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近代历史人物孙中山的论文
浅谈近代历史人物孙中山的论文 浅谈近代历史人物孙中山的论文篇一 《孙中山与中国梦》 【摘 要】孙中山最早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号召,成为实现中国梦 的先导和重要内涵;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开辟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擘画现代化发展蓝图,主张开放主义,以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关键词】孙中山;振兴中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不断追求并 为之奋斗的民族宏愿。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终其一生的 追求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民主统一,改变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任 人宰割的艰难处境,使人民真正享受自由与平等,将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
作为这一伟大梦想的追梦者,在国家民族面临危亡的时代,他最先喊出了“振兴 中华”的时代强音,开启了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梦征程。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和自 由,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革命事业;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 兴,亲手擘画未来国家的发展蓝图。在他漫长的追梦历程中,为后人留下了弥足 珍贵的历史启迪。
一、发出“振兴中华”的历史号召,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先导和重要内涵 自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纷至沓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延续二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式微,社会矛盾丛生并步步激化。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促 使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不断尝试着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从嘉道年间经世派的 “开眼看世界”,到早期维新派关于于中国改良的刍议,再到洋务派“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改革,直到19世纪末,种种探索和努力都未能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 亡局势。古老中国的现代化梦想在向西方求教又兼具保守主义倾向的漫长征途中 步履蹒跚,而中华民族则在一次次危机中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生活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孙中山目睹山河破碎、列强蹂躏的民族危局,看到 朽败无能、封建堕落的专制政府,强烈的爱国激情促使孙中山不断思考国家和民 族未来的命运与出路。“天下安危,匹夫有责,先知先觉,义岂容辞” 1894年11月,在日本轰击辽东的炮声中,孙中山与他的志同者在檀香山集会,创立了近代中国革命民主派第一个政治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兴 中会章程》中,深刻揭露了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急局势,“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 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 实堪虑于目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越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自觉的救亡 担当,“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 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在这部中国革命民主派的宣言 书中,孙中山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思想进一步升华,“是会之设,专 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至此,正式提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中华” 与“中国”原非同义,在传统文化观念中,“中华”更多是对于华夏民族即汉民族的 指称,经过历史的演进逐步发展为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生活于中国大地上各个 民族共同体的代称,“我们要扩充起来,融化我们中国所有民族,成个中华民族。” 因此,振兴中华的梦想成为近代以来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亿万中国儿女的共同心愿。
同志曾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中 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振兴中华口号本身既是对民族奋斗目标 的明确,也标志着中国人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步觉醒。“振兴中华”口号提出的同时, 开启了中华民族追寻复兴之梦的征程。“振兴”则是“复兴”的第一步,因此,孙中 山的振兴中华梦也正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先导和重要内涵。
二、倾覆帝制,创建共和,扫清实现中国梦的重大障碍 (一)救国拯民之路的求索 孙中山最初将改革救亡的希望寄托于清廷,即以改良的方式实现国家 振兴。因此,在1894年他上书李鸿章,主张学习欧洲各国富强之本,做到“人能 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并详述四项主张的具体内容。
青年孙中山满怀对重振国家的热烈期盼和对清廷改革的殷切期望。他认识到单纯 依靠坚船利炮的器物之兴不能使中国真正摆脱危局,实现“自强”,虽然改良方案 的最终指向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有积极意义,但他所提供的现代化模式仍 大体局限于维新思潮的圈宥内。然而,即便如此温和的维新改良方案也未得到清 政府的任何正面回应,孙中山等人奔走呼吁的结果,却只换来一纸“农桑会出国 筹款护照”。孙中山与继之而后在1898年发起戊戌变法运动的改良派不同,北上 投书的失败和对清政府朽败情状的观察使孙中山毅然放弃了温和的改良方式,他 坚定地认为,“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绝不会 搞什么改革,只能加以推翻,无法进行改良。”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则在一定 层面上印证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判断,其后虽然错失改革良机的清王朝迫于时局开始尝试推行“新政”,但历史并未给这场体制内的缓慢变革以时间。
(二)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 孙中山深切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严重弊端,并坚信它必然为历 史所淘汰的终极命运。振兴中华梦想所实现的第一步即是要彻底扫除这一中国争 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 主义思想的主体部分即是以革命手段推翻腐朽的满清政府并摆脱列强瓜分中国 的威胁,“辛亥以前,满族以一民族宰制于上,而列强之帝国主义复从而包围之, 故当时民族主义之运动,其作用在脱离满洲之宰制政策与列强之瓜分政策。”任 何具有进步意义的革命运动都无可避免的要冲击作为封建专制主义集权代表的 清政府,由于满洲统治集团已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华进行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 极富战斗色彩的民族主义将摧毁满清政府作为革命的指向成为最直接和最现实 的课题。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辛亥革命扫除了中国人民独立自由之梦的第一个 重大现实障碍――清王朝。这次革命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 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亚洲历史 上从未建立过的民主共和政体,取得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它不 仅是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政治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以其巨 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中国社会旧有的、经营 数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秩序被完全打乱,并促使中国完成了由王朝国家到民族国 家的历史跨越,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起步。
(三)彻底反帝主张的明确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旧民族主义的一个缺陷就是未能深刻认识 到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性因素,因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革命民主派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未能提出明确的、彻底的反帝纲领。在近 代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 要的矛盾”。因此,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即是反对帝国主义。辛亥革命之后,旧 民族主义原初的反满指向不复存在,但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
孙中山和他的许多同志最初认为,满清政府是中国社会制度朽败的渊薮,同时也 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罪魁祸首,随着满洲政府的倾覆,专制主义亦将随之灰飞 烟灭,从而为民权主义的实现提供基础。但辛亥革命之后的形势发展却远非如此, 孙中山认识到,“吾人虽革去满洲皇统,而尚留陈腐之官僚统系未予扫除,此真 吾辈破坏之道未工之过也。吾人所已破坏者一专制政治,而今有三专制政治起而 代之,又加恶焉。”严酷的现实促使孙中山重新检视自己的革命理论和实践。正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对孙中山产生了极大震动。随后 爆发的“五四”运动更使他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新希望。近代以降,如此剧烈的内外 部变化前所未有,因之而产生的新的革命因素和革命形势极大鼓舞了孙中山和他 的同志们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憧憬。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民族主义理论,赋予其新的历史特点。在新民族主义理论中, 最首要和最突出的特色即是明确的、彻底的反帝主张,“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 来说,在民族主义口号下进行斗争的全部含义是,既要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而 且也不致遭受本国资产阶级的压迫。”毛泽东对此曾给与高度评价,“孙中山和我 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 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 的结论。” 三、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倡导“开放主义”,与世界先进国家“并 驾齐驱” 孙中山不仅致力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之中,在他寻 找挽救民族危亡道路的同时,依然对未来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热忱地关注与思 考。即使在被通缉而流亡的“顿挫”时期,他仍不忘考察各国情况以为中国现代化 建设之借鉴。在认真总结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状况,经过 精心筹划编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实业计划》,第一次提出了以实 现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现代化构想。在这部计划中他提出了进行铁路、港口、石 油、钢铁、机械、建筑、纺织等部门的大规模建设,与此同时他还强调造林、开 荒、兴修水利等具体措施。这一系列方案是他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国富民强、全 面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构想和发展蓝图,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 体现了他的宏伟气魄和远见卓识。
孙中山以广阔的国际视野来观察国际大势,主张实行“开放主义”,“余 以为舍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外,殆无它策也”。孙中山虽然主张实行对外开放, 但是仍旧坚持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认为主权是国家生命之所在,“发展之权,操 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在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 他明确主张“步泰西之法”。孙中山在晚年又将目光转向新生的苏维埃国家,他热 情地赞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强调“以俄为师”,并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 产主义力量引为知己,真诚地向苏俄学习并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对 旧三民主义理论扬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民主义的内涵,将中国革命 民主派的革命理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孙中山虽然主张以开放的态度吸收借鉴外国的一切有益经验来促进中国现代 化的实现,但他并不全盘接受和盲目崇拜外来事物,而是采取分析辨别的态度和 方法,并力求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相结合,“我们能够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 世界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如果不照自己社会的情形, 迎合世界潮流去做,国家便要退化,民族便受危险。”从而形成中西交汇又具民 族特色的发展模式,与我国改革开放所坚持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谋 而合。
为了改变中国衰败落后的命运,摆脱步步加深的民族危机,实现近代 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孙中山贡献出毕生的精力。他历经艰难 地求索,在黑暗中开辟出了民族自救的道路,承担了民主革命先驱者的使命,开 启了民族复兴梦想的追梦征程。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振兴中华的夙愿未 能实现。孙中山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他奉献毕生的革命事业,带领 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巨大成就,中国的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深刻变化。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之际,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及革命思想,学习 他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的精神,思考他对中国、世界的发展所揭示的真理,从中 得到启迪和力量,从而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浅谈近代历史人物孙中山的论文篇二 《再议辛亥与孙中山》 【摘 要】清末危亡的局势促使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使得 局面有暂时的转机。然而历史证明,这次自救事与愿违,反而进一步动摇了清末 的统治根基。借此机会,武昌起义一枪打响,辛亥风云袭卷各省,独立的各省迅 速联合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 位和孙中山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应当从各个角度入手,尊重历史事实做出客观的 评价。
【关键词】清末自救;辛亥革命;孙中山 一、事与愿违的清末自救 晚清的不堪与腐朽不用多说,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统治者,到国门被迫打开才猛然发现自己与西方差距之大;加上国内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轰 轰烈烈地开展,严重威胁政权,内忧外患之下清廷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自救措 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强调以传 统文化为根基,适当学习西方器物,虽然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覆灭宣告失败, 却在客观上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打开了西学之门:引进了西方18世纪后的 科技成果;兴建工业企业,开启了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近代 生产技术,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式学堂造就了一批掌握自然 科学的知识分子,推动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学习器物的失败,使人们转而关注西方制度,开始了戊戌变法。以康 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改革,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然而,改革措施包揽太 多,内容太广,维新派这些体制外的知识分子,忽视了旧体制无法承受如此激进 的改革。另一方面,触动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树敌太多,遭到了抵制;再加 上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改革必然失败。但同样地,戊戌变法也带来了近代中国 一次思想的解放。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猛烈抨击封建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 醒,大大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
1901年,清廷对抗八国联军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打击甚 大,保守派在慈禧默许下,主动开始了改革。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让清政府误 以为是“立宪战胜了专制”。实际上当时日本并不是立宪,天皇的权威还是绝对的, 他用这种绝对权威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以为实行立宪把权力分散给地方 就能强国,于是没有学日本的“开明专制”,而是学习了真正分权立宪的英国。在 晚清新政那个阶段,中国还需要加强政府权威,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整合 社会资源,推进社会的进步,但是误读日俄战争、开始立宪反而把权力一下子分 散了。地方上建立的咨议局和中央设立的资政院,为反抗政府提供了舞台,成了 对抗中央和地方权威的体制内平台。在晚清这个危机重重的社会里,这样的制度 非但没起到挽救作用,还为持不同政见的人提供了合法的政治参与渠道,加深了 晚清政权面临的危机。
其实新政时期的中国还是不错的,国家的财政状况乐观,经济得到了 很大恢复;同时,独立的媒体和准议会促使吏治也有所改善,各项改革、地方自 治乃至预备立宪,都在稳步推行,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如果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 也许局面能有所挽回,然而1908年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接任的是没有执政经验 的年轻满洲贵族,他们执意将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从汉人收归满人。由于实行 地方自治进行放权,且太平天国之后汉族官僚和地方团练不断兴起,地方乡绅崛起,地方和汉人权力不断上升。这些年轻贵族触动了上述两者的利益,得罪了有 实力的北洋派和立宪派士绅,皇族内阁和铁路收归国有等行为也引起了地方实力 派的极大不满。而新政的客观结果就是使得皇权体制的两大支柱官僚体制和军事 走向崩溃,中央实力削弱而地方实力壮大。没实力的要收权,有实力的很不满, 双方谈不合就要崩盘,必然带来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
统治者希望在维持旧体制的情况下给国家打一剂“强心针”,强心针没 达到目的,却暗含着革命性因素,发展了经济,改变了政治环境,启发了民智, 形成了便于革命的局面。而原先在满汉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的老臣,如李鸿章、刘 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相继去世或退休,清王朝进入权力真空时期,剩下一些 没有执政经验的八旗阔少。新任摄政王权威不足,难以控制局面,缺乏政治能力 和政治威望却独占政权,使汉族人完全绝望,社会矛盾锐化。
历史已经证明了清末新政走向主观愿望反面的各种节点:官制改革企 图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自镇压太平天国后势力膨胀的各省督抚的不满;推行地 方自治,为督抚抗衡中央提供了合法平台;办学堂使新式知识分子日益革命化, 冲击了旧学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编练新军,练出了反叛王朝的革命武装;办 新政的经费大多转嫁于民,苛捐杂税严重,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尖锐。
二、一枪打响的辛亥革命 衰败的政府加上失控的局势,大清已禁不起动荡;排满思潮占据了话 语优势,统治者丧失了统治的自信心,没反抗就投降了。所以当湖北武昌新军营 内的枪声响起时,大清王朝应声倒下。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孙武等人在汉口 的据点试验炸弹,不慎爆炸,据点暴露且逃跑时没把花名册带走,落到了湖广总 督瑞手里。瑞杀了花名册上的三个新军士兵,把人头挂在城楼上示威,此举大大 刺激了本就人人自危的新军,以为瑞要按图索骥开始深究了,于是揭竿而起。所 以革命并未经过严密的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到了美国,黄兴到了香港, 所以革命没有领袖;且各地均未联络,在武昌革命成功之后,才纷纷开始了革命。
各省起义者实际上只要做两件事:先占领总督府,再攻克军火库,起 义就成功了,各地清军只要能保住本人与家属性命,就可以不战而降。就这样, 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宣布独立。足见辛亥革命成本之低。
革命发动成功后迅速波及全国,需要一个政权将宣布独立的各省联合 起来,于是各省派代表到南京进行谈判,成立临时政府。但这只是为了使社会不至于分裂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并非基于对民主的追求。临时政府很弱势,甚至 没有军费北伐,只能和北洋军阀谈判,让袁世凯劝清帝退位,然后让袁做总统。
于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但以孙中山 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在三个月,就被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政府所取代, 中国既没有享受民主共和,也没有实现君主立宪。