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
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 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篇一 《浅析股利政策》 摘 要:股利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对上市公司的 经营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上市公司而言,股利政策不仅仅是筹资与投资 活动的延续,而且也是向投资者反馈信息的手段与途径。本文针对目前上市公司 在股利政策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股利政策的意见与建议。关键词: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 一、股利政策理论 股利政策关系到上市公司盈余分配,对公司发展与股东利益有着不可 忽视的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了公司生命周期、市场经营环境以及实际控 制人的股利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各 不相同,常见的股利政策有稳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加额 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不分配股利政策等。
股利政策的支付方式也是上市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上市 公司股利支付方式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回购股利以及股票股 利等多种形式。然而,国内市场中较为常见的是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票回购 股利等这三种。
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特征较为明显,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分 配问题上表现出一些问题。
(一)现金股利的分配不均衡 现金股利的分配成阶段性,且比重过低。现金股利是股利政策的重要 一种,是西方上市公司最为常见的股利政策。国内证券市场,现金股利的分配呈 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4年),在这个阶段里,现金股利分配 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第二阶段(1995年至1996年),这个阶段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数量急剧下降。第三阶段(1997年至2012年),现金股利派发的上市公司再 次表现出逐渐增多的特点。自2008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 定(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国内上市公司中,以现金股利派发的公司数量和比 重不断上升;2009年突破了50%大关以后,一直保持着逐年提高的增长势头,2012 年现金股利派发的上市公司比重甚至达到了61.2%。以现金股利形式派发的上市 公司比重不断上升,这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也 促使上市公司重视股利政策和现金分红,这一方面也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也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见表1) (二) 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 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上却表现出不稳定且不持续的特征:一方面, 在股利分配形式上频繁变动,从现金股利到股票股利,再到股票回购,形式多变, 且短期行为严重,缺乏应有的持续性额稳定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在股利支付 率上也存在着与美国上市公司相反的特征。从前面一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内 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频繁变化,呈现着三大阶段;而且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受到 公司收益的严重影响。国内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利益与未来发展价值的忽视,短期 行为较为严重。国内不持续、不稳定的股利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而且对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也具有负面的效应。
(三) 股利分配行为不规范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存在着较多不规范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第 一,正如前面提到的,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对股利政策存在着不稳定和不持续的特 征,这主要归结于上市公司董事会对股利政策的制定较不重视,严肃性不足,随 意更改股利政策,致使上市公司整体价值表现出剧烈的波动。第二,股利政策分 配与支付形式存在着多样化的现象,不同股东性质所获得的权利和利益却各不相 同。股东对股利政策的偏好往往也各不相同。第三,尽管股利政策通过了董事会 的决议,但实施起来却一拖再拖。
(四) 分红与配股挂钩 据中国证监会的调研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伴随着上市公司分红 数量的增加,配股筹资的上市公司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分红与配股相结合的 上市公司数量也不断增加,且占分红上市公司数量的比重逐渐提升。从这几年来 的情况看,虽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股利的数量增加,但现金股利的金额却并没有提高,而且上市公司利用股利分配的渠道进行配股再筹资的行为层出不穷,实现 了“空手套白狼”的目的。
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应从上 市公司自身层面和外部监管层面两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上市公司自身层面 1.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上市公司要想优化股利政策、提升整体价值,首先要从盈利水平出发, 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竭力提升利润水平,并且透过提高盈利水平来增强自身的 内源融资能力。同时,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有着一定的区别,在上市后要注重资 本经营,强化主营业务,对新领域的投资要注意风险的控制,为股东带来客观的 投资回报率。因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与股利支付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与经营业绩。
2.保证现金股利政策的稳定性 上市公司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要保证股利政策的稳定性。首先,要根 据自身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制定中长期的股利政策,从制度角度实现 股利政策的稳定性。其次,在当前市场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尽量提倡现金股利政 策,监管部门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规范,调整相关机制以支持现金股 利政策,引导上市公司采用现金股利政策。上市公司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的稳定 性制度时要进行明确,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策略。
3.制定适度的股利政策 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对上市公司价值有着提升的效应,但现金股利支付 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这还需要考虑到整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所谓的现金 股利政策适度性包括了多方面内容。第一,现金股利政策的适度性要求与上市公 司发展阶段相适应。第二,现金股利政策的适度性要求也要与证券市场的实际情 况相适应。第三,现金股利政策的适度性还要求与公司的自身情况相适应上市公 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动,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 及时调整。当然,调整现金股利政策并非是损害其稳定性,只是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略微调整。
(二) 外部监管约束层面 1.实施股权分置,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一部分非流通股,即国有股和法人股。在 证券市场设立初期,由于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目前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面临 着国有股和法人股过大的问题,这使得市场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也导致上市 公司在股利政策制定过程中面临着两难的困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要继续 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上市公司所有股权的全流通和“同股同权”的目标,增加 市场流动性,促使内部与外部股东利益的趋同。
2.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了20年多时间,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市 场结构与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困境。正是基于这方面的因素,国内上市公司在现 金股利分红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配股、增股等筹资行为。因此,政府部门要拓宽 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透过法规政策、税收优惠等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融资难 的困境,引导租赁融资、公司债券融资、补偿贸易融资等方式,使我国企业的融 资方式更加灵活。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真实、披露不及 时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也包括股利政策信息的披露。因此,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 市公司股利政策信息发布的监督,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股利政策的信息披露 行为。首先,对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的,要求其做出说明与解释。其次,对送股 股利的上市公司要明确盈余的投资方向,加强市场主体双方的信息对称性。最后, 对配股股利的上市公司要明确配股资金的投资方向,对投资项目进行持续跟踪说 明,维护外部股东的合法权益。
注释:
[1] 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股利政策的论文篇二 《关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 要: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股份制企 业经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不仅是保证证券市场对投资者 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关键,而且有利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以实现公司的市场 价值最大化。因此,本文从国外研究和国内研究两个方向着手对股利政策影响因 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47-03 一、股利分配政策理论概况 经过多年的探讨与研究,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股利分配 政策理论,费雪·布莱克(Fisher Black,1976)称股利政策的研究是个谜,“我们越 是努力研究它,它就越像个谜。”为了破解这个谜,中外学者进行了探讨并得出 一些理论。
(一)股利无关理论 该理论是由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在1961年的《股利 政策、增长和股票估价》一文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基于“完全的资本市场” 的假设基础上,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公司 的市场价值和股票价格是由公司投资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决定的。这一理论简 历在这样一些假定之上:公司的投资者和管理当局可相同的获得关于未来投资机 会的信息;不存在个人或公司所得税;不存在股票发行和交易费用(即不存在股票 筹资费用);公司的投资决策独立于其股利政策。MM理论假定投资者处于完美无 缺的市场,因而股利无关论又被称为完全市场理论。
(二)“一鸟在手”理论 该理论经威廉姆斯(Williams,1938)、林特纳(1956)、华特(Walter,1956) 和麦伦·戈登(Gordon,1959)等人发展,在1963年由戈登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最终提出著名的戈登“手中鸟”模型,成为“一鸟在手”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保留盈 余再投资获得资本利得的不确定性要高于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从而实际拿到手 的股利,与增加留存收益后再进行投资得到的未来收益相比,后者的风险性要大 很多。基于这种思想,“一鸟在手”理论认为: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正比,即 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公司的股票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
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
(三)信号传递理论 该理论由米勒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洛克于1985年在Journal of Finance 上的《不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政策》中所提出。股利信号传递理论是在放宽了MM 理论中公司投资者和管理当局拥有相同关于未来投资机会的信息假定而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 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也就是说,较高的股利意味着 公司有较高的当期净收益,表现在股票市场上,是公司股票价格的上升和股东以 股票形式持有的财富的增加。
(四)追随者效应理论 率先提出追随者效应概念的是米勒(Miller,M.H.)和莫迪格利安尼 (Modigliani,F)。该理论从股东的边际所得税税率出发,认为每个投资者所处的 税收等级不同:有的边际税率高,如富有的投资者;而有的边际税率低,如养老 基金等。由此会引致他们对待股利的态度不一样,前者偏好低股利支付率或不支 付股利的股票,后者喜欢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据此,公司会相应调整其股利政 策,使股利政策符合股东的愿望。达到均衡时,高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一类 追随者,由处于低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低股利支付率的股票将吸引另一 类追随者,由处于高边际税率等级的投资者持有。这种股东聚集在满足各自偏好 的股利政策的公司的现象,就叫做“追随者效应”。
二、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研究 (一)国外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对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学者们对其进 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来解释股利政策这个谜。
林特纳(1956)注意到股利分配与公司盈利之间的关系,选取了不同行业的28家上市公司,通过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如果公司将某一确定的股利支付率 作为目标值,则该公司下一年度的股利分配额占下一年度每股收益的比重应为一 个常数,实证结果表明林特纳建立的称为部分调整模型(partial adjustment model) 的现金股利模型能解释85%的股利变化。
继林特纳之后,一些学者开始着手关注股利发放与投资、融资的关系。
希金斯(Higgins,1972)以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和执行剩余股利政策为前提建立 了股利发放模型,发现投资和利润均影响股利分配,即不同期间的股利分配差异 归因于投资和利润需求的不同。而法玛(Fama,1974)的结论恰恰相反,他认为股 利政策和投资决策是相互独立的,其结论支持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与投资无 关的观点。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些学者注意到在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中, 成长机会和公司特性也成为关键因素。詹森(Jensen,1976)研究指出成长机会与 现金股利支付率呈负相关的关系,即:如果公司的成长机会相对较多,其可支配 的现金流量较少,则此时股东可容忍的现金股利支付率相对较低。克拉奇和汉森 (Crutchley and Hansen,1989)认为公司特性会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 其中公司每年的盈余变动及其公司规模的大小均会影响公司股利支付水平。
Harry DeAngel等(2004)对1973-2002年美国上市公司30年的行业数据 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公司规模、成长能力、财务杠杆、盈利能力、现金 流量以及以往股利发放情况等均对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国外学者关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探讨与研究,我们可以看 出,由最初林特纳发现的公司盈利与股利发放有关,到Harry DeAngel根据行业 数据分析得出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现金流量和以往股利发放情况等因素均会对 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的结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从横向到纵向,从单 一到多样逐渐被挖掘,进一步加强对股市的认识。
(二)国内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 我国的股市起步比较晚,在我国学者开始对股利政策理论进行探讨研 究时,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股利政策理论。因此,在进行国内研究综述时, 大多借鉴了国外的理论而非创新,没有了国外研究综述专门介绍股利政策理论部 分的内容,仅仅罗列了各种文献中使用的实证方法、模型、角度和结论,由于文 献较多,本文只选择各时期较为典型的文献进行总结。吕长江、王克敏(1999)在运用改进后的Lintner模型基础之上,采用双 步骤法(因子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并检验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模型, 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受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东权益、 流动能力、负债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规模、流动性和股东权益比例与公司的 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国有股及法人股控股程度与公司股利支付水平呈负 相关关系;公司的股票股利支付额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相互影响。
唐国琼、邹虹(2005)用代理成本理论结合中国所具有独特的股利实务 进行研究,首先对其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影响股利分配政策若干因素分 析的一般模型,然后通过2003年上市公司有关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测试,以验证 影响股利支付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股利分配政策中,上市公司特 殊的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现金股利多由上市公司 的非流通股股东派发。同时指出,在中国,政府调控手段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 非常之大。
黄娟娟、沈艺峰(2007)以1994-2005年我国沪深两市的全部上市公司为 其样本主体,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发现:公司股权集中程度越 高,不仅其支付股利的可能性越大,支付现金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可能支付的 金额也就越多;另外,公司的股权越集中,总体的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倾向 越明显,即公司集权度也对股利分配政策产生影响。
李谦、陈妤(2012)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以云南 省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显示:云南省上市公司是否分配股利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流动能力;云南省上市公司分配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股东权益、盈利能力和流动能力。[3] 综合我国学者对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 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有关股利分配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国内 学者的研究多重于实证研究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关于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 多方面多领域的探讨还有待发展。灵活运用国外股利分配政策理论,在探索中不 断创新,这将会成为股市健康发展的有利推助器,并且对于科学合理的股利政策 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结语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影响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将其主要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股东权 益、盈利能力、流动能力、成长能力、财务杠杆、现金流量、公司集权度等。外 部因素主要有:行业影响、市场行政监管手段、国家政策等。学者倾向于对股利 分配政策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而对外部影响因素研究较少。总之,股利政策影 响因素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的,学者 对其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注重实证研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有新的理论提 出,这对于科学合理的股利政策的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也是存在缺陷的,国 内外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应该完善与股利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其提 供法律保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正确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加强行业监管部门监管;
加强经营管理,优化股权结构。由于我国股东结构的特殊性和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性,从现阶段逐步完善起来将会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大多数公司对股利分配政 策重要性的认识,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我国资本市场定会走向完善与 合理,并与世界发达国家缩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