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教学论文 一、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对于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如毕业设计,学校往往制定 了详细的质量标准与评估指标,而对课程设计的教学缺少系统性、实质性监管和 奖惩措施。(二)学生思想不重视。一般课程设计都是安排在学期末,学生忙于准备期 末考试,临近假期又着急回家,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设计中,而且抱着交个材 料上去就能过关的心理,对课程设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三)单个课程设计学时不足。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集中在第三学 年,开设的有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一)泵站、(二)管道、(三)水处理构筑物、大气污 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课程设计等,种类较多,但是单个学 时较少,一般只有1~2周,设计深度不够,只能浅尝即止。
(四)题目单一陈旧。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往往由相关的理论课老师担任, 一个老师要同时指导环境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而课程设计仅有1~2周,时间 少,老师精力有限,基本上所有学生只能共用一个题目,题目类型由指导老师来 确定。由于教师所掌握的工程资料有限,课程设计的选题往往已使用多年、比较 陈旧,工程实践性不强。
(五)设计脱离实际。现在进入高校的门槛越来越高,基本都要求有博士学 位,这些年轻教师往往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没有经过严格、系统的业 务技能和专业实践训练。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师若只有理论知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授课时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将理 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最终将导致学生感觉工程理论基础知识枯燥、抽象、理解 困难。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设计与实际脱节,无工程实 际意义。
(六)考核指标片面。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是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 说明书和图纸进行成绩评定,缺乏对过程的监管,使一些学生产生偷懒心理,之 前不认真查资料进行设计,临时抱佛脚找其他同学的随便改改交差了事。这种片 面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设计水平,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二、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一)加强监管,提高教学质量。健全课程设计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机制, 从学校、学院和教师三个层面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流程,对课程设计的 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教务处及学校督导组对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的抽查 监控力度,对教师指导课程设计工作、课程设计质量、成绩评定等各方面进行检 查,促进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强化教师的工程背景。当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 使老师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部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教师忙 于跑项目、写论文、出成果,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逐渐脱离了实际应用,有 工程实践经验的就更少了,即使有也是陈年的经验了,而课程设计的教学需要的 就是实践经验,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这方面的培养,定期送教师去企业交 流,使教师能接触生产一线,掌握生产实践的新动向。同时建立青年教师参加工 程实践的激励机制,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承担科研课题,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 实现学术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双提升。
(三)深化校企合作。盐城工学院“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 式,培养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部分:本科生保持4年学制不变,优化提升 “3+1”模式,在校学习时间2.5~2.8年,在企业学习实践累计1.2~1.5年。
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园和江苏科易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环境工程专业主要的 校外实践基地,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企业实际工程环境和实践教学资源。但是实 践基地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不应该仅仅用于最后一年多的企业实践阶段,前期教 学中的理论学习,如课堂的工程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及布置的课下作业都可以结 合工程实际。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也要是真刀真枪,来自于企业的项目实例,体 现当前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 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建立课程设计题库。针对课程设计题目单一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建 立设计题库的方式来解决。指导老师平时注重收集素材,每两年更新一次,淘汰 陈旧的题目,增添新的,与时俱进。题目多样化,根据题目的类型分若干个模块, 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置一些题目。如环境工程课程设计水处 理构筑物的设计题目可以分物理处理构筑物和生物处理构筑物两个模块,生物处 理构筑物模块下包含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三个主题。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题目,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有效地防止抄袭现象。学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看到感兴趣的题目,经老师确认有可行性,符合 课程设计的要求,也可以加入到题库中。
(五)拓展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目前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基本上由相关理论 课老师担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避免“满堂灌”,可以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 法系统,推行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 识的理解,学以致用。通过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知识融入到 “模拟企业、模拟项目”的情景中,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课程 设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对于一些创新性比较强的设计,可 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各级环境工程专业相关的设计竞赛,如国家级的全国高校环 保科技创意设计大赛,校级的环保创新设计竞赛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功底,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
(六)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在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 通用标准中第一条就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我国高 等工程教育一贯倡导的“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一致 的。课程设计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应该在培养学生成为 未来工程师所必需的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环境意识等基本素质方面发挥重要的 作用。在课程设计之初,可以联系相关企业组织参观、座谈、调查研究、考察等 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本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课程设计时,真题真做, 增强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 按照自愿的原则组成3~4人的团队,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一 个综合性的设计,不仅可以杜绝混学分现象,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 能力。
(七)改革考核方式。完善考核体系,严格考核制度,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改变原来单一的考核制度,注重全过程的考核,增加设计中期进度检查,设计后 期答辩环节。完善评分体系,对设计成果从创新性、规范性、严谨性、科学性等 方面进行逐项打分。不合格的设计给予一次修改机会,若还不能达到合格要求, 须下次重修,从而引起学生对课程设计足够的重视。
三、结语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背景下,课程设计作为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机组 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改进传统的教 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的环保专 业人才,为“沿海大开发”背景下的海涂生态与环境保护服务,为区域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服务。
作者:闵敏 严金龙 杨百忍 单位: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