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
关于美国文学的论文 美国文学的论文篇1 浅析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 摘 要: 对于美国人而言,上路旅行不仅是自由和美国梦的隐喻,而 且是实现“显明的命定”(Manifest Destiny)的物质手段和方式。本文以惠特曼的《草 叶集》和克鲁亚克的《在路上》等作品为例,说明旅行以及过路仪式表现了典型 的美国经验,表达了对美国梦的追寻、实现和传播,成为美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关键词: 旅行;美国梦;《草叶集》;《在路上》 一 道路将人们从一地引向另一地,它是不同地点彼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 桥梁。原本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两地因而被连接起来,产生互动,拥有了更加 丰盈的生命。几乎所有的文化都赋予道路以特别的价值,对之倾注了连绵不断的 情感。在美国,道路四通八达,如同一张网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而由于 美国人生性“不安分”,不愿久居一地,加上酷爱户外活动,上路旅行便成了美国 生活的一种实现方式,同时也成为美国文化的一大隐喻。这一隐喻对于美国有着 特别的意义,因为美国毕竟是由旅行者创建的:当初,清教徒远离家国,跨越大西洋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后来,他们从偏居美利坚东北一隅的新英格兰逐步西 进,扩展畛域,奠定今日美国之格局。毫不夸张地说,道路在美国的建立和发展 过程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此外,美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加上经济繁荣,汽 车工业发达,美国成为举世闻名的车轮上的国家。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美国 人花费不少的时间“在路上”,驱车出行几乎成为他们的必需。
旅行不仅是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跨越,而且常被视为对某种历程的 经历,例如,它可以象征性地指代个人的成长,或者是对某种信仰(如宗教信仰) 的追寻。穿越全美、尤其是跨越大片未开发地区的旅行,是勇气和冒险精神的体 现,这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伴随着美国向西部的扩张而被放大甚至神化。“在路 上”之于美国有着异常丰富的内涵,它包括美国梦的发现、追寻、实现和拥有。
自早期的清教徒开始,美国人便一厢情愿地、虔敬地相信脚下这片富庶的土地是 天意所赐,他们以宗教的虔心笃信“显明的命定”(Manifest Destiny)。正如一位历 史学家所指出的,这种观念让他们毫不怀疑自己“有权利极度扩展并拥有上天赐 予我们的整座大陆,以发展自由的伟大试验,以及联邦政府的自治”(这是历史学 家John L. O’Sullivan早在1845年的说法,参见Stephanson, 1995)。在宗教般先验的 逻辑之下,疆域的扩张、政权的发展与天意的召唤巧妙地实现了结合与置换,这 是信仰之作用于物质以及政治行为的一个多么令人信服、同时又令人心悸的例 证! 该历史学家在同一篇文章中声称,美洲“整座大陆”都是上帝赐予美国 人的礼物,而他们扩张疆域的目的,是为了推广自由的准则。美国人深信美国是 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第一个建立于自由准则之上的国度。于是,“显明的命 定”仿佛顺理成章地演化成为独特的美国哲学。也曾有过其他国家打着种种旗号侵略邻邦、占领异域土地的举动,但冠冕堂皇地以自由、自治为名实现扩张似乎 只是美国佬的行为。有些人,例如美国本土的印第安人,或许会说“显明的命定” 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然而,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他 们将“显明的命定”理解为将自由的理念推向整个美洲大陆甚至全世界的使命感。
事实上这是宗教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使命感,它激励着世世代代的美国作家,使 他们与之产生共鸣。此外,“显明的命定”是与美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美国 梦最早的清晰描写,或许出自阿吉尔(Horatio Alger, 1834-1899)笔下具有美国意识 的几乎超人般的人物。阿吉尔的那些虽然文学价值一般但情节生动感人的小说 (dime novel)多围绕着青少年的形象展开,与美国梦似乎并无直接和具体的联系。
然而,这些作品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任何美国人都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只 要他或她愿意“动身上路”。因此,不妨说,旅行内在于阿吉尔对美国梦的刻划 (Gable Handler,2005:124-132)。这和“显明的命定”一起,为美国文学奠定了上路 旅行的背景。
二 美国作家中,沃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992)大概是最早运用 “在路上”的比喻来象征美国梦寻这一浪漫主题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1892)中有许多讴歌上路旅行、或歌颂以道路将美国的不同地方联结为一体的例 子,虽然他似乎不曾直接、明确地指出,上路旅行对于他来说意味着美国梦的实 现。但他在作品中把美国不同地方、或把道路本身反复地浪漫化,旅行也是出现 于他笔下的一个常见主题。旅行,以及美国的不同地区,被诗人以美丽而浪漫的 语言加以描绘,其中的一个隐含义便是,踏遍美国的旅行充实了个体以及作为一 位美国人的心中的内在性。这仿佛是一种高尚而以美国为中心的主张,正如惠特 曼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
我将答谢同时代的土地, 我将追踪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并向每一大小城市亲切致意, 我将把工作纳入诗歌中使之与你一起成为陆地与海洋上的英雄主义, 我将以一位美国人的视角来报告英雄主义(Whitman,1990: 21)。该引文的第一行,“我将答谢同时代的土地,”显示出惠特曼以所在时 代不常见的态度来对待旅行,即以谦逊的姿态答谢、颂扬土地,而不是像霸权主 义者和帝国主义者那样,不由分说地摆出一副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态度。如此, 他对于旅行的立场则必然有别于帝国主义立场的追随者。这一点在引文的最后一 行“我将以一位美国人的视角来报告英雄主义”中既得到验证,又被反驳。该行强 化了“美国人具有某种独特的美国品质”的观念;与此同时,“以一位美国人的视角 来报告英雄主义”,这从内在逻辑上而言显然是帝国主义的,因为它暗含着对其 他视角的合法性和可能性的否定。而综观上下文,我们认为惠特曼的立足点应该 在于:美国人对待土地,是要去答谢和称颂,而不是征服和操控。我们以为,也 许这正是惠特曼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英雄主义被广为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 英雄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霸道的沙文主义,他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宽广 的国际主义情怀。在惠特曼那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世界主义不 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面;反之,它们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诗人“追踪地球上所有的 地方并向每一大小城市亲切致意”,他满怀激越的豪情希望“成为陆地与海洋上的 英雄主义”,这正是国际主义的明证。而旅行无疑是“追踪地球上所有的地方”的 必要手段和实现方式。
在《献给你,啊民主》一诗中,惠特曼以诗的言说方式,几乎是在解 说那所谓“显明的命定”的准则:
来啊,我要使美洲大陆溶为一体, 我要溶合太阳照过的最光荣的种族, 我要溶合神圣而引人的土地, 用同伴的爱, 以终身的同伴的爱。
我要把博爱密植如森林,沿着美洲所有的河流,沿着五大湖的岸边,且遍布在大草原上, 我要联合大都市与大都市,以它们的手臂拥抱着 对方的颈项, 以同伴的爱 用丈夫气概的同伴的爱。
为你,我献出这些,啊民主,来为你服务, 为你,为你我此刻唱这些歌声(林以亮,1989:71)。
显然,这首诗中“民主”的主体应该是美国,因为美国是惠特曼惟一真 诚的所指。如此,该诗明显地打上了帝国主义的标签。“我要溶合太阳照过的最 光荣的种族”:这是典型的美国化的言说方式,诗人是在为“显明的命定”——已 然定型在人们心目之中的集体无意识——添加注脚。“我要使美洲大陆溶为一 体”:他要征服这片土地,这种欲望打上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烙印。在诗的 结尾处,他对这种提法作了强调并加以解释,称这种形式上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 义其实是对同胞之爱,而且是以民主的名义。该诗把“显明的命定”说与关于美国 各独特之处的浪漫主义想象及其浪漫的情调结合起来:“沿着美洲所有的河流, 沿着 /五大湖的岸边,且遍布在大草原上”,并以此把“显明的命定”说和上路旅行 联系在一起。
在《我听到美国在歌唱》中,惠特曼罗列了美国各地不同行业的人们,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快乐地歌唱着。该诗的标题“我听到美国在歌唱”几乎必然意味 着诗中所写的景象发生在美国各地,而当我们结合诗人的其他诗篇来理解该诗,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这些职业结合在一起,便构成对美国梦的追寻。因为 毕竟,对于美国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对美国梦的追寻和实现更重要呢该诗与旅行 相关,因为对于惠特曼和其他任何人,为了听到诗中所有人的歌唱,他们必须在 这片辽阔的大地上长时间地旅行。
例如,在《对加利福尼亚的许诺》中,惠特曼写想象中的前往加利福 尼亚州和其他一些西部州的旅行:
许诺发出给加利福尼亚,或者内地的田园般的大草原,而后是美丽的普盖特和俄勒冈;
在东部逗留一会儿,我很快会走向你,停在那里, 教导充沛的美国之爱, 因为我很清楚我和充沛的爱属于你,在内地, 又沿着西岸的海洋;
因为这些州朝向内陆又濒临西岸,而我也将一样(Whitman,1990:108)。
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加利福尼亚经常成为美国梦的最终归宿的上佳 譬喻,因为1号公路沿着美国西部海岸线自北向南纵贯全美,并把美国与加拿大、 墨西哥连接起来。这也使加州成为“显明的命定”的象征。在《对加利福尼亚的许 诺》中,惠特曼并没有深入发掘加州之于旅行的文化内涵,他更多的是以加州作 为自己西部旅行的目的地。正如他本人在诗中所写的那样,在前往加州等地的旅 行设想中,他旨在“教导充沛的美国之爱”。这再次表明惠特曼对他心目中具有美 国特性的文化因素的关注,不管这些因素是否真正具有独特的美国性。这首诗体 现了美国西部扩张与美国之爱的融合,并借此展示出西部扩张中所蕴含的文化自 觉。该诗也显示出,美国旅行与美国理想或美国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加州所代表的粗犷、充满野性和神秘诱人的品质,强烈诱惑着惠特曼, 而他的不安分、浪漫气息和不竭创造力也似乎在应和着加州的感召。1874年冬, 惠特曼因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身体欠佳,便住在弟弟家中疗养。他从费城的商业 图书馆中查到有关加利福尼亚红杉的资料,从被伐倒的红杉树联想到自己的染病 之躯,心中不免萦绕着淡淡的凄苦与感伤。但他旋即恢复一贯的乐观与自信:赶 车人和伐木者号称听觉敏锐,却很难听到枯死的红杉树之歌唱;凭着对脚下热土 和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的热爱,以及诗人超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他却仿佛能听到, 想到此,他不禁颇感欣慰。诗人告诫自己和世人不要徒自悲伤;不仅要为曾经的 荣光而骄傲,还要满怀信心地把明天传给一代新人。诗的结尾处写道:
我看见现代的精髓,真实和理念之子,正在降临于巾帼长期准备的、真正的新世界, 它将为广大人类,为真正的美国这个过去如此伟大的子孙,开辟道路, 以创造更加伟大的未来(惠特曼,1994:362)。
该诗立足于诗人想象中的西部之旅,是想象的结晶,是诗人“心游八 仞”的产物。这里并没有可以实际踏足其上的道路,但必然有一条看不见的道路 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挥之不去。这样譬喻意义上对道路意象的使用,在惠特曼诗 歌中并非个别现象。组诗《路边之歌》计有39首诗,写的是沿着人生的康庄大道 旅行途中的种种观察与感怀,如《思索》:“关于服从、信仰和友情;/当我站在局 外观察时深感惊异的是,广大群众竟听从不相信人的那些人的教导。”(惠特 曼,1994:188)可谓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在人迹未到的小路上》(惠特曼,1994:188) 也是以比喻的手法写心中所见,称只有到了“人迹未到的小路上”,才真正找回自 我,“摆脱了迄今为止公认的准则”,甚至也看清了尚未公认的准则。只有当到了 人迹罕至的地方,才使人神清气爽,他因此深深喜爱上了“这销声匿迹、却包罗 万象的生涯”。诗中所包含的深刻的哲理昭然若揭。
三 表现旅行与美国梦相联系的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克鲁亚克(Jack Kerouac, 1922-1969)的《在路上》(On the Road, 1957)。这部表现“垮掉的一代”的 名作以20世纪60年代特有的反叛姿态,对美国理想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用以 描写美国的语言浪漫而堂皇,仿佛倒有了几分虚假的成分。然而,其中的叙事主 人公塞尔·派若代斯(Sal Paradise,此人的姓氏意为“天堂”)对生活和美国感到无比 兴奋,这便使夸张的语言平添了不少可信度与逻辑性。克鲁亚克对普遍状况的描 写多体现为地方性的特征,例如在小说结尾处的段落:“因此在美国,当太阳落 山,我坐在老衰的河流码头,看着新泽西上方长长的天空,感受着整块未开发的 土地以不可思议的巨大的鼓包状滚向西海岸,整条路往前伸展,所有的人梦想着, 在爱荷华我知道到如今孩子们肯定在一片允许孩子哭的土地上哭着,今夜星辰无 影踪,你难道不知上帝是噗噗熊”(Kerouac,1991:307) 这段颇有意识流韵味的文字告诉我们,在克鲁亚克心目中,美国同时 表现出众多个体各自独立存在时的多元性,以及它们共存时的整一性;而这两种 状态又是同时存在的,即:一个和多个并生共存。虽然作家把美国分成几部分 ——新泽西,西海岸和爱荷华,他的笔下也出现了“在美国,当太阳落山”,仿佛太阳在美国各地同时落山。事实上,即使是他提到的三个地方,太阳降落的时间 也是大相径庭的,全美的“太阳落山”更不会有统一的步调。然而,该意象把全美 各地连接了起来,把它们统一在美国梦的旗帜之下。这一事实由于“在爱荷华我 知道到如今孩子们肯定在一片允许孩子哭的土地上哭着”而得以强化;否则,这一 事实会变得可笑。放在整部作品之中,该说法暗示,让孩子哭是一件浪漫并几乎 是梦想成真的事情。如果孩子被允许哭,他们肯定会哭,因为这是他们表达自由 的方式。尽管这段文字并不旨在连接上路旅行与自由,也不旨在表达自由,它却 以有趣的方式实现了对两种意义的表达。孩子的哭泣是一例,“你难道不知上帝 是噗噗熊”的问句是另一例。仿佛上帝是“噗噗熊”(Pooh Bear,即维尼熊Winnie the Pooh,一只笨笨的玩具熊,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因为上帝在美国可以是“噗噗熊”。
克鲁亚克暗示,今晚上帝如同噗噗熊一般笨拙,他以此来嘲讽戏谑上帝,这也反 映了“垮掉的一代”的宗教观和对待威权的一贯态度。
旅行与自由的关联从《在路上》的许多部分都可以见到。临近末尾处, 当迪恩·莫利亚蒂(Dean Moriarty)即将与塞尔分手,迪恩问塞尔,“伙计,你的是 什么路——纯情小子路,疯子路,彩虹路,虹鳉路,任何路。随便谁随便怎样的 随便什么路”(Kerouac,19 91:251)。小说中,迪恩曾直截了当地告诉塞尔,一个人 可以选择他喜欢的任何路,并可能因此而发迹。这是关乎选择的事;选择当然是 最大的自由,克鲁亚克明白无误地指出道路给人任何可能的选择——这事实上也 是规范一个人自己的道路的自由。惠特曼也表达过同样的思想:
赤着脚我心情愉快地上了公路, 我健康,自由,世界为我展开, 眼前褐色的路把我引向所选择的任何地方(Whitman,1990:120)。
惠特曼在此的立场与克鲁亚克是相同的。路通向“所选择的任何地方”, 因此选择道路便意味着选择自由。这自然令人联想起弗罗斯特的名篇《未被选择 的路》(Baym et al,1985:1020),虽然二者的差异性更为突出。生活于美国 社会转 型时期的弗罗斯特对美国工业化的进程充满忧虑,他执著于自己的选择,坚守传 统,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风情入手,并进而超越狭隘的地域局限,达到普遍性 的诉求。正如他对于诗歌“始于喜悦,终于智慧”的理解一样,弗罗斯特虽以农民自居,并保持着普通农民的生活方式,这位“新英格兰的苏格拉底”(Yankee Socrates)的文字却总是以睿智和哲思省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拘一格的 写 作风格,正是诗人不落俗套的选择。和惠特曼充沛的激情和乐观情绪不同,弗罗 斯特笔下淡淡的愁绪和挥之不去的沉郁更凸显出“选择”的不堪承受之重。《未被 选择的路》富含象征韵味,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因为它远非新英格兰某一乡间 小路的十字路口所发生的故事,它揭示了诗人面对时代抉择时的心声。对于惠特 曼来说,则“世界为我展开”,他步履轻快,踌躇满志,仿佛世界之大任其驱驰。
当选择不复成为问题时,诗人笔调昂扬不羁,其轻松自在之情跃然纸上。之所以 如此,在于惠特曼衷心认同时代的选择,他为美国的飞速 发展而欢欣鼓舞,他 愿以自己的诗笔抒写时代的最强音。
两位诗人对不同“旅行”路向的选择,出于他们对于时代演进的不同态 度。无疑,他们对于“选择”主题的表现都是象征性的,而美国诗歌史上表现旅行 和选择的具有象征意味的名篇,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 (Johnson,1960:350)当是扛鼎作之一。诗中,主人公浑然不觉间跟随死神化身的马 车夫一起上路,途经象征着人生不同阶段的驿站:孩子们嬉戏的操场、谷穗低垂 的田野和夕阳西下的场景,抵达“几个世纪”后方恍然大悟的一片墓地。无需指出, 任何的旅行皆意味着选择,正如弗罗斯特诗中所写,不同的路向带来迥然有别的 景致和结局。《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通过死亡之旅,写出诗人淡然处之 的生死观;不明就里中实现的旅行似乎表明诗中主人公的选择是无奈的,但该诗 却反映了诗人对待死亡的一贯态度。和弗罗斯特一样,狄金森借偶然和个体表现 普遍和整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种对选择的表现,其实是对美国诗歌中自我 与迷茫这一中心矛盾的反映,这在许多美国诗人那里都有所体现(Parini,1993)。
由于克鲁亚克的《在路上》围绕着路途中发生的事件、围绕着“在路 上”来展开,他把道路和许多事物 联系了起来,并因此坚实地揭示出美国道路的 美国性。除此之外,他还把旅行与过路的仪式结合起来。过路即地理意义上的穿 越,它意味着一种经历和阅历,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个人所处的 文化的;因此 它超越了个体,进入到集体无意识的范畴。某种东西要成为表现过路的仪式,它必须怀有文化的背景,并且在文化层面上被接受。在小说的较早部分,作者写道:
“随后春天来了,旅行的大好季节,四散的人们都已准备好,出去旅行一两次。
我正忙着写小说,到了中间的地方,[……]我准备好生平第一次赴西部旅 行”(Kerouac,1991: 6)。作者把春天称为“旅行的大好季节”,暗示着如果不是每人 都外出旅行,至少许多人如此。这“旅行的大好季节”充满诱惑性,驱使塞尔出游。
小说的后面部分显示,这次赴西部的首次旅行对塞尔而言的确是一种过路仪式, 是他的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西部是美国文化最活跃、最外向、也最“左 倾”的地区;旧金山和洛杉矶作为美国西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城市,和纽约等东部 都市不同,因为后者秉承了新英格兰地区对美国文化母体——英国和欧洲文化的 依赖,显示出更大的保守性和守成倾向,而亚裔移民由此登陆美利坚的西部地区, 则以开放的胸怀和容纳百川的气度孕育着文化的多元性。旧金山之成为“垮掉的 一代”事实上的大本营,并策源了不少如反越战这样反精英文化的标志性事件, 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塞尔赴西部旅行,是为了吸收离经叛道的精神营养,从而进 一步强化他的“垮掉”品质。上路旅行的想法深深植根于美国意识之中,而塞尔的 西部旅行其实也象征着他这一代人的一段成长经历。
上路旅行是实现美国梦的象征性的、也是最简单的途径。许多美国 文 学作品都以不同方式对此惯常意象加以表现,惠特曼和克鲁亚克只是其中的两个 例子。这些美国作家把道路旅行作为一个隐喻,通过对“在路上”旅行这一意象的 平面白描或对其深层的象征意蕴的开掘,表现了典型的美国 经验,暗示着自由 以及过路仪式,表达了对美国梦即美国理想的追寻、实现和传播,从而成为美国 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