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篇一 《浅谈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摘 要] 大学生创业是这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和高校等各方给 予了较高的重视和扶持力度。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体系已初具规模,并 取得了冥想成效,但仍存在着定位不准、学科体系不系统和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 题。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中,高校应为大学 生创业建立良好的体制。[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近年来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也为了社会的长远发展,政府鼓励大学生 创业,然而大学生普遍趋于稳定的就业思想以及对创业不了解而产生的畏惧感没 有使得太多学生尝试走向这条道路,或者走通这条道路。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创业 意识与精神、发展大学生创业,高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高校的创业教育 包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素质的培养、设立专门指导创业的部门、举办创业大赛与 创业沙龙活动和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项目等。创业教育不但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而且能创造出大量的企业和实体,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无疑是一个 现实而有效的办法。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到80年代初, 伴随着美国社会就业形势的就业状况不断严峻,人们开始反思,认为学校教育传 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同时应该为学生就业采取措施倡 导开展创业教育。1989年11月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面向21世纪教育 国际研讨会”上,柯林·博尔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他将创业教育总结为:未 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他提出的三本教育护照分别是指学术性的、 职业性的和创业性的能力,并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事业心与开拓能力,学术与职 业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发挥,甚至变得没有意义。
创业教育的内涵,就是整合教育学、领导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 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学校、社会等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参观见习、实践模拟等载体,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发展创业品质,培养创新精 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具有自谋职业、创 业致富的本领。不仅如此,创业教育还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形 成自我教育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塑造创造、开拓的创业素质,获得参与社会和建 设社会的本领。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意义 1、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意义 1.激发了创业的斗志和激情。在当代的中国,高校是大学生透视社会 的一扇窗户,是走向社会的桥梁,在对于引导大学生志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因此,高校积极推动创业支持体系的建设,将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斗志和激 情。
3.获得实用的创业技能。现在高校中的创业计划大赛正进行的如火如 荼,这些比赛可以让大学生学到和挖掘许多关于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高校通过 虚体企业的运作,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其明白商业运作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同时增加他们的风险意识。这些措施的推行,对于只着眼于课本的大学生来讲是 求之不得。
4.个人综合素养得到提高。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迅猛发展, 社会要求高校输出的是符合型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能 触类旁通,兼容其他的知识。高校通过对创业体系的构建可以增长大学生这一方 面的知识,使他们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思路,懂得一些规避风险的方面,增长 自主创新方面的才干。
5.获得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机会。创业是一项实践性相当强的活动, 从事真正的创业必将与社会上的方方面打交道,比如需要与政府部门协商,与相 关企业进行沟通。而且企业的运作将不在校园内,是直面社会,社会的冷暖都将 会映入眼帘,而这些的实现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高校对创业体系的支持和建设。
2、创业教育对于高校的意义 1.解决高校学生就业。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教育 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各高校都提高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关注度,并采取了 诸如就业宣讲会、就业系列培训讲座、校园招聘会等多种形式。而在如今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在“为大学生就业找寻怎样新的出 路”探索下,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创业成为重要的解决办法。
2.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高校鼓励学生创业,并不是宣传“追求财富等 功利性价值”,而是鼓励大学生养成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以 及形成“诚信、踏实、乐观”等优秀企业家具有的品质。高校对大学生相关创业素 质的培养,可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对大学生整体精神面貌的提升, 有助于高校形成“进取、发展、创新”的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推进了校园文化建 设。
3.促进高校改革管理方式。因为大学生创业最主要针对的是面临毕业 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科技创业活动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各 个高校在开展创业工作时,会突破以往传统的管理办法,改革有效的相适应的管 理方式。
4.帮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高校科技成果能否投入到市场,是影 响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结果的重要原因。两个影响它的不利因素是资金支持 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而高校在“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方面与 政府相互作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创业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 1.加强社会关注和舆论支持,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参与。高校加强对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创新氛围,提高公民对创业的了解度和支 持度,从而有助于创业者获得社会的舆论支持,打消创业的心理顾虑。而且,由 于高校和政府都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投入了资金支持,这就会使社会也注意到大学 生创业的投资前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建设。
2.推动城市“科教兴市”战略的实现。当前很多城市都确定了“科教兴 市”的发展战略,关注并帮助学生创业体现了政府探索科技创新的新型发展之路 的决心和创新。因此,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和今后经济走向,科技创新、自 主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学生这一群体,已经越来越成为城市推进“科教 兴市”主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科研成果,已经成为推动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通过加大创业教育投入,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和科研成果,促进他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事实上,近年来,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集中于高校的人才 培养上,并把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三、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弊端 诚然高校采取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仍 需清晰的认识到,自从1997年清华大学在高校中率先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至今, 真正的“大学生创业”在我们国家起步刚满11年,高校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中还存在 不当之处和完善空间。
1、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不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有的高校对待“创业”的态度还十分简单,只把创业当作就业的一种形 式或是“创业就是就业”,根本没有意识到创业高于就业的深层部分,那就是:就 业,是一个人角色的转变,反映了一个人的知识、身体、能力等素质;而创业, 既表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更表现了一个人的精神价值“突破传统、不断追求”。
因此,高校在组织创业教育时,既要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现实要求,更要培养大 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才是激励大学生真正实现价值的原动力。
2、偏重短期性的创业技能培养,缺乏战略性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些高校在举办创业教育的时候,往往也以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迅速提 高为主要目的,并不没有订立长期的创业课程计划。而一些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 或者有创业的想法,很大的原因是出于功利性,高校为了鼓励学生参赛,高校也 给予了“奖学金加分”“保研加分”等诱人政策,部分大学生受利益吸引,取得现实 功利成了参与的驱动力之一。功利性会使大学生培养创业素养时偏于创业能力的 培养,而非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负面效果的出现与比赛的初衷相违背。
3、受益学生比例较小,偏于精英式教育 高校对大学生模拟创业的支持的核心应是使学生的素质成为获取、运 用、再生知识的手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对象应是全体学生。而目前高 校的创业教育都开始于竞赛,从最初就刻上精英教育的烙印,包括后来发展开来 的创业模拟交流机制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易把重点放在少数人身上,其 准入机制严格且狭窄,更多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望尘莫及。真正意义上的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与教育是精神、素质的培养,应着眼未来所有的人才。四、对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确定以“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为导向的战略目标,而非“就业” 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主体重要载体,高校确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 战略目标必须与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相适应。“把实施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问 题的根本措施,不仅有以偏概全之嫌,而且还将使创业教育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与 短视性,并最终损害创业教育的健康与持续发展。”与其如此,不如我们将目光 放的长远一些,切实把握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以此来指导大学生创业。这样, 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战略目标将不会是看从大学中真正走出了多少创业成功的老 板,而是要看从大学中走出的学子们是否具备了创业创新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2、确定“大众创业教育”为基础的战略定位 虽然以目前形势来看,受到资金、场地、规模等的客观限制,决定了 参与创业的只能是很少一部分学生,所以往往高校的创业培养也就成了“精英创 业”。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该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 大众创业是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根本原则。要解决这对矛盾,只能用发展的办 法,通过扩大大学生创业的出路来解决,即进一步加强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 的投入,帮助高校科学成果投入到市场,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才 是实现大众创业的重要途径。
3、确定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内容的战略措施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实践层面还是被简单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创办 企业,仅仅停留在创业技能的训练方面。而前述的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支持体系战 略目标是“培养创业创新人才”。因此,各高校不能仅着眼于大学生创业技能提高 这一短期效益,而应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确立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培 养人的全面素质”的理念,采取的战略措施必然是要提高创业者的创业素质,而 不仅仅是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技能。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篇二 《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摘要: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 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 的地位。本文简要论述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9-9166(2011)0011(C)-0179-02 引言: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融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为一体的 活动,包含着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多种内容一起 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 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 位。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教育理论。1989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 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报告在论述21世纪的教育哲学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全 新的概念:“enterprise education”(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我们称之为“创业教育”, 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也就是说,面向21世纪的人除具备文化知识证书、职业 技能证书,还需要获得“第三本学习证书”,即创业教育证书。并且进一步指出“这 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 等地位”。由此,学术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创业能力,这三种能力成为一个有 机的整体,并得到普遍重视。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为了培 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 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非常重要。教科文组织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将 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求将它提高到与学术研究和职 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本质上说,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 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 行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 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要问题是在全社会培育创新精神,造就 大批创新型人才,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创业教育。从国际和国内历史经验 来看,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是 离不开创业教育的。
(二)开展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和造就数以百万计有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小型企业家,这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可以优化人 力资源配置,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 的思维模式,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的创业 教育是大众化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三)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就业形势仍然很严峻,在这种严 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另外,由于近年来我国 实施了一系列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股创业 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时代的选择,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鼓励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这些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要营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在校园里形成一种浓厚的、宽松的学术氛围,以有利于学生 良好个性的发展,要营造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氛围,要在精神上和舆论上将创业 教育上升到为社会制造财富、为社会分忧的高度,让创业成功者成为新时代大学 生心目中的榜样。其次,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纵向和横向的领导协调机制,要有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办、校团委、科技 处、校友会等部门以及各院系的支持和参与。各个相关部门都要围绕创业教育和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真正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 程来抓。再次,要建立适合创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定期进行培训, 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创业教育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二)要加强大学生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一要通过开设创业理论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 进行知识储备,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了解创业所需要的各 种能力和素质,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融为一体,全面渗透创业教育,提升 学生创业综合知识能力。二要强化创业实践课教育。实践课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 环节,但从落实创新型、创业型的培养目标上看,目前的实践教学急需加强。首 先,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变终结性实习为过程性实习,有条件的学校应与实 习基地一起搞项目,并带着项目所需要的问题一起听课,使上课更有针对性。其 次,应创设条件,使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使学生更早地进入科研工作, 尽早接触实际。再次,请企业和实习单位的科研人员到校讲本单位的前沿问题、 科研方向、主要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发现问题上,让学生从各个 方面充实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和创业经验,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形 成并深化创业能力。
(三)要搭建平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是要通过大力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以大学生 创业计划竞赛是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新载体。通过开展创业计划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科技竞赛活动,通过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 创业意识,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创业实践、锻炼和提高自我的平台,同时 也是一条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二要实现校企合作, 致力于打造创业孵化器新平台。高校创业孵化器是一种类似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机 构,通过提供研发、经营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地培 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学生创业的创业风 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为社会孵化未来的创业型人才和企业家。
高校创业孵化器可以表现为大学科技园、校外实践基地等模式,是实现创业教育 的重要载体。积极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创业教育基地、 青年创业基地等创业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创业教育,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得到创业熏陶,培养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重视“产、学、研”结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可以依托高校创业中心,通过它与社会建立广 泛的外部联系网络,还包括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资质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 心、创业者校友联合会、创业者协会等等,形成了一个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 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效地开发和整合社会各类创业资源。做技术研 究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专利技术转让,或者以技术入股方式进行创业。进行创 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发明创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实现能力的培养,使在校 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创业技能、主动适应环境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这样有利于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科教兴国 战略。
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