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探讨论文
素质教育整体改革探讨论文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是马克思主义 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 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的成果与结晶,是中国教育走向21世纪的旗帜 和方向。下面笔者试图就实施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作初步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 之目的。
一、狠抓“四个优化”工作,带动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
(一)优化德育工作。
前不久,李岚清副总理就学习、贯彻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作了题 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其中“思想品德、纪律 法制”教育则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内容上,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 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自制力、鉴别力、抵抗 力,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我校开展了如下活动:1、实行校级、班级两 级管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
3、开展普及法律教育活动,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4、围绕“五会”教育加强 德育工作一月一专题教育活动。5、采用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用表及“家长、学生、 班主任、任课教师”参加评估的方法,进行量化考核。6、实施生动教育。走向素 质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开拓生动活泼的教育新天地。在实施生动教育过程 中,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英雄为榜样,始终坚持了“心中有祖国,心 中有他人”的思想教育活动,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教育的切入点。为实施生动教 育,我校每年举办“读书节”、“雪地杯足球赛”、“田径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爱 我中华读书演讲会”等活动。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收到 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优化教师队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而艰巨的改革。要 实现转变,就必须在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等根本问题上彻底转变传统的意识, 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极大的优化教师队伍。
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从“四个结合” 入手,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
第1、指令性与主动性相结合;
第2、指导与自修相结合;
第3、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第4、教学急需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
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1、请进来,走出去。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聘请有关专家顾问来校指导教 研活动,同时委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市、区各类骨干教师培训。
2、结对子,老带新。我校每年举行一次拜师,新老教师签订师徒合同。
老教师耐心传、帮、带,新教师虚心求教。组织定期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做汇报 课,评选教学“新秀”。高级教师讲授示范课,中级教师每学期出一节教研观摩课。
3、定期开展基本功竞赛活动。学校先后举办书法、绘画、教案和教材分 析等项竞赛活动。
4、树典型,培养学科带头人。几年来,我校鼓励青年教师出去拜师,学 习教学经验,摸索教学方法,积极为青年教师成长“压担子”。“搭台子”。
5、双向反馈,服务学校。凡是参加国家、省、市、区继续教育的教师无 一例外都要完两个任务:
(1)带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参加培训和进修。
(2)将培训进修的学习成果主动自觉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学 以致用,学用结合。
目前,我校初步形成了一支相对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师队伍,有利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三)优化科研管理。
科研为先,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不注重科研管理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抓 不好科研工作的校长不是聪明的校长,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确定了“端 正认识、科研兴校;
领导重视、广泛发动;
健全组织、加强培训”的教科研工作 方针。
我们宣传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教出成人成才的学生,鼓励教师在教育科 研方面做出成绩。
我们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 的职业,由于它的本质特性、过程的长期性、效益的滞后性等等,如果不以教育 科研为先导,一切改革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所以我们在教工中大力提倡学习先 进的教育理论,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学习之钟长鸣,校风建设之 本已成共识;
“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大家的行动口号。我们提倡教师人人走学 习、实践、科研三结合的道路,鞭策教师破除科研神秘感,树立自信心,提高理 论思维,增强科研意识。
教研、科研管理人员深入到教师中去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用心发现、培养、 总结、推广那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改革经验;
进一步明确教育科研为教育 行政决策服务,为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方向。充分展开对重点科研课题 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带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广泛地开展。
近年来,我校全面工作在教育科研导向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校先后有2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一位骨干教师参加了首届“中小学骨 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十六位青年教师出类拔萃,成为市、区骨干教师。先后有 两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区先进教研组。连续三年接受市、区综合办学水平检查, 名列榜首,并对我校工作给与高度评价。1999年,被省授予“先进家长学校”称号,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先进试验校”称号,并荣获省级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实验研 究科研成果二等奖。于2000年4月我校课题:《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 的实验与研究方案》,荣获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总之,一种学风浓厚、教风严谨、校风向上、人人“知耻而后勇”、“发愤 而成才”的朝气蓬勃的局面正在形成。(四)优化管理机制 我校本着狠抓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为切入点,依照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则, 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落实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学校全员岗位职责》、《学生 管理考评细则》和《学校教职工奖惩办法》等,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走上有法 可依、有章可循的科学轨道。同时,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努力变消极为积极,变 矛盾为团结,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有效的保证了学校素质教育的稳 步发展。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产生了飞跃,连续三年位居全区先进校行列。
二.加强教研教改,探索素质教育整体改革的新模式。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第三次全教会提出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一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模式 的根本变革,无疑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提出挑战。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 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重视教 而忽视学;
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
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 的主动参与;
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
重视 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
重视考试的选择功能,忽视 学生的综合评价等。为此,有必要采用硬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 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素质 教育的做法,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 生过重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初级中学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结合我校的探索实践, 我们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第1、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什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 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主体,而不是在时间 安排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次”。
第2、教育工作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 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这是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按照这样的教 育思想,教学活动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轨道,衡量一节好课,评 价一节好课也要以学习者的发展为尺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更新观念,用新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教学。不可否认,大多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 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但不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因此是低水平的,如何将这种 不自觉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行为,正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说法:“课外抓能力,课内抓知识,热热闹闹搞素质 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这句话引人深思,课内课外为什么两张皮?我们 在调查中了解到,不是故意为之,广大校长、教师对改革课堂教学有着强烈的愿 望,但深感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围绕创新精神的培养制定了一套符合校情的教 育教学方案,即《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方案》。
要素一: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课程体系。
要素二: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课堂体系。
要素三: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素四:建立适应创新教育教学“四要素整合”模式的管理体系。
据此,我们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的空间。建立和不断 完善创新教育运行机制,在课程改革、师生评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应用 等方面统筹规划,以科学、规范、有序、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创新教育的开 展。我校多年来坚持课程改革,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为三大板块,把选修 课开课门类增加到20余种;
并增加了一些新型课程,如学法指导课,心理健康课 等。创造条件实施周末活动方案,即在学生中进行5个学科的竞赛训练,开办微 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四室,开展科技、社会实践、小型体育比赛等 三类活动,举办音乐、美术等2种欣赏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挥提供广 阔的空间。与此同时,我们完善教师评估体系,特别是调整班主任工作评估指导 思想,把教师从沉重升学率的竞争转移到注重创新教育的探索实践上,促使全体 教师成为实施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