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摘要: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通过金融产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有效整合,使得资金运行效率得以提升。狭义上讲是物流服务商与金融机在供应链运营为企业提供保险、融资、结算等服务的过程。
关键词:物流金融 物流服务商 供应链运营
一、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在英文中叫做“Logistics Finance”,是指物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通过开发与应用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使得自己可以有效地组织和调配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2002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第一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最早将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并且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通过金融产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有效整合,使得资金运行效率得以提升。狭义上讲是物流服务商与金融机在供应链运营为企业提供保险、融资、结算等服务的过程。
二、 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一)我国物流金融现状
我国的物流金融正在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我国现在的GDP排名位居世界第二名,总量已达到8227103百万美元,现在已经有许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与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这就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相比较国外很不成熟同时又缺少大量的资金。现在的一些中小物流企业急需解决资金问题,同时我国一些大型的仓库都分布在重要的城市,交通条件良好。我国物流企业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大力支持物流业的发展。这些都会大力促进我国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
(二)增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的新功能,其主要特点是为了对客户与金融业负责,在保管基础上又增加了监管的功能,其实一个独立的第三方。从理论上讲,专业化的服务可以使得货物更加安全,服务领域逐渐向供应链延伸,这样做可以承担货物的赔偿责任。
1.加大竞争优势
现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贷款难”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难题。物流金融可以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向这些中小企业融资,可以暂缓其资金缺乏的问题,故而备受中小企业的青睐。由此可知,物流金融可以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物流金融可以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源泉
首先,物流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由于需要融资的企业十分多,故而就手续费一项的收入就相当可观。其次,在提供物流金融的同时,货币的时间价值也会带来利润。例如,当某快递公司运输一笔货物时,该公司要先替提货人预付一半的货款,之后提货人提货时交付全部款项,该公司再将剩余的一半款项交给发货人。在交付剩余一半款项的时候,会有一个运动的时间差,即这部分钱有一个沉淀期。在沉淀期内,该快递公司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从事贷款,而且这笔款项不用缴纳利息。在这里,这笔资金不仅仅完成了支付功能,具有了资本与资本运动的含义,而且这种运动还紧密的服务于业务链运动。
3.提高物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在现代的物流活动中,风险存在于物理的各个环节,例如运输、包装、装卸等等。而物流金融的保险服务可以抵抗物流环节中的风险,进而提高抗风险能力,使得物流公司可以规避风险,更加平稳的运行。
(三)提高银行的贷款的质量与数量
就现在的银行而言,物流金融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主要特点是:有实际的货物作为债券保证;有物流企业作为第三方中介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安全性、真实性承担责任;这样对于银行而言,这种贷款的安全系数就会提高,贷款规模扩大还会有稳定的客户。
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体是一些民营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对于企业而言,只要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就可以获得3-4倍的贷款用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例如,广发行目前70% 以上的贷款投向这些企业,80%以上的客户为中小企业,而提供金融服务的中小企业大概有几万家。
(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特别是中小企业,通过物流金融进行监管融资可以快速的获取大量资金和服务,可以解决贷款问题(因为通过不动产担保需评估,通过贷款必需有担保,通过信誉担保风险太大同时相关手续比较繁杂,耗时较长);所以利用物流业和金融服务扩大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最好的途径。同时,物流金融业务提供的是一套综合的服务,可以间接地帮助企业迅速建立销售、配送网络,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以此来降低其运营成本。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以使企业专于自己的核心产业,将其他非核心的业务通过外包交给第三方处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运作一体化。
举例说明:一家企业X,每次只有75万元现金可用于向厂商Y购货,销售200万元商品需要56天。采用物流金融融资模式后,X企业只需用60万元作保证金就可以开出2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向厂商Y购买商品,厂商Y认可后将商品发至银行指定的某物流公司在A企业所在地的仓库,并由物流公司负责质押监管,X企业再在银行存入15万元补充保证金后,银行计算发货量,当天通知物流公司将商品发至Y企业进行销售,这样,X企业用37天便完成了按原销售模式需56天才能完成的200万元销售规模,销售额扩大了近50%,商品周转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左右,而对于厂商Y说,如果整个销售网络全面采用物流金融业务,那将使其整体销售额扩大50%左右。
三、 我国物理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金融中风险问题
(1) 质押物风险
风险主要由质物价格变化与金融汇率波动引起所导致的质物变现的能力变化使得质物保值能力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做好对于质物价格评估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评估才能控制好物流金融的风险。一般来说,商品的市价具有波动性。特别在是商品价格大幅波动时,借款人就会有无法按时还贷的风险,银行只能通过变卖质押物来收回自己的资金,但是一般这样银行都会遭受损失。
(2) 管理风险
目前,物流企业作为质押物的评估机构,如果发生不能按时还贷的风险,那么物流企业势必要承担评估不当的责任,其与相关银行的合作就一定会收到影响。而我国物流企业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员工普遍素质不够高,员工在操作中发生作弊以及失误与管理层决策发生失误。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对仓单与质押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进而对物流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3) 运营风险
我国的物流金融推动者往往是物流企业,因此产销的供应链必须要多元化,扩大其服务范围,但是这也无形增加了运营的风险。同时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尚不成熟,处于粗放型的阶段。物流企业还要与银行、客户供销商接触并且还要进行仓储、运输,这些都会为物流企业带来运营风险。
(4) 法律风险
主要是相关法律对于质押物所有权与合同条款。中国的相关法律——《合同法》与《担保法》中对于物流金融相关条款的规定还不完善,同时又没有其他文件可以参考,所以出现了问题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可依靠,这就导致了问题常发但是不好解决。
(5) 信用风险
包括货物合法性与客户的诚信,货物的合法性无能得到保障那么将来出现问题该货物就不能够变现,同时客户诚信度是个未知数使得物流企业无法真实客户的详细的信息,无法对于客户做出准信的评估,增大自身的风险。
(二)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问题
我国物流金融现在业务开展最普遍的是现货质押,大多数物流企业是将质押物一经质押就不再变动,直到质押期满,但是在现实中这种静态的情况不常发生。因为现在的企业要不断地生产、采购原料、出货。由于生产、采购与出货是个动态的过程,质押物在进出库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发生差错与损坏。另外,随着物流金融不断地发展,物流企业的仓储已经不够了,会出现串货现象,这样会使得客户对于企业的满意度下降,使得企业的信用度降低。
(三)物流金融的业务流程问题
物流企业都会面临仓单风险,防止虚假的仓单造成企业损失是各个物流企业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仓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入库单的可信度不一样也会给质押的管理带来相应的困难。
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大部分的物流企业规模小、信用度低、管理与抗风险能力差,由于资本与规模的限制,大多数企业管理制度、员工素质、信息系统应用水平等等尚未达到可以运作物流金融的水平,况且只有有能力与条件的物流企业才可以成为第三方中介人,因为只有这些企业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才能使得物流金融得到可靠地保障,真正作为银企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限制物流金融业务的随意扩大。因为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使得企业无法再最短的时间获得银企之间的可用信息,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信息不对等的风险。同时,物流企业无法获得市场的准确信息,也会使得质押物的风险加大。甚至现在部分物流企业尚处于人工作业水平,而人员素质有很低下,不免会形成管理与操作的风险。
(四)物流金融的资金量问题
2013年,中国大陆金融资产达到6.5万亿欧元,亚洲排名第二,此外,全球金融资产已达111万亿欧元,中国占5%。我国的金融资产总量虽然非常大,但是金融体系还是以银行为主导,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部门在储蓄--投资转化中功能不足,同时现在的货币供应量也较以前有所增长。物流企业规模小,资金量小,这就需要物流金融通过资金的运作,提高物流企业的实力。但是由于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为这些企业进行融资并且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不是很重视,以至于要解决融资问题还需要大些的物流企业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