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策略探讨论文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及实践策略探讨全文如下:初中生处在承前启后的人生重要成长阶段,应作为目标定位和实践策 略开展工作思考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定位应以学生为本, 在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时应注重人文心理关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心理 健康教育的效果,不流于形式,切实能够为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帮助和 指导,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 对全体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阳光、 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形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引导,辅助以一定 的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压力、对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涉及 他们的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应对态度,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品质。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例如,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失败,提高抗压力、责任感等心理素质。
2.心理健康教育者要深入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困扰他们的心 理问题,加强心与心的交流,实现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3.对于中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要共同关注, 正确看待,不轻视、不忽略,解决矫正方法应结合现实生活和长远发展考虑,做 到刚柔并济,科学有效,受益终生。
4.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结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程 的开设,举办分年级的主题周活动,注重活动效果和活动反馈。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要常态化,努力营造“和谐、有爱、奋进、阳光”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问题的复杂性,而且在如今文化多 元、信息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社会环境也对初中生的身心 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求教育实践开展的方式方法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在今后的教育中积累经验,我们做这些方面的探 讨,希望能够做好初中生身心发展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心理健康异常的原因探讨 时效波在《需求斗争奖赏与精神疾病》一文中,从生物学、心理学和 哲学的角度,科学地论述了正常心理转向异常心理的原因,摘录如下: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生命与环境长期进行矛盾斗争的产物,人 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斗争,形成了“需求—斗争—奖赏”这一人类特有的心理、 行为活动规律;作为个体的人,其一切为满足需求的斗争活动和相应情绪,都是 在脑的指挥、控制和感受下产生的,都遵循着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1.需求斗争奖赏规律 需求斗争奖赏规律是指具备不同现实条件的人,为不同的需求,进行 不同的斗争,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效应,长此以往,则会形成不同类型相对稳定的 需求斗争方式和精神情感状态,进而影响着人的身心和生活。
“需求—斗争—奖赏”是人类正常生存发展进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需 求,没有斗争,没有奖赏,人类就不会进化和发展。同理,进化发展到今天的人 类,如果迷失斗争方向,丧失了需求动机和斗争热情,不愿再进行斗争;或者违 背规律,选错斗争对象,斗争了而毫无进展,不能获得愉悦奖赏,就必然要产生 副面的消极情绪,乃至发展为心理疾病。
2.需求斗争奖赏与人类精神疾病 ⑴有主导需求,进行着有动机和兴趣、有进展和奖赏的斗争(正常人) ⑵无主导需求,进行着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抑郁症) 无主导需求,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患者没有 了更高层次的能提起斗争兴趣和热情的主导性需求目标,迷失了斗争的方向;虽 然患者也可能有必须斗争的心理和环境压力,但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解决对社会 或个人具有的现实意义,产生不了斗争的动机、兴趣和热情,总提不起精神,缺 乏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了主导需求,他们长期进行着一种无动机、无兴趣的斗争,即便有时也有进展或成果,但患者却没有渴望进展或成果的需求心理, 因此也体验不到应有的愉悦奖赏,形成不了“需求—斗争—奖赏”的良性循环。这 种消极麻木、浑浑噩噩的斗争方式同样违背了需求斗争奖赏规律,因此,这种没 有主导需求、没有动机兴趣的斗争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斗争。
3.以消除身心的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 斗争(神经质症:包括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和焦虑神经质症) 神经质症患者是以消除主观放大了的身心不良认知感受为主导需求, 偏离了正常人的需求斗争方向,选错了斗争的对象,进行着无进展、无奖赏的斗 争。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症的症状。如初次在众人面前演讲, 会感到紧张;经过辛苦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会感到自卑;听说别人发生煤气 中毒事件后总觉得自家煤气阀口没关好,不反复检查就放心不下等等。对于大多 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 过之后就会消失。但是,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则会主观上把那些正常的 反应和感受视为逆端,会威胁到自我个体的成长发展,因此,总想拼命消除之, 否则就会心理不安,就会有危机感;而这种无能为力、无进展奖赏的斗争,只能 进一步产生焦虑和自卑,使人更加注意不适情感,更加过敏,从而形成精神交互 作用,陷入恶性循环(恶智),使这种不安感被病态地固定下来,从而影响其正常 的生活,形成神经质症。因此,神经质者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其结果却是不断地 创造着神经质症状,并使其迁延不愈。
4.虽有主导需求,却逃避斗争,奖赏自然也无从谈起(癔症) 遇到所谓的危机或压力时,癔症患者也有趋利避害的主导需求,但他 们却不自觉地采取了逃避斗争的方式,昏迷狂乱、神游物外、蒙蔽视听、痉挛痛 苦。
5.无法正常斗争(精神病)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精神病患者的大 脑出现了问题,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正常的认知、感受、思维,也就不存在遵 循规律,因而也无法正常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