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现代远程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作用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作用论文 摘要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培养新型农民,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有自己的独特 优势。为此,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关键词 远程教育“三农”农民素质服务 广播电视大学自办学以来,一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办 学方向。1999年8月,原教育部电教办转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贯彻落实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为三农”服务项目”。2004年2月,教 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 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央电大明确提出:“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我 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之一,就必须继续坚持‘四个面向’,并根据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要求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作为电大教育发 展的重中之重,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 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为建设农村学习型 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这一重大目标对整个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奋斗目标, 也为现代远程教育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发挥 远程教育资源优势,运用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 大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 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 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据统计,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 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0.5%。农业部 的调查显示,懂得如何使用农药的农民不足1/3。农村、农民教育的相对滞后, 已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致富能力的提高,并成为制约我国农 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1、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没有农民素质的现 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 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2、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的重要途径。当今社会,科 技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已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 收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70%―80%,而我国 仅为40%,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农民的 整体素质偏低,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与推广。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 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使大量的 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 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 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 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 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和城镇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 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二、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 文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教育还相当落后,还存 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 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 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等 各种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的从业行为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民,文化程度素质更低。2、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偏低。2002年我国农村小学专任教师数 为399.5万,占全国小学专任教师数的63%;
小学学校数为38.4万,占全国小学学 校数的84%,在校生数为8141.7万,占全国小学在校生数的67%。而占全国16% 的城镇小学却占有全国35.7%的专任教师。可以看出,农村小学规模小,学生多, 教学任务重,相对而言,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农村普通中学的情况 与农村小学的情况类似,占有全国49.6%的农村中学却只占全国37.6%的专任教 师。从师生比例上说,农村普通中学的比例也比城镇的低。虽然我国农村小学专 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7%;
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6.5%。但是,农村教师的 专业化不高,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更达不到上述的学历标准。
3、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不协调。长期以来,由于受 传统教育的影响,农村教育并没有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直在沿袭城市教育 的发展模式,与城市教育采取相同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进度,满足人们想 通过升学来改变学生自身及家庭命运的心理需求。教学内容缺乏联系地方实际, 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 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和办学规模都呈减少趋势, 形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一枝独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三、发挥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是在经济与社会转移、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定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新型教育形式,其社会性、开放性的本 质特色,决定了它能够更快,更协调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服务新 农村建设的新使命,主动为“三农”提供服务。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 资源优势,是现代远程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与其他教育相比,电大作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其 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系统运作优势。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进行系 统办学,是电大远程教育有别于其他国内外教育机构的重要办学特征。形成了从 中央到地方、农村,覆盖全国的办学管理体系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及时地 反馈不同地方、不同层次人群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服务, 比较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2、远程教学优势。电大系统具有天网(卫星网络),地网(计算机网络 和电信网络)、人网(以电大自身独有的办学系统和与之相应的学习支持服务系 统为特点的管理网络)“三网”,“三网合一”是电大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优势。覆 盖全国的卫星教育网,通过卫星地面接收站,延伸到农村,覆盖到千家万户,把中心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基层农村边远贫困 地区,供那里的人员学习,为全国各地农村的求知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提供了更多 的机会。
3、办学的开放性、灵活性。电大远程教育秉持开放教育的理念,学历教 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远 程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个别化、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 条件,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和求学者个人的需要,具有时空自由、资源 共享、方便迅速的教学信息、覆盖面广、学习成本低等优势,尤其适合我国边远 贫困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高等教育优质资源难以到达的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
(二)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加强系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教育部办公厅转发《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地 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各地方电大制定贯彻实施《意见》的具体 措施,同时注意统筹当地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电大的办学优势,积极支持其 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 做出积极贡献。大力强化系统建设,把县级电大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县级电大工 作站的基础平台功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县级电大工作站的硬件建设,狠抓县级 电大工作站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县级电大成为服务三农的 中坚力量。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应以县级电大工作站为基点,使教学网络进一 步向乡镇延伸,从规范运行、增强活力、资源共享、提高效能和协调发展等方面 入手,探索管理的新模式,给基层电大更多的办学和教学自主权,提升其适应性、 主动性,形成地方特色,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转变观念、重心下移。远程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意味着办学的网 络、资源、服务和管理等要实现全方位的重心下移。目前,国家实施的“一村一 名大学生计划”、“燎原学校”、“村村通”工程等,为教育重心下移的实现搭建了 一个平台。此外,在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系统重点打造县级电大网络, 其意义不仅在于使这些县级电大具备了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为“三农” 服务的县级区域远程学习中心,更在于以县级电大为基点,教学网络进一步向有 条件的乡镇延伸。同时,开辟“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构建服务平台,把信息资 源发送到更多乡镇,使县级电大和乡镇网站成为远程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 中心。调整教学资源开发策略,提高服务效果。在内容上,要结合当地农业和农 村经济特点,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贴近农村实际,拓宽服务领域。电大远程教育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 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研究、探讨和把握农村受教育者的 各种需求,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兼有,高等教 育、中专教育与各类培训并重,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兼顾,形成立体 化、多功能的教育结构和层次体系,从而更好地提供适应性、针对性、实用性、 灵活性、实效性服务。大力开展各类大、中专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技术、 管理、经营方面的专门人才;
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大 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
以 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专科学 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新课程教学能力;
积极参与农 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带领 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以农村青年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 掌握种、养、加工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为推动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