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计算机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阐述职教改革模式发展|职教改革 正文 2019-10-30 07:35:58

    阐述职教改革模式发展|职教改革

    相关热词搜索:

    阐述职教改革模式发展

    阐述职教改革模式发展 世纪之交,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教育模式向新的教育模式转 型的过程中,职业技术教育在这个转型期就像一个“锻件”,不仅受二种经济体制 的挤压,而且受经济转型期所伴生的各种价值观、质量观以及高新技术、国际经 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发展周期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挤压和影响下,职业技术教 育的型态变化,有许多是“物理的”,有许多是“化学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 题的研究,为探索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对策提供一些思路。

    一、职业教育受我国经济转型期多重挤压 1.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管理制度的双重挤压我国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 全废除;
    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
    另一方面是转型期产生 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型态的管理制度。大教育下的职 业技术教育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仍然是无序运行,普通教育的理念充填着整个 职业技术教育界。97年后,除了《职业教育法》,一部分省、市、部门颁布了一 些实施细则外,总体上没有形成一整套健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职教法法律制度体 系。(这个法律体系包括:职教办学机构管理办法、职教拨款和经费筹集制度、 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职教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等),我认为有 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 有现成的模式可据。(2)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办学、教学经验的总 结、提高及推行。(3)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 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
    各 级政府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 足。如政府支持的专项研究,政府对制度的建设的迫切感、使命感和政府机关工 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意识不够等。从管理法规,到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管理机 构组织、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观念的取向、所采取的措施等,既保留计划经济由政 府包办“计划驱动”的那一套,又有新时期市场经济产生的“需求驱动”那一套,还 有转型期“计划、规划前瞻不准确”的问题。(4)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实际上还 未达到与普遍教育并驾齐驱的地位。重学术、轻应用;
    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 在教育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 准套用于职教。(5)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
    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制度。等等。

    由上述原因可见,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和现代职教思维、理念的碰撞;
    新 旧制度间的碰撞;
    制度不完善时期的制约因素与扩展需要同存,所引发的论争增 添了改革的风火。

    2.转型期职教受计划经济管理思想和市场经济思想的多重挤压 人常说“惯性是可怕的”。习惯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校的管理人员以 及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型普通大学办学思 想和管理模式备加推崇。他们习惯了传统普通教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以及相 对应的政府管理行为,认可传统教育的评价观、质量观、办学水平观,鄙视职业 技术教育。他们虽然对照搬苏联50年代的经验有反感,但又对现代市场经济不理 解,把资本主义30年代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混淆起来。他们的 心态是矛盾的,其管理行动往往是投机的。职教机构的管理工作者和大部分师资 受普通高校传统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影响,他们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 忽视技术技能教学;
    他们欣赏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传统三段式教学,鄙视“以 能力为中心”的职教试验;
    他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 法,而对实验教学、示范教学、研讨式教学不适应或看不起。

    3.转型期职教受同时存在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科 学技术的双重挤压内外专家认为,我国下个世纪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 依靠引入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增值产业驱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 过程中,落后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不可能一日之间被先进的生产工 艺流程、生产技术取代。这就存在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不断被先进的生产工艺、 技术取代的转型过程。鉴于职教理论水平的有限与对生产过程工艺水平的了解不 够,没有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高水平的设计,难以与区域产业和目前管理 以及今后发展所需求的知识技术技能紧密联系起来。二是我国职教师资跟不上经 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师资知识老化,实践技术技能缺乏,习惯于传统学科学术教 学、对产业及相联领域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况且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 培养提高措施也缺乏联系新生产工艺、技术的渠道和参与生产实践的要求,跟不 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例如沿海地区引进外资、合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生 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而许多师资对之甚少了解或毫无接触,对国 际规程,国际惯例,国际标准和管理规范不熟悉,当然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 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谈不上培养与国际接轨的职教人才。在知识经济时 代的21世纪,如果我们的职教不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工艺,还在灌输旧有的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技术、工艺,则这种职教当然是落伍的了。三是我国职教的 办学条件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的实训工场、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 而校外实践工厂、实践场所又缺乏先进的适合于职教的场所,也无法使职业技术 教育与先进技术接轨,只能“纸上谈兵”。

    4.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 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 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 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

    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 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 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 应了职教环境;
    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 教学现还未改变;
    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 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 心;
    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 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 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 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 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

    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 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 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5.转型期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的“竞争”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视野 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面向21世纪的转型期,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 化、面向未来”。目前,应重点研究经济国际化中引发的高、中职教育与国际接 轨问题,特别要注意“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人才国际化”两大问题。职教机构要以 国际眼光来培养人才,为增强我国各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服务,实 现走向国际市场的战略。随着21世纪的到来,经济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对沿海发达 地区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现状及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全国各地参与 国际竞争也将逐渐扩大。以广东为例,进出口占全国40%,大量企业不仅从专业, 而且从素质上;
    不仅是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而且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甚至个体户,都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由于技术更新速 度加快,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规程、产品质量都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来 增加竞争力;
    用国际质量标准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越来越普遍, 许多企业既将之作为营销手段,又作为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制度。为此,这些行业、 产业、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际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 意识,而且应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才能。

    我国目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一是缺乏培养国际型人才的紧迫 感;
    二是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
    三是缺少对国际标准、规范和先进技术技能的 学习、了解;
    四是师生缺少在国际竞争环境中体验、实习(在国外实习)的感性认 识和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竞争相比,国内行业、产业、企业间的竞 争更趋火热,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从短缺经济(计划经济时期)变成 过剩经济(市场经济时期),企业要生存,要盈利,必须从管理、产品技术创新、 质量控制、营销手段方面优胜才行。职业技术学校与培训机构,除了给受教育者 “竞争”意识教育外,同时应教会他们掌握尽可能新的技术、知识、工艺还要注意 技术文化的养成和创造给他们更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机会,使他们在参与国 内外竞争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多重挤压下的转型期职教,目前存在两大突出问题 1.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80年代引进西德“双元制”到90年代引进“CBE”,反映了各级政府和一些 职教机构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的盲目性、教条性,缺乏科学思想。下面仅就发 展型态进行分析。

    实用型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教社”成立80多年,是影响我国现代职教 时间最长的学术研究团体,对我国现代职教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陶行知、 黄炎培等教育家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引伸到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陶行知 以乡村生活为中心设置课程,注重劳动教育、因材施教并提出加强学生技能培养 的思想。实用主义的影响,在8090年代我国职教中有一个口碑是“管用、实用、 够用”。这个口碑在我国还没有自己独特的模式,但是,这个“口碑”本身又是缺 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规程和准确科学根据的模糊的、可塑性过大的职教型式, 在90年代,逐渐被模块式课程思想所取代或淡化。

    特色型80年代初,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被政府推荐,率先在华东、东北等工业发达 地区推广。这个型式以“突出技能”为特色,强调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融合 合作关系。在该时期计划经济还未完全被市场经济取代时,职业学校与就业企事 业间是“公对公”的关系,所实行的就业政策是国家分配,不存在失业问题。在当 时企业生产科技变化不很大的情况下,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 用周期比较长,突出技能训练(特别是制式训练)所起的作用明显,对当时生产条 件下的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校与企业的关系的改变,科技发展使职校职业技 能训练对社会职业和企业生产的适用周期逐步缩短,特别是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 产生,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逐步推广,对职教人才的技能、技术要求 日新月异强调基础训练、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档次的呼声越来 越高,双元制所需求的像德国那样的政府、企业、学校、个人合作关系在中国缺 乏其文化背景、法律基础和社会支撑,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难于全面推行。尽 管如此,“突出技能训练、强调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的思想被认为是办出职教 特色的重要标志。双元制模式经过中国式的改革,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符合四个 合作关系条件下的中等职教,还在继续试验。

    工专(师专)改进型 从80年代初开始,许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逐渐由本科压缩型的专科教育, 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一些中心城市大学,从师专文、理科专业中派生出一 批高职专业。这些学校或专业,普通本科教育思想和本科教材、课程的痕迹相当 明显。有些已经办出了职教特色(如有名的上海电机专科学校、常州工业技术学 院、惠州大学等);
    有些则还没有从传统普通工程专科教育中脱胎出来,分不清“高 职”与“高专”。

    模块型 90年代,各地又引进世界银行推荐的加拿大CBE模式。这个模式归结为“以 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把职业人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要求用“课程模块”一一对应, 用活的课程模块与多方向的专业方向对应。受教育者根据个性选择和要求,选择 适合的模块课程学习,教育机构也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来选择课程 模块,达到预定的“能力要素”。CBE较为科学的课程设计与要求,无疑比“管用、 实用、够用”进步。CBE产生于60年代。鉴于该时代科技发展,经济发达水平的限制及CBE主要以中等职业岗位为对象,对制式训练和科技度不那么高、变化不 那么大的专业教育比较适合,许多高、中等职校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改造,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它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飞进时,对信息产 业、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的不 适应。有关专家认为,CBE模式在有选择的使用在某些传统专业、制式专业或科 技度不那么高的专业,经过改造创新、有较大的发展意义,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型 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应采取“基础型”型式。

    基础型 以综合大学职教学院为代表的以培养高职本科和高职研究生的试点院校, 在研究世纪之交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产业“现场工程师” 人才的培养后,注意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在未来人才发展中的 持续性作用,强调职校教育的奠基作用,强调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注意处理好长短期知识、技能与素质需求的关系,注重于较高水平的职业、技术、 职业群、技术群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创了我国本科、研究生高职人才 培养的先河,代表着我国职教向本科、硕士、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趋势。缺点是 对高层次高职人才(如学士、硕士、博士)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技术与 技能水平的定位、标准如何突出职教特色,还未有完善的、具说服力的、循序渐 进的,有突破性的经验和实例,有待于下一步探索、定型。

    多元整合型 一些学者在研究了普通教育“学科、学术本位”教学和职教“能力本位”教学 后,从大职教的观点(普通高教是广义职教的一部分,专门教育是重要的职业教 育,狭义职教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管理型人才的教育)出发,认为,必 须根据专业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含量的不同,素质要求的不 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论是普教专业或者是职教专业(狭义的), 不论是普教职业化或职教基础化专业;
    或者各种介于普教与职教之间的专门教育 专业(如律师、农艺师、医生的法学、农学、医学等有关专业),不要刻意去强调 普教、职教的特色;
    不要刻意去划分某一种训练是职业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是职 业教育还是普通专门教育而是根据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知识技能的实际需要和课 程目标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取舍。

    问题是,是否由于某些介于普教与职教(狭义的)之间专门人才的教育问题, 就去否定探索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统一规律和特性呢在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下,探索其客观规律对它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可对专门教育有一定 的借鉴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须对具体的专业、具体的课程采取对应的具体的教学 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和时间安排等教学要求,不能将广义职教的理念与狭 义职教的理念借位。

    经过多年的探索,各级政府和各个职教机构已经逐渐从继承传统和学习西 方中清醒过来,企图构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职教模式。问题是还有一批同志在盲 目的照搬与硬套之宫,不去研究这些模式的精髓,长处、短处、适用环境,从而 使办学实践走弯路,阻碍了职教改革的健康发展。

    2.快速发展中的职业技术教育面临严重滞后的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和教材 建设问题单纯计划经济时代,职教专业的产生是根据国有企业、事业的需要布局, 并仿照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派生出来的。随着改革开展与市场经济的产业和发展, 转变了经济结构的组成成份(根据97年统计公有占43%、私有21%,其余为乡镇企 业和外贸、合资企业),也改变了职教人才需求的组成格局;
    随着经济建设的活 跃,高新技术产业份额的增大,职教各类、各层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职 教根据行业、产业变化的专业设置也随人力资本市场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市场的 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中,计划调控有时显得无所做为,有时又受办学单位利益 驱动的左右;
    市场调控中一方面是不了解市场、缺乏论证、预测、造成决策错误, 一方面是过份短视,听任利益的驱动。“热门”专业: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出现了 “紧缺一哄而上过剩调整”的过程。这个调整是教育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对 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把握不好所付出的学费。//wWw.gWyoO.Com 转型期专业规划的不成熟,不仅表现在专业的布局,规模上,而且也反映 在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由于没有现成的模 式可借鉴,80年代职教多数用普通高校或普通中专基础课程加实践训练课的简单 的课程组合培养学生;
    教学还未脱离三段式;
    教材借用普教教材。这就形成了转 型期快速发展中的职教规模(以数量为第一标志)与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教材建 设间的脱节。加上二三流的生源,不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低劣的办学条件,难于办 出特色。90年代初中期,CBE模块式课程理论的引入,一部分院、校对专业课程 与技能培养途径进行了重新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设计),联合编写了一批教材,教 学质量有所改观。但是,高职与职技高师教育仍然是大量借用本、专科普教学术、 学科型教材,这种状态无法解决产业型专业急需多种知识和实践训练的职教教材 的矛盾;
    无法解决有限时间与借用教材间的矛盾;
    无法达到“宽口径、厚基础、 高技能、多方向”的目标;
    无法选用适合职教的教学方法。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合格的教材难于构建以教材为依托的课程组合模块,和课程组合模块找不到合 适的教材。

    要想提高职教教学质量,只有通过“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从而推动培养目 标的明确,师资与仪器设备、实践工厂、工场的配备,并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和示范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来达到“纲举目张”,促进其教育质量的提高。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阐述职教改革模式发展|职教改革》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