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关于我国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思考
关于我国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思考 一、我国旅游价格信用问题的主要表现 所谓旅游价格信用,是指旅游产品的价格应当遵守公平、合法和诚实 信用的原则,依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考虑合理的利润来决定,而不是 用价格欺骗旅游者。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旅游价格放开后,价格行为不 规范、价格欺诈严重、价格秩序混乱等旅游价格信用失范的现象比较严重,已经 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旅游价格信用缺失的表 现主要有:1.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是指旅游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 手段,诱骗旅游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价格欺诈是旅游价格信用问题中比较突 出、比较普遍的问题。具体又分为:
——虚假明码标价。主要指旅游经营者明码标价所标示的旅游商品的品 名、产地、规格、等级或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虚假成分,与实际不符,以 次充好,以假乱真,并以此为手段诱导旅游者购买。如一些旅行社利用虚假广告 打出低价位招徕游客,可到时却以各种借口任意上调价格;
还有些旅行社广告上 的服务和实际提供的服务不符;
一些餐饮、娱乐企业标明有关服务项目,但事后 却借口各种原因不提供服务等,都属于虚假明码标价行为。
——模糊明码标价。指旅游经营者在明码标价时,用隐瞒的、模棱两可 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等标识,使旅游者误解,诱导其购买。如,旅行社在进 行广告宣传时,标明“头尾7日游”,实际上却是第一天晚上出发,第七天一早返 程,7日游实际上成了5日游。
——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近几年兴起的到东南亚“零 团费”游。所谓“零团费”是指旅行社只收取旅游者的往返交通费、门票费和境外 旅游签证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等各项费用全免。“零团费”的实质是 旅行社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游客,然后通过购物、安排自费项目牟取高额回扣, 以弥补在组团、接待过程中费用的不足,“零团费”游实际成了“购物团”游。并且 在购物过程中,次数多、时间长,且商品多为质次价高,甚至是以假充真、以次 充好,严重地毁害了旅游价格的信用。
——“黑箱”定价。指旅游经营者对商品或服务明码标价,但对附带性、 相关性、售后环节消费项目故意隐瞒不予以明码标价,使旅游者在消费信息不全 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不必要的附加项目和附加费用。如一些旅游饭店运用“特价” 来招徕游客,宣传“龙虾仅68元一斤”,但其他菜10元一位,小菜10元一碟。根本 不问游客需不需要,饭店就主动上小菜,也不主动报价。2.价格歧视。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对购买生产成本相同的同一服务的不同 的旅游者或中间商收取不同的费用,或者对同一旅游者或中间商的不同购买量以 及不同时间购买相同量的服务收取不同的服务费用的行为。即我们平常所说的 “明码不实价”。如航空公司向旅行社和零散旅游者收取某一航线上同等舱位的费 用不同,景区向旅游团和散客收取的门票费不同,都是旅游价格歧视行为的具体 表现。又分为三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指旅游企业针对不同旅游消费者实行不同价格的行 为。如旅游饭店的总统房和豪华房通常就是根据每个旅游者的支付能力来定价的, 这种房价明码不实价,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来确定最终出租价格。饭店就餐时, 6瓶1升的啤酒和一瓶6升的啤酒,价格是不同的。
——二级价格歧视。指旅游企业将旅游服务划分为不同的消费量区间, 对不同的消费量区间实行不同价格的行为。如在旅游淡季,同一个房间的出租价 格视旅游者住宿天数不同,价格不同。住宿不满3天者,按400元收费;
超过3天 不满5天者,按350元收费;
超过5天者,按300元收费。
——三级价格歧视。指旅游企业提供相同的服务但以不同的价格向不同 的旅游消费者组群收费。如铁路公司对铁路客票实行学生票和成人票两种票价, 航空公司对商务客人和普通旅客的机票收取两种不同的价格,景区门票对旅游团 和散客收取两种不同的价格,都属于三级价格歧视行为。
3.价格垄断。价格垄断是指部分具有自然垄断性和地域垄断性的旅游企 业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以及旅游企业串联起来,对旅游产品实行垄断价格。如 旅游景区、机场等利用其位置的垄断性和特殊性,不允许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 因而其出售的商品价格远远高于其成本。2002年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机场饮用 一杯咖啡花费88元的消息,就引来了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再比如,针对我国旅 游业恶性价格竞争问题,业界人士通过企业间的价格联盟来解决。2001年3月20 日,昆明市40多家星级饭店通过了《星级饭店价格自律联盟实施方案》,对旅游 团队接待规定了成本保护价。
二、我国旅游价格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1.制度因素所致。在体制上,我国经营机制不顺,产权关系不明。许 多旅游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便利用其“专营权”的垄断优势,对旅游价格 实行垄断。在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着价格管理缺陷。现行的导游管理体制就是一 个明显的例子。由于导游工作逐渐变成一个自由职业,许多旅行社为节约成本, 在旺季时临时聘请导游,而且许多旅行社不但不给导游工资,反而还要导游上缴 人头费。从而导致导游为获取高额“回扣”,由导游变导购,与司机和商店、景点等“联合”起来,抬高商品价格,共同宰客,损害了旅游者的权益,也毁坏了旅游 价格的信誉。
2.信用文化缺乏。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受强烈的利益驱动,人们的信用 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极为淡漠,信用文化极度缺乏。对信用资源的价值和旅游价 格信用缺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是一种资源,信用是旅游企 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旅游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旅游企业的生产力。因此, 为追求短期利益,许多旅游企业不顾损害其信用形象,在旅游价格上出现了失信 行为。
3.旅游价格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拥有的 信息数量不等,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
由于旅游者大多是第一次接触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通常比 较陌生,他们不可能充分 旅游价格信用的缺失,不仅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会危及到 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旅游价格失信的根源在于道德和制度两个方面。因此,治 理的关键就是用法律和道德的整合力量来重塑旅游价格信用。
1.建立旅游价格信用制度。
——加快价格信用特别是旅游价格信用的立法。应进一步充实、细化《价 格法》中的有关规定;
尽快建立规范价格信用活动特别是与旅游价格信用有关的 法律法规和法则,如《反垄断法》、《价格信用法》、《旅游法》等,明确旅游 价格信用主体行为的法律责任,为旅游价格信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对现行法律的执行力度。在有关旅游价格信用的法律没有建立 前,按照我国已有的对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规范的一些法律如《价格法》、《禁 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 《旅游投诉暂行规定》等来执行。
——建立和完善旅游价格失信惩罚机制。所谓旅游失信惩罚机制是通过 经济手段和道德手段,将有严重旅游价格失信行为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从 旅游市场中剔除出去,通过降低交易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达到防范潜在失 信者的作用。(1)建立“价格、计量信得过”制度。对旅游经营者的产品价格,必须 经过旅游局和物价部门的检查。凡是经过旅游局和物价部门调查、认证符合质价 相符、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都要发证书、挂“中国旅游局信得过”的牌。(2) 建立“价格信用公布制度”。对价格失信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根据其失信 的程度,分别建立“黑名单”和“灰名单”,并公诸于世,让不守信用者、信用不佳 者名誉扫地,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而对那些守信用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建立“红名单”,给予优惠和奖励,降低守信者使用信用工具的成本,树立一种正 向的激励机制。
2.加强道德建设,发挥信用道德调节功能。
信用归根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信用在本质上反映了经营者的道德行为 与道德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约束比法律约束的范围更广,约束效果更佳。
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约束人们的灵魂。因此,要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旅游经营者明白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和道德经济,信用经济离不开价格信用,没有价格信用就没有市场秩序,市场经 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从而使他们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的信用原则;
使旅游企业深化 对信用观念的认识,树立守信用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充分认识到信用同资金、品 牌、技术、管理、信息等一样,也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 产,是企业一种重要的生产力。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旅游业要想提高在国 际上的竞争力,首先必须“信用入世”。“信用入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旅游价格 信用的入世。同时,以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加大旅游价 格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把“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经营者定价原则 和观念深入到旅游经营者的心里,大力提倡旅游价格明码标价,不欺骗旅游者, 并逐渐形成社会风尚,进而重塑我国旅游价格的良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