行合一”,这可以从《论语》首篇首章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 得到启示。传统上此语通常被人们理解为“学习时常复习”,且作为孔子“好学”的 标志。但是,我们认为将此语理解为“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普遍接受,在社会实 践中加以应用它,那不是令人感到喜悦”[2]4应更为合适。即孔子时刻在能为社会 所用做好前期工作,也是其培养学生的目标,无疑这也为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 提供了重要启示。
然而,人们由于受《礼记乐记》所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 事成而后”的影响,自然认为孔子注重弟子的德行修养,轻视技艺的培养。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如孔子弟子子夏曾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 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意思 是说,一个人如果能正确处理与妻子、父母、国君和朋友间的关系,即便没有读 过书,他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当然,尽管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但他更懂得“学有所成”的重要性。如子路以“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 然后为学”为由,推荐子羔担任费宰,孔子就严厉批评其“贼夫人之子”(《论语先 进》)。可见,孔子是在强调行为重、学为次,但如能做到“知行合一”就更完美, 这也与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基本一致。
总之,教师仍然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此类教学模式的弊端 越来越突显。如有学者说:“倘使高校课堂不进行深层次的、实质性的变革,所 谓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所谓创造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将是自欺之语、 渺茫之语。”[8]就是说,高校教师必须由传统的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生“学”的效 果。为使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实施,除注重学生个体、加强实训和培育师生情感外, 教师应从孔子课堂教学中获得相应启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需要的基本素养,主 动、持久地提高业务能力,摆脱学者所批评的“一些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热 情很高,但由于受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限制,课堂上往往只能顾及到知识目标 的完成,而对师生互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渗透等目标的完成,却时常感 到心有余而力不足”[9]的弊病,有效完成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目标。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篇2:《浅谈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 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岁月磨砺和历史洗礼,经 久不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说明他的思想富有时代性、实践性、生 命力。当今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儒学的潮流,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其思想在提倡 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为当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所处时代教育进行了颠覆。
一方面,突破了“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平民化与普及教育。另一方面, 学生自身素质无论优劣,都可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化。孔子认为不能以 贵族阶层禀赋素质优于贫民阶层的错误观念为由拒绝对平民实施教育。即使学习 者自身素质再不济,只要乐学好学,都应该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 资源失衡现象颇为严重,优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 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自行到偏远、贫困地区帮扶教育,牺牲小我实 现大我;其次,本着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公平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因学 生资质、性格、脾气、成绩好坏而施以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通过对话及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 个体差异,并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作为因材施 教的首创者,十分注重观察、了解学生,能一语道破学生的优缺点,如“柴也愚, 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再如,根据学生年龄、志趣、爱好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特 长,从而达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效果。反观当今教育,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 学评价体系一味重智育,轻德育。至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并对了解、观察到的信 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 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活动;(3)实施分层教学,让 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能吃下。
三、民主教学,师生互爱 在师道尊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构想并积极 实践,竭力营造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他的民主教学思想源于“毋意,毋必,毋 固,毋我”,主张教师职能不在于操纵课堂,而在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 的教学氛围。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代表高高在上,专断独行、固执己见, 更别说平等交流、良性互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关爱、不信任、不宽容。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亲 师”情感;(2)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过错不求全责备,而应怒而不弃;(3)转变教 学观念,摒弃灌输式教学,实行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 交给学生;第四,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做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
四、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如“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就体现了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孔子还主张:(1)温故知新。注重新 旧知识的联系与融通,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主张多听、多见、多问。(3) 倡导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第四,倡导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就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老师对学生分别进行“启”“发”,深刻揭示了学 生在思考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两种思维困境,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引导。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法的渗透,使得教育仅成为一种单纯继承知识的行为,而没能培养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 力。为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不变应 万变”。具体来讲:(1)教师应该督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2)提倡教学与实践 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3)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 品质,强调教学中学思并重;(4)善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修己安人,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去安抚别人、领导别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自我修养对学生 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孔子认为教师应秉承“君子不器”的理念,不能把学习看 成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而应该自觉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另一方 面,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如果说“修己安人”是自觉,那么“诲人不倦”就是觉 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引导,强调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把教 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这种教育理念无疑与当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因此,就教师自身而言,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学而不厌”反映在 教师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则是不言其“博”,不厌其“精”。既不满足于自己 已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了解到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