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班主任 浅谈 德育工作 班级 德育论文 六年级班主任德育论文 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的内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课授业,更大的责任在于育人。由此可见,德育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工作骨干力量,所以,班主任自然而然地成了德育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对此,本文从班主任角度上出发,浅析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字:班主任,德育工作
随着新的教育教育理念的出现,几乎每所学校都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全校、全员抓德育。其中,班主任作为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引导者,也承担起则学校德育工作重要载体。工作繁多,任务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德育的关键,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信念进行宏观的导向,而且又在微观上对学生培养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所以,如何做好班级德育工作,成为众多班主任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懂得尊重、欣赏学生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有较强的自尊心。需要老师、家长给予一定的关心和尊重。不能把他们当作小孩子看待。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某个同学成绩优异就给予过分的关注和尊重,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就特殊对待。要一视同仁地对待两者,这样他们才感受到被尊重、关心。学生感受你尊重了他们,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就会听从于老师的指导,对于班主任顺利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进行适度批评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的管理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学生不遵守班规校规,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量化的管理。对于犯错的学生适度批评。可以对其进行单独批评、单独谈心,让学生在和善的言语中认识错误,进行反省。同时,避免在全面同学面前对其批评或标签为反面教材,这样造成学生容易形成自备、自负心里。
三、加强与家长沟通工作
教育是一项系统且长远的工程,单单依靠老师和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
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与家长的目的也是一致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可用之才。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要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概念上讲,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班主任可以在课外的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以及班主任可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余的状态。这样,对于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四、营造相互激励竞争环境
杜威说过:“ 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室作为学习和教育的区域,环境的优劣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班风、学风、班貌,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群策群力,合力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然而,班级环境的布置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还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良好局面,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德育素质也是一大帮助。
五、适当对学生进行激励
班主任适当地激励学生。有研究表明,恰当的时机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也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及时地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情感,树立自信,在愉悦的体验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被赞扬的成功和快乐。此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班主任要需要帮助孩子及时消除不良的情绪,教导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和学习态度对待生活,排除焦虑带来的痛苦,尽量帮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如: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不及格成绩,班主任可以在学生沮丧时给予一定的激励:“今次不及格,下次努力点你一定可以的!要好好加油!”。这样的激励语,看似一般,但是在学生心情最为低落时,班主任一句鼓励性语言足以燃起学生低落的斗志。所以,班主任对学生要进行合适的激励。
结论:综上所述,德育工作中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对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且长远的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多作努力,多思考、多总结。还要有能抓住教育机会的能力,在工作当中能够学会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艺术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从理论的高度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出一个教育的春天。进而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荣树云.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2]关鸿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0
[3]苏彭成 激励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
[4]刘文嘉,廖艳群.新形势下中小学生亲子教育缺失及对策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5]郝志瑞.新时期中小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