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市场经济下财政宏观调控论文
市场经济下财政宏观调控论文 市场经济下财政宏观调控论文篇一 《关于市场经济下财政宏观调控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这一大环境下,政府采用了财政的宏观调控政 策,本文就为财政的宏观调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财政宏观调控的目 标,指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市场经济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下为什么需要财政的宏观调控 以完全的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手段,并不就一定能够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使是最完美的市场机制,也不可能靠自身消除其固有局限 性,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不健全或不能良好运行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上表现为盲 目性、自发性和后发性。因此,仅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组织、调节经济是 不够的,必须同时运用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行政的、法 律的、经济的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财政是政府经济的核心,是国家调节社会分 配总量的职能部门,是弥补市场资源配置缺陷的重要手段。财政宏观调控在整个 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发达的市场经济 国家共同采用的办法,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当今世界各国财政发展战略的十分重 要问题。
二、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1.经济总量均衡。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供求总量大体均衡,使宏观经济 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力求保持物价、币值、财政的基本稳定,力求增加 有效供给能力,力求合理调控需求。
2.产业结构优化。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长期投资形成的。投资结构 是形成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财政投资又是引导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一着。调控 在于消除产业结构的“瓶颈”,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包括主导产业、支柱产业、 新兴产业。
3.资源配置合理。财政配置资源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基本方式,政府配置资源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补充。所以财政合理配置资源,不仅影响资源 的方向、效率,而且必须确保为政府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资源,同时还 要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引导资源,特别是主要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现代 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资源能否配置合理,直接涉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益,规模经 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的实现,也是资源配置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 关键。
4.收入分配公平。政府、企业、居民是市场经济的三大经济活动主体, 各种所有制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国家 和个人之间等,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收入分配关系。财政作为政府经济活动的利 益主体担当者,协调总体利益分配。以达到公平分配的目的。政府通过财政进行 疏导,形成收入分配中的激励与约束相兼容的分配机制。
5.财政稳定发展。财政稳定内含经济稳定要求,同时也是财政发展的 前提。财政稳定主要是财政减少周期波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增强财政的承受 能力、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从而保持财政收支结构协调和合理。
6.社会全面进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的现代化是社 会全面进步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全面进步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只有经济 发展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消除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 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不少领域,离不开财政的必需投入,社会教科卫等各方面的 改革,也需要财政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所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成为政府和财 政的坚定不移的目标。
三、财政政策在宏观的调控中并不完美,存在以下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连年赤字,财政政策基本上丧失了反经济周期的 作用。当经济运行中需要抑制需求总量,调整经济结构时,财政总是力不从心, 这必将使财政陷入困境,削弱甚至丧失调控能力。
2.目前的财政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成效不大,结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3.在金融业管理方面,财政政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央财政本 应在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质量约束机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影响,但 现实的财政政策对金融业管理往往不到位,甚至对资产、财务管理也难以发挥应 有的作用。这势必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管理者缺位,国有资产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也影响金融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企业。
四、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1.整合财政职能,强化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主导地位和权威性。
国内外实践证明,国家财政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权威性, 是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但近年来,我国财政职能被肢解,严重损害了财 政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2.净化财政支出内容,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目前财政支出仍保留着计 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要从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要求,坚持适度从紧的政策,切实清理整顿财政支出范围。
3.加强税收征管,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经济增长成果不能如实体现到 财政上来,税收征管存在漏洞,是导致收入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税收流失有多 种原因,但就目前看,主要不是税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而是征管过程中存在问 题。如纳税户依法意识不强,征管手段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需要,部分税收征管人 员素质差,在征管过程中存在主观随意性等。为此,要在加强财税法规建设的同 时,强化税收征管。
4.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是财 政的一个沉重包袱。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增值,也是减轻财 政负担,使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要 利用好财政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5.推进机构改革、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我国行政机构庞大, 财政开支人员众多,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虽然近些年来,各级普遍进行了机构 改革,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一直未走出“精简一膨胀一再精简一再膨胀” 的怪圈,机构和人员反弹现象严重。控编减员、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已经不是一 个认识问题,而是一个现实的迫切需要落实的问题。应结合机构改革,严格核定 编制,根据需要,按照定员、定岗、定编、定额的原则,严格核拨经费,超支不 补,节余可自主确定用途,同时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鼓励机关人员向 事业单位和企业分流。
市场经济下财政宏观调控论文篇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公共财政管理的意义及对策》 摘要:为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 严格预算管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管理效益,加强市场化 运作,逐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效,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力度,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关键词:公共财政;优化结构;管理效益;市场机制 一、科学决策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 基本建设项目决策要组成由财政部门参加的专家论证委员会,从多角 度全方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形成正确决策,杜绝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重复建 设、劣质建设和不当建设,同时建立并实施决策失误者责任追究制度,从两方面 促进和保证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使用效益的提高,杜绝重复建设、劣质建设、不当 建设所造成的巨额浪费。五是支持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及时更新 保质储备,以备应急之需。研究制定实施在保质储备规模上的科学合理的控制政 策,防止大批量陈化粮的产生,以免造成严重浪费。六是建立实施绩效考核、奖 惩制度等促进节约杜绝浪费的机制,实施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 过程监控,制止铺张浪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支持构建节约型社会。
二、严格财务预算管理 启用新科目编制政府预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财、民主法 治建设;建立实施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 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 设置,对到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及时清理,编制中央补助地方的分地区、分项 目的详细预算,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统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完善资金 分配机制,各级财政要完整地编报本级预算,管好用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促进 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实际需要,针对部分部委的专项投资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缺乏明确的资金分配标准,要尽快研究规范各专项投资的 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分配标准公开透明,项目安排程序规范。二是针对一些主管 部门在项目建设中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和建设者,项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投资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政企分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 益,招投标制度是国内外财政支付购买性资金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 节省资金,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和承包工程的 质量,有利于克服不正当竞争。我国政府采购已大部分实行了招投标模式,但目 前政府投资:工程仍有部分还没有实行招投标模式,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投资要 加强市场化运作,实行招投标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法严格招投标程序,坚持公开、 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不断拓展财政资金市场化 运作的方式方法和范围,使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主管部门重点抓好行业投资发 展规划,对项目法人实行行业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的监 督检查;各项目法人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四、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支出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加快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 型项目发展。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 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力度,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 科研基础条件经费的比例,稳定持续地支持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不 断总结实践经验,建立有效管理科研课题经费的制度,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 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应用型的科技投资项目 要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独立的经费使用效果评价机制。制定实施税收优惠 政策,允许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奖励 自主创新成果的政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务管理制 度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支持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自主创新骨干实行 股权激励等政策。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高智力,不断 提高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素质。支持科普工作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全民自主创 新意识和能力,鼓励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发挥经济社会宏观调控作用 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优化国债项目资金和预算内投资使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快速健康的发 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提高效益,实施多种财政政策配合,促进协 调发展,优先支持科教文卫、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为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提供财力保障。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力 度,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综合生产 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农 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致 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抓好做实个人账户,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支持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解决被征土地 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建立适合务工农 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支持城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推进社会 救助体系建设。
六、结束语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它体现了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的 内在联系,为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进行宏观调控, 实行民主理财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 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 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供财政政策和财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