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保险学论文证 > 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论文:大学... 正文 2019-11-15 07:42:50

    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论文:大学生形象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论文

    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论文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研究把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界定的“大学生”概念是指作 为群体的大学生,而非指具体某个或某一类大学生。研究样本涉及我国全日制高 等学校(包括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以 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研究文本 全部来自新浪网的爱问新闻搜索,搜集到的样本包括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的新 闻报道。具体操作方法是:以“大学生”为标题,对标题中含有“大学生”的新闻报 道进行搜索。这种搜索既是出于对文本纯度的考虑,同时符合我国新闻媒体的普 遍新闻价值观,即在新闻标题中凸显报道的相关主体。

    笔者将研究样本采集的时间跨度定为一年(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目 的是为保证样本的覆盖面,避免因抽取到某一特殊时间段的新闻,而使得某一新 闻主题过分突出。在具体日期选取上,搜索每月的5日、15日、25日的相关新闻, 即每月的上、中、下旬各一天,既考虑到时间上的均衡,也避免了一些重大和特 殊日期给研究带来的影响。采用上述方法,得到新闻样本1862个,因本研究将研 究对象定位在以“大学生”为主角的事件性新闻报道体裁上,故在统计之前,人为 剔除了一些新闻评论类文章,非事件性报道以及大量重复和无效的新闻样本共计 879个,最后得到研究样本883个,样本利用率47.42%。

    二、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 通过对883个新闻样本的研究发现,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闻事件报道主题 主要分布在以下方面:就业和创业,学习,消费,恋爱,自杀、犯罪,社会实践 与公益活动和其他等方面(详见表一)。由于概念界定上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只 对含义较清晰的以上六个类别:就业与创业、学习、消费、恋爱、社会实践与公 益活动、自杀与犯罪进行了统计,其他不易做归类的新闻标题统统归入了其他类, 其他类包括:与大学生活无关的事件以及一些难以归类的事件。

    在前六大类别中,就业与创业报道所占比重最大,占研究样本的三分之一 还多;
    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报道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而与大学生的 主要任务之一――学习的相关报道却寥寥无几。

    综合所选新闻报道样本归纳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媒介形象呈现出以下六种类型: 1.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象――喜忧参半 在研究样本中占三分之一比例以上是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报道,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已成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最为关注的问题。媒体对大学生就业 的关注,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新闻报道对就业中的大学生形象是 如何塑造的呢?在对364篇关于就业和创业的报道中,笔者对大学生在这类新闻 报道事件中的形象定位作了分类统计,分为:积极形象、消极形象和中性形象(见 表二)。

    从图中可以看到,新闻报道呈现出的大学生形象出现了消极和积极并重的 情况。大学生的积极形象和消极形象分别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见表三):
    在就业报道中,大学生的积极形象是现代大学生调整心态,抓住机遇,积 极面对挑战的最好写照。经历了1999年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 实现了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精英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瓦解。“大学生保 姆”“高端家政”“大学生村官”“服务生”等等,既是对传统大学生精英形象的颠覆, 又体现出现代大学生理性的求职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本次研究来看,网络媒 体对从事“保姆”“服务生”等职业的大学生过分关注,“上海首位大学生职业奶妈 正式上岗”“外语系大学生担当涉外管家”等类似的新闻频繁出现,而现实中,许 多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其他的工作岗位,媒体鲜有报道。

    面对就业压力,有的大学生选择消极应对,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一些不 体面,工资不高的工作,如销售类工作等,仍是大学生不愿选择的。在塑造大学 生就业的消极形象中,将大学生与民工、保姆等职业相提并论,似乎是有些新闻 媒体乐衷的报道手法,“民工市场半月来了60名大学生‘经验’仍是门槛”“大学生保 姆双选会上演全军覆没”等,媒体的态度几乎都认为大学生“要价偏高、爱挑活儿 以及心气高”,太过计较“名分”,应该“自降身份”应该抛弃这种“门第观念”。

    2.热衷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 在883个研究样本中,有215个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报道 样本。在研究中,笔者将标题中带有“志愿者”“无偿”“义工”“献爱心”等字眼的报 道都纳入“社会公益活动”主题,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报道有137个,占 215个样本的63.72%。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勤工俭学、暑期实践等;
    公益活动包括:环境保护、反盗版、维护交通安全、无偿献血、捐献骨髓、帮助 患病和生活困难的同学、帮助孤寡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志愿服务基层、农村 和西部地区等。

    此类新闻报道体裁多为消息,请看下面一则新闻:
    浙工大学生为慈善献爱心② 早报讯7月13日,浙江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分队在西湖边开展了一次主题为 “爱在西子湖畔情洒天堂故乡”的慈善公益宣传活动。

    天气闷热,酷暑难耐,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没有说过一个“累” 字,都积极地向来往的行人做着慈善事业的宣传和介绍,积极呼吁广大市民前来 参与。在做问卷调查时,有时也会受到行人的冷落和刁难,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 而放弃,一直坚持到所有问卷发放回收完毕。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意识到社会工作对自身综合能力发展的意义,并热衷参 与各种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多数媒体在此类报道中,使用“积极”“坚持”“爱心” 等字眼,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典型的正面形象。

    3.高消费和缺乏理财能力 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呈现高消费、超前消费,经济上依赖父母,而财商和 理财能力偏低的整体形象。关于大学生消费的新闻多以调查类和评论类报道为主, 内容涉及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上:“超前消费大学 生难挡透支卡诱惑”、“大学生不顾父母窘迫狂消费”、“大学生消费多靠父母,被 侵权时48%认倒霉”、“透视大学生卡奴生存方式”、“大学生财商低调查七成受访 者算不出贷款利息”等等。

    超前消费大学生难挡透支卡诱惑③ 结尾句:“请同学们想想,你挣钱了吗?你有资格超前消费吗?你这是在 透支父母的血汗啊!”为整篇报道奠定了话语基调,也体现了媒体的价值立场, 这种以报道加评论的手法在消费类报道中十分普遍。

    4、婚恋观开放 研究样本中的大学生呈现出婚恋观开放的特征。在23则报道中,出现“同居”等字眼12次,个人本位主义、忽视传统道德、片面追求享乐的倾向突出,例 如:“女大学生征男友过节”“高年级大学生争补黄昏恋”等等。

    下面一则报道是媒介对现代大学生婚恋观的典型描述:
    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不介意婚前性行为④ “在青少年性观念日益开放的情况下,相关的性教育急待跟进。”在日前举 行的“心系女性―玫瑰绽放校园行”启动仪式上,北大医院妇产科郑淑蓉教授强烈 呼吁说。

    她列举了一组对2600名大学生调查后的数据: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普遍比较开放,“不刻意追求,但感情成熟时,也不介意发生”的占70.4%,认为“不 道德”和“不应该”的仅占7.2%。而承认有婚前性行为的,男生达29.7%,女生达 12.9%。…… 市场经济在带来了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方面积极的、革命性变 化的同时,其功利性与道德性的内在矛盾,也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 和个人本位主义。这些变化给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极大冲击,使得他们在恋爱和 婚姻中,自主意识增强,择偶注重人品与个人体验,但也出现了个人本位主义、 忽视传统道德、片面追求享乐并存等一系列倾向。

    5.犯罪报道中的弱者形象 关于犯罪的报道有52则,自杀的报道有5则。在犯罪报道中,大学生以被 害者形象出现的有31则,占59.62%;
    大学生实施犯罪的有21则,占40.38%。大 学生因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而成为被害人的报道在犯罪报道中占很大比例, 如“大学生误入传销陷阱,抛纸币报警获救”“19岁少女自称网络美少女骗光大学 生万元学费”等。在这些报道中,大学生被呈现出“好骗”“易上当”的形象,请看 下面一则报道的导语:
    19岁少女自称是网络美女骗光大学生万元学费⑤ 5月13日,海口市公安局刑警队接到多名群众举报后,在临高沿江北路富 罗江宾馆,抓获一名以网络美女头像冒称自己,以网恋的形式疯狂诈骗大学生钱 财的女骗子。女骗子年纪只有19岁,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却让不少大学生上当受 骗,甚至把他们的学费、生活费全骗光了。…….“诈骗手段并不高明”“却让不少大学生上当受骗”“甚至”等词句的使用,透 露出媒体对大学生“如此好骗”的惊讶态度。

    6、略显消极的女大学生形象 所有研究样本中,有85则以“女大学生”作为新闻标题的报道,呈现出的形 象大致分为三类,见表四:
    表四:
    女大学生的消极形象明显多于积极形象,占整体数量的68.24%。本文界定 的消极形象指女大学生的负面形象和其作为弱者的形象,主要包括:
    违法犯罪者,如“返校途中见财起意风华正茂女大学生成为盗贼”。

    受害者如:“女大学生街头追贼被刺两刀无人相助”“女大学生遭3名匪徒抢 劫消防战士奋勇施救”“女大学生列车钱财被盗沿途铁警联动揪出惯犯”。

    身患疾病者,“女大学生捐骨髓不料查出白血病” 心理不健康者:如“女大学生厌学母亲征寻良方”。

    生活困难者,如“不忙就业忙相亲三大压力让女大学生成急嫁族”。

    其中,以受害者形象出现的最多,有31个,占负面形象的53.45%。受害者 成为新闻报道中女大学生形象的主体。

    积极形象包括:“河北一女大学生创办报恩网”“患癌女大学生选择自 强”“女大学生开起小面馆”“女大学生网上追缉骗子版主嫌犯网吧落网”等,女大 学生的积极形象特征并不显著,报道主题不集中,可以说女大学生的正面形象和 积极风貌未能充分展现。

    关于女大学生的研究样本中涉及“性”的有26个,占30.59%,;
    涉及女大学 生“求职”的位居其次,有19个,占22.36%。

    三、简短的结论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以消极和负面形象稍多。大学生群体是新闻报道中大学生媒介形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新闻报道的信息源, 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学生现状的描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 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社会转型,当代大学生身上既体现出具有时代精神, 符合社会进步潮流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有着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各种消 极思想与心态。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征无疑应该全面反映在以大学生为主题的新 闻报道中。但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媒体报道并没有完整呈现出现代大学生在就业 和创业中的完整形象,对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对从事家政服务、村官、服务生、 保安等职业以外的大学生鲜有报道。对大学生婚恋观和消费观的报道,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现代大学生的特有社会价值观,但报道内容过于单一,两性观念开放 和高消费的大学生媒介形象,并不能全面反映现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过于消极 的女大学生形象和大学生在犯罪报道中的弱者形象,则体现出了媒体对大学生形 象塑造中的歧视和偏见。

    注释 丁三青:《大学生创业心态及其流变》[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 2期。

    .2006.07.15.05:16来源:今日早报 2006.10.25.09:34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06.12.04.10:44来源:人民网 https://www...2006.05.16.10:38.来源: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摘要本文以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研究为 主的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进行描述。

    关键词新闻报道媒介形象大学生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大学生媒介形象分析论文:大学生形象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