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及其法律协调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及其法律协调 商标权是指一定的民事权利主体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某个特定商标的 资格或能力。商号权是商号所有人对其商号所享有的权利。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 出,因为商号与商标的具有相似性,导致两者在使用上经常会发生混淆,从而引起 商业主体利益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客观上的混淆引起了利益上的冲突,打乱了市场经济应有的经济 秩序,才使冲突升级为一种法律现象。不容置疑的是,这种混淆显然只有在不同的 商业主体之间才会发生,但往往它们都是以持有合法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 是本文讨论的权利冲突的形式来体现的。而主观上的混淆则是法律在解决权利冲 突时要衡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号权保护不足。没有将商号权作为与商标权并列的知识 产权来保护,仅将商号作为人身权中的企业名称来保护;我国有关商号的立法层次 较低 ,这种状况导致我国对商号保护不力的局面;没有明确赋予商号权在与商标 权发生冲突时“在先权”的地位,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商号尚未明确取得阻止商 标注册的在先权地位。
对商标与商号的法律规定协调不够。对这两者予以协调规定,相互制约是 各国立法的共性,而我国目前对企业名称登记和商标注册分别受《企业名称登记 管理规定》和《商标法》的调整。为滋生恶意侵权提供了土壤,导致了商标权与 商号权冲突更加激烈。
现行的一些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规范,包括司法解释,均尚欠明确, 缺乏可操作性。
解决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建议 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保障合法在先权利人的利益。在处理两权冲突中, 尤其是现有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如何保护的在先商号权的问题,当其被不正当地抢 注为商标并恶意竞争时,可利用《不正当竞争法》总则方面的规定加以保护。对 总则条款、诚实信用原则的弹性解释与运用是保护商号权人和商标权人合法利益 的最后救济原则。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我们应该改变商标保护优先的传统观念, 给商号应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地位。这也是解决商号权和商标权冲突的前提条件。
针对《民法通则》对商号权的定位不准,“建议我国在《民法通则》中的知识产权 一节中增加商号权保护的规定,并相应地从人身权一节中删去这一规定,以符合国 际惯例和商业名称权的自身属性,完善我国的权利划分体系”。
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以提高商号的立法层次。只有提高商号的立法 层次,才有利于加强企业以及全社会对商号专用权的重视,有利于增强行政机关和 司法机关执法的力度,有利于打击侵犯商号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立法可以借鉴国际做法,采用商号一词,并制订一部《商业登记法》, 这部法律中可对于商号的取得、转让、评估、继承、侵权责任及其管理做出详细 的规定,使商号的内容更加体系化。此外,对于那些经长期使用已上升为商品标识 的商号,可在《商标法》专门加以保护或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以规制。
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在商号法律保护中,应当采用国际上通行 的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相结合的商号使用原则,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赋予商号 全国性的法律保护效力,彻底克服商号保护在地域上所呈现的差异性。
注重商号权保护的法律协调。应加强各法律对商号保护的协调,除在基本 法的高度确定商号权的法律位阶,以引起人们对商号权的重视,培养和增强人们的 法律意识外,同时 改进立法技术以指导司法实践。明确将商号权作为在先权利之一。一方面 应该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应当包括他人或他人已经以民法或其他 知识产权法享有的权利。另一方面对在先权利的构成应有严格的要求,非正当权 利人不能主张在先权利;应将有混淆危险作为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条件;在 两权冲突中对商号的保护可设定以物的标识使用、有一定知名度等要求;重视利 益的平衡。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冲突的解决除了保护在先权利原则外,还应注重 公平和平等原则,不应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