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精选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精选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一:乡村医生心理素质培养思考 1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内涵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 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 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 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 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 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 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 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 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 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 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 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 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 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 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 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 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 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 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 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 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 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 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 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 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 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 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 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 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 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 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 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 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 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 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 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 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 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 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 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 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 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 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 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 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 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 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
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 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 医疗卫生水平。
4结语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基层医疗组织的庞大群体,加强乡村医生心理教 育培训是当前中国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的 组织和实施面临许多困难,由于执业技能层次不齐,工学矛盾突出,薪酬和养老 制度等乡村医生关注的问题依然存在,单靠政府和医学教育机构的努力是不够的, 社会各界应努力探索,不断实践,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规范乡村医生心理教 育制度建设,并不断改革完善,提高乡村医生队伍心理教育素质,为广大农民提 供优质医疗服务,新农村建设时期,加快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改革乡村医生 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心理素质论文范文二:高校语文教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一、高校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一)人际交往上的孤独感 有些学生由于在中学时一心扑在学习上,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这样的学生一般很少和同学交流,也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可悲的是,这样的状况还常常被老师和家长引以为傲,是好学生的标准。等他们 考到大学之后,也很少主动与人交际,由于进了大学失去了中学那种模范的光环, 就变得更加孤独,甚至产生自傲心理,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有种顾影自怜的感觉, 总想着别人去主动接近自己,自己绝不主动接近别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内 向的性格,不愿意投入到火热的集体生活中去。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小被家人呵 护,成为家中的小太阳,什么事都不会做,以至于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生活也不 会打理,要么怕洗澡,身上出现异味;要么怕洗衣服袜子,影响其他同学,如果指出他的毛病,他还火冒三丈,拒不接受,这样也引发了交际方面的孤独,他自 己不屑与人交往,别人也不愿意和他交往。也有些女生,仗着自己有三分美貌, 就常常以绝代佳人的姿态孤芳自许,要么一言不发,整天沉默着,要说话就是语 言尖刻的“毒舌”,这也是一种心理问题。
(二)厌学心理 有些学生在高中就不想学习,产生厌学情绪,被家长逼着考大学,进 入学校以后又故态复萌,对所有的学科都没兴趣。没有家长的约束,就更加肆无 忌惮,逃课,在课堂上心不在焉,精力都用在网络上,男的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 女孩则沉醉于淘宝;要么就将精力用在恋爱上,根本不为以后的就业着想。也有 一部分学生本来也是爱学习的,在高中经历了一番痛苦的磨练之后,进入大学发 现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紧绷的神经一旦松懈下来,反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觉得考 上大学不过如此。还有的是因为社会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使他们觉得读大 学和不读没多大区别,因此也失去了学习动力,开始厌学。除了以上两个心理健 康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心理问题也困扰着学生,例如有的学生因为个头矮,容貌 欠佳而产生自卑;有的因为家庭生活穷困,和有钱的同学相比产生较大的落差, 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
(三)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家庭,一个是学校,还 有一个就是社会。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婚,对孩子缺少教育, 使孩子终日生活在战战兢兢中,以后就会形成孤独不合群的性格;有的是过分溺 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差。还有的家长在孩子读幼儿园 和小学时,孩子与人产生纠纷,家长总是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从来不在自己孩子 身上找原因,这样就使孩子养成了缺乏责任感的个性,错的都是别人。在学校教 育方面,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老师偏爱那些文静的、爱学习的学生,对 于他们的业余爱好都不了解,也不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总将那些埋头学 习,不与人交流的学生当做模范表扬,使这类人一直以为自己不交际是种美德, 以后就造成了他们孤傲的性格。有些学校在教学时只注重考试成绩,对于文化课 之外的课程干脆停止不上了,这样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对于一些有益的活动无 法介入,也容易促使他们的心理问题产生。社会的影响主要是拜金主义流行,使 那些家庭贫寒的学生产生自卑;也有的是对于外表美的推崇,使那些身材和容貌 不佳的学生产生自卑。二、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学实施优势 针对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纠正的方式并不是专门的心理疏导, 而是要通过人文素质的提高来潜移默化地进行纠正和疏导,因此在高校语文教学 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就是最好的选择。
(一)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优势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还由于人文性,因为语 文是记在人类文化的载体,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是人类历史文化 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具有记载、描述、解惑和探索的 功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伴随着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功能,可以领略丰富 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内涵。语文学习的这些特点为心理教育提供了条件,在语文学 习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语言向学生讲解,与学生产生交流。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手段,将自己对文章学习的理解、认识和感悟都反映出 来。这个过程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将自己的个性凸显出来,使同学们看到 了此人的个性特色。一堂语文课中,老师、学生、课文、课文作者以及文中人物 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比较、质疑、参照、启迪和吸收的相互作用,观点相同的人 会觉得找到了知音,观点相悖的人会忍不住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这样一堂课就 成了语言的交流空间。高校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内容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优秀作品, 这些作品有的凝聚了人类的美好感情,有的蕴含了学者的思想精华,这些作品都 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在学习过程中,作品中的审美理念和人文主 义思想可以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给学生以正 能量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对心理教育的渗透 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交往。像 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和《史记》中的《将相和》,通过对人 际关系的正确处理,可以让学生知道朋友之间的珍贵,以及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 正确取舍,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在语文学习中还可以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去自主学习,在课文中有许多古人通过努力学习用知 识改变了命运,像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囊萤映雪的车胤和孙康,凿壁偷光的匡 衡等。还有一些古诗也深刻揭示了少年时代学习的重要性,如“少小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 书迟”等。还有一些作品可以用来激励学生的意志,如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受过宫刑仍然坚持著书的司马迁,为完成《游记》而坚持不懈的徐霞客以及周游列 国的孔子等。语文学习中更多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作品,像努力探索的屈原,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有为了尽孝而弃官的李密,忧国忧家的杜甫和“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这些人都是具有担当的人,为国 家,为人民或是为了家里老人都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通过学习,让学生培养良 好健全的品格。
三、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实施方法 (一)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的前提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前提条件包括教师素质、师生 关系和教学环境。作为高校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优秀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有 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及时调适自己的状态;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能 吸引学生听自己的课;还要具备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宽 容的心,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宽容的胸怀 和极大的爱心基础上的,只有教师爱学生,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才会爱老 师,认真听他上课。这种关系不仅建立在课堂上,也包括在生活中,教师不仅要 在学习上关心每一个学生,更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教学环境应该以民主和宽松 为主,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善过去那种一人讲课大家听的传统方式,让学生自 主讨论学习,学生可以反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浓 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千万不能因师道尊严而对学生的态度产生抵触情绪。在语文 学习中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像教学一些戏剧剧本时,教师可以作为导演, 知道学生排练一出话剧,让学生深入到角色中体会人物的情感。还可以利用现代 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文转化成有声有色的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途径 利用语文教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要从课堂中和课堂外两个途径入手。
课堂教学实施心理素质教学主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品 德,如善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明白交际的重要性,还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在世上的价值不是因为外表的优秀,而是对社会的贡献;也不是有钱就是优秀 的,良好的品德比金钱更重要。还要学会善待父母,明白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学 会感恩。不仅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每一个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此外还要学会担 当,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这些在所选课文中都能学到。另一个途径是来自课外 实践,可以让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生活中,如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用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体会给予的快乐,这些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交流能力,也能帮助 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课外实 践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一些经典之作,了解前人的思想,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因为具有一定的 优势成为首选,要做好心理素质教育,还要多方面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