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政治文化现状及发展路径
大学生政治文化现状及发展路径 一、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提出的。在对政治文化的 特征进行研究时,阿尔蒙德和维巴以个人对政治体系的输入和输出,以及作为政 治主体的自我对各种认知取向、情感取向、评价取向出现的频率,将政治文化划 分为三类:“村民型政治文化(TheParochialPoliticalCulture)、臣民型政治文化 (TheSubjectPoliticalCulture)、参与型政治文化(TheParticipantPoliticalCulture)。” [2]17-19参与型政治文化具有自身特定的规定性。“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社 会成员对政治系统以及政治输入和输出,都有着明确的意识,个体成员对自身在 政治系统中的角色地位也有着清楚概念的一种文化。”[3]269由此可见,作为 政治文化的亚文化,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青年学生在大学时代对于自身在 政治系统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责任及能力大小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较高评价 的文化体系,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具有较强能动、制衡、沟通 机制的政治文化,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强调“自主 人格”。政治人格一般由政治品格、政治资格、政治尊严三要素构成。通过与臣 民型政治文化相比较,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三要素与之存在巨大不同:前者的政治 品格处于压抑状态,而后者呈现自尊自重状态,可以将内含的认知情感充分调动;前者的政治资格飘忽不定,难以自主把握参与主动权,而后者有自主的参与资格;
前者的政治尊严被肆意践踏,而后者的尊严能够得以维护。可见,臣民型政治文 化中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灌输,个体政治人格几乎难以主动体现;而参与型政治 文化的自上而下强行灌输色彩淡化,自下而上渠道通畅,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得 到肯定。在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中,大学生对自身的政治主体身份较之前有了 更明确的认知:他们是自由的政治活动主体,不依附于任何人;具有独立的政治人 格,以自己的政治意愿行事而不屈服于外在的权威。“自主人格”铸造着合格的大 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参与主体,有效防止滑向臣民型政治文化的深渊。第二, 强调“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的并重原则”。在臣民型政治文化与参与型政治文化中, 臣民或公民都受到“政治输出”如政府政策制定、政治行为约束等直接影响,但二 者的显著区别在于“政治输入”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在臣民型政治文化中,人们更 多地关注政治输出而非政治输入,此时政策是由上层政治权威决定,这就意味着 这是一条单向度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输出过程。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则不同,它强调 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之间的协调对等,即传统的单向度的官方灌输式的政治输出 过程转变为双向度的互动式政治输出过程,公民不仅在意政策结果,也关注政策 制定过程之中公民政治意愿的吸纳程度。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一改传统的“只注重对政治结果的关注”,将“重输出轻输入”的格局进化为“输入输出并重”,强 调大学生作为政治参与主体在政治输入方面的独立性与实效性,切实保证大学生 的“政治人”身份。第三,强调“理性参与的政治心态”。双向度的互动式政治输入 输出过程,使得公民的政治意愿能够很大程度得到满足,然而要使得每位公民的 政治愿望都能实现又显得不太现实。在公民的政治意愿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 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回应政府成为区分臣民型政治文化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重 要指标。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中,公民为了保证政治秩序的有效运行自觉地强调“理 性参与”。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既能够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自主意识 运用于日常政治行为之中,又能在政治意愿受阻的情况下自觉地以协商精神、宽 容精神、包容精神来正面回应。
二、当代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现状 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不仅具有其特有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包容度与异质 文化的传播,其价值特征也在发生着变化。当代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在不断深 化拓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两重性特征。(一)政治敏感度提高,但政治效能感 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政治 参与突破旧有的时间、空间制约,对国内外政治事件有了更多的了解及更高的关 注程度,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度。沈壮海教授等《2016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 状况调查分析》显示:“94.1%的大学生支持国家改革创新发展之路,86.3%的 大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51.4%的大学生支 持在校大学生参与民主选举、游行示威和政治监督等政治活动,67.8%的大学 生表示愿意参与上述政治活动。”[4]这表明大学生对于国家时事政治更为关心 了解,政治敏感度较高。作者2016年在本校所进行的调查统计结果也显示出大学 生政治敏感度逐年提升,与此结果具有一致性(见图1)。图1大学生政治敏感度调 查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可自己“主体人格”的政治品质,强调较以前有更多的 个人意志表达,政治敏感度不断上升,但对于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国家与 政府政策时,大都持怀疑态度,直接导致他们主动参与意识较低,政治效能感较 弱。“政治效能感指一定的个体或社会群体对自身影响政治体系的能力和对政治 体系就其要求作出回应的心理认知。”[5]政治效能感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呈 正相关,政治效能感强的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更强,更愿意参与到学校乃至社会 的治理当中,并希望在政治传播过程中扮演一定的政治角色;而政治效能感弱的 大学生则会远离政治行为,变得政治冷漠或政治不作为。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 对自身在政治系统中能否发挥作用及作用的大小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政府会对 他们的政治输入做出有效反应,因而往往更倾向于消极地服从政治体系。(二)加强自己在政治输入端的影响,但政治参与能力略显不足。阿尔蒙德在政治文化类 型区分时规定了4个常量:“作为一般对象”“输入对象”“输出对象”“作为对象的自 我”[2]17。臣民型政治文化在第一项与第三项表现突出,而参与型政治文化四 项都是高频率出现(见表1)。随着政治文明的推进,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逐渐增强。
他们由原先被动的政策输出接受者开始向主动的政策输入者转变。随着生活经验、 知识阅历的增长,他们比以往更关心自身政治利益的维护,不再是被动的“信息 接收者”,开始加强自己在政治输入端的影响,他们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如班 级内部选举、校园社团选举、网上时政调查成为他们在大学阶段主要的政治实践 行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政治事务,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完善政治认知,练就 政治能力。然而与这种“高政治意愿”相对应的却是“低参与能力”,这种参与能力 的不足成为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桎梏。首先,参与能力不足表现 为部分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不足。“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 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 和理解。”[3]265我国大多数社会成员基本政治常识和知识体系首先是来源于“政 治”教育,大学生也不例外。但就大学生目前的政治教育而言,除相关学科之外, 其余如专业学科并没有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自身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政治主 体意识薄弱,难以形成自身政治价值判断,政治分析、政治表达能力不够,政治 知觉、政治印象存在片面化、非理性化,存在“人云亦云”现象。其次,参与能力 不足表现为政治实践能力不足。当前大学生政治实践能力不足,一方面是政治认 知能力不足所致。政治行为是政治认知的直接向度指向,政治认知直接影响并决 定公民在政治事件中自己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不足,使得 自身的政治实践行为存在问题,或是政治冷漠,政治参与不足,亦或是“参与爆 炸”,引发无序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是受限于自身政治经验的缺乏。在校大学 生作为“学生”用在学业方面的时间与精力比重最大,难以抽出和投入更多时间精 力用于专门的政治实践经验的锻炼。同时大学校园内可供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空 间狭小,渠道单一,层次较低,党团组织生活,学生干部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政 治参与活动平台;至于参与政府治理、进行政治选举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学生 社团又多以学术研究为主,无法满足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愿,综合因素使得大学 生政治实践机会极少。政治实践机会的匮乏造成政治经验的缺失,政治经验的缺 乏反过来又制约政治实践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难以得 到锻炼提高,也就必然导致了政治参与能力的不足。(三)政治参与认知与行为脱 节,理性参与有待提高。目前,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发生的简单现象有着较为准 确的政治分析与判断。在目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后,渴望去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认可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腐败深恶痛绝,渴望公平正义,愿意积极投身政治实践。然而在正确的政治 认知背后,却存在实际政治行为与基本政治价值判断相背离的情况。他们在行为 选择上明显表现出知行脱节:虽然厌恶腐败,但倘若通过行贿能够解决自己的问 题,不少同学表示自己会选择这种方式;虽然追求公平正义,但在班级、学生会、 社团内部选举时,依然会去“拉票”;虽然认可国家的“精准扶贫”计划,但在问到“是 否愿意下乡进行帮扶”时,很多同学选择了沉默。与此同时,在部分大学生中也 存在着政治冷漠、政治犬儒现象:有些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但却疏离党、团组 织生活;有些大学生侧重关注国内外政治热点问题,却对自己身边的日常具体政 治事务视而不见;有些大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类的社团抵触强烈。政治冷漠与行为 选择的功利化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的障碍。
三、当代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路径选择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稳定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内驱力,大学生参与型 政治文化的建设发展更是事关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如何选 择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的合理路径,保证其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大学生成 长成才规律,减少两重性对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摆 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提升政治认知,破解“信念模糊”问题。思想是 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切实改善提高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成效, 首要着眼点就是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只有形成积极理性的政治认知,培养大学 生形成现代政治意识,增强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才能确保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才能保证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在正确的 轨道上不断发展。因此,提升政治认知需要从两个角度着手。一是加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已 经发生了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中国“强起来”的表现,这一切都归因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强化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民族自 豪感与自信心。二是扩大开放意识,正面回应西方外来政治文化。在全球化的今 天,试图封闭自我独自发展已经变得不可能,在文化领域也是如此。对于西方外 来政治文化,我们不能扭扭捏捏,躲躲闪闪,必须“文化自信”,正面回应,坚持 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评价、合理借鉴。有了“文化自信”的底气, 主动扩大开放意识,引导学生正面回应评价一切的外来文化,这样的政治认知教 育才能使大学生以充足的底气与自信来参与到政治实践过程中来。(二)拓宽参与渠道,锻炼政治实践能力。“政治实践是客观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 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比起政治社会化的其他媒介来,它更具有根本的意义。” [6]只有通过自身的政治参与实践,大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自由”“平等”“民 主”“理性”“包容”等这些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元素,提升他们对公民意识 的感悟,并逐步学习政治参与技能,了解参与程序,进而养成政治参与习惯。正 如有学者所言“广泛的政治参与也能提高人们的政治效能感,减少人们对政治与 权力的疏离感,培养对公共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富有知识的并 能对政府事务具有敏锐兴趣的公民,从而有助于一个参与性社会的形成。”[7] 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植根于政治实践活动之中,因此丰富参与渠道便是 应有之义。一方面,作为高校,应充分利用并开发校外资源,利用政府和社会力 量来拓展大学生政治参与渠道。如通过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深入 社会、深入基层以了解我国基本政治现状,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在一 些特定节假日,如“一二九运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等,利用社团组织校内 外活动,通过基层活动来锻炼自身政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 依靠网络的便捷性、灵活性,传统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时间空间限制已不再成为制 约因素,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贴吧等多种形式就多种政治议 题“发声”。在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对政治生活的理解,提升其政治 参与技能,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三)完善政治回应机制,“暖心 工程”增强政治效能感。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信息资源共 享不对等,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大学生对于自身在政治系统中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向政府进行政治表达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大学生 政治参与的政治效能感。因此,完善政治回应机制,加大信息“供给侧”改革,使 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不断获得回应,满足他们对政治信息的适当获得感,便 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构建公开透明的“回应型政府”,顺应互联网时 代大学生对于政治治理的新要求与利益新诉求的大背景,及时发布政府权威信息, 完善政府电子系统构建,通过在线交流使大学生信息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达到和 谐对接的效果,进而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支持,提高政府网站对于大学生的吸引 力。另一方面,作为与大学生利益最直接关联的高校自身也应完善利益诉求回应 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设置“校长信箱”,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对大学生密切 关注的问题及时回应,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树立规范参与意识,从而保证 大学生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强 单位:太原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