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心电图 冠心病 病理 临床 特征 冠心病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早期心电图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病理及其临床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75例冠心病患者(A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与55例健康成人(B组)对照。结果 75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55例健康成人(B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电图是检测冠心病快速、有效的方法。【关键词】冠心病 病理 心电图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the pathology and clinical electrocardiogram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select 75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Group A) and give them a checkup with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Execute comparison with 55 healthy adults (Group B). Results electrocardiogram conditions are quite different between 75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Group A) and 55 healthy adults (Group B). Conclusion electrocardiogram is a quick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checking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Pathology Electrocardiogram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状动脉循环障碍,引起心肌与氧代谢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1997年国际心脏病学会或WHO冠心病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9年元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患者(A组)75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5±8.7)岁,均为窦性心律,心功能(NYHA标准)I或II级。所有患者均未服用影响心肌复极的药物。健康成人(B组)55例,男性3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2±7)岁,体检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压正常,无心、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等病史,心电图及X线检查,无心脏病依据。心电图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标准; 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0.15mV和/或T波低平、双向、倒置[1]。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MAC1200型十二导联心电图记录仪,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波形,所有数据经十二导联心电图记录仪自动生成,由心电图医师分析电信号。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作x2检验,p<0.05为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75例冠心病患者(A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0.6%(68/75),无ST段、T波改变9.3%(7/75),健康成人(B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1%(5/55),无ST段、T波改变90.9%(50/55),75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55例健康成人(B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2]。见下表。
冠心病患者(A组)与健康成人(B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对照
3 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冠心病是多种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95%-99%)。因此,习惯上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变的特点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多发生于3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冠状动脉狭窄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和痉挛这两方面引起,这两个方面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病理过程,但这两者又互相关联。冠状动脉痉挛往往发生在粥样硬化病灶的血管上,而严重痉挛和痉挛反复发作又会加重粥样硬化病变,两者常争先发生,相互促进,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狭窄。 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主要是指发生在冠状动脉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一个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大、中动脉的内膜上,表现为内膜脂质、纤维斑块形成,管壁失去弹性为特征。由于冠状动脉比所有其它大、中动脉都靠近心脏,因而承受最大的收缩压的撞击,再者,冠状动脉血管束由于心脏的形状而有多数方向改变,因而承受较大血流冲击力,粥样斑块常在冠状动脉转弯、分支处较重。早期斑块分散,呈节段性分布,随着疾病的发展,相邻的斑块可互相融合。在横断面上斑块多呈新月形,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有时可并发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根据病变引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可将冠心病分为4级:Ⅰ级,管腔狭窄在25%以下;Ⅱ级,管腔狭窄在26%—50%;Ⅲ级,管腔狭窄在51%—75%;Ⅳ级,管腔狭窄在76%以上。由于冠状动脉管腔较主动脉小,故一旦发生粥样硬化可引起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和管腔狭窄,特别是在有继发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内出血等继发改变时,常可迅速造成管腔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引起冠心病的另一个原因是冠状动脉痉挛,一方面在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如激动或紧张)时,即可通过兴奋α受体而引起冠脉痉挛。也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因某些诱因而痉挛,减少了供血;或由于运动及其它原因使心肌耗氧量急增,冠状动脉的血供满足不了心肌代谢的需要,从而引起心肌供氧量不足和耗氧增大时,失去平衡,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缺氧造成代谢产物堆积,这些物质刺激心脏局部的交感神经末梢,信息由传入神经经下段及上段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段送至大脑后,在相应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产生不适感,其性质往往不是胸痛而是胸闷或紧缩感。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时间短,则引起心绞痛,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时间长,易伴发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肌梗死。心肌缺血若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室纤颤)则可导致心性猝死[3]。
本研究表明,75例冠心病患者(A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0.6%(68/75),无ST段、T波改变9.3%(7/75),健康成人(B组)心电图ST段、T波改变9.1%(5/55),无ST段、T波改变90.9%(50/55),75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55例健康成人(B组)对照,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资料显示,冠心病病变的特点是因冠状动脉狭窄而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心肌缺血可表现为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心绞痛可分为劳累型、自发型和混合型三类[4]。劳累型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相对缺血,多因劳力、情绪激动等使心肌代谢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而诱发。自发型心绞痛属于冠状动脉绝对缺血,因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发作心肌缺血,多于静息状态发病,无任何诱发因素。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均属于自发性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指患者同时并存劳累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心绞痛可能由于心肌代谢增加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两种因素所诱发。有文献报导,各种类型的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大体相似,鉴别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从临床心电图学角度考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变异型心绞痛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冠脉供血不足各有其相对的心电图特点,如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表现为一过性ST段偏移、一过性T波变化、一过性U波倒置。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RS-T夹角增大 、缺血型T波、ST段形态改变及ST段下移。变异型心绞痛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时,如果ST段抬高见于下壁导联,心绞痛缓解后,ST段可迅速降至基线。与ST段抬高相对应的导联可出现ST段下移,原有ST段下移者,发作心绞痛时ST段可仅上升至基线等[5]。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符。
心电图在冠心病早期诊断方面的作用,由于其快速、有效、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已作为常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未来医学发展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陈新.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9~81
[2] 仪忠直,王爱萍. 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ST-T诊断.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12(5):397~398
[3] 林荣,林青,洪美满. 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探讨.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3):183~185
[4] 方丕华. 冠心病指南中有关心电图的解读.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5): 361~366
[5] 季英敏,季文慧,王悦喜,持续性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探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