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019形... 正文 2019-09-21 07:35:13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019形势与政策论文

    相关热词搜索: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1 分析世界新能源形势与政策 2011年,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 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西亚 北非局势影响地区能源生产和运输安全,导致国际油价波动,对能源消费国经济 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日本核事故沉重打击了全球核能产业,对世界各国的核电政 策造成不同程度影响。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石油价格仍面 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核能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重 拾发展信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相关国家针对南海、北极等潜在能源重要产地的 争夺将进一步加剧。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 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 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 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 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 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 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 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 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 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 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 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 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除了要在传统的产能地区西西伯利亚发掘新产 量,还需要开发基础设施落后的东西伯利亚地区甚至北极地区。俄罗斯能否有足 够的资金支持开发投入,仍面临不确定因素。俄罗斯石油生产高峰时期,每天可 达到1050万桶,但到2035年,日产量会下滑到970万桶。其他一些国家尽管拥有 丰富的资源,但出于各种考虑限制开采。例如,美国在阿拉斯加北部拥有丰富的 石油储量,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就地储备石油,长期限制开采。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 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 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0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 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全面提速—— 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 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08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 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 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 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 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08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 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 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 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 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 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 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 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 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 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 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

    节能降耗—— 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 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 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 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 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 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 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了解,2009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 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 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 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 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 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 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 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 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 下一个能源替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 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 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 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 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 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 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 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 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 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 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 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 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 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 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 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 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 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 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 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 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 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 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 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 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 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 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 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 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 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

    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 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 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 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 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的提升。能源是企业最基本 的投入品,一个清洁、高效、低成本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提供 物品和劳务的成本,这在竞争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企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石油集团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最后,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体现 在有足够的能源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综合性国 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思路,有利于中国石油集团更好地参与传统能源资源和市场的 竞争,也有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提高能源长期供给结构的弹性。同 时,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有助于降低由于能源利用带来的环境 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近年来,国际能源局势起伏跌宕,变化剧烈。油价飙升严重冲击能源 消费国经济,也使能源输出国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消费国节能与海外拓展同 时推进,生产国频打“能源牌”争取政治经济利益最大化,国际能源合作日趋活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大幅跳水,新能源发展在逆境中被 提升到战略层面,作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引擎。综合分析,目前国际能源局势正处 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认真审视我国能源发展格局, 完善相关措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把握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近年来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和巨大的环 境压力。

    30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10.3%,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6%,2008年 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6亿吨标准煤,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倍多。尽管我国能 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优质能源少、人均占有量低,能源供应偏紧、资源约束 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能源消费强度将保 持较高水平,油气需求增长又快于煤炭,国内资源开采量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难以 较快增加。我国石油储采比仅为11.1,远低于世界40.5的平均水平,能源尤其是 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我国能源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2.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凸显。

    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 大,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逐年 攀升,2008年累计进口石油2.1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1.3%。预计到2020年前 后将超过日本,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上升意味着能 源安全形势的脆弱性增加。世界石油资源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 道控制能力薄弱,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及单一的海上运输路线,凸显 了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脆弱性。战略石油储备刚刚起步,应对突发事件或危急时 刻的保障能力需要加强。

    3.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能源需求持续低迷。

    从一开始,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就逐渐显现并日益加重, 外部需求萎缩,工业增速减缓,企业经营困难,投资增速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 大,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增幅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原油、天 然气和电力消费增幅分别下降4.9个、1.2个、9.8个和8.5个百分点。预示国民经济 景气程度的先行性指标——全国发电量从去年10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今年1—2 月累计增幅同比仍为-3.7%;1—2月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同比为-5.2%,能源需求持续 低迷。今年以来原油、成品油产量和原油加工量均比计划调减或比去年同期下降, 炼厂调低负荷、减产运行,成品油需求疲软,库存涨至历史高位。

    4.当前发达国家正在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而向内挖潜,世界范 围内一场新经济变革已悄然来临。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发达国家纷纷反身内省,为寻找和培育 新经济增长点、迎接下一轮经济上行周期的到来积极准备。值得关注的是,当前 世界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 7000亿美元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把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产业,提出在未来三年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 倍;2012年在发电总量中占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增至25%;未来10年将投资 1500亿美元建立清洁能源研发基金,用于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可 替代能源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动用40亿美元政府资金,支持汽车制造商重组、改造和技术进步,生产更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车;投资45亿美元对联邦政府建筑进 行改造,10年内将现有建筑的能效提高25%。

    奥巴马提出,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谁将主导21世纪;谁在新能 源领域拔得头筹,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 也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拉动经济、扩大就业、抢占未来制高点和防止气候变暖的重 要手段。欧盟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将新增投资300亿欧元,创造35万个就业机 会。

    法国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 23%,相当于每年节省2000万吨石油。德国计划在202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领域就 业规模超过汽车产业的就业规模。英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提供1000亿美元建立 7000座风力发电机组,新增就业16万人。日本将增加太阳能发电量20倍,新型环 保汽车的使用量增加40%。韩国在普通家庭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地热、风能和 生物能源,并将兴建200万套节能绿色住宅。

    面对这一局面,我国不能因为当前金融危机导致能源供需矛盾缓和, 而忽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汲取过去一些产业发展的沉痛教训,密切跟踪世界 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真正 把新能源发展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二、抓住机遇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上世纪100年间,世界上15%的人口完成了工业化,使得石油消耗量 急剧增加,从上世纪初的2400多万吨飙升到30亿吨。在本世纪,将有85%的人口 进入工业化,能源消耗量必定进一步增大。虽然世界能源探明储量仍在继续增加, 但地球上的能源毕竟有限,而人类社会的能源消费则是逐渐增长的,以目前的消 费速度,总有一天,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资源会枯竭。因此,人 类必将实现向“后石油时代”的能源转换。从世界范围看,可再生能源更具竞争力 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是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 能源代替稀缺能源,逐步提高替代能源的作用。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 国在努力增加能源供应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改善能源消费方式,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因此,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是促进我国能源格局日趋合理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当前 金融危机形势下,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既有助于拉动投资,也有助于 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做可靠的能源准备。《“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能源建设的总体 安排是:有序发展煤炭;加快开发石油天然气;在保护环境和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 下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温家宝 在今年“两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 源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1.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煤炭约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 百分点。煤炭转化为能源的主要形式是燃烧发电,燃煤发电在我国煤炭终端消费 中占56%以上。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2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6.01亿 千瓦,约占76%;水电装机1.72亿千瓦,约占22%;核电装机906万千瓦,占1.3%;
    风电894万千瓦,仅占0.8%。煤炭的燃烧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分别占二氧化 硫排放的90%、二氧化碳排放的70%和氮氧化物排放的67%,而且每开采l吨煤会 破坏2.5吨地下水,煤炭开采后还会造成地表塌陷,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以及 矽肺病等。因此,努力降低煤电比重是改变我国能源格局、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 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为此,要继续优化电源结构,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重, 不断替代燃煤发电;另一方面,在加快发展循环液化床燃烧、大规模煤气化等洁 净煤技术以及改进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的同时,加快研发和推广煤炭多联产 等新一代洁净煤技术,逐步优化调整煤电自身结构,将煤炭的产业链延伸至下游 化工制品。

    2.积极发展核电。

    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理论上讲,1公斤的铀全部裂变释放出的裂 变能,大约相当于2500吨煤或2000吨的石油燃烧时释放出的能量。一座百万千瓦 的火电站需要260万吨煤,而核电站只需要30吨的铀原料即可。核电站一年产生 的二氧化碳仅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且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和烟尘。近几年,世界核电建设开始复苏。美国能源部2007年宣布,未来2年内 将兴建32座核能发电厂;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40台核电机组;英国于2008年 1月决定恢复建设核电站;印度计划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高 效、清洁的核能将在全球能源格局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008年福建宁德、福清,广东阳江,浙江方家山核电工程相继开工, 共计14台百万千瓦机组,总规模达1400万千瓦,标志着我国核电建设步入快车道。2008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约为900万千瓦,仅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3%。

    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目标,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 增加到7000万千瓦,核电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4%,这意味着今后 每年至少开工建设2个核电站、4台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2020年前,我国投入核 电的建设资金累计将达4000亿元。去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推出扩大 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核电项目成为首批核准的拉动内需项目,标志着 我国核电建设高峰即将到来。

    3.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2006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仅比2005年上升0.5个百分点。促进可再生能源加快发 展,有助于实现能源长期战略替代,也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我国已立法将可再 生能源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 划》,根据规划,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0%。

    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水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近7亿千瓦, 占常规能源资源量的40%,根据目前的勘测设计水平,我国水电有2.47万亿千瓦 时的技术可开发量,如果开发充分,至少每年可以提供相当于10亿—13亿吨原煤 的能源。水能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比是很好的调节电源,开发水电的 同时还可以实现防洪、灌溉、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目前水能开 发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应当优先加以利用。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技术也基本成熟,可以作为当前规模开发的 一个重点,形成实际供应能力。太阳能资源潜力巨大,一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经济性改善,就将得到广泛应用。现阶段应加大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热利用技术的 开发与攻关力度,结合建筑节能,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我国生物质能具 有品种多、分散性强、收集成本高的特点,宜于发展多种利用技术,开辟不同用 户市场。现阶段可从现有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入手,逐步提高开发利用水平。对一 些较为成熟的技术,如农村沼气、秸秆发电等,积极推广,予以扶持。对一些尚 未突破的关键技术,如纤维素乙醇等,合理投入,开展研究。新能源及其相关技 术对未来的能源替代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充分重视,早做准备,积极跟踪,组织 研发。

    面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我国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 一套完整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路线图,尽快整合现有产业资源,把现有资源、扶持政策体系及未来十多年的能源投资格局理顺,打造高效率的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宽松环境,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来支持中国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油气产业的开源节流。

    一是加快建设油气基地。按照“挖潜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 拓南方”的原则,通过地质理论创新、新技术应用和加大投入力度等措施,到2010 年,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93亿吨和920亿立方米。二是加快石油替 代工程。按照“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进”的原则,加快发展 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工技术,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为 “十二五”及以后更长时期的石油替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三是促进油气行业节能 降耗。

    此外,中国应对石油安全挑战,应该着眼全球,从战略的高度借鉴其 他国家的经验,降低石油进口依赖,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加强国际石油 领域合作,加快建立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现代石油储备制度,制定确保 国家石油安全的一整套方案。

    下页带来更多的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 浅析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 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 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 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 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 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 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 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 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 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 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 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 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 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 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 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 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 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

    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 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 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 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 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 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 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 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 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 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 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 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 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 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 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 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 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 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 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 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 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 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 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 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 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 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 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 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 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 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 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 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 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 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 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 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 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 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 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 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 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 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 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 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 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

    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 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 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 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 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 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六、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 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 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 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 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 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 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 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 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 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 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 国关系将获得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 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 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 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 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 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 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 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 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 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 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 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 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 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 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 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 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 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 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 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 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 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 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 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 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 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 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 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 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 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2019形势与政策论文》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