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减刑程序研究论文
减刑程序研究论文 一 程序的正当化是指改革现有程序中的非正当化因素,构建合乎程序正义要 求的正当程序。按照学界的一般理解,正当程序具有以下“最低限度的要求”:(1) 受到裁判直接影响的人应充分而有意义地参与裁判制作过程;(2)裁判者应在 控辩双方之间保持中立;
(3)控辩双方应受到平等对待;
(4)审判程序的运作 应符合理性的要求;
(5)法官的裁判应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形成;
(6)裁判过程 以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
(7)程序应及时地产生终极裁判结果 等。
如果深入考察我国现行减刑制度,就会发现其程序的设置与正当程序的上 述要求相去甚远。根据司法部《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减刑案件的 办理程序大致如下:分监区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制定第2年分监区的年度罪犯减刑 计划,干警集体讨论通过后报监区。监区制定第2年度的监区年度罪犯减刑计划, 经集体讨论通过后,报监狱备案。第2年开始后,分监区按减刑计划,逐批填写 《对罪犯依法处理集体讨论记录》,制作减刑材料,报狱政科(处)初审。狱政 科(处)初审通过后,交监狱减刑会议讨论,填写《监狱会议记录》,通过后, 由狱政科(处)制作《提请减刑建议书》,并将全部减刑材料上报中级以上人民 法院。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经过书面审理后作出减刑裁定。
由于刑法、刑事诉讼法对减刑制度的规定十分简单、粗疏,在减刑的上述 程序中,监狱方面拥有巨大的“自主”空间,它可以通过自行制定一系列诸如计分 考核、分级管理等奖惩制度,来考量罪犯是否“认罪服法,确有悔改表现”,以此 决定能否给予减刑。罪犯在不服行政考核、奖惩时,对于保障罪犯申请复核、复 议及行政诉讼的权利监狱法没有规定,罪犯对于监狱的行政考核与奖惩无论公允 与否,必须接受,否则就可能被以“不服管教”、“对抗改造”而受到教育、批评、 处理,也就不会获得减刑。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罪犯不能或不敢发表真实的 意见,这是监狱多年来形成的不良习惯和风气。这样,当一名罪犯被纳入减刑计 划后,不管该犯表现如何,只要该罪犯“牌子不做得很大”,监狱收到的就只有“好 的意见”。这一现状,使减刑客观上难以确实做到真实、公允。在具体实践中, 减刑往往还受到监狱的指令性计划控制,而减刑计划一般是不公开的,罪犯不知 道谁被纳入计划和谁将被减刑。可以说,“从制定减刑计划到减刑集体讨论,从 制作减刑材料到呈报给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每一个环节都由监狱包办,这种包办,体现出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声音,一种行政命令的意志。”① 当罪犯的减刑材料被报送至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由于缺乏相关程序和机制 的制约,再加上主观上重视不够,承办减刑案件的人民法院及法官,基本上不会 到监狱进行复核,一般也很少对监狱方面呈报的减刑材料之真伪提出质疑,绝大 多数情况下只是“照章办事”,依法履行减刑裁定完事。在一些法院,甚至还存在 书记员代行减刑裁判权的情况,虽然名义上是由审判法官办理,但实际上却由书 记员具体操刀。所以,实践中,监狱上报的减刑案件被法院否决的微乎其微,减 刑案件的审理质量也普遍不高。在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开展减刑、假释案 件大评查期间,笔者曾参与审查某中级人民法院近几年所办理的减刑案件,发现 其裁判文书上不规范及出现差错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刑事裁判。究其原因,主要 还在于承办法院及法官对监狱所报减刑材料的审查及其裁判流于形式。
减刑的上述程序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诸多有悖于正当程序要求的现实 问题:
首先,减刑改变了罪犯所受刑罚的具体执行。其中利益受到影响最大的是 罪犯本人以及被害人,但在现行制度中,这一矛盾的双方都是缺位的,他们对减 刑程序的启动及其运行不具有任何实质影响。虽然依据监狱法的规定,获得减刑 是罪犯的重要权利之一,但是,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罪犯只有接受调查的义务, 而不能主张任何权利。并且,在减刑的全过程中,没有相关机制和程序保障罪犯 发表个人意见,无论减刑公允与否,任何人提出质疑都有“对抗改造”之嫌。所以, 从整体上讲,我国的减刑程序不具备诉讼的典型特征,在具体运作上表现出明显 的行政命令和行政审批色彩,程序的参与性无从谈起。
其次,罪犯的减刑申请尚可由监狱代劳,其利益直接受犯罪侵害的被害人 则被现行程序粗暴地排除在外,成为不折不扣的“局外人”,对减刑程序的运作一 无所知,这显然也违背了正当程序对参与主体的对等性要求。可以说,目前的减 刑制度是专门为犯罪人设立的,而完全没有考虑被害人的利益和要求,其消极后 果是,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无论法院如何裁判,对被害人来说都可能是不公正的, 至少过程不公正。所以,实践中经常可以听到被害人针对法院减刑裁定的公正性 提出的质疑声。
再次,在现行减刑程序的操作过程中,法官所接触的完全是监狱方面提供 的各项材料,反对者的意见基本不存在,法官在审理之前往往已从这些材料中形 成了对案件的认识,产生了预断性的意见。“法院在审理减刑案件中中立性的消失是参与机制缺失的必然后果,没有相对一方的参与,法官也只能接触到其中一 方的意见。”②而法院及法官中立性的缺失就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对减刑裁判的正 当性的怀疑。
第四,法院对减刑案件采取单方面的、秘密的书面审理,仅通过审核监狱 方面提交的书面材料便直接作出减刑裁定。由于不开庭审理,法官无法亲自听取 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陈述,难以在内心中形成直观的庭审印象,而完全依赖于 监狱部门的书面材料,减刑案件的审理不经意中流于“走过场”,法院的减刑裁判 结论根本不是在庭审过程中对各方程序参与者的主张和证据形成理性认识的基 础上作出的。这不仅有违刑事审判的直接、言词原则,也与正当程序的公开性、 自治性要求背道而驰。
第五,审理减刑案件只能由法官组成合议庭,社会公众不能参与陪审。事 实上,对罪犯裁决是否减刑不是简单的法律推理,而是“一项融刑法学、矫正学、 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十分复杂、专门化程度极高 的系统工程”③,理应吸纳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参与审理。由于法官缺乏相关专业 知识,使其只能忽略对罪犯主观改造成果的审查,仅就刑罚执行机关所报的减刑 材料进行形式化审理,正当程序所具有的理性特质在其中难以体现。
第六,我国减刑案件的审理机关为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这些法院不仅承办 减刑案件,还要审理大量的一、二审案件,审判力量相对不足。实践中,不少承 办法院基于便利,考虑往往将减刑案件积压到一定量后进行一次性处理,加上刑 事诉讼法对审理减刑案件没有设置简易程序。减刑案件审理效率普遍较低的现状 与正当程序的及时终结性原则明显不相协调,以至于出现法院减刑裁定尚未作出, 而等待减刑的罪犯刑期已经届满的尴尬现象。
最后,对减刑程序,罪犯和被害人既不能加以选择,也不能有效参与,对 法院裁判不服亦没有法定的救济渠道。减刑决定权实际上掌握在监狱管理者手中, 而罪犯又是在监狱的严格监控之下,由于整个减刑过程始终是不公开的,也就形 成不了有效监督。检察机关虽具有监督职权,但也是在事后提出监督意见,且没 有任何法律后果,亦很难起到实际制约作用,暗箱操作之流弊自然无法避免。近 年来全国范围内屡屡曝光的监狱系统腐败案件即是例证。
可以说,目前的减刑程序实际上由监狱部门主导,虽然其中有审判机关的 参与,并且在形式上需要经过其终极裁定,但是,我国减刑程序的诉讼特质并不 充分,而表现出鲜明的行政色彩,乃至最终沦为实质上的一种行政处理方式,而作为相对方的罪犯,却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寻求不到任何可以展开有效防御和救 济的方式和途径。所以说,在我国现行减刑程序中,罪犯和被害人的法律地位都 比较尴尬,法律没有赋予他们作为诉讼主体应当获得的尊重,这是有违程序正义 的突出问题。
二 构建科学、合理和正当化的减刑程序,首先必须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法 律界的一个理论问题,即减刑权到底是属于何种性质的一种权力,理应由哪一个 机关行使。
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减刑属于对刑罚的实质修改,减刑权属于审判 权的一部分,必须由人民法院行使。如有学者指出:“减刑的实施,是一项审判 上的司法行为,它与西方国家相似赦免性质的善时制度不同。后者是总统依行政 权减免执行中的刑罚,是司法上的行政行为。”④但不少司法实务界人士和学者 则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减刑的实质是对刑罚变通执行方式,并非 减少原判刑期,也不是对原刑事判决的更改,而是减少了原判决的执行,因此, 减刑不是审判的组成部分,而完全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⑤还有学者认为,减刑 权是司法权中的行刑权,将减刑的决定权归属于行刑机关是合乎理论和实践要求 的。刑事诉讼过程分为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阶段,侦查权属于公安机关, 起诉权属于检察院,审判权属于法院,行刑权属于行刑机关。监狱作为我国的的 行刑机关,承担执行刑罚的任务,负责行刑的各项事务,正是刑事诉讼本身的要 求。现行刑法规定减刑权由法院行使,打乱了四个阶段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造成 刑罚执行机关与决定机关的分离,使减刑活动的正常运行遇到障碍,⑥等等。
在笔者看来,学界对减刑权性质的定位出现不同声音,根本原因在于各自 所持刑罚目的观的差异。认为减刑权属于司法权是报应刑思想的体现,此观点基 于刑罚绝对报应的需要,把法院的宣告判决看成是确定的、不可变更的,具有绝 对的权威,如果出于刑事政策的需要而变更刑罚执行,其决定权只能由法院行使。
而持教育刑论者的观点则完全不同,认为刑罚以特殊预防为目标,宣告刑并非绝 对的确定不变,可以根据犯罪人的具体情况而变更,行刑机关可行使这种变更权 力。刑罚的变更执行正是“把监狱大门的钥匙交在犯罪人手中”,“如果把钥匙交 到犯人手中,他们很快就会把它插进锁里”。
在笔者看来,在刑罚执行领域,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活动:一 是监狱部门对罪犯实施具体的刑罚执行,包括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等等。这些活动构成监禁刑罚执行的主要内容,从其权力运行的规律和特征看,它 属于典型的行政管理活动,理应被纳入行政权范畴,这也是世界各国将监狱等刑 罚执行机关作为国家行政体系组成部分的根本原因;
二是执行过程中刑罚变更事 项的裁决活动。对刑罚变更的裁决,直接涉及到罪犯的自由等重大权利的处置, 故在法治国家里无不把司法审查机制引入其中,以法院的裁判作为刑罚变更与否 的依据。“司法审查机制的存在,是防止其他国家权力出现滥用和专横的特殊保 障,也是法治秩序赖以维系的关键制度设计之一。”⑦监狱中的服刑罪犯丧失人 身自由,其行为完全处于监狱方面的监控之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很低,在此 前提之下,再将刑罚执行变更权交由监狱掌管,这对服刑罪犯是不公正的,也是 危险的。其实质上是让监狱方面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法治基 本原则和正当程序基本要求的。刑罚执行权与刑罚执行变更权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两种权力,刑罚执行权属于行政权,包含了大量的狱政自由裁量权因素,而刑罚 执行变更权却是司法权,必须由中立的第三方作出。故有学者指出:“在刑事执 行程序的制度设计上,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确定刑罚执行权的行政权属性,以及执 行过程中刑罚变更事项的司法裁判权性质。”⑧ 从性质上讲,减刑属于对刑罚的变更,是对法院终审判决的改变,并直接 关涉罪犯和被害人的重大切身利益,因而应被纳入司法裁判的范围。
首先,减刑是对刑罚的变更。对于刑罚来说,其质的规定性就是刑种,量 的规定性对于自由刑而言就是其刑期长度即刑度。所以,自由刑的刑种和刑度一 起构成了自由刑的实质内容,是自由刑的两大实质性组成要素。我国刑法中的减 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在刑罚执 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所谓减轻原判 刑罚,包括将原判刑期减短和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⑨由此可知,减刑的 适用不仅会直接缩短犯罪人所服刑罚的刑期长度,而且,在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 刑的情况下,它还会带来对刑种的变更。原判决给犯罪人确定了一定的刑罚,而 适用减刑却改变了原判刑期,甚至刑种。所以,减刑属于对自由刑实质性组成要 素的根本性变更,而绝不仅仅是对一定刑罚的执行方式的改变;
刑罚执行方式的 改变只能是在不改变原判刑罚内容的前提之下,变更其具体的执行手段和方法。
减刑是对刑罚的变更而不是对刑罚执行方式的变更,这是减刑的法律属性的核心 内容。
其次,减刑是对法院终审判决的改变。减刑性质的核心内容是对原判决确 定的刑罚的变更,由此可以得出减刑在性质上也是对原生效判决即终审判决的改变。法院对犯罪人作出的有罪判决,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对被告人犯罪 事实的认定,即定罪;
二是确定对被告人适用的刑罚,即量刑。不论是对判决定 罪部分的改变还是对量刑部分的改变,都将构成对原生效判决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减刑是在不改变原生效判决所认定的事实问题的前提下,根据犯罪分子的悔改或 立功表现,将原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予以适当地减轻。所以,减刑的适用虽然没有 改变终审判决对事实问题的认定即没有改变终审判决的定罪,但是,通过对犯罪 人适用的刑罚进行变更,直接构成了对原生效判决量刑部分的根本变更,从而部 分地改变了终审判决的实质性内容。
再次,减刑直接影响到犯罪人和被害人的重大切身利益。适用减刑就意味 着犯罪人将被豁免一定期限的刑罚,可以提前获得人身自由;
反之,犯罪人就必 须服满原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两种情况下对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的剥夺或限制程度 是不同的。就对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处置而言,减刑与审判阶段对被告人的量刑活 动并无本质的区别,都直接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剥夺或限制的期限。对此 只能通过司法裁判的方式和途径加以确定。而罪犯服刑期的长短,又将直接关系 到被害人的切身利益,即影响到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而产生的报复情感能否获得 满足以及满足程度。因为,被害人对犯罪人的报复心理的满足是通过刑罚的完全 执行而得以实现的,对犯罪人适用减刑会使被害人的本能的报复心理受到打击, 并会因此怀疑刑罚的正义性。所以,在此意义上,减刑活动也必须受到正当程序 的规制,并保障被害人作为程序参与主体的相关诉讼权利。
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司法权范围的确定必须紧紧围绕是否有个人基本权 益需要司法救济和司法保障,以及是否有某种国家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需要 司法审查和控制这两项标准来进行。”⑩所以,笔者甚至认为,在刑罚执行过程 中,不仅减刑、假释、缓刑等行刑制度的适用需要以法院的裁判作为唯一依据, 以下具体刑罚执行制度和措施的运用,亦应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刑期的折抵、 刑罚的易科、监外执行等行刑变通措施的运用,对患有精神病、性病、酒精中毒 等病症被判刑人进行的强制性医疗措施的运用,监狱行刑警戒类别的确定和变更 等。(11)此外,罪犯及其他被执行人对刑罚执行机构及其人员的行政性执法行为 不满而提出控诉的,法院亦应有权审议,给予被判刑人司法救济的机会等,这是 构建刑罚执行正当程序的基本要求,也是在刑罚执行领域贯彻法治原则的具体体 现。
三 有鉴于此,围绕司法权这一核心,构建符合程序正义要求的正当程序,由罪犯本人启动,律师介入,被害人参与,监狱提供罪犯能否予以减刑的证据,检 察机关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法院居中裁判的诉讼机制,便成为必然的选择。按照 笔者的设想,可将减刑程序改造成完全意义上的庭审程序,罪犯可通过监狱向法 院提出减刑申请,检察院和被害方作为监督方出庭,监狱管理人员和相关罪犯作 为证人出庭,法官亲自参与庭审,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并在充分考虑各方参与 者意见的基础上居中裁决。
当然,以上仅是宏观上的构想,其运行还有赖于以下具体程序和机制的构 建:
1.监狱对罪犯的考核必须是真实的,罪犯对考核不服有权提出异议,可申 请复议、复核,乃至提起行政诉讼,将罪犯行使异议权、申辩权、申请复议或复 核权等作为考核的必要的救济程序。为此,监狱机关应对减刑情节以及罪犯的分 级处遇、计分考核、等级工制度等作出统一、明确、详细的规定,并公示使全体 干警和全体罪犯知悉。同时,减刑计划启动、制作减刑材料完成后,监狱方面亦 应当在分监区向全体罪犯公布拟呈报法庭作为证据使用的有关减刑事实和理由 的书面材料,并规定有不同意见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权提出异议。实际上,能 否公布详细的减刑事实和理由材料是检验监狱减刑是否公正以及能否真正做到 “狱务公开”的重要标志。
2.建立一整套罪犯减刑的权利保障制度,明确罪犯有知情权、申请减刑权、 申辩权、提出异议权、申请复核或复议权、质证权、质疑权、请求听证权、申诉 权、获得公正减刑权、要求公开审判权、申请回避权、参与法庭调查权、最后陈 述权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程序性权利均具有救济性质,旨在保障罪犯能够 有效参与减刑程序,并在其中体现其作为诉讼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从而落实 减刑裁判的程序正义。
3.法院对减刑案件实行开庭审理,在罪犯、被害人、监狱管理人员、检察 员、证人等各方到庭的情况下,以开庭的形式审查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 事实及证据,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减刑裁定。对此国外立法有 类似规定,例如,蒙古刑事诉讼法典第436条规定:“对于假释的申请,由法院自 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审理;
审理时应当传唤检察长、被判刑人、提起申请 的人和机关的代表、被判刑人执行刑罚所在的机关的首长或代表人到庭。”(12) 减刑与假释在处理程序上具有同质性,外国立法有关假释的程序规定对我国减刑 程序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4.允许律师介入减刑程序,以保障罪犯能够获取法律帮助的权利。应通过 立法规定罪犯有权聘请律师或其他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代为办理减刑的有 关法律事宜;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罪犯,国家有必要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律 师在接受罪犯及其亲属的委托后,有权查阅监狱提交的减刑材料,同在押的罪犯 会见和通信,收集和调取罪犯确有悔罪或立功表现的证据,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和 辩论并提交代理意见,在征得罪犯同意的情况下代为提起上诉等,同时依照刑诉 法的有关规定履行诉讼义务。
5.对于有明确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将拟减刑罪犯情况告知被害人, 并把征求被害人的意见作为减刑的必经程序。实际上,伴随着恢复性司法在世界 范围内的广泛运用,现代西方各国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被害人在刑罚执行阶段 的参与权利。如英国1991年的缓刑法(probationcircular)落实了1990年的被害人 法(victimscharter)有关被害人权利的规定,即在准备提交释放罪犯的报告时, 将被害人及其家人的意见考虑进去。1994年,英国内政部监狱负责人联系处 (HomeOfficeInstructiontoGovernors)建立了被害人帮助热线,联系处进一步要 求监狱负责人向警官了解被害人及其家人对允许释放罪犯的意见,如果被害人强 烈反对释放罪犯,那么,罪犯则不能释放。(13)美国模范刑法典第305条附10条 规定,假释委员会在决定假释时,应考虑受刑人、辩护人、被害人等的意见。(14) 根据此规定,美国有45个州在假释程序中引入被害人影响陈述,即由被害人提出 关于犯罪和被害对被害人及家庭所造成的后果的意见和观点,以供假释委员会决 定假释参考。(15) 借鉴国外经验,可对被害人参与减刑程序作如下具体设计:符合条件的罪 犯提出减刑申请,承办法院经初步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在3日内通知检察院、被 害人,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在正式开庭前10日应 书面通知检察院、被害人到庭参加诉讼,通知内容除了开庭时间外,还应告知被 害人相关诉讼权利,包括委托代理人出庭权、获得法律援助权、知情权、申请回 避权、参与法庭调查和辩论权等。在法庭审理时,对监狱以及罪犯代理律师提交 的有关罪犯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事实材料,被害人有权发表意见,包括提出对 罪犯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看法、阐明罪犯的犯罪行为给其本人及家庭造成的危害后 果等。被害人发表意见时,应注意区分“应当减刑”和“可以减刑”的情节。对于“可 以减刑”的情节,法院要根据具体情况并确实考虑被害人的意见,作出是否适用 减刑及如何适用减刑的裁定;
对于被害人强烈反对适用减刑的,法院要慎重对罪 犯适用减刑。法院减刑裁定作出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自收到裁定书 5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对此检察院应当立即对请求人的资格、请求的时间和理由进行审查,并自收到请求后5日内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答复 请求人。对于确有错误的生效减刑裁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在减刑裁定 生效后的1年内,申请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对罪犯的减刑裁定等。
6.吸纳专业人士作为陪审员参与减刑案件的审理。以意大利的行刑制度为 例,其专门负责处理行刑事务的监察法庭是由监察法官、从事心理学、社会服务 学、教育学、精神病学、临床犯罪学的专家组成,其中合议庭由法庭庭长、一名 监察法官和二名专家组成。(16)借鉴国外经验,可考虑吸收教育学、社会学、心 理学、犯罪学、矫正学等方面专家作为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参与 审理减刑案件,以此提高减刑的程序理性和裁判质量。
7.赋予基层法院对部分减刑案件的管辖权。可考虑将被判处管制、拘役的 罪犯减刑案件,交由基层法院审理,并针对此类案件案犯罪行轻,社会潜在危害 小的特点,适用更为简便的审理方式以实现程序繁简分流。
8.进一步明确审理期限,督促法院及时审结减刑案件。对于被判处无期徒 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案件,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应在1个月内审结;
对于被判 处拘役、管制的罪犯减刑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应在15日内审结。此外,由于减刑 案件有一定的专业性,可考虑在法院内部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业法官负责审理,并 针对减刑案件的特点构建不同于普通审理程序的简易程序。
9.赋予罪犯对减刑裁定的上诉权,在减刑裁定书中应当增列罪犯不服此裁 定的上诉途径、方式和期限。规定罪犯对于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 到裁定书后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只有罪犯上诉的,上级人民法院不得 作出不利于罪犯的裁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减刑裁定确有错误的,可以在收到裁定 书10日内依法提起抗诉。对此国外立法有类似规定,例如土耳其共和国刑罚执行 法第19条第6款规定,对于法院假释裁决,犯人、犯人代理人、律师或检察官可 以提出上诉。(17)由于减刑案件与一般诉讼案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其也应实 行两审终审制。
10.规范减刑的申请次数和时间间隔。既要给予罪犯多次提出减刑申请的 权利,又要对其申请次数和时间间隔进行规范。一般情况下,罪犯第一次减刑申 请未获批准,一年内不得再次提出减刑申请。对此国外立法也有类似规定,例如, 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典第175条第11款规定:“当法院驳回假释或将未服满部分 的刑罚改判较轻刑罚的请求,依据上述任何一种根据再次向法院提交报告,应在 法院做出驳回裁定之日起至少六个月以后进行。”(18)保全罪犯的人格尊严和诉讼主体地位,是实现其再社会化的基础和条件, 通过上述一系列保障程序的构建,让罪犯和被害人都能参与到减刑活动中来,倾 听他们的意见,保障他们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意志,不仅有助于法庭作出公正的裁 判,也有利于化解罪犯和被害人的矛盾,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为罪犯顺 利回归社会打下基础,并会对罪犯思想改造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在 社会上确立法院减刑裁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目前一些法院试行减刑的听证审理 方式,这是有益的探索,但距离合乎正当程序要求的诉讼程序还有很大差距。笔 者认为,只有坚持以司法裁判权为中心,采取规范的庭审模式,各方当事人参与, 充分表达意见,法院在此基础之上居中作出权威裁判,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减刑 机制和制度,并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裁判结果的公正。
关键词:减刑/程序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 注释: ①孙延宏:“监狱在押罪犯减刑权利的程序保障”,载《上海市政法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②王伟:“对减刑性质和程序的理论思考及对策建议”,载《新疆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
③陈敏著:《减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版,第133页。
④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⑤参见李豫黔:“我国减刑制度司法实践的反思和探讨”,载《中国监狱学 刊》2003年第3期。
⑥参见陈敏著:《减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版,第136 页。
⑦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载《法学研究》 2000年第5期。
⑧陈瑞华著:《问题与主义之间――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⑨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上),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608 页。
⑩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载《法学研究》 2000年第5期。
(11)参见于同志:“俄罗斯的刑事执行法律”,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 年第8期。
(1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编:《减刑、假释工作必备――中外 减刑、假释法律法规选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325页。
(13)杨正万著:《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考察》,中国人 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编:《减刑、假释工作必备――中外减刑、 假释法律法规选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15)郭建安主编:《被害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221―222 页。
(16)王利荣:“论行刑权构建的两种走势”,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律评 论》(第9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701―702页。
(17)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编:《减刑、假释工作必备――中外 减刑、假释法律法规选编》,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42页。
(18)《俄罗斯联邦刑事执行法典》,黄道秀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16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