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对策 中职 计算机 分析 教学中 教师教学问题及对策 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院校设立的初衷是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同时伴随现今社会及教育界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使得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之一,但是社会以及教育界对于中职院校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这类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不够,致使教育经费、教师资源等各方面得不到保障,使得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育教学方式落后。计算机专业是新兴专业,需要伴随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进行教学知识的革新,但是现今中职院校的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能与时俱进,也就使得学生接收到的知识有限。同时,由于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往往需要中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及时的将知识转换为能力,但是现今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较为传统,不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单纯的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致使学生难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
以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计算机工程系为例,作为辽宁省的重点中职院校和专业之一,仍然是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对于语言、数据等方面进行理论教学,同时验证学生是否真正将书本知识进行消化的方法也是卷面考试。通过对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去向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数据,在企业校招时就已经进入到较好企业的只占10%,70% 的学生进入的企业都不是心中的目标企业,剩余的20% 已经转行不从事计算机专业。从数据当中我们就能看出,学校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实践工作能力,所以中职院校要及时转变教学途径,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大与社会实践、各个企业的合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平台。
学生水平参次不齐。中职院校设立的出发点就是针对部分文化课水平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或者成为社会的实用性人才,或者是以此为基础追求更高等的教育,所以部分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有限,中职入学时学生缺少必要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专业选择较为盲目。当学习一段时间后如果不想学习计算机专业,会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同时也有部分学生想调换专业,虽然并不一定能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精力致使计算机课业知识已经跟不上。实践教学水平差。中职院校的设立初衷是社会实践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实践教学水平较高,但是现在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仍然停留在层次较低的理论学习,不能及时的转换知识,与社会中的计算机行业严重脱节。以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为例,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网络基础、微机原理、C# 语言程序设计、防火墙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这些课程的实践要求较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与实践相联系才能真正吃透知识。现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企业,但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是不能够满足社会及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部分中职院校的学生即使通过几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仍然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为实现国家设立中职院校的目的以及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要逐步改革相关教学,注重实践水平以及与企业的强强合作。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对策分析
扩大师资队伍。在中职院校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意识不够,更多的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领,所以更要注重中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一个好的教师群体能给本学校输送大量的基础人才。所以,中职院校需要扩大对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经费划拨,以此吸引老师,为学生的知识拓展以及下一步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中职院校在扩大自身师资队伍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现有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实践能力,因为实行教学改革的前提就是师资队伍的牵头。积极鼓励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加大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参与企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研发,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并促进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进一步了解,从侧面为学生解决就业压力。同时,中职院校内部的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可以由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运用,雇佣一部分社会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的同时与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相互合作,既能节省一部分费用,同时也能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机会。改革教学课程。现在中职院校教学课程的设计较为传统,难以进行革新和改变。而现今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更大,这就需要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计进行改革,改革的前提是在相应的课程机构设置上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组织队伍进行实践操作,并积极的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接触最新的社会知识,改革的重点就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科目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将考试范围更加注重面向学生的能力的考核。同时,在改革时也要注意限度,因为部分计算机理论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和重点,需要学生及时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课堂学习是基础,改革后的课程设计是重点,实践操作能力是考试的重要标准,注重传统教学和改革的结合,突出实践操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