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独立学院课程教学研究3篇
独立学院课程教学研究3篇 第一篇 一、独立学院的培养特点 以最早成立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以“倡导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为育人理念,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 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本科 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 合型、创新型人才。会计学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独立学院专业设置上 受到热捧,有40%的独立学院设置了会计学专业以及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 类的专业。并且在独立学院中文科专业的培养相对于理工类专业具有成本低、生 源多的特点,也受到学校投资方的关注与倾斜。二、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 1、指导思想。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着重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与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选 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课六大模块,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 业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坚持“合理定位,打好基础,着重能力,因材施教,凸 显特色”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调整课程体系,侧重知识、能力、素质协 调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特点;
理论与实践并重,凸显专业特色;
实施多 样化创新人才培养。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会计、财经、税务、法律和计算机等方 面的理论和知识,接受会计实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系统训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 操作技能,熟悉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能在相应部门从事会计 实务工作或理论研究,成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的高级 应用型人才。
3、人才培养路径。应用型会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一年级强调 学科基础;
二年级强调专业理论基础;
三年级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与个性发展;
四 年级侧重研究意识,强调职业素质。人才培养路线图可以做如图1的设定。(图1) 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第一, 通过通识教育课中《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以及学科基础课中《基础会计学》、《管理学》、《经济法》、《政治经济学》、 《统计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计算机、英语和专业基础等基本能力;
第二,通过专 业技术课中《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 《财务管理》、《税法》、《税务会计》、《会计报表分析》、《会计电算化》 以及专业选修课中《非盈利组织会计》、《税收筹划》、《企业战略管理》、《风 险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会计日常业务处理、审计方法应用、投资理财方法应用、 税收筹划、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核心能力;
第三,通过专业课程中的实验课、素 质拓展课、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拓展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研究 1、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打破单一理论授课限制,通过把专业 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体系;
建立课 程联系,强化教学效果,加强教学管理。从课程动态化教学目标组合、不同课程 类别整合、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方法四个角度详细诠释课程教学研究的具体实 施;
个人专业化成长目标,通过课程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确立专业成长目 标,有的放矢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技能,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奠定职业生涯 的基础。
2、专业课程属性分析与实施计划制定。首先,合理划分会计学专业理论 课程和实践课程,可以将会计学的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做如图2、图3 的划分。(图2、图3)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其一,采用 课程实验的方式,可以将实践课程穿插到理论课程中,如将会计凭证模拟实验放 置到基础会计学课程讲完会计凭证的理论内容之后,既可以巩固前面所讲理论知 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讲解会计账簿奠定基础;
其二,采用单 独设课的方式,可以将整门课程全部作为实验课程,如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全 部放到实验室来上,主要讲解财务软件的应用,讲师通过演示的教学方式,学生 实际操作练习,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三,采用综合实训的方式,由于 财务业务的特殊性,企业不能接受大批的实习生到财务部门参加生产实习,因此 学校组织的会计学专业毕业前的毕业实习往往仅局限于参观实习,对于提高学生 的实际能力帮助不大。为了弥补不足,在开展毕业实习前进行综合模拟实训非常 有必要,可以选取企业中一个月的真实案例,以习题的形式组织在实验室中进行 模拟实训,从会计凭证的填制开始一直到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训练学生综合 的业务处理能力。其次,制定相关课程的整合计划。独立学院的特殊性质决定其 教学管理上要充分考虑教学成本的投入,因此在专业课程总体课时设置上会有一定的限制,为此,相关专业课程可以进行整合,突出重点,各有侧重。如可以整 合会计学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中税法与经济法,省略经济法中税法的部分;
整合 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中交叉的部分,中级财务会计侧重讲解 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账务处理方式和财务报表的编制,高级财务会计侧重将非货 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外币会计、租赁会计、资产减值以及企业合并等特殊 会计业务的处理,税务会计侧重讲企业日常交易中涉税业务的处理(如增值税会 计处理、消费税会计处理营业税会计处理、所得税会计处理等),并且在税务会 计中涉及到的税法内容只采用复习的方式,不需重点讲解。最后,拓宽专业选修 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确立自己的专业成长目标,有 的放矢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技能,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奠定职业生涯的基础。
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开设如:银行会计学、非盈利组织会计、商业会计、审计案例 分析、边缘会计专题、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
3、建立并完善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探讨并改 革教学方法 (1)建立并完善教学资料。完整的教学资料是课程教学的基础,独立学 院虽然有举办方之一的公办院校多年来积累下的丰富教学资源,但是由于生源的 不同以及培养目标的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母校的教学资料,应设置适合自身 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和课件等。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以以精品课程、 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以“课件评比”、“教案比赛”等形式为导向,鼓励专业教师 备好课、讲好课,逐步建立完善课程档案,定期更新教学资料。
(2)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一是在教改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为了把 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会计学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在处理继承 与创新的关系中,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础与非基础性的关系,更强调 提炼出真正基础性的内容;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共 性与个性的关系,更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教学 方法的运用,强调在改善授课方式的同时,教学中增加理论分析与研究性、探讨 性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在教改过程中推 进课程建设步伐。首先,完善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 程结构,课程内容更能适应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拓宽和加大专业基 础课程的教学比重和实践环节,增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素质培养,同时开设大量的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不 同需要。三是适应教学需要,配备具有比较优势的师资力量。按照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对应用性、实践性强的课程,配备既有深厚专业理论修养,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要求教师从选择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安 排教学实践等各环节按照培养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四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通 过手工模拟核算,会计电算化模拟核算,综合性和设计性模拟实验以及深入企业 现场实践,增强学生对财会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首先,变单纯课堂讲授为多种教学形式 并行。提倡“参与式”教学,课堂讲授、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着 重讲解重点、难点和疑点,讨论、争论焦点,对于基本技能训练采用实验教学, 显著提高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以 学为本”“、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构 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自主性;
强调学习上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 力和方法,是“学为主体”的具体体现。在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 想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应有的思维时间,培养 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变知识传授型为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导 向型。教学中,树立“会计学术研究为会计教育的基础,会计教育为会计学术研 究的讲坛”的思想,从“基础会计学”入门课开始逐渐深入到所有专业课程当中, 通过专题讨论、师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专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正确引导学生的研究 性学习方法。
四、结论 课程教学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在提出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学 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路径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及实施计划,逐步建 立并完善教学资料,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努力完善各项课程教学工作。
独立学院作为本科教学的有力补充,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的应用型人才,经济越 发展会计就越重要,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建设任重而道远。
作者:安存红 郭薇 高祥晓 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第二篇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时常常是“听起来明白,自己做题糊 涂”,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多面投影是个生疏的新概念,过去无论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还是所学过的知识,都是实际物体或单面表示法。一下子改用多面投影表示,由于 认识的制约作用,对多面投影适应能力缓慢,特别是学到复杂的几何关系在多面上 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时,由于空间想象力不够,学生课后独立解题存在一定困难。
2.多年来,我院将本课程均安排在第一学年,学生既无机械加工的生产实践, 又无加工工艺知识,缺乏对制图课应有的实践感性知识,给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由于课时紧,内容多,形成了课堂上讲的多,练得少,学生对已 学过的知识还来不及消化,新内容,新难度又堆上来了,造成学生单纯忙于完成作 业,而对智能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3.在课堂教学上长期以来沿用着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全讲”或者“一讲到 底”的习惯,使学生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老师所讲的内容就是要求的内容,否则 就不是要求的内容。从而给学生造成了依赖思想,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加之 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脱节,课堂教学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满堂灌”,重点不突出的 现象,给学生造成的课外负担过重,导致一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挫伤,最终培养 出来的学生是不具备较强工作能力的。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精选内容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 才,在教学内容上就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取舍,突出国家标准,投影基础,组合体的视 图,剖视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等核心教学内容。对一些以后工作中用的少的换面法 等教学内容简化。在画法几何部分把教学重心放在组合体视图上。
2.结合模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图样是平面的,而工程中的零件是 立体的,要想学会绘制和读懂零件图,必须从零件的形体分析开始,先从立体到平 面,然后才能由平面图形想像出立体的形状,利用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像能力。
结合模型实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看着实物画出三面投影,即直观又形象,能够让学 生更容易建立空间几何要素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精讲多练,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由于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从教 学方法上更应该注意精讲多练。精讲就是把最基本的知识,最重要的问题讲清楚, 讲透彻,使学生完全理解。要重点突出,讲在点子上,点在要害处;要条理清楚,深人 浅出,并富有启发诱导。教师只有做到精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多练。
4.贯彻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要搞好制图课教学,必须从“教”与“学”两方面下功夫。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机的结合起 来,使学生不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而是随着教师的诱导在紧张的思考,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因此,教师诊日果不应是照本宣科,而把精力放在 对学生的启发诱导上。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开发学生 智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影响。通过 讨论把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搞清楚,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根据行业需求,增加计算机绘图知识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地快速发展,计 算机绘图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在机 械制图课教学内容改革上,有必要引人计算机绘图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现代的 绘图方法,和设计方式,提高绘图效率,设计效率,从而满足现代企业生产的需求。
三、考试考查方法的改革 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与学生成绩的考核密切相关的。我院多年来对学生 成绩的评定是平时作业分占20%,期末考试卷面分占80%。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所 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单一的闭卷考试。在内容上偏重于知识的测验而忽视了能力的 考核。由于一份考卷中的试题数目不能过多,知识覆盖面不可能太广,又缺少灵活 多样的问答形式,因而卷面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和能力。
同时又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期末复习压重点,而忽视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建议对机械制图课的考试考核应增加“抽签定题口试”一项。比例可按2:3:5(即平 时作业占20%,口试占30%,卷面成绩占50%。)题签可复盖制图课所必须掌握的全 部内容。口试可给学生安排时间,在指定教室由主考教师进行。对学生“面对面” 的“依图讲图”的考核。这既可以考核学生能力,又可以防止抄袭行为。通过全面 改革成绩考核的方法,完全可以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总结 课程的合理安排,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教好和学好《机械制图》课程的关键,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在“重视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方向下,机械 制图教学应紧贴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 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作者:于洪 朱绚曼 工作单位: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第三篇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在自动化专业均开设这一课程,并高度重视其在 “软”、“硬”两方面的基础建设。“软”的方面,不仅将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一门主干 专业课程,而且根据市面上教材组织教师自主编写适合区域性就业背景的教程讲 义。“硬”的方面,大多成立了专门的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并购买相应的硬件设 备,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供实验环境和平台。[10]“软”、“硬”两方面基 础建设的总体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可编程控制 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应用设计能力。然而,经过近几年的实施 发现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忽视了起桥梁作用的课程建设未能及 时跟上,导致上述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枯燥的教学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概念、 原理、指令和实际应用方法。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 生事物,大多创办不久,深受母体学校教学方式的辐射和影响。很多独立学院的 母体学校为“985”或“211”等研究型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其教学内容 更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独立院校学生,如果 无法展示指令输出效果而直接死记硬背,那么将直接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
2.僵化的教学方式 可编程控制器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更重要 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实际应用问题 的求解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般采用“教师讲,学生 听”的“注入式”课堂组织方式,对可编程控制器的概念、原理和案例实现进行讲 解,学生主要依赖老师的讲解,没有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薄弱的实践环节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应对实际工程项目 的能力和素质。目前,大多数“可编程控制器”的实践教学仍停留在对课堂讲授内 容的验证和巩固阶段,往往是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基础实验即可,缺乏实际的大型综合型的项目历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素质。此外,设置的实验案例没 有结合地方和区域的发展情况,无法直接和社会岗位需求接轨,不利于为地方和 区域的企业直接输送人才。综上所述,如何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和发展情况, 充分发挥地方和区域的优势,改革课程教学,桥接和利用“软”、“硬”两方面基础 建设的资源,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与社会需要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和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着重改善以上三个方面,使学生在学 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设备情况,牢固掌握PLC控制的基本环节, 掌握常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指令、高级指令以及在各种条件下实际 应用方法,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使用、编程和安装,同时也培养学生面 对生产实际中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该总体目标,提出课程教学 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整合“理论教学”、“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在课件中引用实物(如继电器、具体型号的可 编程控制器的电源配置、CPU配置、I/O系统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课堂拆 解展示可编程控制器相关的硬件实物,甚至带领学生到工业现场参观,使学生对 可编程控制器有直观感性的认识,消除其陌生感和距离感。此外,在讲解书本的 理论知识(如比较指令、位操作指令、数据移动指令、数据表格指令、数据转换 指令和控制指令等)后,课堂调试可编程控制器程序,仿真运行结果,对理论结 果进行验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对单纯理论分析的厌恶感。
2.角色互换及互动讨论式的理论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老师机械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45分钟的课 堂时间。前10钟让学生当“老师”回顾过往课程的内容,老师在旁聆听并纠正。接 下来20分钟由老师讲解本节课中理论知识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夯实理论基础。
最后的15分钟,老师设置案例或习题,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主动思考,运用前 面讲述的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对习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理论知识的“现学现 用,灵活运用”。使用该方法,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 的思辨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 讲解自动仓储自动控制的程序时,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动仓储的原理和基本组成,以及电气接线方法和传感器的使用方法,然后老师讲解自动仓储的基本工作流程、 控制程序的模块划分及总体思路,最后学生讨论梯形图程序的具体实现。
3.基础+综合+实战”三阶段层次递进型的实践教学方式 “基础+综合+实战”三阶段的课题设置如表1所示。在“基础”阶段,通过布 置大量知识单一、功能独立且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案例,使学生全面熟悉 GE实验室中现有实验设备的硬件结构,深刻理解PLC程序的分析、设计、实现 的方法,并掌握将程序写入硬件中进行调试运行的流程。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 授课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在“综合”阶段,设置知识复合、 功能集成且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综合性课程设计项目,让学生自由分组并选择其 中一个感兴趣的项目实施。自行选定题目后,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参考相关教材, 设计方案,选择仪器设备,编制程序。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团队配合,提升学 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战”阶段,一方面通过与 地区和区域的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输送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际项目, 从而积累项目经验,实现学生毕业后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相关应用领域“零距 离上岗”的目标;
另一方面,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关竞赛,通 过这种与其他院校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直接碰撞,使学生开阔眼界,认识差 距,激发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标。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对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建设十分重视,于2009年与 GEFanuc公司合作共建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实践平台――GE实验室,包括可编程控 制器基础实验室和实训装置实验室。其中,基础实验室由10套标准北美PAC培训 系统控制器、10台PLC模拟试验台和10台电源构成,实训装置实验室由过程控制 综合实验装置、MPS模块化生产制造系统、三周运动机构、立体仓库实训装置构 成。同时,作者结合GE实验室的实际设备,编写了《GE可编程控制器原理》校 内讲义,考虑到为本地区的武汉钢铁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九州通医药集团 等龙头企业输送人才,在教程讲义编写上选择性地加重了可编程控制器在钢铁生 产、汽车制造和医药仓储等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进一步对课 程教学进行改革,目前已经实践了三届学生,取得一定成效:组织学生参加2011 年和2012年“GE平台大学生自动化控制设计大赛”,针对武汉暴雨后的“看海”现象, 设计了基于IFIX的污水处理系统,并获得优秀奖;
根据专业学生就业去向统计, 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相关领域学生就业数量从2010年的12人提升到2012年的 19人。四、结束语 针对独立学院的特点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 “摆脱母体学校教学方式的辐射和影响,充分发挥地方和区域优势”的独立学院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实施方法包括:整合“理论教学”、 “实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
角色互换及互动讨论式的理论 教学方式;
“基础+综合+实战”三阶段层次递进型的实践教学方式。此外,自主编 写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验教材,安排学生工厂实习,在实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 队合作素质,从而达到为地方和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目的。从就业 形势看,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一步,将深化与地方和区域相 关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同时获取母体学校在实验平台方面的 优质资源,弥补独立学院在硬件建设方面的不足。
作者:张晓丹 叶念渝 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信息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