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 正文 2019-10-22 07:36:32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思考 民族的基本特征

    相关热词搜索: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思考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思考 [摘要]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 中国教育实践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民族地区 特殊教育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特殊教育观念落后、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无 法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等问题考察后发现我国民族地区特殊教育有 内在发展动力的双重性、内在多元性、发展的不均衡性等特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地区、民族特殊教育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 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及其他相关民族政策的扶 持下,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和发展。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 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提出“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在民族地区的地市州盟和 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区旗建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配齐特教专业 教师,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和支持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提高 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的教学质量”。这使得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少数民族 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利用现有文献资料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在 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与阐述, 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民族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与特殊教育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 教育实践中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对民族地区特 殊教育的指导意义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马克思主义人学等两个理论视 角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视角下的民族教育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 族问题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科学地揭示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发现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和 阶级实质,阐明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现实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斗争的相互关系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统一 的共和国的思想(金炳镐,2007)〔1〕。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们党经过 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又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有中国特 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质,又结合了中国当 代民族问题的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具体化,因而它对少数民族 地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以科学严密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基础,宽广扎实的历史学、人类学基础以及预示人类进步方向的社会 发展学说为基础,是民族教育研究的学科理论基础(宝玉柱,2009)〔2〕。建 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保障和发展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 展,历史和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实践指导的正确性。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下的特殊教育 人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揭示人和 其他动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社会属性揭示出只有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相 互确认作为人的全部方面。对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非常重要 的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揭示出了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 一个方面。王培峰(2010)〔3〕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属 性进行了如下阐释:残疾儿童少年自然属性中存有生命体器官缺损或资质、能力 的不足等自然存在的差异,这主要是生物遗传性获得和环境因素的后天性获得;

    残疾儿童少年的社会属性的差异,如态度、情感、价值观、素质、能力、社会行 为等的不同,尽管受其自然存在差异的影响,但不是他们自然存在差异的必然结果, 而是在社会实践、社会关系中,由社会分工及其活动、劳动(如隔离的特殊教育等) 造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认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既是 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表现,又是人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这就告诉我们残疾儿 童的特殊性可以从其自然属性上理解,但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关系层面赋予残疾儿 童的“特殊性”,而后者是影响残疾儿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关于特殊教育的观念相对落后 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非残疾群 体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在我国,对特殊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比起建国初期已经 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区域差异。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省份处在中西部 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公众对特殊教育的认识程度。非残疾群体(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观念深刻影响着该群体 平等地接受更好的教育服务的机会。因此解决民族残疾群体教育的实际问题,须 从改善普通公众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看法和观念入手。这里指的“普通公众”也包括 民族残疾群体的家长、监护人等与残疾群体密切接触,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社会 角色。二是残疾群体自身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六岁以上残疾人口的 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教育文化程度相对落后影响其对自身处境和未来发展的客 观评价和主观态度,并在大多数时候易被非残疾群体的观念和看法所影响。

    (二)针对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少数民族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较为薄弱。这直接或间接导致民族 残疾群体成为处境不利的社会群体,进而影响其整体的生活质量。民族残疾群体 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影响其接受教育的能力和机会,并在两者之间形成 恶性循环。对民族残疾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依靠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在更大程 度上依赖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政策支持。而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 障机制对民族残疾群体的倾斜或特殊政策较少、针对民族残疾群体的服务性机构 (如重度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院、庇护安养机构、就业指导机构、康复训练机构等) 鲜少、支持性机制(如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扶助救济服务等)运作缓 慢,限制了民族残疾群体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三)现阶段我国的特殊教育无法满足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必然涉及与民族性有关的概念,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也 不例外。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与非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有着较 大的差别,而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其民族性上。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一、残疾的诊断与评估的影响;
    二、双语特殊教育的需要。针对第一个问题, 当涉及到民族性问题时,一般常模化的针对主流群体的诊断与评估标准常常无法 准确、公正和公平地判断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残疾程度和特殊教育需要。另一个 问题是双语特殊教育需要的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在民族学校实行民族语文教学和 双语教学,但是目前关于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教学尚无系统的研究结论,加 之具有特殊教育技能的双语教师的匮乏、双语教材教具的开发编写困难等问题, 适合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的双语特殊教育成为了民族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特征的讨论 (一)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内在发展动力的双重性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这就告诉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和分析民族地区特殊教 育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上述特殊问题理解 为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特有规律的现象反映。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现象既能够反映 少数民族教育的本质特点,也能反映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 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过程也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这种角度理解的话, 少数民族教育构成了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特殊教育同样是 我国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王培峰(2010)认为残疾儿童少年在自然存在方面 的特殊性与其作为人之本质的普遍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残 疾儿童少年自然存在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矛盾运动构成着他们存在与发展独具 的内在动力系统要素之一。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特殊问题是在以上两种内在动力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双重性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二)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内在多元性 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观点正确阐释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认为 民族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终要用民族所处的物质生产条件去解释。这也就 能够解释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因素构成了其独 特的文化形态。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属于这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在民族 教育与特殊教育交叉领域中的集中体现。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民族 教育也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课题。如何看待文化的多样性便是其中重要的 课题之一。郭献进(2011)〔4〕认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内 容的文化多元性,各类民族学校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 教学,同时也进行着本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知识的教学。而民族特殊儿童除了具 有文化多元性以外还具有属性多元性,即残疾属性与文化属性。可以说民族地区 特殊教育无论是其教育对象还是其教育内容而言都具有较鲜明的内在多元性,进 一步说,是其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

    (三)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生产力所决定的生 产发展基础上的。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相 互关联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的滞 后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性。为了削 弱民族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带来的消极影响、保障民族地区发展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家通常以法律、政策保证民族之间不产生阶级压迫,以经济、文化上的帮 助和民族的自立自强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与民族 地区社会发展的相互关联性是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特殊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作者:伊丽斯克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特征的思考 民族的基本特征》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