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1999年著作权案件审判情况的回顾
1999年著作权案件审判情况的回顾 1999年,着作权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有较大发展。据统计,1 月至11 月,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着作权纠纷案件702件,审结522件,受理、审结的 案件数比1998年同期的515件和422件,分别增加187和100件,上升比率分别为 36.3%和23.4%。案件总数虽然仍不多,但上升幅度较大,总体上看与往年的案 件有一些不同特点。本文拟通过对案件情况、特点和法院审判工作着重解决的问 题作一概括介绍,简要回顾一年中人民法院审判着作权纠纷案件的情况,为关心 知识产权审判尤其是着作权审判情况的人们提供一些信息。a.着作权官司:仍是公众热点 去年,最高法院二审审理的被部分媒体称为国内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广 州雅芳公司上诉香港太平洋优利达公司、北京京延公司数据库软件侵权案,进行 了公开开庭审理。最高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该案事实不清,决定发回重审。该案由 于具有涉外因素,案件事实涉及合同和侵权的众多事实,涉及软件最终用户的法 律责任,原审判决赔偿数额达1200万美元,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 们正等待着该案继续审理的结果。
去年,地方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并审理、审结了一批有社会影响的着作 权纠纷案,如北京法院审理的美国微软公司诉北京亚都科技集团计算机软件侵权 案,陈佩斯、朱时茂诉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侵犯着作权和表演权纠纷案等;
上海 法院审理的郭石夫诉杭州娃哈哈集团侵犯《娃哈哈》歌名着作权纠纷案;
江苏法 院审结的南京青铜研究所诉南京金钥匙礼品公司、第三人南京市庆祝香港回归组 委会侵犯“警世钟”着作权纠纷案,西藏高院审结的杨松云诉日喀则地区行署修建 灵塔办公室侵犯“班禅大师头像”着作权纠纷案等。
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审结的着作权纠纷案件,相当一部分在全国甚至 国际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媒体将着作权纠纷案件作为热点新闻的审判活 动当作重要的社会事实新闻进行报导,还有相当数量的媒体约请法官、有关专家 对重大案件进行评析、讨论,使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及对着作权保护的客观情况 被国内外关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人们所了解、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 中国人民法院的声望,增强了人们对保护知识产权的信心。
b.新案件、新问题、新思考与网络有关的着作权案件接连不断,是1999年一道备受注目的风景。
在十余起案件中,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的作家王蒙等六人分别诉世纪互联 公司在网上侵犯着作权一案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轰动。
在法律界、知识产权界,这些案件所引起的,是对网上侵权案件中有 关地域管辖、保护对象的确认、法律适用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
关于法律适用:一般认为,首先应当将网络上出现的数字化作品与其 他作品等同看待,在现行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适用着作权法有关作 品的一般规定予以保护;
对于将其他形式的作品数字化上网的,应当理解为是对 其他形式作品的复制行为,适用着作权法予以处理;
网络上传输作品的,目前可 以视为是对作品的使用,适用有关作品使用的着作权法规定处理。由于网络传输 具有与其他作品的发行、传播等使用方式不同的特点,现在有相当数量的专家正 在建议在着作权法中增设网络传输权,对网络作品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
关于侵权赔偿:原则上在网络上的侵权既要对物质损失进行赔偿,也 要对精神损失进行赔偿。在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定额赔偿不 失为一种可行的赔偿方法,幅度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全国部分法院知 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建议的5000元至30万元掌握。
关于新技术:去年,侵犯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纠纷案件中涉及请求保护 数据库结构、参数及其他非程序性设计的案件也有发生。由于我国计算机软件保 护条例所确定的保护对象是计算机程序和文档,因此,依法是否应当保护上列对 象以及如何对上列对象与计算机程序、文档的关系作出认定,就产生了法律上的 问题和技术性判断的难点。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有关案件正在加强研究。
将他人的作品用作自己的注册商标、服务标记、商品名称而产生的着 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出现增长,山西省高院一审、最高法院二审的薛晓喜诉山西铝 厂着作权侵权纠纷案,薛晓喜个人最初索赔标的达上千万元,表明公众对自身权 利的保护意识和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价意识有所增强。
去年,还出现了不少要求对私人住宅建筑作品、新闻电视作品进行司 法保护的案件,这些类型的案件是以往罕见的。
着作权案件类型的不断拓展,说明人民法院着作权纠纷案件的审判已 经步入良性的、全面的发展阶段。c.办案质量:进一步体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1999年是人民法院开展“审判质量年”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同 其他民事、经济、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一样,在以公开审判为核心进行审判方式 改革的大环境下,着作权案件的审判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实现了“程序公 正、裁判公正”等司法公正的具体目标。
在审判过程中,各级人民法院突出重视了预备庭、庭前交换证据、公 开开庭、证据的庭上审查质证、当事人诉权行使的保障等程序措施,加强了合议 庭的作用和责任,逐步扩大合议庭的权力。由于做好了预备庭及其他各种准备工 作,使得一些案件经公开审理后合议庭能够当时合议当庭宣判。这种当庭直接宣 判的方式使旁听群众不仅了解了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也能够及时了解案件的处 理结果,这就使审判公开落在了实处,极大增加了法院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收到 较好的社会效果,达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相信这种方式将会随着审 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而逐步普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