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药物静脉外渗中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静脉输液并出现药物外渗的患者(7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9例。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综合护理,总结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护理的总有效率(97.44%)大于乙组(82.05%),有统计学意义(x2=5.014,P=0.025)。甲组对于护理的总满意度(94.87%)大于乙组(79.49%),有统计学意义(x2=4.129,P=0.042)。结论:在药物静脉外渗中,综合护理的效果确切,应给予输液患者有效的药物外渗预防措施,避免、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
关键词: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护理干预;预防措施;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837(2018)06-0153-02
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静脉输液,应用效果比较好[1]。但在静脉输液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药物外渗,可导致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甚至会导致穿刺部位溃疡、坏死,还可能损伤到神经关节,引发功能性障碍[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药物静脉外渗中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静脉输液并出现药物外渗的患者(78例)当分析的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静脉输液并出现药物外渗的患者(7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9例。其中甲组男性24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16-72岁之间,平均为(50.22±5.30)岁;乙组男性为23例,女性为16例;患者年龄在17-71岁之间,平均为(50.29±5.36)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大于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此次研究患者均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综合护理:输液前要局部热敷,对刺激性的药物要先加热,提高血管扩张速度以及血液循环速度,避免输液时增加对于血管管壁产生的压力。肿瘤患者化疗中,在化疗前静点250ml的生理盐水,保证无外渗后输化疗药,在化疗结束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减轻药物对于血管产生的刺激性。预防化疗药的外渗,在化疗前通过红花油对准备穿刺血管上的皮肤有进行涂抹,使血管软化、扩张,从而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结束化疗后在血管外涂抹喜疗妥,避免发生静脉炎。药物外渗时,医务人员立即把针头拨出,之后找寻其他适合输液的静脉,继续输液,对漏针发生红肿的部位进行止痛,利于血管扩张,也可使药物进入血管,减轻局部红肿;活血化瘀,常用的是马铃薯,因马铃薯存在活血化瘀等功效,可很好缓解组织损伤,给予药物外渗患者马铃薯切片外敷,保证药物外渗得到治疗以及恢复。化疗药物外渗时,立即停止输液,注射器抽取渗入到患者皮下药液,给予患者硫酸镁(25%)湿敷,40mg的利多卡因+5mg的地塞米松+5ml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1.3 评价标准
护理效果,显效:穿刺部位良好;有效:穿刺部位轻微红肿、疼痛;无效:穿刺部位溃疡、皮肤坏死。
此次研究选择自制的调查表评价满意度,分不满意、一般满意与极其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表示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实施x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检验P值小于0.05。
2 结果
2.1 总结护理效果
如表1,甲组护理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x2=5.014,P=0.025)。
3 讨论
临床中,药物静脉外渗的原因主要是药液因素以及血管因素,其中药液因素是药物的溶度过高、本身理化以及受药物渗透压、酸碱度和溶度等影响;而血管因素包括老年患者(大都有血管硬化以及皮肤松弛,一定程度上提高穿刺难度,且皮下脂肪比较少,血管管腔狭窄,静脉回流不畅,明显增加药物外渗的概率)、癌症患者(治疗中常多次化疗,致使静脉比较脆弱,在静脉输液时穿刺的难度比较大,而增加药物外渗的概率)以及慢性病患者(治疗时间长,要长期输液,血管营养不良,使血管管壁通透性明显增加,而发生药物外渗)[3]。
预防药物静脉外渗的措施: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选择血管较粗且弹性较大的静脉进行穿刺,确保一次穿刺成功。当一次穿刺不成功时,选另外的静脉穿刺。完成穿刺后,固定针头,通过医院用胶带以及固定板强化固定;提高药物静脉外渗的预防意识,重点关注患儿静脉输液,嘱家属观察针头,在患儿活动、玩耍时嘱其少碰触针头,随时密切观察针头四周情况,当疼痛、鼓起、血液回流时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立即拔针,之后要手按压拔针部,力度适中,到不再出血为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